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

黑猫白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西省定南中学 缪以茂</p> <p class="ql-block">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说丰年”,金浪滚滚、稻花飘香,好一派诗情画意。而只有全程经历过从播种到收获的人们,才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1.农机开进山村田</span></p> <p class="ql-block">  “突突突突突……”机器的轰鸣响彻了整个山村。</p><p class="ql-block"> 去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一个庞然大物赫然出现在田间地头,在稻田里前进后退、左冲右突,不断把稻禾“吞”进去,又把打好包的稻谷袋“吐”出来,尾巴上不断冒出浓烟,汽油味和烟味让围观人群捂紧了口鼻。村民们第一次亲眼看收割机在农田里工作,指指点点,之前他们只在电视上看过这样的“铁疙瘩”。</p><p class="ql-block"> 一两个小时,一两个人,一台机器,把原本要十多人一天的收割工作干完了。这效率,就是高!</p><p class="ql-block"> “啧啧啧……”“唉唉唉……”一头银发、满脸皱纹的老人们一会儿感慨,一会儿叹息。感慨机器代替了人工,时代在快速发展,变得有点陌生;叹息农村传统农田劳作方式正渐行渐远,一身生产经验无人传承。</p> <p class="ql-block">  今年开春,农村的水田里又多了一台机器——耕田机。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一个人驾驶着轻便耕田机,把村子里主要的农田给翻耕过来了。要是在二十年前,这些田地得需要多少劳动力。耕牛拉着犁耙,农夫在后把驾的场景一去不复返,“布谷”鸟鸣声中,再难听到“嗨”“转”“和”的吆喝声。即便是夏季农忙“双抢”时节,诺大一个山村,也只有稀稀落落几户人家在田间劳作……这要是二三十年前的这个时候,每个屋场、每块田地、每条小道,都是忙碌的人们,收割、晒谷、整田、插秧……人来人往,呼儿唤女,人声鼎沸,炊烟袅袅。这样的场景,现在只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之中。</p><p class="ql-block"> 目前,青壮年进城务工、创业去了,留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稀缺,从事耕作的人越来越少,荒芜的田地越来越多,传统水稻种植技术几近消失。</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政府鼓励农村发展农业生产,给予适当补助,有些乡村实行土地流转、置换、联合政策,让农业机械进入农村,部分缓解了农村劳力不足的问题,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改变,展现了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农业新机械开进村子的生产方式,却不十分看好。这位传统思想浓重的老农民,有着他为之骄傲的辉煌历史,非常怀念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2.科学种粮保温饱</span></p> <p class="ql-block">  赣南低山丘陵区,传统的粮食生产为水稻种植。</p><p class="ql-block"> 我们村子平地少,平整的大面积塅田少,山坑旮旯里小块田居多。上世纪80年代初分田到户的时候,平均每人才分到半亩田。一户三、四人的家庭不过两亩地,我家八口人,分到了四亩水田,算是“大户人家”了。其中一亩在屋场对面,是属于光照水肥条件较好的塅田,另外三亩水田分布在四、五处山坑里,条件相对较差。</p><p class="ql-block"> 80年代之前,农民的粮食还很短缺,挣扎在温饱线下。分田到户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到80年代中期,全村人基本上就解决了“饱”的问题。90年代中期之前,村里外出务工的人很少,大部分劳力还捆绑在田地之上。</p><p class="ql-block"> 父亲青年时期参加过由县和公社的农业技术培训,做过大队里的农业技术人员,懂得科学的水稻生产方法。从育种、选种、育秧到施肥、喷药、收割等一系列环节,遵循作物生长规律,科学种田,稻谷亩产量和总产量在村里数一数二。乡亲们总爱跟随着父母亲的生产节奏:</p><p class="ql-block"> “阿哥太嫂,今年种什么品种的谷子了呀?