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渔村采访记 (二)

王祖永

<p>2020.8.22上午,石岛芬芳社工中心保护传承渔家文化项目系列活动在大鱼岛再次展开,18名经过芬芳老师几次培训的初中生们,今天又披挂上阵,担当起挖掘渔家文化采访记者的重任。</p><p>芬芳项目负责人刘艳芬和大鱼岛党委副书记张义彬和党委委员、妇联主席王利静协商采访有关事宜。</p> <p>大鱼岛党委委员、大鱼岛妇女主任王利静来到采访的学生们中间,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p> <p>大鱼岛党委班子成员宋建忠是今天的第1个采访对象。</p> <p>宋建忠向小记者介绍了大鱼岛的历史。</p><p>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打了一辈子鱼的老渔民,他生长在渔民世家,对渔村有深厚的感情,耳濡目睹大鱼岛独特的海洋文化,所以回答学生们的问题,不假思索、随手拈来。</p><p>说起过去渔村的文化生活时,他骄傲地提起了自己的爷爷宋义文,他说爷爷是个乐观豁达的人,虽然起早贪黑、铺水盖浪打鱼很辛苦,但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亮开嗓子为渔民兄弟、为邻里乡亲唱上几段京戏,而且有板有眼、韵味十足,难怪他的周围总是围着一群喜欢听他唱京戏的粉丝。</p><p>大鱼岛虽然是个渔村,但渔村的文化能人以及文化生活从不缺失,当年的村业余剧团在全省很有名气,经常进省、赴京汇报表演,剧团人才济济,诸如编剧、谱曲、导演等等都出自渔民之手,琴师和演员阵容堪称一流,各种乐器一应俱全。</p><p>大鱼岛在1958年就建造了能容纳数千人高大宽畅的渔村俱乐部,当时在全省也是数一数二的高大上剧场。</p><p>小记者们手中的笔“唰唰”记个不停,收获不小。</p> <p>这拨小记者们围着妇女主任王利静在走廊釆访。</p><p>大鱼岛社区两委委员、大鱼岛妇女主任王利静,是大鱼岛人选出来的大学生村官。她告诉记者们: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打了一辈子鱼的老渔民,所以她的骨子里对大海、对这里的人民有特殊的感情。虽然放弃了进入大城市的机会,而选择了留在村里为大鱼岛人服务,但她没有丝毫的悔意。她说我热爱我的父老乡亲,我热爱我的家乡,我热爱我能为百姓服务的工作岗位,同时我也赶上了好时代,遇到了好同事,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干下去。</p><p>她说进入新时代后,大鱼岛各项工作不落人后,文体活动在渔村更加普及,比如渔家大鼓、渔家腰鼓、渔家秧歌、太极武术、合唱舞蹈等,受到广大村民的喜爱,并且多次参赛获奖。</p><p>她说:今天大鱼岛人的精气神依然保持着豪爽、大方、真诚、淳朴和乐观的优良传统,我非常有幸能为乡亲们干点事。言谈中透露出她对渔村和百姓的一片真情。</p><p>由于她出色的工作能力,特别在妇女工作的卓越表现,她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最近荣成市妇联公众号刊发了一期《最美基层妇联人一一王利静:走进妇女.做妇女的贴心人》专题报道,近2千字的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王利静的事迹。</p><p><br></p> <p>王利静指着墙上大鱼岛的航拍图介绍了渔村的发展史。</p><p>她说:大鱼岛村从全国解放后,始终紧跟党指引的方向走,从互助组、合作化开始,一路走来,靠着党的领导和渔村人的顽强拼搏,大鱼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渔村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因此被树立为全国学习的一面红旗一一“海上大寨”。</p><p>虽然随着历史的变革,大鱼岛集体渔业不复存在,但大鱼岛人的创业精神和优良传统不能丢。这些不可复制的宝贵精神需要年轻人一代代传下去,要让后人们知道自己的祖先在这里曾经付出多少血汗,创造出多少辉煌业绩、为国家做出多少贡献。激励后来人学习先辈的精神,为建设我们美丽的家乡、强大的祖国添砖加瓦。</p> <p>这些数不清的抬筐里装的满满的、是渔民们刚刚出海归来卸下船的大对虾。</p> <p>小记者被王阿姨说的感动了,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许多他们没见过的图片。