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教学语言的修养应具备哪些特点?</p><p>一、规范性</p><p>首先表现在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概念、观点的时候应该表达准确,这是最基本的,讲错概念观点是一节优质课的硬伤。其次采用的表达方式要合适恰当,表现在微型课表达的语气,因为没有学生没有对象感,表达语气容易有偏差,有的老师朗诵,背诵,不是讲课的“讲”,朗诵诗篇属于自己的一种独白,是一种心境的表达,而课堂如果这样的独白的话,那仅仅是沉浸在“一个人”,是拒绝他人的,那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建立起来就会有些困难,你的这种语气就把学生隔到外边去了,“讲”是什么?讲应该是一种对话,我们的讲课应该是一种对话式的,对话是一种包容,是一种交流的感觉,是让听课的人感受到你的语言里是有期待的,期待学生跟你有互动,微型课哪怕没有学生,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一定要有对象感,把自己真正的置身于教学的现场,就需要用“讲”的语气。</p><p>教学语言的规范性要求内容和表达两方面都要有规范性。</p><p>二、教育性</p><p>我们每一节课都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有学科德育的要求,在教学语言里要有学科内容的指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价值引领的渗透倾向。</p><p>三、审美性</p><p>1、趣味性;</p><p>2、形象性,要让学生在你生动的语言里能构建一个画面;</p><p>3、简洁性,警戒老师语言不能有杂质,比如口头禅;</p><p>4、条理性,说得清楚,招人喜欢,要求说话有层次有节奏,语言表现的层次和结构,表达的内容也要有层次和结构,让受众也就是听课的学生张弛有度,符合学生听觉上接收的规律。</p><p>因为思政学科的特点,语言表达对老师讲课时至关重要的,要上好课,就要加强教学语言的素养和修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