杂优几号?听说××品种产量不错,吃起来很甜哦!”</p><p class="ql-block"> “阿叔阿咪,什么时候浸谷种?怎样搭秧棚架?”</p><p class="ql-block"> “满姑丈,你看我用了这个肥料,怎么只使劲长苗,却还没有出谷子?”</p><p class="ql-block"> “老弟呀,我来参观一下你家的育秧温室是怎么建的?室内温度该控制到多少才合适?”</p> <p class="ql-block">  父母亲成了本村水稻生产的风向标,上门求教的乡亲们络绎不绝,他们总会耐心解释。如果父母亲看到哪块田地的水稻长势有异常,会直接上门了解情况并加以指导:</p><p class="ql-block"> “老弟,你的××肥料用得太多了吧,看看禾苗都烧死了。”</p><p class="ql-block"> “老侄呀,你的农药配比是多少呀?用量好像不够哦,你看蛾子都满天飞。” </p><p class="ql-block"> “健古,你家田里的水太满了,这样不利于秧苗生长。”</p><p class="ql-block"> “阿哥太嫂啊,你家禾苗倒伏那么多,没有用足钙肥吗?”</p><p class="ql-block"> “阿锋,在霜降之前再不收回来,谷子就会大量掉在田里,好浪费哦。”</p><p class="ql-block"> 往往父母亲的一句点拨,能够让一户农家的粮食增产不少,或损失减少许多。乡亲们对父母亲尊敬有加。</p><p class="ql-block"> 90年代初,随着我和妹妹上初中、高中,侄儿侄女出世,家庭开支不断加大,父母决定租种他人田地,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家庭收入。父母亲和姐姐们早出晚归,勤劳耕作,早稻一季产粮百担以上,在村里首次实现单季“万斤粮”,成为远近闻名的产粮大户,成就令人瞩目。</p><p class="ql-block"> 尽管二三十年过去了,父母亲还反反复复提到这段辉煌的历史,那是属于他们的荣光。当然,那些年月,父母的劳动强度,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常人又怎能想象得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3.</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播种育秧春来早</span></p> <p class="ql-block">  唐诗《田间辞》曰:岁云暮兮暮维何,仓庚鸣兮布谷和。疾吾耜兮固吾耒,趣甘泽兮及时播。每年春节后不久,气温回暖,春雨降临,万物苏醒,迎来了播种的季节。</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会选取籽实颗粒饱满的谷种,晾晒几天,倒入消毒液杀菌,然后在营养液中浸泡几天,直至发芽。这个过程叫浸种。父亲说,浸种要考虑水稻品种、生长周期、气温高低、播种面积和发芽率等众多要素。浸种育秧太早、太晚都不行,会影响产量品质。这是技术活,非得对水稻生产的各类数据有精准的了解、计算不可。</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那么三五年,育秧是在温室中进行的。在屋门口搭一个七八平米左右的塑料棚,层叠放置几十个木制秧苗托盘,均匀地撒上谷种,架上柴火灶,利用水蒸气给大棚增温增湿,让种子发芽,长成秧苗,然后再转栽到田里去。大棚里的湿度和温度要时时观察监控,并适时用喷雾剂喷洒营养液和抗病药剂。父亲一有空就到村里各个屋场走走,指导乡亲们育秧,解决相关问题,每到一处,总是受到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  多数时间,育秧是在水田里的。插秧时节,父母亲到大田里去翻耕、整田,我们姐弟四人负责去秧田里拔秧苗,准备换田移栽。蔚蓝的天空下,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秧苗绿油油的,一畦一畦整齐排列着。姐姐妹妹拔起秧苗来非常认真,而作为男孩子,我则调皮多了,一会儿活动筋骨,一会儿跑去喝水,一会儿去抓蝌蚪、青蛙、蟋蟀玩儿。稍微年长几岁后我懂事多了,忍着太阳暴晒,忍着腰酸背疼,忍着汗流浃背,心里有个念头:只要我多做一份,父母就可以少一份劳累。</p><p class="ql-block"> 后来流行用塑料软托盘育秧技术。每个托盘大概60cm×30cm,大概每平方厘米一个孔穴育一粒种子。先放置谷种,表层覆盖营养土。这种方式可以让秧苗长得更齐更壮,而且不用拔秧,有利于抛秧播种,省时省力,大受农民欢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4.整田插秧有技巧</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位典型传统的农民,是“犁、耙、辘轴”样样在行的好手,好手得熟练驾驭好助手——耕牛。