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加来

故乡的小路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临高县腹部,北面大地的板块,微微坡起,但不至于构成丘陵地带,放眼望去,仍不失为一马平川;南部大地的板块,则是广袤的绿色田园。而在南北两个板块的接吻处,一条十多米宽的溪河,蜿蜒逶迤地缓缓西流,入文澜江,奔北部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加来镇依河而建。那条溪河叫加来河,那个北坡叫加来坡,那个南园叫加来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64年10月,加来人民公社划归农垦系统管辖,易名为国营加来农场。1987年底,成立加来镇人民政府,隶属临高县政府和加来农场双重管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本文所说的加来,外延是加来镇+加来洋+加来河+加来坡,内涵是加来五百年的前世今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农垦管辖时加来农场大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归临高县管辖时的加来农场大门</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整治后的加来河风光</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宜居宜商&nbsp; 亦农亦工</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span></p><p> 临高县的圩镇,如新盈、皇桐、龙波、波莲、美台、南宝、和舍与多文等,镇名较儒雅,似乎有点文化含量。惟独加来这镇名,通俗、浅显、直白,但名符其不断地加进来之实,道出其系移民圩镇的真谛。可不,镇上的谢姓和符姓族群,来自福建省莆田市,罗姓族群由广东省丰顺县迁入,凌姓族群由广东省番禺迁入,孙姓族群来自海口市近郊,陈与王姓等族群来自琼山县,等等。渐渐地,形成了一条一百多米的老街,后来又平行地增添了一条新街,中间以农贸市场贯通,街道呈“工”字形状。而今,竟然发展成为七横八竖的大圩镇了,茅草房演变砖瓦房,又蜕变为新颖别致的三五层小楼房。</p><p> 加来老街的西头有白石庙,新街东头有基督教堂。紧靠白石庙,就是镇上唯一的王家的明清大院。自白石庙往东走,间隔着三栋两层砖瓦结构的孙家,张家和王家的骑楼,其余的都是低矮的泥墙瓦房或简陋的茅草房。</p><p> 加来的物产丰富,供销两旺。荔枝上市时,街道两旁列满了一担担荔枝,从街头起,每担尝一颗,到了街尾,就打嗝了。番薯季节,家家户户的床底下都堆满了,吃不完就制作粉和酿酒。公私合营前的老街,开裁缝店的是广东台山县人,开照相馆的是文昌县人,开西医门诊的是儋州人,开甜品店和镶牙店的是海口市人,卖农副产品的是澄迈人。就连新盈镇那些渔姑,挑着一担海鱼,连夜跋涉几十里路到加来赶集摆卖。</p><p> 在加来洋和加来坡,如繁星般点缀着70多个村庄。这些村庄在种稻谷种番薯种莲藕种瓜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手工作坊,几乎是“一村一品”。如美景村和兰奇村烧砖瓦,美山村和龙盛村造犁架,广大村编牛绳,美汉村和美巢村编织箩筐,潭芬村编竹笠,和浪村和兰兴村捏酒饼、织蓑衣,等等。</p><p> 在临高的圩镇中,加来操海南话的人最多;其他圩镇的集市,隔三差五地开,只有加来隔日开;比起其他圩镇,加来系沙壤土,雨天不泥泞,晴天不尘埃;加来因谷物生产的数量与质量上乘和适合橡胶种植,而冠有“农场”、“兵团”称谓达40多年之久。</p><p> 宜居宜商和亦农亦工兴旺了加来。</p><p> 临高县民俗文化的著名学者王国祥,就《临高县志》、罗氏、谢氏和孙氏族谱综合考证后得出,加来形成于明朝中晚期,至今近500年,晚于隋朝建县的临高近500年。是时,临高县除了水稻、番薯等农作物外,还种棉织布,种桑养蚕。临高县的纺织印染的精品,一度成为宋代贡品。</p><p> 临高县先进的发达的农耕文化,滋养着加来。</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加来镇街道风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加来老街(现园丁路)三十年代老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现在的基督教加来堂(前进路东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基督教加来堂始建于1931年,由美国人投资建造,该石碑有记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军事基地&nbsp; 教育基地</span></p><p> 加来这个弹丸之地,却是军事战略要地,兵家必驻之地。