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登今版鸛雀楼

在远方

<p class="ql-block">大约一千七百年前,北周悍将大冢宰(吏部尚书)宇文护自晋率大军东攻北齐。兵驻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他下令在黄河东岸建了一座三层的戍楼。</p><p class="ql-block"><br></p> <p>今天的黄河流淌在河道西侧,东岸成了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p> <p>这位便是废杀三帝专权十五年的宇文护。</p> <p>宇文护一介武夫,不懂给戍楼起个名字。</p><p>《蒲州府志》载,"楼在郡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鹳,鹭鸟之一种。</p><p>这为史载鹳雀楼图。</p> <p>白驹过隙,转眼到了唐代,一位在县衙管理文书的主簿、山西太原人王之涣,受不了官场冤气,写下辞职报告,东渡黄河回老家。</p> <p>时值黄昏,王之涣路过鹳雀楼,便登楼赏景。远眺华山夕阳西下,俯瞰黄河滔水东奔,联想人生际遇,王之涣有感而发,挥笔写下《登鹤雀楼》诗。</p><p>这是后人想像的王之涣题诗塑像。我挨在他身边,也好沾点才气。</p> <p>这首言词简洁、寓意深刻的五言一出,立马震动诗坛,一大堆诗人要显露文才,专程登楼赋诗,甚至追上长安城的雁塔题名之盛。</p><p>鹳雀楼从此名气大增,与江南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一道成为中国四大名樓。因为后三楼均处长江流域,只有它是黄河流域的,身份就更特殊一些。</p> <p>可惜战火连连,到了元代,驻守蒲州的金国军队不敌河西进犯的蒙古铁骑,一把火把屹立七百多年的鹤雀楼烧掉了,连同旁边蒲津渡的黄河浮桥。</p><p>自此之后鹳雀楼再未在原址重建。</p> <p>这里就是鹳雀楼遗址,土台之上,芳草萋萋。</p> <p>原楼虽毁,诗题不断。州衙迫于形势,索性把蒲州西城门楼冠名鹳雀楼,予以应急。文人墨客倒也容易忽悠,"却望并州是故乡",纷纷把城楼作戍楼,端着满腹诗稿,登了上去。</p><p><br></p> <p>可是沧海桑田,公元1222年,南宋,战火尽毁蒲州城,连同盗版的鹳雀楼。</p><p>今天,蒲州古城只剩遗址。</p> <p>所谓盛世修楼,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西城楼遗址重修鹳雀楼。那个时候似乎还没有"修旧如旧"的规定,既然江南三楼那么宏伟壮观,新鹳雀楼也不甘人后,于是仿唐形制,外观四檐,内设六层,总楼高73.9米,尽展盛唐风韵。</p><p>时任国务院副总总理陈慕华亲临修楼现场指导。</p> <p>层楼巍峨。</p> <p>虹桥引导。</p> <p>穿越广场。</p> <p>鸟雀飞鸣。</p> <p>装饰华美。</p> <p>这是内六层每层的配置。</p> <p>首层正门,当代书法家沈鹏撰并书对联:</p><p>凌空白日三千丈</p><p>拔地黄河第一楼</p> <p>王之涣这首《登鹳雀楼》,仅仅二十个字,既写出暮色山河苍茫壮阔的靓丽景色,又表达了登高望远,奋力向上的进取精神。景入理势,天衣无缝。</p><p>《唐诗别裁》评价: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烦,骨高故也。《增订唐诗杂钞》评价:二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p><p>西安雁塔广场陈列各类盛唐名士,诗人列具八位,王之涣以《登鹳雀楼》排名第一。</p> <p>于是,鹳雀楼便自称 黄河第一楼 。</p> <p>偶尔骄傲起来,甚至就自称 天下第一楼 了。</p> <p>新楼落成,一堆现代文人骚客为楼题联,不知是我不懂欣赏,还是他们粗制滥作,我层层上窜下跳,只找到这副有点深意的。</p> <p><br></p><p>以鹳雀楼为题材的,王之涣诗之外,史家一致认定只有二首上乘,其一是这首,唐.畅当的。</p> <p>其二是这首,唐.李益的。</p><p>其余的都平平。</p> <p>历代以鹳雀楼及唱和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的诗词作品以及书法作品,更是多如牛毛,漫天飞扬。</p> <p>理工出身的江泽民也把书法显示一下。</p> <p>毛泽东用独特的字体书写了王诗。</p> <p>王之涣虽有这首一等的《登鹳雀楼》,但是世人却称他为"边塞诗人",因为他写过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凉州词》。</p><p><br></p> <p>古时候,文人的作品出众,乐坊便会配曲传唱,传唱频率的高低反映作品受欢迎的程度。民间传说,有一天,王昌龄、高适与王之涣聚会,乐伎唱和,三人约定看看乐伎唱谁的诗词以证明谁的诗文受欢迎。</p> <p>A乐伎第一唱,是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p> <p>B乐伎第二,唱的是高适《哭禅父梁九少府》。</p> <p>C乐伎唱三,为王之涣《凉州词》。</p><p>于是三人合掌齐乐。</p> <p>相传慈禧太后也十分欣赏 《凉州词》,叫人抄录悬挂。为太后书写,抄者战战惊惊,漏了一个"间"字。慈禧大怒。抄者毕竟有些文学功底,说,我觉得以诗改词,亦十分优美。慈禧看了诗改的词,亦觉得确实不错。</p><p>抄者凭机灵,也凭王之涣的好文字逃过一劫。</p> <p>说到这里,王之涣才华横溢应该确定无疑了。但是,新、旧《唐书》均无记载王之涣。由清朝皇帝钦定编辑的《全唐诗》,对王之涣的介绍只有这样的寥寥几句。</p><p><br></p> <p>更加可怜的是,王之涣传世的诗,连同《登鹳雀楼》及《凉州词(一、二)》,只有六首。他当然写了许多首,不过大都失散了。</p> <p>名不见经传的才子王之涣一生穷困潦倒,他未考取功名,年轻时当过县衙主簿,大概就是管管资料的文书。因官场黑暗,便辞了职,宁愿去过贫穷舒心四海漂泊的日子。直到五十五岁那年,实在涯不下去,再补了一个县尉,即管理地方治安的,可惜天不假年,县尉任上就死了。</p><p>正是这种清流经历使王之涣无法进入史册,其作品也无人收集整理。</p> <p>一晃到了民国初年,云南腾冲人、老同盟会员李根源督陕。对金石、书法颇有研究的李根源从民间收集了几百块唐碑,其中有一块,是王之涣墓碑!</p><p>这位就是李根源。</p> <p>王之涣死时,可能因为家里既无钱又无能,是由其表弟出面请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张旭所书。</p><p>张旭为草书大师,书墓志铭的是楷书。</p> <p>王之涣本家晋阳,宦徒绛郡。兄弟四人,行次居末。聪颖好学,年至二十巳精研文章。唐开元年间以门子调补衡水主薄、天宝元年补文安县尉并死于任上。葬于洛阳北原。</p><p>王之涣的身世由墓志铭告之世人。</p><p>王之涣墓碑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今天晴空万里,紫气东来,我也登今版鹤雀楼。除了欣赏与学习王之涣的优秀诗文之外,他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穷且益坚 不堕青云之志(滕王阁序)"的进取精神,我辈更应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