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5日,我们从成都经过西昌700多公里到达盐源,我们的目的地是木里、瓦厂、亚丁一带,因为修路,我们第一天只能到达盐源。盐源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海拔2500公尺。气温20度左右,这已经使从炎热夏季的成都到来的我们,感到非常的清凉。从这儿出发,我们去探寻香格里拉秘境。 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但是,希尔顿本人并没有到过香格里拉一带,他是根据洛克的报道撰写的自己理想之地的小说。 1928年3月23日,在美国地理学会的资助之下,洛克由云南出发,开始了贡嘎岭的探险之旅。他首先到了大理,再由大理去丽江,据洛克称当时由丽江往北到木里有10天的路程(当时木里设治在瓦厂,而不是现今木里县城所在地乔瓦镇,因此洛克所称木里均是指瓦厂——老木里)。<br><br>洛克所率领的探险队是由云南丽江经永宁进入四川的。具体路线是由永宁经拖七,越云南和四川的省界后,经四川的利加嘴、屋脚,翻过西林山海拔4309米的几坡垭口,经帕色隆贡沟尾,翻帕色隆贡和瓦厂之间的山梁,到达瓦厂。以后洛克主要在瓦厂与亚丁三神山一带考察,因此,瓦厂与亚丁一带应该被视为“香格里拉”的中心。<br> 洛克考察路线图 第2天,8月6日,一早,我们从盐源出发去木里。路边赫赫然的一个广告牌:“香格里拉欢迎你”。(本篇所附每幅图片都可以打开至“原图”一样的清晰,当你点开,并用两指头拨大图片时,图片会马上变得如“原图”一样清晰。) 从盐源出发到瓦厂镇,经过许多高山深谷,因为这一带属于横断山区的东部,起伏落差极大,图片上的这河,就是从北边雅江流过来的雅砻江,公路在崎岖蜿蜒的高山上盘旋,与河谷的相对高度竟有数百到上千公尺,车行其上其危险性可想而知。 木里县城,这是木里的新县城,不是洛克当年去的木里。这里海拔2300公尺。 经过新木里县城,又上山下山,到达木里河,又称理塘河的河边。这个理塘河,就是过几天我们要到号称“世界高城””,海拔4300公尺的理塘毛垭大草原的那条河。理塘河流到瓦厂一带,改称木里河。过了木里河,又上山经过一个狭窄得只能过一辆车,一边又是悬崖,只能一边开一边按喇叭的“国道227”(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简陋的国道),傍晚时分到达瓦厂镇。从盐源县城到瓦厂镇,一共168公里。快要到的时候见到一块牌子:“香格里拉的腹心地”。瓦厂镇的人是可以这样自夸的。 这就是木里河,横断山上的河流都建了很多水电站,把这些河流截成一段一段的,据说雅砻江上二滩水电站是20世纪中国建成的亚洲装机容量、库容量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木里地区政府已在为今后的旅游做准备,公路已经修得大致不错,各处观景台也已经完成,可以预计,过几年后,这一带将成为旅游热点,只是这一次去,各个风景点,几乎都是我们一家专线专车,没有其他游人掺和。 长海牧场,海拔3600公尺,有一个几公里长的湖,湖边是水草丰茂的牧场 , 牛羊成群,好温馨祥和的场景。 这是快到瓦厂镇的一个地方 , 这里可以远眺木里大寺,请点开图片,后山上最亮的那一点就是木里大寺。 “香格里拉的腹心地”是瓦厂镇的广告牌 这就是瓦厂镇,老木里县城所在地,当年洛克考察香格里拉一带的出发地。这个在今天仅靠着一条窄窄的公路连接外地的瓦厂镇,坐落在三面环山的山腰上,海拔2500公尺,但背后的高山,极为险峻,相对高度至少1000-1500公尺。小镇不大,来的游人很少,但是,全国的画家们已经开始注意这地方,在小镇上的宾馆或客栈,已经接待了来自全国的不少的画家们,邀请我们去的,也是乐山师范学院的一群油画老师们。 