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正能量,未来有希望

以文挥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赴大学读博前知行交流备忘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交流:以文挥戈 帖旦尔娜姆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海畅游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整理/编成:月生水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背景音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从元月20日回家,到今天入学读博,你已在家里生活大半年的时间了。缘于新冠肺炎疫情,你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最后阶段是在家里完成的。这让我们一家人拥有了一段“相守防疫、携手抗疫,线上网学、居家治学,崇尚美善、品鉴美好”的日子。也给彼此留下了一段“温暖幸福、温馨快乐”的美好记忆。当然,我们更多的看到了你个人的努力拼搏和不懈奋进;学习、学业的成效与成果;料理家务、品味生活的成长和进步。这的确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骄傲和自豪!今天你将重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去叩响那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之门。而你到这扇门前的路程,将是人生趋于定型前的最重要阶段。我们想着眼这个阶段的特点,与你就一些人生的“基本面”、“关键词”、“支撑点”的问题,做一些观点交流和经验提醒,供你参考知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卫生、健康、安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人生不过一百年,风险却有千万关”。不是因为今年遇上疫情,就把这个话题放在最前面。因为我们都知道,卫生、健康、安全的风险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所以“卫生、健康、安全”的问题,就应该摆在人生的首位。如果人连“卫生、健康、安全”都没有了,那人生价值追求也将大打折扣,甚至会成为一场虚无。这其中的道理,我们在此如果不说,你也应该会明白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卫生、健康、安全涉及的学科方面和专业知识点有很多,也许你已知晓和掌握了不少。实际上,这每个方面都是一门学问体系,需要我们知晓的知识也是非常的多。相信以后你的有心留意和丰富阅历,慢慢都会熟悉、掌握的。我们在此只是想特别提醒你,以后在任何时候和场合,都应有较强的卫生、健康、安全意识,并学会有意识地管理和防控可能产生的风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卫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注意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常态化管理。“病从口入、毒自手来、恙源习惯”。由此可见良好卫生习惯养成之重要。老爸在这方面曾走过弯路,吃个亏。比如:我在湛江某部当战士的那两年,曾落下经常胃疼的毛病。这与当时吃饭一味地求饱求快有直接的关系。吃馒头(当时部队都是手抓)后拉肚子的事也时有发生,这与我不勤剪指甲,餐前不洗手的习惯是分不开的。二十三年前的那场大病,几乎让我英年命丧,溯究染病根子,是因为不注意场合和对象,与有未知病情之人同桌玩牌被传染所致。前段时间我的那次较重的感冒(我己经很多年没有患过感冒),病情溯源是我在委机关组织开会,地方的某位领导(重感冒)汇报时摘下了口罩,我在讲话时也除下了口罩。实际上在众多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这方面的实例和教训也不少。虽然都有当时当场的客观原因可讲,但个人主观上讲究一点,应该还是可以避免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事例,你可能也知道了不少。能吸取这些教训就是我们人生重要的财富。最直接的吸取就是应对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做到常态化管理。这些年来,你注意观察我:“剪指甲很净很定时,进门、饭前必先洗手,餐食少、精、慢,应酬能推就推,尽量压缩频次”等,很重要的一方面还是基于对卫生习惯养成的常态化管理。而新冠疫情在短期内还不可能根绝,未来不确定性的公共卫生风险还会有。因此,注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意识地管理好自己的行止,因时、因地、因事的做好防护,都是我们应注意长期养成的卫生习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健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注意自觉赋涵健康素养和常态化管理。