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食品安全最大的风险是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可以说食源性疾病是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各类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更易于生长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为了谨防“病从口入”,请家长朋友们带领孩子认真阅读,了解食源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疾病的预防。</p>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p>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p> 食源性疾病分哪几类 <p>1.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p><p><br></p><p>2.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p><p><br></p><p>3.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p><p><br></p><p>4.因二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p> 食源性疾病如何预防 <p>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p><p><br></p><p>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p><p><br></p><p>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p><p><br></p><p>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p><p><br></p><p>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p><p><br></p><p>6.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p><p><br></p><p>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p><p><br></p><p>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p><p><br></p><p>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p><p><br></p><p>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p> 如果食物中毒怎么办 <p>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p><p><br></p><p>2.拨打120呼救。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可以为中毒患者采取急救措施;</p><p><br></p><p>3.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p><p><br></p><p>4.导泻: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p><p><br></p><p>5.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p> <p>谨防“病从口入”,注意“舌尖上的安全”,希望各位家长及全体学生们能够认真做好疾病预防,确保饮食安全。</p> 学校活动及任务 <p>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p><p>利益保障食品安全不力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松市监联字[2020]7号文件,为了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控宣传教育,我校组织开展“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教育活动。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关于食源性疾病的相关知识。</p><p>学习后</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请四—六年级学生制作“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主题手抄报,4开纸。每班择优15份于8月26日上交大队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三—六年级各班开学后布置“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主题黑板报,标记好班级,8月28日前拍照发给大队辅导员王老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六年级学生做“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摘抄日记。每班上交三本,8月26日上交大队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