瓦厂镇是个藏族镇,原来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治所。 这就是木里大寺 在瓦厂镇,我们几乎找不到半点木里王当年的威仪所在,连一点痕迹都没有,唯一可以找到的就是这个木里大寺。当我们到了木里大寺的时候,一种极端匪夷所思的奇特感觉油然而生,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偏僻之地,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巍峨庄严的寺庙?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寺庙后殿端坐有一尊26公尺8层楼高的甲瓦强巴铜像,光彩夺目、宝相庄严。这尊通高26.73米的铜质镀金甲瓦强巴(弥勒佛)坐式巨像。由第四代木里大喇嘛次称绒布和第三世木里香根昂翁公秋共同筹资议定规化于藏历第十二绕迥金兔年(公元1711)开始建造,历时三年,于藏历水蛇年(1713年)4月竣工。这么偏僻的地方,哪里去找工艺这么复杂工程量这么大的铜像呢?我们去看,但寺里喇嘛说好不让照相,我们也很自觉的没有照相。我们之前,由于疫情,还不让进去呢。.小殿内供有观音菩萨、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又名洛桑扎巴)、班禅、苏朗扎巴三代活佛等塑像。木里大寺鼎盛时期有喇嘛七百七十人。<div> 木里大寺坐落在桃坝乡你易店,海拔2637米,建于藏历第十一若迥阳火猴年(公元1656年,清顺治13年),由喇嘛桑登绒布仿拉萨哲蚌寺的格局主持开山初建。木里大寺是当年木里王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洛克就是在这里得到木里王的帮助,才得以完成到亚丁的考察计划的。木里大寺,是木里三大寺之一,曾是康巴藏区规模最大的黄教喇嘛寺庙之一,<br><div> 近百年前,洛克跋山涉水,历尽艰险来到这样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把她称作"上帝浏览的花园",并把她带出封闭的村落,让世人看到了那一幅幅壮美秀丽的山川河流和神秘的风情画卷。洛克在他的游记中写道"梦中我又回到了那片被高山环抱的童话之地——木里。它是如此的美丽与安详。我还梦见中世纪的黄金与富庶,梦见涂着黄油的羊肉和松枝火把,一切都是那样安逸、舒适与美好……",洛克还撰写了《贡嘎岭香巴拉,世外桃源圣地》一文, 他在文章开头激动地写道:"在整个世界里,有什么地方还能有如此的景色等待着摄影者和探险者"<br></div></div> 洛克的贡嘎岭探险之旅 , 要考察的,实际就是亚丁三神山。而木里一带与亚丁仅一山之隔。从木里的玛娜茶金看亚丁三神山,就是一个绝好的观察点,这里与亚丁三神山仅一山之隔 ,而且能够一眼看到成品字形的全部三座神山。 从玛娜茶金观景台看雅丁三神山的央迈勇 从木里看稻城亚丁三神山一最佳地点,是距离瓦厂一百多公里处的玛娜茶金观景台。8月5日凌晨,已在瓦厂镇写生的青年油画家周允凌晨三点起床开车去玛娜茶金,拍到亚丁三神山在日照金山中亚丁三神山与日月同辉的难得照片。近百年前的洛克万里迢迢从美国来到木里,不正是为了朝拜人们心中的三座神山么!玛娜茶金几乎是唯一 一处可以把亚丁三神山看完的一个观景台,真到了亚丁景区,是没法在一个镜头里同时看到完整的三座神山的。 瓦厂镇附近都是些高山,瓦厂镇海拔2500公尺,但附近的高山都在4000公尺以上,这些河谷都是些干热河谷,也就是说,谷底在夏季往往是干旱炎热的,在谷底,因为干热少雨的气候,所以谷底的河边山坡上漫山遍野长满了仙人掌,但是山顶,由于海拔较高,云雾往上升的时候,在山腰至山顶一带,往往形成大量降水,因此山顶多森林,而且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当我们从瓦厂镇,沿着那条所谓国道227公路向泸沽湖一带进发的时候,就必然经过一个4000公尺的山垭口,而沿途都是些森林。