这里的健康主要指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应该感恩我们的祖辈,赋予了家族健康的基因。你的大伯和我都是经过单科淘汰制、一张表体检到底后参军的人。我在高中时还曾通过了飞行员初检。你二伯还是体育健将,他创的校级(桃源三中)标枪记录(68米4)至今无人能破(你二伯、你妈和我都是在桃源三中毕业的)。他学的教的都是体育专业。你的叔叔,就是玛娜的爸爸,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身体更是硬朗,几乎没有因病住过医院。你妈妈家族上两辈人多是健康长寿者。她个人在初、高中时还是学校体训队员。精神和心理方面,两大家族上溯几代,均无异常之人。从家族遗传学上讲,应该说你的身体和心理是没有什么健康隐患的。但随着时间推移、环境更迭、饮食调整及工学压力变化,身心健康状况都有可能发生改变。这就需要自己多注意常态化的健康管理。俗话说:“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也就是说应有意识、有措施地对自己健康状况信息、危险隐患、检测结果等进行自我评估和有效干预。比如:我在读军校、任排长时,先后有两位战友都因对“一段时间下肢无力、胃口不太好”等身体状况信息不予重视,最后拖成无法治疗的重度尿毒症。又比如:我的第一位工作搭裆,他还是我们常德老乡(你小时也见过,就是杨子姐姐的爸爸……也许年纪太小,可能不记得了),因经常喝酒,体检时查出有轻度酒精肝。而他自己没有采取任何疗养干预和行为调整措施,发展到后来是嗜酒成瘾,很难自控。直到某天肝疼发作,我们送他进医院的路上仍叫停车买酒!据说他出院、转业后,仍不能约束自己的酒行。结果在我还没转业前,我们这位老乡就已走向了自己生命的晚秋。上述几个实例中,若当事人稍微有些健康素养,能注意健康常态化管理,就绝不会落成不可收拾的结局。又比如:去年3月份,尽管你奶奶已经重病卧床,迫切需要人照顾,而你妈妈却出现了间歇性“恶心、厌食、呕吐”等症状。我们还是赶紧去医院检查、问诊。病情确诊是胃内群体性息肉挤压胃容(壁),产生了神经外激式反应(症状)。在胃镜检查时发现了13个息肉包块,并利用胃镜探查的机会,成功实施了激光割除手术。愈后效果是非常的好,出院后再没出现过那些症状。在那次住院检查期间,你妈同时还做了症状疑似关联部位的检查,发现乳腺部位有一处小微结节(良性包块)。我们综合几位专家医师意见后,采取生活调养、每半年复查一次等健康管理措施,节结没有侵彻、增大的迹象,也就没有采取治疗的干预措施(在2021年元月份复查时,小微结节消失了)。这些年我正在长期监测并纳入常态化管理的健康风险隐患也有几个:胆囊息肉17年、小微结石3年半;双肾泥沙结石6年;转氨酶值间歇性不正常(有时正常,有时高几个到几十个指标)5年半;甲状腺小微结节4年半;轻度酒精肝6年半。这些病患平时几乎都没有症状,都是定期体检时才发现的。前几天的那次体检,主要也是检查、比对、评估、研判这些隐患状况,并征询专家意见,再予以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和干预。实际上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大多都有这样、那样的疾病隐患。而这些都已在我们的定期检查(测)和跟进干预中(这次体检表明还是有效果的……转氨酶指数也恢复正常、酒精肝已无检出),你也不必过于担心。告诉你这些,我们只是想特别地提醒你:注意自察、定期体检、健康管理、有效干预的重要性。应该说人的身体包括心理,就是一个精密、和谐的系统整体。如果身体出了问题(包括心理健康问题),肯定会向外传递一些异常信息的。只要我们多加留心一些病理、病症常识,经常注意身体异常信息,并及时纳入自我常态化的健康管理或干预,那我们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本钱就会始终是最大的本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安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3、注意自觉强化安全观念和常态化管理。安全是个很广义、宽泛的概念。个人方面主要是指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婚姻安全、家庭安全等。而就现阶段而言,你应该主要注意人生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即:确保个人生命不受到任何外部因素的侵害、损伤;确保个人财和物不轻易流失、被窃;确保个人信息(含父母、家庭、好友隐私,自己学术成果、团队项目机密等)不失泄或不被盗用等。这“三个确保”,就是个人应自觉强化的安全观念。在个人财物的安全意识和防护知识方面,感觉你比我们不会差。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方面甚至做得比我们还好(比如:你发给我们的博士研究生通知书图片,你就已作过脱密处理)。所以在此我们只就人身安全方面做些交流。比如:我在部队任职时,前后目睹了数十起伤亡事故。在地方工作时,因工作需要,我曾统计分析过几百起计划生育家庭独生子女意外伤亡案例。其中绝大多数的事故、案例,都是因为突破了平时用于防范的信号、常识、流程、制度等一系列的“遏制点”,才得以发生的。部队有句老话说“事故是故事的串联,案例是例案的并联”,讲的就是这种突破系列“遏制点”的现象。