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第十二天

清风

<p>  昨天饱览中国最美景观大道G318鲁朗镇,今天满怀喜悦从波密县出发到果拉村欣赏中国最美冰川米堆冰湖,经过然乌桥转道G559国道至察隅县探险,景色迷人,令人陶醉……</p><p> </p> <p>  第十二天路线:</p><p> 波密县(G318国道)—果拉村(米堆冰雪)—然乌桥(分两道:一道G318国道八宿县方向, 二道G559国道察隅县方向)—察隅县</p><p> 里程:310公里</p> <p>  2020年8月21日上午8:40,驶出波密县,一路风光无限,美不胜收!</p> <p>  中午12:10分,驴友来到了果拉村,下了车,往东一看,啧啧称赞中国最美的雪景,雪山直插云霄,分不清哪里是雪,哪里是云,山随云而动,构成一幅富有动感的美画。</p> <p>  米堆冰川在米堆河的上游,米堆河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二级支流,它在川藏公路84公里道班处,从帕隆藏布南岸汇入帕隆藏布。米堆冰川靠近川藏公路,规模大,进入方便,是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特征典型,类型齐全,以发育美丽的拱弧构造闻名,是罕见的自然奇观。在这里,冰川、湖泊、农田、村庄、森林等融会在一起,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旅游的绝好去处。</p><p>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境内,距县城103公里,离318国道8公里,最近的村庄离此地仅有2公里,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常年雪光闪耀、景色神奇迷人。冰川冰洁如玉,景色秀美,形态各异,姿色醉人。冰川下端是针阔叶混交林地,皑皑白雪终年不化,郁郁森林四季常青,头裹银帕,下着翠裙。由于冰面气温较暖,常年生活着冰蚯蚓、冰蚤和其他各类微生物。受喜玛拉雅山东段的气候影响,米堆冰川虽位于北纬29°的位置,但是冰川末端的温度却比大约北纬44°的博格多山的冰川还要低,是我国现代冰川中较为特殊的现象。</p><p> 游客来米堆冰川要注意高原反应的预防,建议带上抗高反的产品。</p> <p>  通过然乌桥大桥后,有两个方向,一是继续保持原道G318国道,二是通往察隅县G559国道,我们选择第二条国道,向察隅县方向行驶。汽车通过无名1号桥、无名2号桥、德姆拉山口和八一桥、真心桥,一路奇山异景相伴,陶醉其中。</p><p> 温馨提示:G559国道风险大,建议走G318国道至八宿,从香格里拉转丽江驶向昆明比较安全!</p> <p>  察隅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东邻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南省贡山县和昌都市左贡县,西邻墨脱县,南接缅甸和印度,北连波密县和昌都市八宿县,全县总面积3.16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800米。截至2018年末,察隅县下辖3个乡、3个镇、96个行政村和1个吉公居委会,总人口3.13万。</p><p> 察隅县自然资源丰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四季温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具有优越的特色农牧业发展条件;有着以雅鲁藏布江支流察隅河和怒江为主体的几十条大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地处滇藏新通道重要节点,位于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上,是新的川滇藏交通大环线的必经之处和必停地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珍贵林下资源、珍稀保护动物品种繁多,蕴含着金、银、铜、锡等数十种稀有矿物,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边境线总长588.64千米,共有藏、汉、纳西、独龙、苗、回、门巴、珞巴、傈僳、怒等十个民族和僜人。</p><p> 2019年2月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察隅县退出贫困</p> <p>  下午6:50到达察隅麻县,下榻平安大酒店。经过与酒店老板的交流,得知此县离印度还有70多公里,路途颠簸难走,驴友认为,此次西藏行回来,从G318国道转G559国道来到察隅县,算是一个奇迹!</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