在青藏高原上,一般四千公尺左右的“极高山”上,都已经没有了森林,只有高山草甸了,但这一带的植被很有些不一样,在3500~4000公尺的一带,居然还有不少阔叶林,白桦和红桦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阔叶树,也都长在这一带的海拔高度,即使4000公尺以上,也还有大量的冷杉,形成茂密的原始森林,而且这儿的冷杉,长有一种紫色的杉果,这在别处都没有见过。根本的原因就是降水,在青藏高原的腹地,寒冷干旱,海拔稍微高一些的地方,早就没有了森林,除了高山草甸——连草都长得不好——以外,什么也没有。这儿温暖湿润,与云南的气候非常相似,所以4000公尺左右,还满是茂密的森林,和各种在别处2000~3000公尺上生长的植物。 山上到处长满了野生菌,尤其是松茸,獐子菌,牛肝菌和鸡枞菌,可谓布满了整个森林的地面。 这是獐子菌,一个喇嘛教我认识的一种最好吃的菌子。在当地人那里,这是一种比松茸更好的磨菇。这类野生菌都是没法人工栽培的。因为这些野生菌的根,也就是所谓菌丝,是包裹着原始森林中松杉树木的树根以共生的方式生长的。没有这种原生态的原始森林,也就不可能有这些珍贵的野生菌生长。 一个人静静的在森林的草地上走着,周围只有一些小鸟清脆的叫声和乌鸦呱呱的声音。森林的草地软软的,非常软,走起来也静无声息。看见那么多蘑菇,潮湿的苔藓,新生的小杉树,不知名的各种小草小花,就想,在森林这么丰厚的生命的物质里,还该有些生物吧?找一株杉树靠着坐下来,仔细的观察地面,果不其然,好多好多的蚂蚁,正在忙碌地为生计操劳着,他们有的衔着一片树叶,有的辛苦的搬弄着一只死虫子,更多的蚂蚁忙忙碌碌的游走着,用他们头上的触须触碰着打招呼……我当然不懂蚂蚁们的语言,但似乎觉得,这些应该没有什么天敌也应该没有什么奢求的蚂蚁,在这片与世无争又丰饶无比的森林里,应该过得富足,无争,友好而幸福吧?这也是这些可爱的生灵们的香格里拉吧? 这里的森林里不时可见到一些采蘑菇的人,森林里的公路上,则停了一些云南牌照的汽车,与这些采蘑菇的人交谈,都是一口云南口音,这些汽车是来收蘑菇的,这些刚从森林里收来的野生菌,都很便宜,松茸一公斤不过100-150块钱左右,拿出山后要翻好几倍的价。可以想见,距这儿不过四五十公里的泸沽湖的晚餐上,这些木里森林中的鲜蘑菇就会成为晚上泸沽湖乃至丽江农家乐餐桌上的美食。<div> 这天准备沿着国道227去俄亚古寨的,俄亚纳西古寨是个母系氏族社会,女性为社会中坚力量,俄亚的纳西族有一夫一妻制,但同时还存在多夫(兄弟)一(共)妻、多妻一夫、不落夫家、"阿达"(亲密朋友)走婚等多种婚姻状态。但途中走错了路,本该沿着水洛河过桥后从依吉左转的,却右转去了水洛河的上游水洛乡,再从水洛翻山回瓦厂镇.。这就把去俄亚古寨的愿望留在下一次的旅途。但后来看了一些穿越者关于俄亚古寨的视频报道,古寨也全都是些新的建筑,一点古意都没有了,人文的因素必须住下来去探访才行,本次考察都没有偏重人文因素,这都留待下一次的考察。</div> 这国道也是只有一辆车通过的宽度,旁边就是悬崖,公路由对面的山顶蜿蜒而下,开车与坐车的都相当刺激。请注意这张照片后面的高山,那山顶就已经有4000多公尺,我们就是从那山顶上原始森林中一路下来到这里的。 山谷下的河就是水洛河 尽管道路艰险破烂,但毕竟还是些水泥路,在如此偏僻荒野的大山有这种路,也算是幸事了。 这些深山老林中的公路,都是在峡谷中傍着山修的,险峻危险自不待言。 在回瓦厂的路上,对面的山上正在下暴雨。翻过四千两三百公尺的垭口,山下就是固增。 这是瓦厂附近我们这几天走的一个美丽的小环线。到处都是森林。从地图上可见,我们这个小环线与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一山之隔,其他没走的地方还很多很多,留个念想,以后肯定还要再去,或许就是秋天吧。. 