快乐诵读古文,浸润中华美德精髓 ——观罗文军《文言文三则》有感

紫君

<p><span style="color: rgb(25, 133, 195);">东南教科院儿童阅读种子教师(初级研修班)安徽省临泉县城关街道育新小学 陈静</span></p> <p>  暑假聆听罗文军老师的《文言文三则》,那幽默风趣的语言,灵活把控课堂的能力,让人拍案叫绝的环节设计,吸引我一边又一边地观看视频,认真揣摩,仔细品味。</p> <p>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但罗老师的课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有了充分显示的机会。罗老师没有逐句翻译,而是整合教材,抓“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了解文言文“简单明了”的特点。通过寻找杨氏子与孔君平称呼的环节,了解文言文“称呼丰富”的特点。抓住“未闻”二字,感受杨氏子聪明贤惠的品质。</p> <p>  一、 文言文得“意”,更要得“文”。</p><p> 罗老师的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了解文言文的意思,更妙的是他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言运用。从简单的课题“杨氏之子”了解古代人的称呼。你自己如何称呼?你的爸爸,你的爷爷,你的妈妈从爸爸这边论又该如何称呼?如何用文言文介绍同伴?这样灵活结合身边人来活学活用,发散思维举一反三,让孩子知道文言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在攻破难点“谁为谁设果”时,罗老师并没有满足理解课文,而是运用上文学习的称呼换说法表达。这种代入式体验人物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得“意”,更是得“文”学习的语言实践!</p><p> </p> <p>  二、潜移默化渗透中华文化</p><p> 古文不同于白话文,它以文言文为载体,又有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在学习课题时了解家族称呼,了解伦理。在互相介绍同伴时当有同学称呼对方“甚呆滞”时,罗老师充分展示了教育机智,渗透中华文化“以德报怨”的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理解杨氏之子“甚聪惠”时,罗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能听懂别人的玩笑,并能合理反击是“聪慧”,但书中的聪惠不单指聪慧,更是贤惠。他用“未闻”来回应长辈,体现杨氏之子的重礼仪。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崇尚的不单指智商高,更要品行好!</p> <p>三、群文阅读,有详有略</p><p> 《文言文三则》的教学是群文教学,罗老师并不是在平均用力,是在第一节课的教学中突破难点,系统学完第一则,学生带着方法和兴趣,继续学习第二则和第三则,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切忌平均用力,而是要把时间花费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同时要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运用所学的方法,完成同类文章的学习,读更多的书,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p> <p>  罗老师的课真是一盘饕餮盛宴,这样的精神盛宴正是我们教师所急需吸收的营养大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以后的教学中,我更要多向名师学习,提升自己,做一名幸福的老师!</p>

文言文

老师

称呼

学生

教学

学习

难点

杨氏子

了解

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