所以说,绝大多数的人生风险是可以防范的,安全隐患是可以排除的。正如《孟子·尽心》:“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这也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出处,本意是指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其实包含了两个层面,第一层意思是说祸患降临并非命中注定,顺从正确的规程,是可防患于未然的;第二层意思是说,既然知道不是命中注定,当发现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时,就应马上离开。因此,注意随地随事的感知和规避人生风险,检视和清除安全隐患,对个人行止真正做到服从安全要求的常态化管理,那人一生的人身安全还是可以保障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学业、学术、学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学业是一个流程轮廓,学术是一些精深细节,学问是一定知识积淀。你在读取博士研究生期间,学业就是读研的流程,并按照规章制度完成各项读研任务。只有如此,方能毕业。学术则是这个流程当中主要的产品(论文成果、技术专利等),其优劣程度也许不会影响毕业,但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学业完成的优劣程度。学问却是指读博期间个人熟悉掌握和促进产生新知识(技术)的积存总量。这个也无关你能否毕业,但会决定你在业界(社会)的声望、形象和影响力。说白了,学业是为了拿证毕业,学术是为了科研求职,学问是为了拓业发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学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至于在完成学业方面,凭你的治学态度和学习要求,加上北航良好的学研风气,我们对你是有十足信心的,完成学业应不会有什么问题。在此我们只侧重学术、学问方面作些知行交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学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4、应注重在源头活水中追求学术。有哲人言:“主体(人)和客体(事)的互动是促进知识产生的源头活水”。又如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感官的作用在于直观,悟性的作用在于思维。二者单独都不能产生知识。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即把先天的知识形式(范畴)运用于实验数据、经验材料之上,使其具有普遍必然性和条理性,才能形成新知识”。而追求学术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能潜心钻研在实验、实践中发现的“难点、堵点、异点、新点”,探索和破解其理论基点和应对方法,形成专述文字,多出学术论文成果,促进形成和产生相应方面新的知识。这就决定你在未来四年读博期间,要多钻研实验实践,多出学术论文成果。也可以说,学术论文代表学术素养和成就,对此你应有足够的认知与追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是应注意在实验、实践中选好学术论文的题。学术论文选题源于主观(研究方向的理论、文献等)和客观(研究方向的实验、实践项目等)。你读的是工科博士研究生,所以我们更倾向于从实验、实践中选论文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可见,一个好的选题是一篇优秀论文的前提。当然,论文选题可以是自己硕士毕业或在读时论文题目的延伸,也可以是平时导师的观点拓展、阅读他人论文的灵光一现等。但更重要的是应从导师结合在做项目的指定题目,当前学术会议或期刊提供的选题;从近期学术界主流研究重点方向、专家的成果或建议、国家政策支持中选题。实际上,我们想说的是选择一个能对口专业、有实验实践支撑、有理论深度、含创新思路的选题,对于“优质、高产”地完成论文是有很大帮助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是应注意在互动交流中修改论文。“修改出好文”、“好文不厌改”、“无修改,不论文”。在这点上你爸可能最有体会。在部队机关工作时,我见他写的材料多是先给有一定理论、文字素养的老乡、同事看。地方生活的一些文章,多是先给我看看。前些年的文章,我偶尔还能看出点毛病,指出一些问题。而他通常会先修改看过文章的人指出的毛病,尔后再通篇阅读,有的还放进软件中反复阅读。边听边推敲、斟酌,不断修改、打磨。因此,这几年经他出手脱稿的文章,我就是想挑出点毛病也不那么容易了。其实写论文也是这样的。好的论文也都是修改出来的。一篇论文只有在经过了初稿、二稿、三稿、N稿、定稿几个阶段之后,才能被视为一件成品。除了自己,还有谁也可以加入论文修改工作当中呢?我个人觉得,还是多让别人(身边有相关方面素养的亲人、朋友、室友等)看看自己写的论文(千万不要抹不开面子或不好意思,能看到你真心让自己看的文章,对方同时也会感受到来自你内心的真诚、谦虚及尊重。