5月8号,我们从瓦厂镇,经过一些乡村公路,准备到乡城。这些路导航上没有,地图上也没有,加之荒山僻野,大多数的地方都没有信号,只有一路走一路问当地人。如果遇到一些无人可问的岔路口就麻烦了,也许得把路上遇到的人事先问个清清楚楚才行。临行时问了旅馆老板,一个名叫周月的藏族小伙子,他告诉我们,先走三区唐央乡,再问稻城巨龙乡,就可以上去乡城的大道了。那一路风景都极美,但道路却极坏,关键是掉石头,一路上百公里,都掉石头。夏天去横断山和青藏高原地区都是最危险的多雨季。这次在大暴雨中,前方正在掉石头,眼睁睁的看着一块10多公分直径的石头掉在车头前,急刹了一脚,在冷静观察一番后,加足油门冲过去,才躲过了一劫! 这一路非常烂,到处都在滚石头,这一处大塌方,石头滚得几乎把路给堵断了,我们下车搬了一阵石头,车才勉强通过的,但从重庆过来的一辆小轿车就卡在这儿,只好在这儿打道回府,小车停在路边,连驾驶员都不知去向……这种路过不了就过不了,管你从哪方来,都只能调头回去。 同行的一部车正在穿过这个困难的塌方地。。 看路中间的这块大石头,真要是刚好砸在车上,那可真是人车俱亡! 这种烂路,当天开的100多公里,可谓到处都是 你看,公路上掉的这种石头,砸在车上会是什么结果? 路上一辆被石头砸坏了的车,你看玻璃上的那个洞,车上的人怎么样不得而知,车反正就丢在那儿没人要了,这种被打坏了就扔在路边的车一路上看见好几辆,有用的东西被人偷走了,就留个破车在那儿。说实话,夏天去这些地方真得碰运气,只要遇着下暴雨,好运气的机会就要减少,但遇着暴雨的机会几乎天天都有。尽管被石头砸中的概率仍然很小。 但是路上的风景却极好,这些乡道,居然也修得不错 , 但是导航上却没有,没有记录上去。其实木里地区为今后的旅游做了很多工作,道路修起来了,连观景台都修了不少,或许因为宣传不够,来的游人很少。一路上,我们几乎都是专路专车,几乎没有别的车辆,本地车辆本就不多,外地车辆几乎没有。 沿途有很多森林,湖泊,村庄,这些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倒真有些世外桃源的香格里拉味儿。 据说,这一带的年轻人,许多最远只到过木里,个别的人到过西昌 , 但是看,高压线已经拉到他们这儿了,这一带水电很丰富,他们的水电可能还要通过高压线输到全国。 穿过这些崎岖艰险几乎没人的道路,傍晚6点左右,在小雨霏霏之中,当走到一个丁字路口的时候,前边横着的道路居然车水马龙,汽车穿梭络绎不绝,这是什么地方啊?没有导航的我们,从路上标牌中突然发现,我们已经到了从理塘到亚丁的稻城县城附近了!我们不是去乡城吗?怎么会昏头昏脑的走到这儿?这还去乡城干嘛呢?因为第2天,我们要去穿越格聂神山小环线,从理塘出发更方便。加上轻车熟路,仅100多公里的路程,就干脆驱车直奔理塘。走了无数遍的道路,看过好多次的冰川遗迹海子山,住过很多次的宾馆,吃过很多回的餐厅,理塘我们又去了。 理塘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距离州府康定285公里,距省会成都654公里,海拔4000米。尽管在青藏高原上好几个县城都比理塘高,例如青海黄河源的玛多县4300公尺,西藏那曲县4600公尺,薩嘎县4500公尺,冈巴县4700公尺,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大多都住过,但理塘县抢先给自己取了个世界高城的称号,但他也没称世界第一高城,作为4000公尺以上的县城,也不容易了,也不算错。加上他又在号称“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的318国道上,而318国道从上海的人民广场算起,到西藏地区的与尼泊尔交界的聂拉木县樟木镇(我曾从樟木镇出境到尼泊尔去)中尼友谊桥结束,全程5476公里。