现在的加来机场仍为军用机场,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基地,早先,在周边驻扎着一个高炮团。</p><p> 1939年,日寇侵占加来。第二年,在加来坡修建机场。每天数千人在日本海军航空兵第十三联合航空队的鞭子、刺刀、枪弹的淫威下,在茂密的原始灌木林里,日以继夜地披荆斩棘地刨坡挖土。这些民工,有从大陆押送来的,亦有从本地捉虏来的。据老人回忆,每天都有枪声毙人,尸体有的掩埋,有的抛弃乱岗,加来坡变成了地狱。在坊间,有孩子啼哭不止,大人就说:“再哭就把你扔到飞机场”,小孩立即变乖了。</p><p> 日寇修建机场,目的是控制海南岛,支援东南亚日军。飞机白天夜里在天空穿梭,其轰鸣声,时而的爆炸声,让加来的老百姓日夜处于恐惧恐慌恐怖之中,惶惶然不可终日。</p><p> 日寇还在加来河修建桥梁,构筑碉堡,在加来驻扎军队,设生活营地、军火仓库、加工厂、糖厂、医院和慰安所,并在周围深挖壕沟,高筑围墙及碉堡守护,还成立以台湾人、当地汉奸和土匪为主的伪军充当帮凶。鉴于离加来二十多公里的木排系琼崖纵队的抗日根据地,日寇经常四处扫荡,烧杀抢夺。1939年11月3日,日寇四架军机滥炸加来,有40多人死亡,近百人受伤。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至1945年间,日寇在加来制造了十多起惨案,毁灭了20多个村庄,有近三分之一的加来老百姓惨遭杀害。</p><p> 这期间,素有琼崖纵队骁将之称的加来人符志行,时任琼崖纵队支队长(解放后任湛江警备区司令员、空军副参谋长),经常带着队伍蹚过加来河与敌人激战。加来人冯大平(解放后任临高县政府财贸部长),跟随和舍人符凤耀(解放后任临高县县长)活跃在加来一带,抗击日寇。</p><p> 日军投降后,国民党64军驻扎加来。1950年,解放军与琼崖纵队联手解放加来时,国民党动用了飞机轰炸,加来被烧得像个大火球,老百姓纷纷躲在加来河边和加来洋的番薯地里,不少人被敌机扫射丧命。国民党守军挖战壕,筑工事,用绳子绑住一个士兵的左脚和另一个士兵的右脚,不准逃跑,拼死抵抗,这一战打得非常惨烈。</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日本鬼子飞机轰炸加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日本鬼子滥杀无辜。</span></p> <p>  加来是全岛闻名遐迩的教育基地。加来人王之魁,上世纪初漂洋过海就读北平朝阳大学,学成归里,就任县教育局长,创办临高县第一中学即加来中学。在此之前,美积,礼伦,沧浪和加来已建有小学。</p><p> 在加来河北岸、西线国道的南边,有一块平坦宽阔的沙壤地。刚解放时该地为垦殖所和第十四拖拉机站。尔后,解放军特种林业工程第一师教导队驻扎于斯,对学员进行业务培训。不久,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接手该地,成立了干部文化速成学校,建了三排混凝土结构平房,聘请苏联专家设计建造了一栋供办公及招待所用途的两层小洋楼,在四周围筑高于人头的砖墙,封闭化管理。从1955年到1957年,干校除了培训基层干部外,还招收部分专业的中专生,如植物栽培、植物保护、财务、测量和卫生等。1958年学校改办为海南行政区中等农业技术学校。1959年易名海南第一热带作物学校。不久,将在文昌县的海南区第二热带作物学校和在粤西的农垦机械化学校搬迁到加来,合并成为广东省热带作物学校。1974年设农垦干部学校,主要对各农场干部的政治理论培训。1975年12月5日,开办为广东省农垦海南师范学校,开始培训海南岛垦区中小学教师,招三年制中师班。1980年同时开办广东农垦海南中等专业学校。两个学校同在一个校园,同一个领导班子,同一套教学行政机构。1987年7月,中专学校分出搬到海口市。1988年,学校改名为海南省农垦师范学校,1990年易名为海南省农垦加来师范学校。2002年,海南省教育厅批准在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开办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p><p> 加来是海南农垦教育的发源地,亦是全省的教育基地,耕耘60春,桃李千万树,为海南、广东、福建、云南和广西培训和培养大批的管理与技术干部,以及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全省农垦系统人,甚至全省人,谁不知加来?!