这对你只有很多好处,没有半点坏处哦),尤其是学报期刊或出版社编辑,他们的问题意识更强,善于发现论文当中隐藏的不足甚至是缺陷,并能提出极具建设性的修改意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是应注意在精心选择、悉心通联中发表论文。学术论文有“不发表,就出局”的说法。要经常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写好的论文就是要投出去;发表出来!真的没必要故作清高、或心存忐忑。在学术界也是很现实的,要先学会生存,再学会品味学术生活。注意选择好的期刊投稿。应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及研究方向,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论文的刊物。虽然期刊的分类有很多,但首推的还是某些大学(含国外)、机构自办的学报、主办的学术期刊等。如果还是北大核心、CSCD-C库、EI等数据库收录级别的期刊,那就更好了。注意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有质量的论文发表在普通杂志上,除非赶时间评奖学金或者完成毕业要求,否则,那样就显得自己没什么学术追求(素养)了。应注意多沟通、联络编辑。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更不要自持惭愧,无论论文写得好不好,都应当将它视为自己的珍品宝贝,加以关爱与呵护。应积极主动地沟通、联络期刊编辑,询问:是否收到投稿?论文选题和格式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有无修改意见?录用概率是多少……总之,只有自己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别人才会对你的论文多看几眼、或厚爱一份。当然,论文投稿过程中,还会有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修改过程、审稿费、版面费、版权签字回执,但凡是刊物单位发来的要求,都应认真、热情、细心地对待,这关切到自己当前论文的录用率以及后续论文的投稿流程效率,甚至是直接给你约稿发邮的可能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六)学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5、应注重在博学博知中追寻学问。前面谈过:这里的学问是指读博期间(后)个人熟悉掌握和促进产生知识的积存总量。在当下社会中或各个家族里,学问还会被贴上身份、地位、荣誉的标签。你现在读取了博士,虽然很是低调,但自然会有不少人为你贴上这些标签,自觉不自觉地视你为身边最有学问的人。这就要求你的知识积存量除了有“深度、厚度”外,还应有“广度”方面要求。这主要缘于“因广而博”是大众最基本的认知逻辑。而学问的“深度、厚度”主要取决于你的学业、学术。这是你的主业。我们相信你定然会不负众望。我们在此只是想提醒你,应多些博学强记,不断拓展自己学问的宽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是应知行“读书不厌杂”、“看书不怕多”。你的人生路还很长,接触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广博的学问(知识)定会增添生活的乐趣,破解一些身边的疑惑或难题。有时还会帮助到身边的其他人。有时还可能对撰写论文都有助益。多读书是广博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23年前,因那场重病,我在衡阳某医院住院两个多月,就看了20多本杂书。01年我在某指挥学院学习1年,就看了60多本杂书。你也可能感觉到了我的学知,在同龄人中犹显博杂。这对我的工作和生活,甚至身边的人,确实带来很多的帮助。比如:在参加某学院中级培训学习政治工作专业时,结合自己部队的训练情况,以“唯快不破”、“唯准不败”等观点作支撑,我撰写了军事类论文,且非常顺利地在本校跨专业的期刊上发表。其实这些支撑观点,当时主要是借鉴了自己刚看还没几天,那本《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军队作战军事思想研究》。又比如:你的艾伯伯、星球董事长,近几天多次向我咨询他的某科技文化公司的一些筹建意见,就是因为该公司的中心业务涉及了家族(艾氏)姓氏文化的庚续、传承研究成果的运用。我给予其筹备方案多半是有例有据的否定意见,而他还不能不采纳。这主要源于这些年来我对杜氏家族谱牒文化的学习研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是应知行“遇事不厌思”、“待人不烦听”。这两个观点也是我们想围绕博学博知和你作些交流的。考虑到你可能已经读过你爸爸写的《媒子猎人小舅舅》(第三部分)等文章,在这方面我们就不再作具体的交流了。相信你读了它,会有更多这方面的触发和启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是应知行“事非经略不知真”、“处处留心皆学问”。其实上述几种寻求学问的方法、路径,几乎都可以用这两句俗语来归集。而从知识积淀的逻辑上来讲,还应有一个“强记”的环节。而我回顾看书、经事、交友、听谈的这几十年,觉得只要对自己来说,是个新的知识点或新的观念,我都自然会记得住,且轻易不会忘记。这也许就是经略、留心的效应吧。反正在“强记”的环节,我感觉自己根本就没有下过什么工夫,也没有这个环节上的体验,因此就无法展开和你具体交流了。