从上海到理塘距离是3118公里,3118与318有点相似,这样,就构成了理塘东西城门下边的标志:“318ROUTE,MUST GO IN YOUR LIFE 此生必驾,上海—理塘—西藏,3118KM”。这使得理塘的东西城门成为318国道上行走的人们必须打卡的地方。尤其是直接在318国道的西城门下,在这个标志下照相的人太多太多,已经直接影响交通了。 我们从理塘出发要走的是一条新发现的穿越线路,是从理塘到格聂神山,再到巴塘的一段仅一百多公里的小环线。这是近几个月才在网上发布的探险性质的路线,所以说是探险,是因为这些道路既无法导航,地图上也没有,也是必须问当地人,加上以前的一些探险者发布的视频。从已经发布的讯息来看,道路相当烂,但因为路程不远,所以大家都愿意去试试,只是当我的车经过理塘城边上一个专门检查去格聂的检查站时,检查站的人看着我的城市越野,说了一句,“你这车够呛,小心开吧。”比那些所谓硬派越野,我这车当然不算啥,但网上也没说有这么可怕呀,我将信将疑的上了路。下面这幅地图就是这个环线。 出理塘几公里就要离开318国道,去往格聂神山的道路。这一带仍然是海子山的格局,到处是巨大的石块,当年冰川的遗迹。 心旷神怡的走了十几公里柏油路,马上就遇到烂路和岔路,考验跟着就开始,坑坑洼洼的泥泞的道路一走就是几十公里,加上随时得修正走错的岔路,使行进的速度顿时缓了下来。不过,看来这一带正在修路,或许是因为有分工,所以修路也是一段段的,伴随着同样是一段段的烂路,有的地方是石子路,有的地方已整理好路基,有的地方干脆是已铺好了的柏油路,当然更多的烂得一塌糊涂的烂路……当然也走错了几次,走错了又折回来,因为走错路,真的就把“格聂之眼”给岔掉了!——不管怎么说,整个这段路也就70公里,慢慢的开,早上从理塘出发,到下午,也就开到格聂神山下边了。3500公尺的山脚下,阳光明媚,草地上繁花盛开,红黄蓝紫什么花儿都有,让人好兴奋。远处的神山,虽然云雾遮盖了山顶,但也露出一些冰雪和冰川。<div> </div> 格聂神山区域雪峰林立,最尊崇最美丽的是三座神山,其中格聂主峰海拔6204米,肖扎神山海拔5807米,克麦隆神山海拔5780米。尽管山不算太高,但是,以格聂山为中心,周围由山峰、原始森林、草原、湖泊、温泉、寺庙、藏乡风情仍然构成了一个景色迷人的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生态旅游保护区内有雪峰、冰川、湖泊、瀑布、温泉及广阔的鲜花遍野的草原,原始森林面积占景区的三分之一以上,融原始森林、草原、珍稀动植物于一沟,构成了壮丽奇特的景观,它是迄今发现的从未开采过的县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原始天然林自然生态系统。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从温带到亚寒带的所有植物带谱,各类植物种类独自成林,交相辉映。如高山松林、冷云杉林、高山栎林、高山松柏林、杨华林、落叶松林、高山灌丛林等植物千余种。高山森林中,岩羊、马鹿、麝、熊等动物和藏马鸡等珍稀鸡雉时常出没在林间,极富野趣。 快到格聂山下的冷谷寺,又遇到一阵暴雨,跟着就是一阵冰雹,打得我们只好在路边儿呆着,不敢行进。.这是同行的另一辆车拍的。这场暴雨下的时间还不短,一直下到傍晚,我们只好在冷谷寺住下来。 这就是新冷谷寺,背后就是格聂神山。看山顶的雪峰和冰川。新冷谷寺接待游客的宾馆,就是图中最右边的建筑,当天我们所住的地方。这是网上下载的图片。新冷谷寺与老冷谷寺还有几公里的山路,那儿不通汽车。 这是格聂神山和新老冷谷寺的航拍图,从此图中可以看到这些地方与理塘的位置关系。 冷谷寺坐落在格聂神山和肖扎神山这两座雪山的谷地之中。作为康区最古老的白教(噶举派)寺庙,冷谷寺是在1164年由至尊噶玛巴一世活佛曲吉迪松钦布创建的。