</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临高县加来中学(前身是王之魅创立的临高第一中学)</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校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五十年代苏联专家设计建造的两层洋楼,依然如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农垦加来高级中学学生宿舍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五百年诞生一个明星企业</span></p><p> 加来是小农小耕、小商小贩的汪洋大海,冷不防诞生了由黄宏生、罗玉英和陈吉兰一家三代人创建的创维这个明星企业。创维作为香港上市公司,实行现代化管理。黄宏生是创始人,罗玉英与陈吉兰,作为董事,直接参与公司的决策运作。</p><p> 2018年,创维总部举办纪念公司成立三十周年文艺晚会,大型银幕上出现了一位50多岁的阿婆在加来洋挑着担子,一头箩筐装满番薯,另一头箩筐里坐着嗷嗷嚷叫的小男孩。顿时,全场五千多名员工响起暴风雨般的热烈掌声,坐在台下的黄宏生双眼噙着泪花……</p><p> 那个小男孩正是黄宏生,阿婆叫陈吉兰,是黄宏生的住在加来老街的外婆。加来老街留有黄宏生小脚丫的印痕,加来河有他儿时戏水的笑声。</p><p> 罗玉英从加来中学考上海南护士学校,毕业后分配在海南防疫站工作。黄宏生随母在海口一中就读,在华南理工大学深造,随后移居香港,创办创维液晶电视。创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高精尖即尖端精细技术,黄宏生与母亲与外婆一路风雨同行,备受了创业起步的艰辛,饱受了遭遇挫折的苦楚。当然也分享了攀登高峰的喜悦,沉浸着胜利成功的欢乐。陈吉兰阿婆每天起床后,就巡视生产车间,问候员工。当她看到流水线在流水,每分钟生产一台电视机,她会从内心发出甜美的笑声。她在厂区显眼处设一大神龛,每天点烛上香供果,祈祷生产安全,员工安全。陈阿婆以她在加来滋养出来的生活方式,滋润着创维。黄、罗、陈三个姓三代人,都是创维的创业人,守业人,他们把毕生的血汗、精力和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铸造锻造成就成功了创维这个国家级国际级的时代精品。</p><p> 加来五百年,临高一千年,涌现了黄罗陈三代企业家,创维横空出世,创造了一个神话。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对我们加来人、临高人的震撼与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三代人含辛茹苦、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奋力前行,永不言败的创业、守业、振业的顽强拼搏精神,永远激励加来人、临高人在社会上自信自强,靠努力创造奇迹,凭奋斗赢得未来。</p><p> 还有,黄、罗、陈三代企业家对生他们养他们的故乡一往情深,经常大手笔赞助临高县的扶贫机构和希望工程,临高联谊会、珠三角加来同乡联谊会的活动经费,邀请在珠三角工作的两百多位老乡参观创维公司并热情款待,并且不遗余力地为家乡近百人创造就业机会。黄宏生、罗玉英和陈吉兰三代企业家情溢桑梓,泽润后生,乡思浩荡,功德无量。</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创维集团办公大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2011年11月陈洁兰、罗玉英在创维石岩产业园迎接到访的珠三角加来老乡。</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2011年11月王雄主持珠三角加来同乡联谊会,由首任理事长王贻参和副理长王海勇,授牌匾给罗玉英老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中国乐坛闪烁的双星</span></p><p>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赞誉了海南经典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就是加来人谢文经。这首歌把一对恋人久别重逢前的渴望之情和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挥洒得酣畅淋漓,淋漓尽致,是世界情歌里的金牌恋曲。</p><p> 1950年,在加来小学音乐教师岗位上的谢文经被保送到广东省南方革命大学海南分校艺术系深造。