用部队的几位老领导、老战友的话说,也许这就是杜某人天生的禀赋和潜质吧。相信你也应该有这方面的特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立志、立行、立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立志可致远,立行方成事,立人终成功”。这是1988年9月我上军校时,院长在开学典礼上赠给我们学员的一句话。这也是我在部队任职时一直谨遵、力行的名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立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6、应知行“立志可致远”。一个人如果有志向,就会奋发向上,行稳致远,也必定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我们还可以说,立志是成功的起点,一个人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就会朝气蓬勃,努力拼博,并成就一番作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在“立志可致远”方面,我们相信你虽未言明,其实早已立志,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学位上的成就和学业上的发展。我们在此只是就你个人立志与学业的结合上作些基本交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立志有大有小,也有远有近。一般读工科的研究生博士,最远大的志向莫过于获取院士荣誉称号、跻身全球业界等。而我们在此更倾向于先有小而近的志向,且结会学业能够达成的志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你读的是机械电子工程学研究生博士。小而近的志向是努力让自己成为精通机电结合,掌握机械工业自动化、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或是成为机电新产品设计、开发,以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家、教授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八)立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7、应知行“立行方成事”。“立行”在古文中是指行为和举止。而我们的院长在当时已将其引伸为“立即行动起来、保持有效运行”的意思。实际上是要求我们立了志向,就要为之立即行动起来,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奋斗。这对你应该有着同样的知行与思齐的意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是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你应该“立行”而为,继续结合这些传统学科的方法和工具,坚持融合创进新的方法和工具,接续研创发展机械电子的新产品、新系统或新的制造方式。这也许就是离你“成事”最近的路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九)立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8、应知行“立人终成功”。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这里的三十而立,并不一定是成家立业。我的理解就是立人:独立的人格自信和自立的责任担当,即依靠自的本领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拥有自信人格,能坦然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一是应注重以德立人。“德是人之魂,才之帅”。德俗称德行,心性,即公知所说的品德,它会牵引人一切行为的目的指向。古人云“人无德不立、家无德不睦、国无德不兴”。所以我们应“立人先立德”。有成语“积善成德”,就已说明白了立德的基本内容——积善,即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而你将会成为国家的高级知识分子或人才,在积善上还应善待团队、善待单位、善待组织、善待社会、善待民族、善待国家。比如:无论是做项目研究,还是写学术论文,也离不开“积善”的指引,牵涉着技术和学术良心。如果不是着眼善待社会、民族、国家,那技术、学术只能说是一种谋取私利的商业行为;如果着眼善待一切,且为之不断重复劳动,那技术、学术就是一种正常谋生手段,一种人生价值贡献方式,一种社会责任担当所在。特别是在国家高举“科教兴国,科技强国”大旗的今天,在社会尊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技术、学术讲求的是创新创进,并用其服务于人民。如果一个人将学术视为己有,那这个人则是自私的;如果一个人将学术作为固定资产,那这个人难以为国家、社会、人类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换言之,技术、学术本身是独特的、纯粹的、高尚的。