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鸦洞传奇

老孙头

<p>鸟鸦洞传奇(游记)</p><p>一一探访中国最早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旧址</p> <p>诗与远方,八贤在列。古稀上下,闲云野鹤。旧情篤深,皆有因缘。</p><p>一日,老孙头建言,到烏鸦洞,探寻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旧址。维和君兴然,找得相关资料,联络对方;晓丹君运筹,查得八月十四日,恰为国軍空军节,颇有意义。八贤乐于前往。</p><p>烏鸦洞何地耶?毕节专署大定县(今大方)羊场坝之一天然溶洞穴,因洞口外形如侧立之鸟鸦,当地庶民故称。抗战时,为避日机轰炸,将中国第一座飞机发动机制造厂设于此巨型天然洞穴之内,安全隐秘,得天独厚。此厂创造出中国航空工业史之奇迹焉。</p> <p>是日,八贤聊发少年狂,清晨而出,绕环高,取贵黔,直奔大方羊场坝。探秘之心切切,然路途遥遥,拥塞于车内,反倒亲切,又久久未见,便靠大山侃之,大有不侃不快之势,汝言他语,不亦悦乎?于是乎,由国军侃到共军,由共军侃到米军,南海军情如何了?只有天知。吾等老朽,尚能拭目观之。</p> <p>闲聊间己抵黔西,下高速走贵毕老路,数十道弯拐后,方见羊场坝。</p><p>不远处乃鸟鸦洞。但见葱郁绿荫前有宽阔大门,尽为石块垒砌,石碉高矗于右,庄严肃穆。门上标出“中国航空历史文化旅游区“。</p><p>八贤欣然而入,路面平坦,两侧合陇之古木大树参天,浓绿通幽。走得二里,豁然开朗,宽畅大平地后,一堵巍巍绝崖遮挡视野,崖下绿树后有巨形洞穴和隐现构筑物,极为神秘。此乃置于乌鸦洞内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厂房旧址也。庞然洞口被石块砌成矩形,占洞口十之有七,上部尚留天然一线天。据悉,洞分内洞外洞,内洞深900余米,汽车可出入;外洞则三层砖、木石楼房(外墙即所见石块之挡墙),为各生产车间。进洞又分左道右道,左道旁设有岗亭,准入后到洞底层和内洞;右侧石级而上,进来后入得二层。</p> <p>因底层幽幽深暗,润滑潮湿,汽车虽能进出,然无照明设施,故游客止步。八贤甚憾,只得拾级上二层。进洞门拐几小间出,灯光下,宽阔深远之空间将吾侪震住,无不目瞪口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见根根方柱衬托宽大空间。导游曰,此航发厂三层建筑之二层,原仅为砖、石、木结构。建国后设501厂改建为钢混结构,三层楼房共万余平米。环视四周,宣传资料陈列于墙,近观,方知为航发厂至后建之501厂发展之沿革。航发厂于民国三十年始建,时抗战最为艰难,一为发展航空业之需,二为避日机的轰炸,烏鸦洞足纳师旅,能避空袭,远离闹市,乃定此建厂。设备引进米制,900吨材料、机床、设备经航船驶至加尔各达,分车装載走印缅公路入滇,再进贵州走贵毕公路。如此远程之搬运,已创国之奇迹。</p><p>航发厂乃中国航空工业之首创,直隶于航空委员会,为保密军工企业,对外仅称“云发贸易公司”。厂于1943年完成装配,44年试车,当年完成第一批飞机发动机3台。</p> <p>所见所闻,是听是看,八贤惊奇不已,神情钦讶而不知所措。幸得念放君拦邀诸贤,定要留影,作他日之雪泥耳,此场此景,纪念意义为甚。诸君方醒如初,转静而乐随之。</p><p>众叹曰:国军抗日救国之决心由此可鉴,艰苦卓绝之精神以此为证。只缘当局长时不让人晓,故世人鲜为人知。今吾辈当铭记烏鸦洞之创举于心矣!</p> <p>二层原为机工课,包括机械加工、工具制造、热处理、电镀等车间。遗留在此的几台锈迹斑斑车床,为航发厂生产之见证。八贤神思遐想,各有感慨。岳明君曰,想当年此乃数百人之工作场面,机器轰鸣,紧张有序,两千余官兵,日夜操劳,可谓航发厂波澜壮阔之举,保家卫国,有谁知晓?</p> <p>第三层原为装配课,成品庫、工具庫。现陈列纯属航发厂最为珍贵之资料档案。宽暢空间让诸君更震憾于心:每根柱上有航发厂历任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之肖像及简介。