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老人总说年轻人好,的确是这样:我们的精力充沛地如同太平洋的水,无法无天、自由自在、上蹿下跳,鬼点子层出不穷;热血沸腾、情窦初开、称兄道弟、傻哭傻笑,空气里全是荷尔蒙的味道。</p><p>这或许就是属于我们的青春吧。</p><p> 青春很神奇,我们在这个年纪疯疯癫癫地帅着漂亮着,可以放心地做一个奇怪的人,在电视机前哭哭笑笑,肆无忌惮地说中二到不行的台词。</p><p><br></p> <p> 可青春啊,也许是家长们心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p><p>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会思考“我是谁”,会对父母和老师说“No”,会觉得“我长大了”;而家长们因为对孩子的强制和关心觉得他们的个性太强,太自负,太不知天高地厚------于是由“家长”和“孩子”组成的同心圆慢慢分开,本该激情四射的少年时光成为了孩子们口中的“残酷青春”。</p><p><br></p> <p> 龙应台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跌倒------寄K》。</p><p> 她写:“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初三的学生在学校的厕所里,用一个塑料袋套在自己头上,自杀了。……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人生的最后三天,所看见的是一个灰蒙蒙、湿淋淋、寒气沁人的世界。这黯淡的三天中,有没有人拥抱过他?有没有人抚摸过他的头发对他说:‘孩子,你真可爱’?有没有人……”</p><p>我每次都不忍再读。</p><p> 那种滋味好难过,孤独的液体多得要从心里溢出来。</p><p> 我同情这个少年,他已经不怕死了,他是有多么绝望啊。可我们的家长却认为,这样做是对他的父母不负责任,是自私无能和脆弱的体现。可错的不是他,是世界啊------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p><p>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的有尊严。”龙先生如是说。</p> <p>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需要用互相的爱来填满的,就像日月交替,人类才能在昼夜都看得见光明。</p><p> 或许应对“青春”,更需要我们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呢?</p><p> 有些家长走不进孩子的内心,觉得他们和孩子的世界完全处于解放前。可是,“沟通是青春期的永恒主题”------家长们和孩子们需要一个一起交流的机会。这时候两代人之间需要的是将心比心。家长有时会对我们的话过度解读,因而去用命令的口吻和我们说话;而我们对家长的话只理解肤浅的表面,没有认真地思索家长们的用心良苦。我们把家长屏蔽出QQ和微信,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在家长面前是有秘密的;但我们不成想这样也伤害到了自己的家长。那么为什么不能做“远远的守护者呢”?孩子的成长,是慢慢走远;家长的成长,是慢慢放手。</p> <p>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眼的地方,而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p><p>我们的修行开始了,是完全将父母隔绝在外的闭关,青春之后也许神功大成。可这不代表我们不需要父母的话语、眼神和拥抱。我想,青春这段路,我们和家长们一起走过,也许会与人生中最美丽的风景不期而遇。</p> <p> 我们这个年龄啊,很勇敢、很善良、很天真,有时会后悔没对着冰激凌猛下勺子,有时会后悔没对讨厌的人更坏一点,对喜欢的人更珍惜一点。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它属于每一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是个废柴,是条咸鱼。</p><p> 但面对青春啊,我们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像风。</p><p><br></p><p><br></p><p> 九年级九班 徐欣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