若是做技术、学术的人“立德”有所偏差,就会直接导致技术、学术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因此,不管怎样,我们希望你:身在技术、学术界,一定要正视“善待”的维度和宽度,用自己的良知在知识的田野上耕耘,坚持学术、技术操守,保持学术、技术纯洁,努力追求创新、创进与超越、卓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是应注重以才立人。这里的才指才能、才干,即:做成事情,攻坚克难的综合能力。有哲人言“才是人之干”,意思是说才就是人的身躯骨干。虽语言略显过之,但也说明了才对立人的重要性。荀子说:“有才有德,是国器;无才无德,是国弃。”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德与才的关系,德与才对立人的重要性。才从何来呢,当然是从学问中来,从实践中来。于你而言,从学问来的方面,我们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想提醒你,应更加注重从实践中来。在项目、实验、研发、技术使用中,应多跟进,多参与,多动手;多交流,多分析,多总结,尽快让自己成为课题、领域、项目、团队中,“坐下能写、台上能说、现场能做”的行家里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是应注重以和立人。《论语》有言:“礼为用,和为贵”。这里的“和”原指音调相生相合,礼乐和谐悦耳。后人引伸为温和、柔和、平和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等。优秀传统文化“人以和为贵”、“家以和为美”、“国以和为要”等,都是由此演绎、沉淀而来。你爷爷在当村组长时就非常注重“和”,也曾促成了他在村组及杜氏家族里享有很高威望和话语行事的效力。详情可见我写的《挥之不去的身影,无法磨灭的记忆》《陷落的乡村,失落的乡愁》。由此可见,“和”在我们生活的各个维度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是多么地受欢迎与认可。我们愿你:于社会,“阴暗到你这里为止、阳光从你这里出发”;于他人,”脾气到你这里为止,和气从你这里出发“。于自己:“心浮止于无形,心静溢于言行”,真正做到:以和待人,以和处事,以和塑形,让“受人尊重的生活,利于成事的环境”,离自己越来越近。</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生存、生活、生命</b></p><p><br></p><p><b> “生存、生活、生命”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人生问题,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始终在思考的重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想和观点真是“多若繁星”、“浩如烟海”。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也会慢慢地领略到这点。因此,我们只就个人层级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些知行上的交流。</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生存</b></p><p><br></p><p><b> “人是社会的人”。生存是每个人在竞争性社会中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学会生存,我们人生才有可能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b></p><p><br></p><p><b> 人也是自然界的产物,本质上还是高级动物。丛林生存法则:“适者生存、强者生存、隐者生存”,同样适用于我们在社会中的生活。</b></p><p><br></p><p><b>9、应先做适者。“适者生存”在传统文化里,它还是一种道。道家的“道法自然”,就是要求我们遵循自然运行规律。因为环境不容易被我们个人所改变,具有自然运行规律的属性,所以必须先学会适应它。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面临着环境问题。客观方面的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景(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等。主观方面的有人文环境、体制(系统)环境等。这些环境在短期内都是无法改变的,从来没有发生过环境主动适应人的事。所以,你若要生存其中,就应先做适者,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否则,就会容易把事情弄成一团糟,或是被碰得头破血流、伤得体无完肤。</b></p><p><br></p><p><b>10、应善做强者。“强者生存”在我们传统文化里,还是一种法。从成语“强王败冦”、“优胜弱汰”、“学而优则仕”,就知古代法家思想影响之深。虽然现在是文明社会,但在用“以优胜劣、以争谋先”等手段来推动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法”仍然在用。