</p><p class="ql-block"> 诗云:牛驱耕兮载泥重,鞭不前兮挽犁用。犁田是让耕牛拉动犁具,深翻沟槽,疏松土壤,在春耕前或秋收之后进行。耙田是让耕牛拉动七齿或九齿的耙具,碎土平田。打辘轴是用辘轴把牛猪栏粪等农家肥或沤烂的水稻秸秆压进田泥里并平整水田。犁、耙、辘轴三样耕具非常笨重,力气不足或驾驭不了耕牛的话,就干不了这几样农活。在家里,犁耙辘轴是父亲的“专利”。</p><p class="ql-block"> 辘轴被耕牛拉动着向前滚动,农夫左右脚分立前后两块横板上,左手牵牛鼻缰绳掌控耕牛行进方向,右手挥鞭驱赶,在田间往返穿梭,直到把水田平整好。小时候我爱跟随父亲去打辘轴。两人并排站稳在辘轴上,矮小的我双手紧紧扯住他的衣服,跟着吆喝“嗨”“和”“转”。训练有素且通人性的耕牛,懂得“嗨”是前进“和”是停,吆喝“转”时,左手拉缰牛就左转,甩绳拍打牛身表示右转。耕牛走得快,辘轴转叶打在水面上“啪啪”作响,让我感觉飘飘然,忍不住高声叫唤起同伴来,炫耀一番,全然不顾溅得一身一脸都是浑浊的泥浆水。</p><p class="ql-block"> 更多时候,是父亲头顶斗笠,身披蓑衣,独自驾驭耕牛,一趟一趟地手扶犁耙、脚踏辘轴,在烈日下或大雨中,在田地里不停转着圈儿,连续多日才能将田整完。母亲则一趟趟往田里挑送牛猪栏粪农家肥,往一坵坵田里撒上不同的肥料。洒落到水田里的,是辛勤的汗水,是丰收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在插秧之前,有一道小工序,农村叫“滚辘行”,就是在整好的水田里用滚轮“划线”,让插下去秧苗有行有数,方便田间管理,如耘田、施肥、喷药、收割……别家早就不滚辘行了,只有我家还保持这个优良传统。</p><p class="ql-block"> “茂古,辘行滚弯了。”姐姐大声提醒我。她正挑着秧苗沿着辘行分撒。</p><p class="ql-block"> 我回头一看,果真如此。因为这一坵田太大了,走着走着就滚弯了。“数学课学的平行线知识还是不够好呀……”我心里想,有些尴尬和惭愧起来。</p><p class="ql-block"> “没事儿的。”母亲笑着鼓励我。</p><p class="ql-block"> 父亲还在驾牛整田,不时传来他的吆喝声。等我把几坵田滚完行,母亲、姐姐和妹妹早就开始插秧了。我的插秧速度居然比不上小几岁的妹妹,这让我产生了挫败感。亲友们开玩笑说:“茂古,你的手不是拿锄头和插秧的,将来像你大伯一样,是拿教鞭和粉笔的。”</p><p class="ql-block"> 谁也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但谁都没有料想到,多年以后,这句玩笑,居然成真了。</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5.水肥充足多丰年</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非常关注新闻、报纸上的农业信息,希望为乡亲们引入优质水稻新品种——具备穗大粒多、高产稳定、抗倒抗病、优质耐旱等特征,带领乡亲们解决温饱,脱贫致富。</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常常从父亲的口中听到“×优×号”、籼粳粘糯、杂交水稻、高秆矮秆、分蘖、制种等新名词,首次听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大名。父亲经常去乡亲们的田间地头看看实际的耕作、长势、收成等情况,了解乡亲们对不同品种水稻的评价,以调整种植策略。</p><p class="ql-block"> 跟着父母亲干农活,父亲不断给我们进行科普,让学着认识水稻的品种及其特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因素,诸如热量、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因素,地形、水源、土壤、肥料、技术等因素。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惊异地发现,父亲所讲的东西,竟然与我所教的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内容是那么惊人的一致。</p> <p class="ql-block">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句谚语是农民对粮食生产实践的总结概括,说明肥料的重要性。父母亲非常重视各种肥料的积累与施用——农家肥是主要的土壤底肥,化肥有氮磷钾等复合肥,越冬时还会在农田里种植红花草当做绿肥。