</p> <p>学生们向芬姨请教采访中的问题</p> <p>小记者采访大鱼岛渔家秧歌负责人邱焕环。</p><p>渔家姑娘邱焕环能歌善舞,因为她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她父亲当年是村剧团很有表演天赋的演员,所以她对舞台并不陌生,她特别对舞蹈情有独钟,她聪明好学,善于动脑子,设计编排了很多具有渔家特色的舞蹈,在她的带动下,渔村舞蹈队不断壮大,她们编排表演的舞蹈动作优美,舒展大方,多次参加各级比赛,获得了很多奖项,深受人们的欢迎。</p><p>每晚华灯初上,在大鱼岛广场上,随着悠扬的音乐,总能见到她们翩翩起舞的身影。</p> <p>小记者提问邱阿姨:你们的渔家舞蹈表演的那么美,都取材于渔村的生活吗?能让我们见识一下吗?</p> <p>过去大鱼岛创业的那个年代,大鱼岛姑娘和小子一样,学校毕业以后都要到养殖场过“橹把子关”,邱焕环和同龄人一样,都在桑沟湾养过海带,在绳网厂织过渔网。</p><p>所以她编排的舞蹈动作,都来源生产生活。她现场演示了“海带丰收舞”的几个动作,她说:“这是抬舢板的动作”、“这是从海里往船上拉海带的动作”、“这是从岸上往船上装海带架子的动作”、“这是丰收后喜悦的动作”等等,“我们都是从生产实践中提炼素材,把这些接地气的、具有渔家特点的东西糅合进舞蹈中,所以很受大家的喜欢”。</p><p><br></p> <p>她又向小记者们演示织渔网的动作,右手持上满网线的梭子,左手握住网则子,绾扣,穿眼、挑线、打结一气呵成。大鱼岛老一代人编排的“织网舞”至今铭刻在人们心中。</p> <p>小记者采访王爱秋奶奶。</p><p><br></p> <p>王奶奶向记者们讲述了自己退休后的文化生活。</p><p>从小喜欢热闹、喜欢唱歌的她,退休后有了充裕的时间,在村妇联主席的引领下,参加了很多渔村文化活动组织,比如京剧票友室、渔家大鼓队、渔村合唱团等,她也积极参加村里各种公益志愿活动,为大鱼岛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发挥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p><p>她向学生记者讲了很多京剧知识,应同学们的要求现场亮开嗓子,清唱一段京剧,小记者们为这位泼辣、乐观的王奶奶送去了掌声。</p> <p>当小记者们得知她年轻时曾经是大鱼岛三八妇女船轮机长时,要求她讲一讲当年海上生产最难忘的一件事。</p><p>王奶奶思索片刻,向小记者讲起女船员栾彩兰的蒙难记。</p><p>1974年的秋天的一天,妇女船正在渤海湾作业,17岁的三车栾才兰像往常一样,收拾完鱼货进机仓工作,突然一个浪头打来,她在仓内脚底一滑,蹭跑了艎板,右脚掉进曲轴与齿轮箱接轴盘下面,飞速转动的接轴盘瞬间豁裂了脚上的水靴,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袭来,她尖声呼喊同伴,待同伴把发动机熄火后,大伙把她从仓里抬上来,用急救包棉纱缠住血肉模糊的右脚,这时渔船全速向龙口港驶去,经过7个多小时的巅簸,渔船靠岸了,救护车迅速把她送到医院抢救,当医生松开棉纱检查伤口后,心情十分沉重对大家讲,她的伤势十分严重,脚背的骨肉没有了,只剩下脚底皮肤连着脚趾,必须尽快截肢,否则如果感染将危急生命。</p><p>天哪,她才是个17虚岁的孩子啊,当栾彩兰做完截肢手术后,醒来摸着自己伤腿,第一句话问医生,“以后我还能上船吗?”,在场人员无不落泪,这是多么坚强的孩子。</p><p>经过1年的疗养,装上义肢的再次申请登上了渔船,和她的姐妹们远征大洋,一直干到1980年妇女船撤编。</p><p>这是何等的精神、何等的意志支撑她坚强地一路走下去,须知义肢和皮肉连接处在风浪中摔打和磨擦不知要甚于陆地多少倍,其中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但她从不叫苦,从不旷工。</p><p>为了表彰栾彩兰这种伟大精神,当年荣成县妇联发出全县妇女向栾彩兰同志学习的通知,她的感人事迹感动和激励了许多人,渔村涌现出无数的好人好事。</p> <p>芬芳项目负责人与渔民鼓手交谈</p> <p>渔村大鼓练习室正在练习</p> <p>小记者采访渔家大鼓。</p><p>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刻地感受渔家大鼓的魅力,三面大鼓一字摆开,渔家大鼓擂响了。</p> <p>观赏完渔家大鼓,学生们拿起了鼓槌,老渔民手把手教给小记者打鼓。</p> <p>采访记者来到海边,近距离感受神秘的渔民号子。