毕业后一直任职于海南民族歌舞团(后易名为广东民族歌舞团,现定名为南方歌舞团),一直在乐坛里打滚。起先,谢文经为该团的演唱演员。他音质带磁性,宏亮又粗犷,细腻又委婉,是该团的台柱。每次演出,总是因观众的热烈掌声而再唱。因为业绩突出,他担任了歌队的队长。谢文经视音乐为第二生命而加倍珍惜而刻苦努力。他踏遍海南的山山水水,走遍黎苗族自治州的山寨边陲,采集椰风海韵、水音山调,艰辛地艰难地从事海南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的收集和整理,创作出上千首作品。他由此任该团的创作组长、艺术委员会主席。谢文经在乐坛里长袖善舞,善于另辟蹊径,寻觅创作灵感。他能歌能词能曲,其演唱演奏、灌唱片和刻录光碟的海南话歌曲《舂米谣》、《久久不见久久见》、《黎家姑娘》和《我们苗家多么美》等,荣获省级,国家级奖项。他由此为中国音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协会员、广东省音协理事。</p><p> 谢文经的作品,韵律悠扬,曲调委婉,音符流淌,把真善美倾注于五线谱间。他以美音,美意和美形,展示孔雀开屏,吟唱鸳鸯戏水。他以童心捕捉岁月,诱惑时光,为多彩的海南风情涂上永不退色的桂冠。他是海南黎苗族民歌的“开山鼻祖”,是海南话歌曲的首创者。</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2018年4月10日习主席在亚洲博鳌论坛开场引用海南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的演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谢文经照片</span></p> <p>  无独有偶,加来人王贻参,亦是一颗冉冉升起的乐坛明星。</p><p> 王贻参是靠吹笛子起步的。读加来中学时,他用自制的简陋的笛子就能吹出悦耳的曲子。他自学唢呐,一入门就上手,并且技艺娴熟高超。毕业后,他理所当然被临高县文工团吸收为唢呐手。1980年,他考入广州音乐学院(现为星海音乐学院),主修唢呐,辅修作曲。毕业后,他作为广东民族歌舞团(现南方歌舞团)的唢呐手,以独特灵巧的演奏誉满华南,因而被电影《瓜棚女杰》、《武松》吸收为唢呐配乐。</p><p> 在音乐王国里,王贻参总是跳跃式地发展。1992年,他为词作曲的《驰骋时空》,在1200多首征集作品中独占鳌头并荣获第三届全国残运会会歌光荣称号。</p><p> 王贻参曾独立完成中篇电视连续剧《丐王》的背景音乐和主题歌的创作。</p><p>王贻参的作品,充满能量,高亢入云、激情充沛,柔情荡漾。有位词家赞美他:“铿锵写春秋”,“美曲传神州”。</p><p> 更可贵的是,王贻参时时刻刻关注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善于抓住机会谱曲放歌。1994年,由全国著名词作家郑南作词、王贻参谱曲的《天涯文明歌》,成为广泛流传的“岛歌”。海南建省十周年庆典晚会的主题曲《拥抱海南》,为海南黎苗族传统节日创作的《云月追梦》等,都是王贻参歌颂故乡的赞歌。</p><p> 此外,王贻参还为儋州、澄迈、万宁、乐东、保亭、屯昌和临高等市县写曲谱歌。这些歌曲,突出了他善于调动中西乐器伴奏和揉合很多地方曲调元素的创作特点,由此,他在海南省、广东省乃至全国获奖多多。</p><p> 最近,由加来人陈正优作词、王贻参作曲的海口市临高商会会歌《让梦想托起翅膀》,已制作完毕并已上市传唱。</p><p> 国家一级作曲家王贻参创作的歌曲,通过毛宁、杨钰莹、张也、祖海和王丽达这些著名歌手的演唱,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王贻参照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2008年谢文经和王贻参,参加首届广州加来同乡联谊会时合影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井喷”的文化人</span></p><p> 改革开放以来,加来陆续涌现一批文化人。他们创作的戏剧、小说、诗词、散文、评论和书法等,或结集出版,或散见报刊杂志,计有25人出版个人文学文化书籍43本(集);计有省作协会员7人,中华诗词学会及省诗词学会会员20多人,县作协会员10多人;计有先后培育出30多位成名的木偶剧人,另有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加来分会主办的以诗词为主的《绿浪》刊物和珠三角加来同乡联谊会主办的《加来乡书系列》刊物。