牛栏粪、猪栏粪,甚至是厕所的大粪都是最常见的农家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每一年父母亲都要往农田里挑送几十上百担粪肥,这有利于作物产量的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高。每年挑送有机肥时节,整个乡村的空气都充斥着浓重的粪味儿,然而,没有大粪臭,又何来大米香? </p><p class="ql-block"> “施肥的数量和时机是有讲究的。追肥太多了,容易烧死庄稼;肥料不够,则秕谷多而产量少;抽穗时肥太多则苗好而谷少。”“禾苗倒伏说明钾肥少了,氮肥多了易发虫害,磷肥促进开花结实……”说起用肥,父母亲如数家珍,而这恰恰又是很多乡亲搞不懂的,所以父亲这个“农民专家”倍受欢迎。</p><p class="ql-block"> “老鹰坑的禾苗长虫了,该用什么农药?”母亲耘田回来向父亲汇报。实地考察了一番后,他们立即采取措施,背上喷雾器,戴好口罩,把农药进行恰当配比,开始了杀虫工作。</p><p class="ql-block"> 父亲介绍说,根据禾苗的长势、叶片的症状来判断水稻得了什么病虫害,该用什么药剂,怎样进行配比与喷洒,也是一门学问。喷洒农药之前,要掌握天气晴雨变化状况,有时还要利用风向,否则效果不明显。</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系列科学的田间管理,水稻长势非常喜人,这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6.抢收稻谷暑天忙</span></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进入7月,小暑接大暑节气,正是三伏天,一年当中最热的月份。对于城里人而言,这样的天气最好是躲在空调房里避暑。而对广大的赣南农村地区而言,正是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双抢”季节,小暑小割,大暑大割。</p><p class="ql-block"> 田野里,水稻已经黄熟,金灿灿的稻谷粒粒饱满,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摇摆着,空气中弥漫着稻香气息,在蓝天白云之下,“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画意油然而生。生活在农村的人们,看着即将丰收的稻田舒心地笑了,对酷热的天气浑不在意。对稻谷收割而言,只要晴天就好,下雨才糟糕呢。</p><p class="ql-block"> 父亲早在半个月之前就下达了“开镰令”。在收割之前,还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打谷机的保养、晒谷场的平整、竹笪箩筐的修补、谷仓的清理等等。</p><p class="ql-block"> 一切准备就绪。“打禾”当天,一家人提前吃过早饭,简单分工搬运农具去稻田。父母亲抬着笨重的打谷机,我和妹妹抬着脱粒滚筒,两位姐姐挑着箩筐,侄儿提着饮用水和西瓜。前来帮忙打禾的亲友,带着镰刀扁担等农具一起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到了田间,母亲、姐姐和前来帮忙的舅妈大婶大嫂们就开始熟练地割禾了,“刷刷刷刷”响,整齐的“禾扎”一字儿排开。父亲抽着烟,四处转转,看看长势和水源。我和舅舅、表哥一起组装打谷机,添加润滑油。</p><p class="ql-block"> 开工了,父亲和表哥踩动了打谷机,“嗡嗡”的声音传出老远。我、妹妹和侄儿等三四人捞禾,把禾扎送到踩机人手中,他们把禾扎伸入打谷机进口,快速旋转的滚筒把谷粒打脱下来。谷仓慢慢积满了金灿灿的稻谷,母亲忙着“洗斗”——俯身把谷仓中的管酿扒拉干净,用撮箕把稻谷盛起来装入箩筐中。身强力壮的舅舅把一担担稻谷挑回家去晾晒。人人挥洒着汗水,一片热火朝天。</p><p class="ql-block"> 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人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割禾常是妇女们的事,挑谷非强劳力男人不可,踩打谷机需要较好的耐力,捞禾的主角是小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田间劳作继续着,母亲看看天色,跟大伙儿打个招呼,挑着一担稻谷先回去了,她还要晒稻谷,并为大伙儿做一顿午餐。</p><p class="ql-block"> 经过整整三天的奋战,四五处农田的稻谷全部收割回来了。我们姐弟被安排去“还工”,轮流到亲友家去帮忙收割。妹妹手儿嫩,捞禾把手指箩儿都磨穿出血了,还咬牙坚持着,却被亲友一句玩笑话“玉妹,你大概不是你妈妈亲生的吧”给逗哭了。