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86年前,因为一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初心”,红军集结于此北上进发,历经万里跋涉,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br><br>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考察调研,调研中前往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亲手整理花篮上的缎带,深深鞠躬。他动情地说,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p> 秋高气爽 云淡风轻,我们从湖南到江西于都,车过渡江大桥,5分钟抵达对岸。 86年前,8.6万余人面对于都河,争分夺秒,整整3天,渡河远征。<br><br><br> 历史跨越86年,涛涛于都河,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现在——1934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于都河,踏上了长征路。硬是凭着双脚,跨过于都的贡江河,辗转万里,历尽种种艰难险阻,最终胜利到达当时的陕北吴起镇,从而完成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虽然,到达目的地时,队伍最后仅剩6000余人,却用生命绘就了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史诗。 位于贡江镇贡江北岸的渡江大道中段的南熏门广场,由原来的县城南门渡口改建,现在是群众休闲、观赏江景的场所。而在当年,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正是由此处和西门渡口渡河,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br><br><br> “中央选择于都作为长征集结出发地,除了与战场形势、突围的方向和地形地势等有关外,更主要是考虑了于都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大后方,有着巩固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既能满足保密等政治需要,又能从人力、物力方面对红军给予补充。”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讲解员刘通说。<br> 事实也的确如此。1934年10月上旬起,中央红军陆续向于都集结休整,为最后的战略转移作准备。红三军团也于14日抵达于都休整。这支从平江起义走过来的队伍,在经历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后,同中央红军其他部队一样,损失严重。到达于都后,红三军团开展扩红,补充兵力。当地青壮年积极报名,踊跃参军。短短4天时间,便补充了2600余人。而在于都集结的中央红军各部队,在当地共补充了近万名于都儿女,壮大了红色力量。 往哪里去?该怎么走?无论是战士还是老百姓,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情,但都有一个信念:跟着党走。<br><br><br> 当年于都河畔,寒气袭人,人山人海,为尽快搭设浮桥,群众把门板、床板甚至寿板都拿了出来。老乡们一面跟着红军走,一面将鸡蛋、糯米团等往战士口袋里塞,久久不愿离去。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杨得志后来回忆:“寒气很重了,我们回首眺望对岸打着灯笼、火把为红军送行的群众,心里不禁有股暖融融的感觉。” 为支援和掩护红军突围转移,于都人民倾其所有,无私奉献。当时,贡江河宽600多米,为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大力支援红军,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了搭建浮桥,沿岸群众和县城居民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等可用器材都捐献了出来。<br> 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后,又亲自把自己的一副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红军战士过意不去,执意不收。老大爷发了火,嚷道:“你们是不是嫌我的木材不够好?”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为防止国民党飞机侦察,中央红军只能选择夜间渡河。张小平说,为保证红军安全渡河,又隐蔽红军的战略转移意图,当时架设浮桥都在傍晚5时后进行,红军晚上渡河后,又要在次日凌晨6时前把浮桥拆除,傍晚5时后再重新架桥。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中央红军渡河期间,当地群众不辞辛苦,在30公里河段上的各架桥点共架设浮桥15次。也正因如此,8.6万余名红军将士如此大规模的转移,敌人事先毫无察觉,从而使红军快速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br> 讲解员刘通介绍,在距南熏门广场一公里远的西门渡口旧址边有一老人李观复。老人今年96岁,是红军烈士后代,其父亲李连兴于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红三军团三连指导员,1934年在福建作战牺牲。 当年,由于生母生二胎时难产去世,父亲又在外转战,李观复是由继母丁招娣在家独自照看。老人记得,父亲参加红军后,便一直没有音讯。1934年10月,得知红军在于都集结准备渡河,母亲便到河边找红军打听丈夫的下落,却依然没有消息。可看到红军正在组织架设浮桥,需要木料,母亲马上回家将家里的木料找出,就连门板都拆了下来,送给红军架浮桥。<br> 红军走了后,不知丈夫已经牺牲的丁招娣,一边在家悉心抚养着李观复,一边日夜期盼着丈夫的归来。直到1953年,她收到新政府送来的烈士证,才得知丈夫早已牺牲。“我母亲终身未再嫁,直到1983年去世。”李观复老人感叹说。<br>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寻。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而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成为红军的靠山,恰恰是因为我们党和红军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模范行动,使人民群众相信,共产党和红军是真心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为民族求解放。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历史为我们作出了印证,从贡江河边走出去的红军部队,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在长征路上既书写了浴血湘江、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的撼天壮举,也留下了“半条被子”“彝海结盟”等诸多动人佳话。 据史料记载,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牺牲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爬雪山过草地,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是怎样的初心和信仰,激励着这支队伍百折不挠,战胜一切艰难险阻?<br> 铜锣湾,红一军团长征出发地,也是红一军团军部所在地,段九长背着发报机过草地的故事,十里八乡耳熟能详。<br>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路采访,一路感动,有时不得不停下笔,擦拭涌上来的泪水。出发前夕,于都人民母送子、妻送郎当红军,仅仅一地便补充兵员2万多人;于都人省下自己的口粮,仅1934年5至8月便帮红军筹粮79390担……段屋乡围上村铜锣湾村村民段九长,就是在那个时候参加了红军。 村民段春华向我们讲述了爷爷段九长的故事:“动员会开完,爷爷就当了红军。”因为身高体壮,时年39岁的段九长抬着发报机跟随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身边,近10名保护发报机的战士陆续牺牲,最后只有他和另外一位战友,历经千辛万苦把发报机抬到了延安。解放后,段九长回乡务农,一次进京看望毛主席,主席留他住下。临走时,段九长谢绝了钱物,只带回老家一坛酒。之后,毛主席听闻段九长仍住在茅草屋内,便寄来300元钱。段九长这才盖起了几间矮房,却又将省下的120元寄回了北京。<br> 爷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们不要给政府添麻烦,国家现在还不富裕!”段春华介绍,村干部来慰问,老人家总说自己没有什么要求,可有的事他却特别热心。虽然过雪山时脚趾冻掉落下残疾,可只要村里和周边学校需要,老人总会去给大家讲长征故事。86岁高龄时,段九长还带着年轻人,为村里和周边几个村拉电线。“看到通电,爷爷笑得合不拢嘴。”段春华说。 出于都县城一路向东,一个多小时方才抵达段屋乡寒信村。<br> 肖东洋老人拿出一本浅红的烈士簿,一页一页翻过,最小的才14岁,1934年后再无音讯。寒信村当年百人参加长征,最终回来的只有一人。<br> 如今行走寒信村,700多平方米的游客接待处即将落成,村民的二层小楼拔地而起。“党和政府没有忘了我们老区人民,这两年搞乡村旅游,人均年收入保守说都上了1.2万元。”村支书肖福春说不出的自豪。<br><br><br> 正值高考结束,肖福春告诉我们,每年高考后,村里都要在祠堂摆下学子宴,第一句话便是要告诉大家:“勿忘党恩,勿忘先辈,走好新的人生路!”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山水迢迢,前路漫漫,新时代长征路上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传承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征程中不断开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