</p><p>下列两份表格,系不完全统计:</p><p>表一:业余文化人的加来人名单</p><p>林先动 中国美术协会会员</p><p>王春荣 临高木偶剧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p><p>林 颖 个体经营户 省作协理事</p><p>陈正优 省扶贫办原副主任 省作协会员 </p><p>罗民介 省行政学院 教授 </p><p>王健强 省农垦中专学校原校长 省作协会员 </p><p>林青海 临高县法院原庭长 省作协会员 </p><p>王国祥 省农垦师范学校原副校长 省作协会员</p><p>王贵荣 中学退休教师 省作协会员 </p><p>吴仕章 省农垦局干部 省作协会员 </p><p>孙瑞钊 县文联退休干部 省音协会员 </p><p>许永青 海南民族歌舞团编导 省戏剧协会员 </p><p>王开继 海南琼台师范学院 画家 省美协会员 </p><p>表二:在加来工作过的业余文化人名单</p><p>郭绍昌 广东农垦干部学院原党委书记 散文集 </p><p>吴乾杰 海南省工会宣教处原处长 散文集 </p><p>肖建邺 海南省农垦加来师范 小说集、散文集 </p><p>杨云飞 加来农场原场长 散文集 </p><p>韦万选 加来农场干部 长篇小说 </p><p>谭苑圣 广州市白云区退休干部 论文集 </p><p>邱&nbsp; 旭 农垦中学教师 诗歌集 </p><p>谭愿群 广东省画家 国画作品 </p><p> 两张图表罗列的文化人,在繁忙的劳作之余,痴迷案头,以优美的文字,深沉的笔触,悠扬的情调,悦耳的旋律书写加来乃至临高的故事,挖掘加来乃至临高的文化积淀,颂杨加来乃至临高的人人事事,对加来乃至临高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产生加速度的能量效应。</p><p> 第一张表所列的加来籍的文化人,以2012年不完全统计,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散文40篇,小说13篇,报告文学2篇,古体诗53首,新诗 18首,文学评论6篇。他们创作劲头十分旺盛。</p><p> 他们当中,个别人的父辈,充其量只是小学文化,大多数人的父辈都是白丁,完全没有家学渊源。他们之所以今天能业余地当上文化人,一是他们有这方面的潜质与天赋;二是他们有这方面的兴趣与爱好;三是他们在这方面付出了勤奋与努力。所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圩镇,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井喷”如此众多的文化人,也就不足为怪了。</p><p> 当然,从大环境来说,加来系移民圩镇,文化渊源具有外来性与包容性,长期受儒家、道教以及基督教等诸种文化的熏陶,加上加来系军事基地和教育基地,外来干部、教师、大学毕业生、知青以及管理与技术干部来往频繁,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引领加来的文化风向,他们春风化雨般在不同程度上构筑、充沛加来的文化氛围。移民圩镇的人文造化,由此层层堆积、沉淀,愈来愈坚定而厚重。加来的文化韵味,是中原文化,闽南文化,岭南文化,部队文化,军垦文化与海岛文化的有机结合。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包括养育一方文化。</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加来“井喷”文化人出版的书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作家出版书籍及珠三角加来同乡会编辑的“加来丛书系列”。</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移民圩镇的独特风俗</span></p><p> 春节年俗,诞生于农耕社会,千百年来,逐渐固定了一些模式。但加来的年俗,还有一个独特节目,即“巡公”。初五过后,自乡下开始,届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各村抬出庙里的“神爷”,从村头巡至村尾,各户在自家门口摆贡品,台上点香烧烛、迎接神赐天禧。有些村庄还要巡到已搬到镇上住的同性家户,有的村还配上八音队伴巡,非常壮观。</p><p> 这是同族同庙的“巡公”。</p><p> 加来镇上居民均为移民。白石庙系多性居民共同供奉,所以“巡公”仪式感强烈,花样繁多,场面隆重,情景热闹。大年十三晚开始,镇上居民返乡渡假的游子、学生、甚至外嫁女儿亦携带阖家大小,走出家门,从街头巷尾,从四面八方纷纷汇集拥挤在老街的白石庙门前,争先恐后地熙熙攘攘地甘当观众。只见,俗称“巡公”即游神活动开始了,扮相长老者在一片鞭炮声中一片呐喊声中从白石庙里抬神游行。队伍中,有浓妆艳抹地扮相玉皇大帝、仙姑、包公、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神仙。