看肖像,个个着軍装,大盖帽、细尼服,威武英豪;观简介,清华、交大等名校毕业,又留米留英归国服务之博士,皆航空顶级专家、国之栋梁。斯人无顾于环境之艰苦简陋,为航空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p><p>军人形象,似父辈身影,令国军之后的晓丹、岳明、传伟君肃然起敬,倍感亲切。传伟君尤念其父也亦为空军,曾教练于清镇机场,时刻待一声令下,飞赴蓝天。</p><p>四周墙上陈列有更为丰厚的历史资料,吾侪愰愰然若穿越时空,领略旧时光彩。堪奇!蔣公曾于1942年3月20一22日携夫人及次子视察烏鸦洞!足可证航发厂在公心目中之重,还亲书励志留言。</p> <p>“我们发动机何日可以完全自制。“此发问乃导向也。厂方视为谆谆训辞,将其铸成长1.2米,高0.8米铜匾,悬于烏鸦洞口之壁上,航发厂上下官兵每每见之,以励斗志,愈加意气风发,愤发图强!</p><p>见此,八贤感慨万千,此处不见炮声隆隆、战火硝烟之杀敌勇士,却见深山中卧虎藏龙之精英,以卧心藏胆、励精图志之决心,去战胜艰难险阻,用科技之手段和顽强之精神,创造出国之重器!此乃抗日救国的另一战场也。吾侪无不为崖洞中之官兵以国效忠,慷当以慨,默默然俸献于己之一切而深深感动。</p><p>噫!孰抗孰和,豈不一了然?</p> <p>啊!一张集体照片让老孙头万分惊喜。片中左一,在图说文字中注明:候主任锡麟。此何许人耶?众问,答曰:之所以建言诸君来此之缘故也。候锡麟,吾父辈晚年之交好,曾供职于航发厂,最后撤离飞赴台湾,己故国军少将也。生前至吾家谈及烏鸦洞,曾与吾有约定:来年駕车带他重返羊场坝,以了其夙願。然返台后不幸仙逝。</p><p>诸君得知后,叹息不已。(候锡麟在此工作及遵令撤离赴台之经历将另有文字)。</p> <p>第三层厂房外之空间,方见烏鸦洞顶之蒼穹,坚硬崖壁顶上钉有数十米深锚鎍,予以加固。顶面虽溶洞水滴下,但下建水槽排引出外,保厂房以避浸。此空间通风换气之功能尤为重要,保保洞中生产生活安全无误。此精心设计,考虑周全,为各侪钦佩之致矣。</p> <p>洞口天窗,乃厂房通风排气窗口。固如坚壁之石墙,排列射击槍眼,上是卫兵来回巡察通道,保密、防犯、安全、警卫,应防尽防,森严壁垒,巍巍大观也。常江君叹曰:没想到,烏鸦洞尚积淀丰富而厚重之历史文化,是中国航空史上一大奇迹!吾侪今日方知,幸也!众贤亦无不称是。</p><p>只是,抗战结束,因此地距贵阳太远,交通甚不便宜,国民政府因此而决定南迁广州附近。可不久,国共内战,国不及共,乃走下策一一将烏鸦洞设备迁台。</p><p>至此,烏鸦洞近十年之辉煌就此谢幕。</p> <p>出洞,不觉午时己过,再访行政、工程师楼旧址,又沿途观瞻厂长李伯龄建厂之初,于路途岩壁上鎸刻《大学》中一段“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字铭文,以告诫官兵之工作原则。可观当年治厂之窥豹矣。</p><p>据悉,航发厂1944年始投产至46年,生产装配“旋风“式1050马力发动机凡32台,其中4台装入同型飞机,是年两机昆明启航,两个时辰,平安飞抵南京。其发动机性能良好。</p><p>又悉,1949年下半年,国民政府令航发厂撤离烏鸦洞,分批将专家、工程师及机械设备、图纸等,迁往台湾台中县清水镇社里(原日军油庫旧址)。待迁完后,1950年元月,航发厂即复原编制。</p><p>乌呼!大方烏鸦洞,真是:一部沧桑史,两行心酸泪。</p><p><br></p><p> </p><p><br></p> <p>日已偏西,吾等游兴未尽。维和君事前联系之堂主电话数催,只得不舍作罢。进堂用餐,大方特色骟鸡点豆腐竹荪火锅,配豆鼔粑蘸水,堪称绝味。这才唤醒胃觉,狼吞虎嚥,杯盘狼藉。</p><p>餐后,有明飞君引导,小游黔西,玩水西公园,拜谒官至尚书之清相李士杰像。</p><p>虽乐不思返,只怪这般年岁,脚手不灵,神情疲惫,故有返城回家之意。</p><p>然,明飞君意犹未尽,提议回城再聚。众奇之,何耶?答曰:吾特意带有陈年杜康,欲为今日得知得识得见得闻而庆贺,何乐不为?众拱手为谢,待乌鸦載史、喜鹊叫枝时再聚。届时,真一醉方休,也罢!</p><p> 2020年8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