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女人:鸡汤式的“救赎”

程瑜儿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闻香识女人》是一部不错的电影,阿尔·帕西诺的感染力很容易让观众们陷入其中,让观众的情感随着他的情绪和剧情而波动。同时,“救赎”和“是否出卖朋友”这两个值得议论的话题,放在同一部电影,由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来诠释,确实令人惊叹其构思之巧妙。</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但是,它仍犯下了许多本不应有的错误,让人不够信任这个故事,也让人感受到它的缺陷带来的不好的观感。</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 演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为“二代教父”,阿尔·帕西诺从未让观众们失望过。他在这部电影里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他作为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由他扮演暴躁的军官并与学生查理形成反差。</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阿尔·帕西诺的爆发力很强,从查理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的吼声,以及最后演讲时他激动且富有感染力的表现,都可以看出这一点。并且他还常在话语中加入“hoo-ah”这样的声音,很好地又有技巧性地诠释了“退役军官”的角色,也将盲人扮演得很好。</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同时,查理这个角色也被扮演得很不错。刚开始言语行为中的一些怯懦,一下就能让人看出是一个较为墨守成规的好学生形象。先是与军官的不熟悉和不断地想要回学校的急切之感,到后来能够为了军官而守在纽约,更尽全力劝说军官不要自杀。自杀那场戏是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之间的碰撞,也是他们真正交心的时候。</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 逻辑的设定</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影片的逻辑还是有一部分让我感到困惑。史法兰,曾经在战场上以英雄为称号,现在却失去视力。他保持着自己的毅力与傲气,用恶毒的话语对待让他失望的生活。且不谈一名英勇的退役军官是否会轻易被种种困难打败,即使他因为失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只是因为出去和美女跳了探戈、飚了车,再经历了查理的劝导,史法兰就能重拾希望吗?只是一个周末的治愈,就能让他从长时间的沮丧中振作吗?人设本应是个刚毅的军官的史法兰,真的能这么容易就被打败,然后再这么容易就振作起来吗?可能导演还需要一些情绪的渲染和情节的推动,来突出军官是如何被救赎的。</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有些突兀的救赎,使得史法兰对于家中小女孩的转变也显得突然。本来一个周末前,史法兰还认为小女孩愚蠢、烦人,一个周末过去了,他却直接放下了本有的傲气和面子,向小女孩求和,一幅和平的景象。</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真的这么容易吗?</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三. 剧情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电影中很明显有两条线——“救赎史法兰”和“是否出卖朋友”。史法兰的救赎这条线如前文所说,不是很完整,或许还缺少一些关键细节来完善逻辑关系。而关于查理的这条线我认为讲述得很不错,有最后的高潮,在前面的剧情里也一直贯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查理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第一次讲述学校中的烦心事,其实拉近了自己与史法兰的距离。两人的关系在那次简短的谈话后变好,也为后来的剧情做铺垫。高潮部分查理的纠结与乔治毫不犹豫的出卖朋友形成了鲜明对比,再加上阿尔·帕西诺的富有感染力的一番演讲,不仅让史法兰和查理的关系持续加深,还成功叙述完了有关“朋友”这个话题的情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只不过我认为影片还缺点女性角色的情节。影片的名称为《闻香识女人》,虽然有刻画史法兰这方面的剧情,但不够具体和有说服力。观众看电影之前会以为这部带有爱情线,可却只是两个男人的故事。</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碰到唐娜时,女主角终于要出现了吗?但是并没有。史法兰与唐娜画上了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探戈,这场戏充分展现了美丽,或许是舞蹈的魅力、形体的魅力,可我并没有看出这场戏有什么必不可少之处。为了刻画人物吗?只是刻画出史法兰作为一个盲人,会跳舞而且跳的很好。为了推动剧情吗?只不过是唐娜的男朋友来时贡献了一个后面出现的梗。还是想突出史法兰是如何被救赎的?这个过于单薄。我并没有找到这场戏的重要性,好像都是为了突出阿尔·帕西诺,或者是为了凸显史法兰,但好像又什么也没有做到。可能这一部分还是值得推敲的。</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四. 有些鸡汤式的故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军官和男孩的搭配,使得两人的性格有了对比。男孩性格太乖巧,军官确实暴躁,但刻画只于“嘴上功夫”方面。</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史法兰不粗俗,喜欢耍嘴上功夫,也仅限于耍嘴上功夫。影片没有刻画其他方面,甚至史法兰招妓女时,他也打扮得非常正式,像是去赴约一般。在人物形象方面,他似乎少了点英雄军官的粗俗和暴戾。</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同样,电影仅仅通过几个事件便让这样一个军官由自杀边缘回到正常生活。不断告诉观众:一个男孩都能够拯救一个将要放弃生活的退役军官,并且生活中有这么多快乐的事,我们为什么不珍惜呢?这样的立意便使我对这部电影由期待变为有些失望。自杀与不自杀之间,军官的挣扎太少,反而是这种鸡汤式叙述充斥着整个故事。我个人更倾向于看个体关于自我的挣扎。</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those who stand up and face the music, and those who run for cover. Cover's better.</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直面困难勇于负责的人和去找靠山的人,还是靠山比较好。</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