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或许因为这座千年古寺在完全没有公路,仅有一条崎岖的步行小道直通的高山深谷中不利于今天的佛事活动,所以在下边交通方便的地方修了一个新冷谷寺,今天喇嘛们的佛事主要在这儿进行,客人们住宿也在这里。<div> 第2天一早我们去老冷谷寺。在4000公尺左右的山上,沿着一条凹凸不平的山间小路往山上爬两三公里路,也有些费力,好在沿途风光太好,不知不觉一路走去,冷谷寺也就到了。<br><div><br></div></div> 往冷谷寺去的山间小路 一只森林中的马鹿,跑到寺庙里来找吃的,喇嘛们对他很友善,经常给他吃的,马鹿也就常常到寺庙来,不怕人,与人很友善。信佛的人都很善良,寺庙周围经常有很多野生的动物,与人和谐相处。在甘孜丁青县著名的4000公尺以上的孜珠寺,就有许多藏羚羊,还有旱獭。我们后面还可以看到,在冷谷寺的周围,就有好几群岩羊,也是不怕人的,因为每个人对他们都很友善。 这个山谷的中的高山相对高度都很高,估计有1000~1500甚至2000的高度,山谷直接就在格聂神山和肖扎神山之间,格聂神山海拔6204公尺 , 肖扎山海拔5807公尺 , 山谷的位置在海拔3900~4000公尺左右,所以山谷与山顶的相对高度应该在2000公尺左右。看到远处肖扎神山的雪峰吗?那雪峰的高度应该就是在5500~5800公尺之间。 请点开看右边的山峰,那都是一些地质学上的所谓角峰与刄脊——即被冰雪切割磨削而成——的山峰,与山谷的相对高差肯定在1000~1500米左右。 请注意这条河,这河水略带乳白色,应该是一种石灰质的钙化水。我们住在山下宾馆里,用肥皂洗手的时候,水滑滑的,怎么也洗不净。其实就是肥皂与钙化水的化学反应。 请看这红石,这不是红色的石头,这只是长满了红色苔藓的石头,这种红石一般要在3500~4000的海拔高度,又常年潮湿低温的地方,石头上才可以生长这种红色的苔藓,这种红石构成一种奇特的景观,最典型的景观是四川泸定海螺沟的红石滩。 马上要到这座千年古寺了,山路边上有一座玛尼堆。按常识,有寺庙必然有玛尼堆,所以这马尼堆也该上千年了吧?那一块块石头上的经文,记录了这1000年来镌刻这些经文的人们多少人生的愿望啊!尽管许多的经石字迹已经模糊漫涣 , 有的甚至剥蚀殆尽,或许是因为这些先人们的愿望已经兑现? 点开看看,千年冷谷寺山谷周围的这些高山。这几张图片其实就是格聂神山的山脚,当然,山脚的起点就是海拔4000公尺。山顶云遮雾幛,那已是6200公尺的满布冰雪和冰川的格聂山峰。 这就是在这片荒无人烟海拔4000公尺高的高山冷谷中的千年冷谷寺。正面这座山就是格聂神山。如果不是云雾遮挡,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山顶上的雪峰与冰川。 冷谷寺到了 我们到达冷谷寺的时候,大门紧闭,看旁边偏房里有人,进去,见到一个喇嘛正在吃饭,那是一种用五根指头直接在碗里揘着青稞糌粑和着酥油吃的食物,大概是早餐吧。喇嘛的汉语说得很不好,只能勉强的交流,听不懂的时候,他就憨憨的笑笑。这位喇嘛告诉我,他叫格聂彻列(发音)。听说我们要去参观,格聂彻列很热情的放下还没吃完的早餐,马上起身带领我们去参观。这座千年古寺比我们想象的要简陋得多,这当然与多年来重修有关系。征得格聂彻列的同意,我们在寺庙里拍了一些照片。 所谓老冷谷寺虽然建于近一千年前,但后世多次重修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修过,照目前的格局看,已经面目全非了,寺庙里,只有这幅白描的唐卡还颇有意思,或许也只是唐卡画的白描底稿。听说在寺庙里有几样宝贝,什么格萨尔王的头盔,什么海螺,母鹿的角,都放在新冷谷寺,只要给几十块钱,就可以拿在手上看,镇寺之宝沦落如此,可见也并非什么宝物。据说守候老冷谷寺的喇嘛是轮换着工作,每次一人,格聂彻列这一次正当值。当然,毕竟是千年古寺,两座神山相夹的山谷环境是真实的,建筑的某些部位也当是真实的,至少,地基是真实的,那座马尼堆也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点开看,岩羊群哦! 