</p><p class="ql-block"> 而父亲母亲则要忙着把稻谷晾晒好,并把稻田整好并准备插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7.联合“双抢”情意浓</span></p> <p class="ql-block">  农村里,乡亲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在“双抢”季节,往往是你帮我收割,我帮你插秧。我家常常跟几家亲友进行联合收割,共同插秧。</p><p class="ql-block"> 在我大学期间和刚工作的那些年,每个暑假我都回老家参加务农劳动,并成为农忙的主要劳力。四五家人的水稻收割,前后要花一个多星期。捞禾由在上中学小学的侄子侄女们负责,而我担任踩打谷机的主角之一,并从第一天坚持到最后一天。付出苦累和汗水,为家庭和亲友做些有意义的事,颇有成就感与自豪感。我的表现让乡亲们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抢收完稻谷之后,紧接着要抢时间把秧苗栽种到田里去。这之间有一道劳动环节——翻耕,农村人叫作“倒田”,用锄头把稻茬一个一个挖翻起来,压住裁碎的秸秆,在高温天气里浸沤几天,再进行耙田或打辘轴整田。</p> <p class="ql-block">  倒田是一件既苦累又枯燥的事情,我力气较小,往往挖不了几锄头就累得难受,手心很快就磨出了水泡,破裂之后被汗水一渍,钻心地疼。但看到父母起满老茧的双手和皱纹深深饱经风霜的脸庞,我暗暗咬牙坚持着。</p><p class="ql-block"> 插秧的速度,我依然保持着比较慢的记录。半个小时不到就腰酸背疼,我不得不暂停一下,舒展放松僵硬的身体。望望田里长长的“辘行”,不知何时是个尽头,母亲和姐妹们依然不知疲倦,远远地把我甩在后面。</p><p class="ql-block"> 后来使用塑料软托盘育秧技术后,农民更多地采用“抛秧”法——左手托着秧盘,右手像扔飞镖一样把一株株秧苗抛向田里。秧苗根部粘连着泥土,直插田泥之中,自然站直。这样一来,插秧可以不用长时间地俯身弯腰那么累了,这种方式深受农民喜爱。我抛秧的速度蛮快的,可以跟大家齐头并进,甚至准头上还略胜一筹呢。</p><p class="ql-block"> 在我工作10年之后,由于工作需要,我参加农忙双抢的次数变得屈指可数了。姐妹们有各自的事业和家庭,暑假基本不在家。更多的务农劳动,就全部落到了年已花甲的父母身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8.晒谷辛劳入廪藏</span></p> <p class="ql-block">  快出来收谷子,马上下大雨了!</p><p class="ql-block"> 一家人正吃着午饭,传来晒场“烫谷”的母亲的高声惊呼。</p><p class="ql-block"> 把碗筷一扔,大家跑出餐厅,冲向晒谷场。</p><p class="ql-block"> 刚才还炎酷炙烤着大地的太阳,已经躲进滚滚扑来的乌云之中,空气中没有一丝风。这是暴雨的前奏。</p><p class="ql-block"> 年已耄耋的祖母也一颠一颠跟着去,我大喊道:“娭毑小心点,您在家就好,我们会去收谷子。”老人家又哪里肯听。</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人都动起来了——这样的场景在农忙季节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无需吩咐,分工合作——我和妹妹先后掀动竹笪四角,将稻谷抛成堆,随后祖母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姐姐和侄儿侄女一撮箕一撮箕地把成堆的谷子往箩筐里盛装,母亲把收完谷子的竹笪卷起来用绳子捆好,父亲则一趟趟担起沉重的谷子往库房里急走。</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动作都干脆利索,行云流水,紧张有序。做完一项又一项,常常是一个人客串多项工作:抛堆好谷子的帮忙撮谷,撮完谷的捆笪,捆好的笪要扛到库房。母亲也挑起谷子往库房赶,那矮小的身体里竟蕴藏着无穷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天色越来越暗,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大汗淋漓,可是谁也没空去擦一把,任凭汗水洒落。刚刚把稻谷都收回去,所有劳动工具放回库房,倾盆大雨转瞬即至。</p><p class="ql-block">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都那么幸运。更多时候,往往刚把谷子抛成堆,来不及装盛,滂沱大雨飘泼而下,匆匆用竹笪盖住稻谷,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淋湿。