犹其是在业界职场、系统体制、技术圈界、学术领域、团队平台等,強者上进,弱者淡出,更是有过而无不及。于你而言,下一步若是勤学深研,善做善成,且学术成果多、影响大,或是有学术成果转化为技术、工具的专利,自然就会成为某个圈界领域的强者。那未来的业界也必定会有你赖以生存发展或实现人生价值的一席之地。</b></p><p><br></p><p><b>11、应甘做隐者。“隐者生存”在传统文化里,还是一种“术”。古有“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的说法,这是古代有仕(官阶)之人明哲保身,甘做隐士的“保命”之术。我们在这里不是让你学习这种无为图存的“术”,而是想提醒你:做事应高调(标准)力成,可以多出成果,但不可多争荣誉;做人应低调随和,可以不受坚锐意见,但不可失去彼此和气;尽量避免将舆论的热点、矛盾的交点、同事的妒点、对手的恨点聚集到自己身上来。这样就会给自己减少很多生活困扰或人身伤害。</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一)生活</b></p><p><br></p><p><b>12、应有尊严地生活着。尊严是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心灵需求。其实每个人都想得到一份外界而来的尊重,无论是来自家庭,来自朋友,或者整个社会的,从而获得存在感,满足感。要有尊严的生活着,关键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懂得成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应懂得从心里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关爱别人。假如你总是高高在上,充满优越感,忽略别人的存在,当你真正遇到困难或麻烦时,也许别人都会离你而去,更谈不上在生活中来尊重你。应懂得自己尊重自己,有原则而不失灵活,有妥协而不失底线,有个性而不失宽容,有底气而不失和气。如果总是拒人千里、刻板一块;或妄自菲薄、畏首畏尾;或精致自利、没有底线,那么别人心里只会藐视你,永远不会认可和尊重你。还应注重让自己成为一个形象良好,内涵丰富,且有人格魅力的人。当你拥有了良好的气质谈吐,丰富的人生阅历,敏锐洞察力和渊博的学识,又有谁敢轻视你?也必将获得别人的尊重。</b></p><p><br></p><p><b>13、应有品味地生活着。这里的有品味地生活是指内涵丰富而悦心、形式多样而走心、节奏适宜而舒心的生活。一个人有品味的生活着,必须得知内涵、会形式、懂享受,能动手(居家半年的你,已学会做家常美食、弹奏电子琴等,这就是有品位生活的开始呢),有仪式感等。对自己的生活有憧憬、有目标、有追求,能做到天天不敷衍自己。而这就得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品味的人:让生活的时空维度按照自己的喜好有安排、有节奏地成型展开:可以去交朋友、听音乐、户外行、当摄郎、做美食、读诗文等,能够避免“今天是昨天的复制、下月是这月的粘贴”;能够把自己的日子过出“插花”般地模样。还应让个人的内涵和形象,按照崇尚美善的行止来赋能养成:在处人待物上不一定是高洁、优雅,但一定谦逊、温和;在交流往来上,不一定是玲珑剔透,滴水不漏,但一定能照应对方,和言悦色(语言及说话也是有学问的:你有时说话让人很“梗”,对交流中询问的回答,常喜欢用反诘式语气。比如:“我问:你们做课题项目有没有经费呀?”“你回:没有经费做什么项目呀!”我和你妈妈都遇到过这种尴尬……这种回答语式只有长辈对晚辈、领导对下属、老师对学生回答时,才有可能会出现呀。实际上对这个询问的回答有个排序:“肯定有啊”“当然有啊”“有啊”;“必须有啊”“这个还用问?”“不用问就应该知道呀”“没有经费哪会有项目!”“没有经费做什么项目呀”“这个问题也问我,不会自己上网查呀”“嘿嘿,你这是问了个一年级的问题”……又比如:担心你赴学路上不方便,你妈很关心地说:“后天就要走了,你明天去沃尔玛超市,买些什么东西吧”。你却回答“妈妈你是在赶我快点走哇!”“梗”得你妈妈伤心了一晚上。我只好对她说,年劲时我们说话也是差不多的……也许咱们儿子是在与你开玩笑呢……这样的“梗”的回答或者说这排序前与后的回答,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只有区别了对象的回答或是尽可能选择靠前的回答,才算是照应对象、和言悦色哦);在学知气度上,不一定是学识渊博,但一定是见多识广;在生活品质上,不一定是大富大贵,但一定有滋有味;在亲友接待上 不一定礼节周到,但一定热情大方;在异性情感生活上,不一定殷勤备至,但一定有绅士风度和安全感;在生活空间上,不一定要物华庭贵,但一定要干净、整洁、精致;在个人形象上,不一定要奢品名牌,但一定要清爽、得体、不违和。</b></p><p><br></p><p><b>14、应有质量地生活着。“生活节奏可接受、生活内容有享受、生活负担能承受”,这是有质量生活的基本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应侧重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合理规划生活。你将来四年内的生活主要还在学校。简朴、单一、枯燥,没有个人负担,仍是生活的底色。但学习并不是生命的全部。你应注意规划安排好学余、假期时间的个人生活。应适当安排一些学术交流、兴趣培优、户外锻炼、京城知行、社交互动等。另一方面是精心打理生活。