这是老冷谷寺周围两群岩羊,也是不太怕人,距离很近也不走,可见在这些地方,在宗教的氛围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下午离开老冷谷寺后,我们往金沙江边的巴塘走,一路上风光无限,颇像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又像新疆的天山风光,当然比他们都高得多。在阿尔卑斯山,人们是仰望山峰,这儿却是平视,有时甚至是俯视,光我们脚下站的这位置,大多在4000-4900公尺以上的海拔高度上。这已经就比欧洲和美国本土最高峰的海拔高度都高。 请看这俯视角度下对面高山顶上的云层 这儿,几乎完全没有人居住,也几乎看不见放牧的牛羊,当然也没有遮挡的铁丝网与围栏。无人光顾的高山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各种颜色的野花。这种高山草地上的蓝色野花后来经植物学专家考证,叫蓝布裙。 点开看看,每一座山峰上都有雪山有冰川 , 这都是些五六千公尺的雪山 ,属于沙鲁里山系。沙鲁里山为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分水岭,四川省境内最长、最宽的山系。南北绵亘长达500~600公里,东西宽达200公里。山脊海拔在5500米以上,山峰则多超过6000米,著名的雀儿山,海子山,格聂山都是这个山系的著名山脉。最高的格聂山为6 204米。海拔4000米以上屡见古冰斗、"U"谷、冰碛垅、冰漂砾、冰川湖,是四川省冰川湖群最集中之地。仅理塘至稻城间即达400多个。雀儿山下为什么有巨大的冰川漂砾 , 原因也在于此。在分水山脊亦多山间盆地,如理塘、毛垭坝、康嘎、稻城等,为当地主要牧场。沙鲁里山是四川主要林区之一,除川西云杉、丽江云杉、长苞冷杉、鳞皮冷杉、黄果冷杉及高山松、落叶松等针叶林外,还有多种高山栎及桦木。这又是一片尚未开发的旅游胜地。<div> 让人欣慰的是,沙鲁里山系是我们经常走的地方,其最著名的雀儿山,海子山山脉我们已多次走过,格聂山这次也来了,今后显然还会来多次,因为的确还有许多地方没走到,例如格聂之眼这次就错掉了。<br></div> 从格聂神山到金沙江畔的巴塘,要经过海拔将近5000公尺的一些地方,再下到海拔2600公尺的巴塘,沿途风光极美,但因为海拔太高,所以云层的高度和我们汽车走到的高度差不多,站在一些山上,对面的云层就在脚下,这感觉也挺奇妙。由于沿途道路分段施工,道路好的好坏的坏,好的刚铺了柏油,坏的坏到极点,尤其是晚上快到巴塘之前的道路,无名公路上无人可问的许多岔路口,悬崖边上一个接一个连续三个30度的急转弯,狭窄的难以调头的公路,悬崖边上因为调头而被迫陡坡倒车,加上荒野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谢天谢地,到晚上11点,总算安全抵达巴塘。<div> 第2天的行程比较单纯:从巴塘到理塘169公里三个小时,沿途有措普沟,姊妹湖,毛垭草原,理塘长青春科尔寺。时间很充裕,我们十点多钟才出发,先去措普沟。这地方几年前我们去过,只有一个小湖泊,小湖泊后边的山倒是奇形怪状,有些好看,顺道再去看看。去之后才发现情况大变,山沟沟口已经修起堂而皇之的公园进口,广告牌上赫赫然的写着“世界的措普沟”,这都是全球化的错!这深山老林中小小的一个湖泊成为“世界的措普沟”后,几十块钱的门票不说,还不让车进,还得坐他的几十块钱的车,或者包当地人的几百块钱的车,就为那一小凼水吗?我们调转车头,直奔318国道上著名的姊妹湖而去。.</div> 过318国道姊妹湖过了很多次了,但几乎每次我们都是在3月过的,那时候的姊妹湖都冰封着的,结冰的湖面上铺着雪花,但这一次,姊妹湖上蓝莹莹的湖水映着蓝天,又是另一番景色。