我忍不住咒骂老天爷那么不体谅民情,父母亲却豁达地笑道:“怕什么哒,老天把稻谷淋湿,始终还会把它晒干的。”</p><p class="ql-block"> 晒谷的程序常常是这样的:早上把竹笪扛到晒场,有序摆放摊开,把箩筐中的稻谷挑到并倒入笪中,用谷烫将稻谷铺烫开来;之后反复抛谷、铺烫以使均匀晾晒,并用筛子除去碎稻叶;下午收谷、捆笪,暂送库房。如果天气晴朗,一般两天可以把稻谷晒干入仓;下雨的话则要折腾一个星期左右。稻谷若没有及时晾晒干燥,容易长芽或发霉而坏掉。农民祈祷天气晴好,宁愿酷热难耐,也不希望下雨。否则工作量就大了去了,折腾得人累心更累。</p> <p class="ql-block">  晒好的谷子,要用风车车谷,去除秕谷和灰尘,才能装入谷仓储藏。</p><p class="ql-block"> 父亲母亲合力把一箩筐稻谷倒入风车斗中,母亲左手打开阀门,右手摇转叶片转轮,产生的风力把秕谷和灰尘扬起吹走,饱满的谷粒落入箩筐中。每满两筐,父亲就挑着一担谷子登上楼梯,倒入二楼谷仓中。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的稻谷香味儿。</p><p class="ql-block"> 稻谷入仓,一家人才算吃了定心丸。正如古诗云:稼欲登场只等晴,入仓方始是收成。</p><p class="ql-block"> 成年之后,只要在家,我尽量顶替父亲挑谷的工作。父母亲总是不放心地嘱咐我:“茂儿,你腰骨嫩,不要勉强挑那么重的担子,楼梯又窄,不要闪到腰哦。”</p><p class="ql-block"> 看着头发渐白、皱纹渐深、身体渐弱却依然劳作不辍的父母亲,我内心五味杂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9.劳动实践育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女儿凤妹子的幼儿时代,每次周末或假期回到农村,我都会带她到田间地头,去认识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了解农民的劳动生产过程。孩子第一次见到水牛,兴奋地大嚷大叫:“牛牛,牛牛!”她很早会背诵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到农民劳动那么辛苦,她从小知道爱惜粮食。</p><p class="ql-block"> 凤妹子上小学了,我假期带她一起参加简单的劳动,比如捞禾。她奶奶怕孩子吃苦,不赞成她去,但我坚持说:“让孩子参与劳动,不见得要让她做多少事,主要为了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感恩。”于是孩子跟着我下田了。</p><p class="ql-block"> 刚下田的凤妹子有点怕刺脚,也有些畏惧虫子,但看到大家忙碌,也学着做,捞禾速度慢慢跟上来了。看她汗流浃背依然坚持着,众亲友纷纷赞扬:“凤妹子真懂事儿,好能干哦!不像有的孩子只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p> <p class="ql-block">  凤妹子跟着我们去拔秧苗、插秧,不一会儿便撒娇,喊着“广告词”:“爸爸妈妈,我腰酸背痛脚抽筋儿了。”她奶奶忙道:“阿妹,去洗干净手脚,到那边树底阴凉下去休息。”孩子有些意动,瞥见我们还在干活,只好继续手中的活儿。</p><p class="ql-block"> 晒场上,太阳酷热无比,凤妹子头顶大号草帽,推动谷烫,往往返返把竹笪的稻谷烫平,汗水滴落又被迅速晒干。她爷爷奶奶疼惜地说:“阿妹,可以了,休息一下吧。”孩子说:“不怕,我再烫一会儿。”凤妹子还跟着大人学着抛谷、用撮箕盛装稻谷,也算有模有样儿。</p><p class="ql-block"> 在水田里或晒场上,当她看到掉落了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稻穗谷子,都被爷爷奶奶捡拾起来时,心中很有感触,把劳动过程和感想写了一篇作文《夏日的收获》,表达了对“粒粒皆辛苦”的理解,很有真情实感。这让我深感欣慰。</p> <p class="ql-block">  “奶奶,您喝口水,我来学一下车谷。”凤妹子捧着口盅递给母亲,招呼道。</p><p class="ql-block"> 母亲微笑着接过水,润润喉咙,教孩子动作要领:顺时针转动风车叶手柄,力度均匀合适,不要一时快一时慢。孩子照着做,随着“呼呼”响动,从风车膛里吹出来一阵阵风。</p><p class="ql-block"> “左手松动阀门,慢慢地放,让谷子均匀地洒下来。”只听得“沙沙”作响,风力把秕谷和灰尘从风车尾部吹走,颗粒饱满的稻谷从出口处落入风车架下的箩筐中。</p><p class="ql-block"> “好玩,真好玩儿。”孩子开心地叫嚷着。</p><p class="ql-block"> 不大一会儿,孩子额头见汗了,喊道:“奶奶,我好累了,手好酸疼呀。”