</p><p>来到海边沙滩上,看着广阔无垠的大海,老渔民似乎找到了当年与大海为伴、与风浪搏斗的感觉,顿时一种久违的自信油然而生。</p> <p>“呜哦一一呜哦一一呵嗨一一”,“哎一一嗨哟呵一一”,荡气回肠的豪迈渔家号子顿时响彻海边,老渔民重拾昔日的威武雄风,让小记者们个个惊愕不已。</p> <p>“哇!这些老爷爷太棒了!”,孩子们拿出手机记录难忘时刻。</p> <p>海边渔民号子采访结束后,小记者围着老渔民张业良爷爷坐了起来。</p> <p>张业良爷爷今年71岁,他是大鱼岛有文化的老渔民,提起了打鱼的事,他有讲不完的故事。</p><p>小记者问“你曾经捕获最大的鱼有多大?”,张爷爷说:“那是1969年的事,那年春天,我们在苏山岛东南渔场放流网,早晨起网快结束的时候,梢头的芒子和流网浮子不见了,难道被过往的船只打断了?正在疑惑间,突然前方掀起很高的浪花,大伙一惊,只见一条巨鲨窜出水面,浑身缠满了流网,大鲨鱼在努力挣扎,试图摆脱流网的缠绕,无奈鲨鱼落进流网,犹如猛兽入了牢笼,一切挣扎都是徒劳的”,“我们和大鲨鱼互相对峙,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搏斗,它终于累趴下了,我们瞅准机会用绳索将它捆牢,拴在船弦一侧,加足马力往家拖,平时四五个小时的航程,我们用了两天两夜才拖回大鱼岛筏子圈,一路之上,大鲨鱼不甘心束手就擒,不时伸开比门板还要大的双鳍,只要一张开鱼鳍,渔船马达光冒黑烟,纹丝不动,就这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拖回来。”</p><p>“那条大鲨鱼有多少斤?”,学生记者迫不急待问道。张爷爷告诉他们,趁满潮时渔民们把它拖到潮际线,退潮后十多米长的大鲨鱼露出在滩头,它比渔民的舢板还要长,许多看热闹的孩子在大鱼身上玩耍起来。”</p><p>“它有多少斤重?”,“当时没有地磅可以过秤,只能把它肢解成小块称重,最后计算净重9千多斤。”</p><p>事后,大鱼岛渔民画家宋仁贤把当时的场景用油画描绘在渔民大库的山墙上,油画的名字叫《沙滩添舟》。上了年纪的渔村人都记得这事。</p><p><br></p> <p class="ql-block">这幅图片别以为张爷爷用手捏脚不文明,里面有张爷爷一段难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1975年初秋,张爷爷的渔船在渤海湾辽东半岛水域放流网,为躲避接腫而来的2个台风,他们的渔船锚泊在羊头洼港,因港口小、防台风能力差,渔船一旦走锚便无路可逃,在机动中,他们的螺旋浆被海中的渔网缠住了,这样就不能有效迎击风浪,只能死打死挨、听天由命了。在这十分危急的关头,张爷爷腰系保险绳,冒死跳入水中,潜入船尾螺旋浆,拼命用菜刀砍掉螺旋桨上的渔网,经过多次憋气潜水,最终缠绕物被排除,他们的渔船逃过一劫。当天港内有50多条渔船或被巨浪掀翻或被抛上海滩,最终导致50多位渔民命丧九泉。</p><p class="ql-block">张爷爷因为在水下排除故障,头被上下巅巅的船底磕破多处,血流满面,脚也被水中尖锐的东西豁开一大口子,待台风过后,他进医院脚上缝了8针,至今伤疤清晰可见。</p> <p>张爷爷是个坚强乐观幽默风趣的老人,讲完这段故事后,他打趣地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鱼、哪个部位最好吃?”,孩子们那里说的上来,恐怕见也没见过,更别说吃了。</p><p>小记者忙向张爷爷求答案,“呵呵,我来告诉你们,最美味的鱼是嘉鱼头、鲅鱼尾,鲢刀肚、唇唇嘴”,张爷爷不无得意地说。</p><p>张爷爷很健谈,在海上生产多年,他还向孩子们讲了很多海上有趣的故事,孩子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得不结束今天的釆访活动,孩子们恋恋不舍地向张爷爷挥手告别。</p><p><br></p> <p>小记者们告诉芬芳阿姨:“今天的采访太有意义了,而且收获非常大,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感到很震撼,很多故事非常感动人,如果没有大鱼岛老渔民的流血流汗,就没有大鱼岛那么辉煌的成绩,更没有全国“海上大寨”这面红旗。我们在采访中也增长了很多知识,同时对自已肩负的责任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一定不辜负老一代对我们的期望,把保护和传承渔家文化这件事做好,回报家乡,回报社会”。</p><p>摄制:王祖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