姊妹湖属于海子山,海拔4600公尺。<div> 上了海子山,就进入了毛垭大草原,草原湿地上面千万条小溪,汇聚成理塘河,就是我们在瓦厂镇看到的那条木里河。在毛丫大草原上获得一个意外的惊喜,一场民族风情浓浓的赛马会正在举行。<br><div><br></div></div> 理塘长青春科尔寺又称理塘寺,于1580年由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创建,是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长青春科尔为藏语译音,"长青"意为弥勒佛(即未来佛)"春科尔"意为法轮,"长青春科尔"意为弥勒佛法轮(标志着法轮常转、妙谛永存)。<br> 长青春科尔寺原为黑教寺庙,1580年三世达赖途经该地时改为黄教并为其开光。寺庙占地500余亩,寺容僧侣4300多人,常驻800人左右,为康区第一大格鲁派(黄教)寺庙,素有"康南佛教圣地"之称。 2013年11月16日,长青春科尔寺遭到一次火灾,除了一尊弥勒佛以外,大部分文物虽然得到及时转移,但整个大殿几乎全被烧毁。几年前我们去过,那时大殿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些年轻的喇嘛画家在作大殿的绘制工作。但时间才过几年,我们再进大殿,那可是堪称金碧辉煌,极尽雕楼画栋之能事。与一年长的喇嘛聊天,他谈到这几年,从西藏请来寺庙画家作装饰绘制工作,本地一些寺庙画家也参加,一共数百人,每天的工钱从200~600元不等,一共画了数年,2千多个铜千佛,全部从尼泊尔买进运回……这10来年经常在藏区跑,有一个很深的印象,整个西藏的原生态经济就是寺庙经济,藏族民众把他们几乎全部的财力都奉献给了寺庙,如果整个西藏今天的经济如古代一样,仍然还是原生态寺庙经济的话,今天的藏区又会是怎样一种状态呢? 大殿已经完工,天天都在进行正常的佛事,但一个重新修建的副殿正在绘制,许多年轻的寺庙画家正在绘制各种图像,我才发现,他们都是用画唐卡的方法把布绷起来作画,而画完的画又把它裱在天花板上,是所谓藻井,其他墙上的一些装饰,也是用同样办法先画在绷好的布上,再裱糊在墙上的。这当然就比直接在天花板或墙壁上去画方便得多了,在布上画的效果肯定也更好。而我惊喜的发现,在这些工匠中,他们用传统绘制粉本的办法,正在制作草图,就是用针在绘制的草图上沿着线条扎眼,再用扑粉的办法,把草图印制在需要绘制的布面上。这只是一种在古书上见到的古代粉本的制作,从来没有见到过实际操作的实物。今天在长青春科尔寺见到,实在有几分惊喜。一个画工正在做沥粉的绘制工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书本上早有记载的这种传统工艺的操作,让人大开眼界。 第2天从理塘到雅江,再经过新都桥到塔公草原,中间看了墨石公园,觉得意思不大,应该就是一一种泥炭吧,黑黑的。傍晚去守候塔公草原的雅拉雪山日落。雅拉雪山,藏语全称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系藏区著名神山。雅拉雪山海拔5884米,与它东北方向的墨尔多神山遥遥相对。山顶终年积雪,是康巴地区一座著名的神山。雅拉雪山虽然不太高,但经常能看到,加之山下有很多寺庙和牧场,人文意味反而浓很多,拍日落是个比较有把握的地方,我们也去过多次。从8月5日算起,行程的第9天 , 8月13日返回成都。完成全部的香格里拉探秘之旅。格聂神山虽然不是洛克考察意义上的“香格里拉”范围,但作为同为沙鲁里山系范围中的部分,这种探秘的意味倒是一致的。最后一张地图,是从一张穿越者自己编的专供探险用的“大横断山系列地图”中截取下来的,包括这次旅行的大环线和两次小环线全程 , 可对这次旅行作一全景式的浏览。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