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之夏

周志兴

<p>说南昌是火炉,一点也不过。进入八月以来,每天气温都在36°以上,又热又闷,白天晚上都要开空调。一离开空调房间,热浪迎面扑来,直往裤腿里钻,如烧烤鸡腿一般。今年南昌的夏天并不是很热,记得"98"洪灾后的有一年,一个月的时间,天天都在39°左右,那才叫难受呢。查《百度》,南昌处在两江(长江、赣江)交汇处,地势平坦,但北有庐山、梅岭等小型山脉围绕,南季风吹来时,起上升阻挡作用,形成高压天气,造成了南昌夏天的异常炎热。</p><p><br></p><p> 在南昌生活了一辈子,南昌夏天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小时候,马路边、屋檐下,摆满竹床,坐满乘凉的人。太阳一下去,小孩就去占位子,把竹床往院子里,马路边搬,大人往竹床上浇水降温,露天过夜。八十年代,南昌八一广场落成,分割成四块偌大的草坪。入夜,夹着草席的人流潮水般涌向广场,找一块草地躺下,直到四更才回家。后来,就有人提前进入广场,铺上草席,占地为王,出租绿地牟利。</p><p><br></p> <p>八十年代的八一广场,纪念塔下的草坪,是老南昌人纳凉的地方。</p><p><br></p><p> 天气热,容易中暑生病,特别是小孩。我清楚地记得,那年夏天我发烧,昏昏沉沉,迷迷糊糊,不思饮食。在带我去看了王丫婆(著名儿科土医生)后,母亲就一直守在我身边,不停地用湿毛巾敷我头,四五天的时间才痊愈。而我唯一的妹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高热烧成肺炎,肺炎烧成脑炎,不到两岁就夭折了。那时的孩子都生痱子生疖子。痱子多了特别痒,越痒越抓,越抓越痒,经常抓出水来。疖子拱脓,要等熟透了才能把脓挤出来。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而当这个疖子消失,另一个疖子又出现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痛苦。“疖子公公(拱拱)”成了那个时代夏天孩子的代名词。</p><p><br></p> <p>其实最热闹的日子也在夏天。家里呆不住,街坊邻居都出来了,在竹床上摆起了龙门阵,好不热闹!有的喜欢“敲牙膏”,谈古论今,说天道地;有的下棋对弈(那时只有军棋,象棋,禁止麻将、扑克),拼个你死我活;有的唱革命歌曲,唱样板戏,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慷慨激昂......我们这些小孩,喜欢坐在大哥哥们身边,听他们讲故事:《隋唐演义》、《三侠五义》、《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听了一遍又一遍。</p><p><br></p> <p>南昌城有名的民间艺人筱贵林,当时还是个卖冰棒的,他的冰棒车在歇凉的竹床中打转,吆喝词一套一套的,让人捧腹大笑。他的后面跟着一群细伢崽,他叫一声:“卖冰棒哦!”细伢崽马上跟着喊:“不甜。”随后就是一阵哄堂大笑。文革后,筱贵林戴上了“艺术家”的桂冠(2008年还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在剧场演出,在茶馆说书。我们这些当年的“筱粉”也会去捧捧场,吆喝几声“卖冰棒哦!”“不甜。”</p><p><br></p> <p>夏天更是孩子们的世界。学校放暑假了,孩子们就像获得自由的小鸟,摆脱了鸟笼的束缚,尽情地飞翔。两个半月的暑假,没有夏令营,没有培训班,除了一点点暑假作业,自己读一点课外书,大部分时间就是玩、玩、玩!忆当年,有两项印象活动比较深:一是逮知了。知了官话称“蝉”,南昌话叫“伽拉子”。孩子们在竹竿头上沾上柏油等粘物,找到目标后,爬上树,用竹竿把“伽拉子”粘住拉下来。“伽拉子”肉掏出来烤了吃,壳子和翅膀晒干后卖到药店换钱。二是游泳。游泳是雅词,其实就是玩水,既消暑,又嬉水,家长们怎么也拦不住。中午吃完饭,孩子们就偷偷地邀伙往抚河进发。当时的抚河很宽,河里漂着竹排。我们就在竹排上跳上跳下,在水里钻来钻去,整条河都充满了欢乐。可也有乐极生悲的时候,没有任何的保障措施,极易发生溺水事故。我一个同学的哥哥高考成绩优秀,在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去玩水,不幸身亡,让人嗟叹不已。我小时常去抚河玩水,抚河教会了我游泳,但一个事故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它的认知:那天,我们一群同学去抚河玩水,一位同学不会游泳,就留在岸上守衣服,待我们游到对岸,回头一看,人不见了!四个小时以后,打捞队把他从河底捞了上来。我永远记得那个没有月光的夜晚,也从此再不去抚河游泳。</p><p><br></p> <p>八十年代以后,电风扇、空调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虽然南昌的高温依旧,但人们再也不用再马路上摆竹床了。富裕起来的南昌人避暑的方式也有了改变,有的在山东威海、湾里梅岭、奉新九仙等地买房过夏天,有的结伙到贵州云南、靖安奉新等凉爽地区租房度夏。本人前不久到靖安中源尝试了一下,带卫生间的标准间,短租90/元.天,长租1800/元.月,包吃包住,很划算,很舒服。美丽乡村建设的很漂亮,村子里不准养猪养鸡,很干净整洁,也没有苍蝇蚊子老鼠, 文化设施很齐全,凉爽的气候,新鲜的空气,原生态的果蔬,丰富多彩的乡村活动,使这里成为南昌人的“小庐山”。农民每家每户都办了农宿,每天在这里的南昌人都有二、三万人,乡下人有了致富路,城里人也有了养生地。夏天也成为旅游的季节,更多的人走出家门,游历名山大川,漂洋过海遍天下。</p> <p>孩子们的夏天也不一样了,嬉水进了游泳馆,钢琴班,奥数班,美术班,舞蹈班,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充斥了整个暑假,学到了知识却失去了童真,没有了往日的无拘无束。</p> <p>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暑天渐行渐远,竹床、竹椅、草席、蒲扇等等都成了文物,痱子、疖子就像天花麻疹一样,也难见踪影。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渐行渐近,小时候的南昌街头歇凉的情景,不复存在。但那时邻里之间亲密接触、赤诚相见、喧哗热闹、和睦相处的温馨,却永远留在我们这一辈人心中!</p><p><br></p><p><a href="http://h5.qzone.qq.com/feed/visitor/376442480_2_1598154735__1598154735/feedvisitor?hostUin=37644248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浏览2次</a></p><p><br></p> <a href="https://h5.qzone.qq.com/ugc/share?ticket=&srctype=62&sid=&sharetag=17CDAB6AF83E584AFE5E4BD403693B9F&bp7=&bp2=&bp1=&_wv=1&g_f=2000000103&res_uin=376442480&appid=2&cellid=1598154735&no_topbar=1&subid=&g_ut=3&from=mp#detail?appid=2&cellid=1598154735&subid=&res_uin=376442480&lloc=&batch=#formbox=true"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h5.qzone.qq.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