母亲忙教孩子关闭阀门,停下风车。凤妹子张开手心,一看,右手掌红通通的,起了几个小水泡,原来是她握转轮手柄太紧了给磨的。母亲心疼地捧起她的手放到口边直吹,让她到旁边玩耍去了。</p><p class="ql-block"> 孩子在参与农村的劳作中,学会了一些技能,收获了不少在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在社会实践中成长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10.劳动之道见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模糊的记忆中,80年代初我在五六岁的时候,跟着姐姐一人一个小竹篓,从收割后的水田里找寻捡拾稻穗,积少成多,以补充粮食不足。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在劳动的时候,见到田里掉落的稻穗,我都习惯性地捡拾起来,投进谷斗中,绝不会视而不见。在用餐时,若有饭粒掉落在桌面上,父母亲会用筷子夹起来送进嘴里,在细节上用行动诠释了“粒粒皆辛苦”、爱惜粮食、敬畏劳动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家里的水稻脱粒工具主要是木制方形斗房(俗称毡斗),捧住禾扎,“噼里啪啦”摔打,既费气力,效率也低。90年代,脱粒工具改为脚踩打谷机,滚筒脱粒效率提高了不少。前些年,不少农户把打谷机升级为柴油动力,收割更加省时省力,算是半机械化了。</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哪种劳动工具,劳动的主体依然是人。劳动环节紧凑的话,工作效率会高一些。比如,早上把禾割好一部分,吃过早饭就可以早一点儿上打谷机;捞禾速度快点儿,机器就不致于空转;捞禾人把禾扎送到踩机人侧面顺手的位置,方便进斗提高效率。劳动过程中要爱惜劳动工具,不要损毁打谷机、箩筐、竹笪、撮箕等。父亲在农业实践中还创造性改良或制作了一些劳动工具。</p> <p class="ql-block">  随着青壮年逐渐离开农村到城里务工,不少家庭因劳力不足而造成田地荒芜,农户间的联合收割越加显得必要。父亲母亲没有听从我们后辈人的劝告而弃耕,却不顾年老力衰,坚持劳作不辍。他们一直耕种着双季稻,如果不是乡里乡亲帮忙,简直不敢想象是如何把稻谷收回来的,令我常常感慨“远亲不如近邻”。父母亲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让后辈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回报乡亲,既锻炼自己,又增进乡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众姐弟兄妹子侄,通过努力到城里去工作和生活了,按农村的说法是“跳出了农门”,但是在父母言传身教的熏陶下,大家都养成了勤奋努力、吃苦耐劳、节简朴素、感恩回报等良好的品质和习惯。</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一辈子在农村辛勤耕作,面朝黄土背朝天,以最纯真的面目和心灵面对自己与他人。父母亲相信,能吃得了农村的苦,就能够胜任所有工作,经受得住人生挫折,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农民的淳朴和善良,容易造就懂感恩、讲感情的人,这样的人值得信任、交往和珍惜,能在工作团队中融洽相与。</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向来坚决反对不劳而获,常说决不去占任何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凭自己的劳动和汗水而收获,心安理得;一定要做到自食其力,问心无愧。</p><p class="ql-block">这些来自父母亲长期农村生产生活实践的、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他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已经深深融进了我们的生命之中,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与家庭,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道路。</p><p class="ql-block"> 湛蓝天空下的一片片水田,是农民耕作收获与希望的沃土。成长于这一片天地之间的我,也有来自心灵的、不菲的感悟与收获。</p> <p>(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