打理的重点是梳理生活节奏、调理饮食营养、管理身体健康、整理个人空间、清理余额理财等。再一方面是妥善处理突发。将来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突发最有可能是疫情反复或自然灾害。个人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活供给和工作节奏。没有这几个方面的保证,生活质量就无从谈起。</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二)生命</b></p><p><br></p><p><b>15、应感恩予命。就是应感恩给予自己生命的人。妈妈是直接给予你生命的人。而你的“光临”和出生,几曾让她承受了难以承受之痛。因为在生你之前还有三个被习贯性流产或夭折。有的我还见了面、取了名。是一个黑天鹅般的意外,让你“光临”了你妈的身体里,还迟滞了我原本让她休养几年的计划……你出生在部队医院,百日之前在部队临时家属区,扶育保障条件十分简陋、艰苦。因为还没有随军,你不到两个月,她就带你回了老家。你们离开部队后,在你3岁之前,也主要是她个人在艰难的摸索中将你哺育长大。这一切也许都缘于母爱,但付出的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艰辛。“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你的生日就是她曾经的痛疼苦难之日;她的生日却是对你的真切想念之日;平时普通节日又是她对你的无限牵挂之日……“人生只活一次,母子一场是最深的缘分、最大的幸运”。希望在以后的这些日子里,你得多多陪伴她、问候她、慰藉她,真正用母子亲情温暖她的往后余生,温馨我们三个人的小家庭。</b></p><p><br></p><p><b> 16、应珍爱己命。就是应珍爱自己的生命。世界万物,唯有生命最为珍贵,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失去生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权利。生命于己只有一次,生命该何时何地因何而终结,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而生命是短暂的,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长生不老,所以我们都应该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就是要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作为儿子,应以健康成长,孝顺父母,报答生养。作为学生,应以增长知识,优秀成绩,报答师恩。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应以增长才干,领军攻坚,报效国家。珍爱生命,就是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睦的同学室友关系,良好的院风与学风。珍爱生命,就是要远离浮华庸俗,远离不良诱惑,时刻以学研攻坚为重,以追求学术为乐,以服务事业为荣。</b></p><p><br></p><p><b>17、应尊重他命。就是应尊重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尊重他命,是人性独有的光辉”。也就是说,“敬畏生命,尊重他命”是人性“硬核”和“基石”,是脱离动物属性,区别于动物存在的“第一标志”。因此,我们应当敬畏生命,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还应尊重他人的生命。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还应该肯定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生命。世界因有不同的生命个体而美丽;因有不同的生命价值而精彩。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自己受到了多大的委屈、误会,甚至是被对方背叛、污辱,我们都不应侵害他人的身体,伤害他人的生命。而他人的生命在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我们还应尽自己之所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积极为其延伸生命的价值、延展生命的美丽。</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整理编成者简介</b></p><p><br></p> <p>以文挥戈:字“月生水工”,湖南桃源人,曾事学、农、商、工、军、政,现供职政府部门,爱好阅读、诗文、音乐、摄影、易经、围棋等。诗文见诸《解放军报》《战士报》《中国人口报》《湖北日报》等;崇尚融媒传播和多媒创制,曾策划统筹和指导制作多部军地专题片及融媒传播活动;善用美篇多媒整合功能,追求音、画、文的和谐统合与交互同品,先后有《不忘初心 永怀信念》《同窗亮初心 相聚暖人生》《年是岁月的焰火》《岁月吻我以痛 我报时光以歌》《相约摘下口罩 拥抱春暖花开》《媒子猎人小舅舅》《我与母亲的合影——母儿手之拉》等多篇作品获美篇平台“加精”特别推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