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舞狮摘青,抬公上身。最为震惊最为精彩的是“穿令”,即用一根长铁条在锣鼓喧天,在上千人的见证下插穿腮帮,而且滴血不流。此时此刻,掌声响起,欢声雷动,场面壮观。此“公”被众人抬坐神椅开始巡游,一条足有上千人的长龙队伍,伴有锣鼓声,鞭炮声,喧闹声,走街串巷,示众巡行三天。这是充满着魔幻与激情与躁动与野性与疯狂持续三天的民间活动,旨在让神灵照耀圩镇的角角落落,祈求平安;让神灵恩泽男女老少的心灵,祷告吉祥。</p><p> “巡公”活动把一年一度的春节推向高潮。高潮就是闭幕,十五一过,人们就开始忙于生计了。</p><p> 多文镇的巡公,也有穿帮情节,但那是为冼夫人专设的。此类民间活动,经过岁月的洗涤,各圩镇都相互模仿。加来这个富有移民色彩的巡公活动,逐渐有些边缘化了。</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加来镇白石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加来镇特色民俗“巡游”</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惊讶的“穿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做大做强瓜菜种植业</span></p><p> 加来的土地面积16万多亩,人口近四万。1972年冬,农垦三千多名职工,奋战近一年,建成容量为两百多万立方米的敦灵水库。第二年,又建成了蓄水量近两百万立方米的水闸。1975年,海南农垦局从各农场抽调数万名职工在加来洋日夜奋战60天,铲丘陵填沟壑,挖灌渠道排沟,修公路筑田埂,平整土地造梯田,共整出5万多亩良田,为加来这块风水宝地如虎添翼般扩展了种植面积。</p><p> 加来属于松涛水库和尧龙水库灌区,有近百公里的防洪水利渠道,有2个小型水库,有3个水闸,还有纵横交错的田间主渠、干渠、支渠,潺潺流水地日夜滋润着四万多亩水田。加来是海南省耕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不惧自然灾害而旱涝仍收的绿色田园。并且,225国道即海榆西线穿越境内,西环铁路与西线高速公路分别从东西两侧通过,是琼岛西线的通衢大道。</p><p> 如此自然资源优越、水利设施齐全和交通四通八达的田洋,发展瓜菜种植业,呼之欲出。</p><p> 早在1995年,加来的敦香村转变耕作模式,试种瓜菜,大获丰收。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推广这一炮打响的经验,并从市场经济、富裕民生的高度加以引导。加来的瓜菜种植业,如今形成规模,年种植面积三万多亩,产量约8万吨,产值近2亿,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最重要的是,由于加来处于琼岛西线中枢,且交通发达,加来已成为海南西部一个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p><p> 当前首要的,就是要保护好、管理好、经营好这个辐射本县、澄迈、儋州三市县的10多个乡镇、农场的农副产业集散地的中转市场,促进其良性循环,健康发展。</p><p> 在这方面,加来有过教训:早年,在加来坡即加来机场附近有个自发兴起的牛市,儋州、白沙、东方等市县的牛贩子都来供销。高峰时,每天有几百头牛上市,每天有近百头肉牛成交,有六辆运牛车分别运往徐闻、海口、澄迈。是时,加来牛市与万宁牛市并驾齐驱,是全岛两大牛市。可惜在2004年前后,由于有关部门疏于管理,使“拍牛屁股”的与闲杂人加入牛市,漫天压价与抬价,造成牛市日渐式微,现已迁往澄迈长安镇。</p><p> 这是加来市场经济不该发生、不可弥补的大损失。</p><p> 其次,加来的瓜菜种植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已开辟一定的销售渠道,已占据了市场一定的份额。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把瓜菜生产和销售做大做强。有关部门要在资金上、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要走访、请教科研单位,聘请专家现场指导,实地培训,科技引领。要引进优良品种,扩大耕种面积,尤其是要狠抓质量上的提升,不断增加并提高瓜菜生产的有机水平。要以广东省的供港瓜菜的标准作为标杆,科学地规范苗种,灌溉,施肥,摘收和保鲜等各项环节,加强监测,让绿色健康的瓜菜摆上人们的餐桌,创建并打响“加来瓜菜”这个优良品牌。</p><p>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在临高波莲的苏来村落脚,后定居于离加来三十多公里的儋州中和镇。在此之前,即他在黄州被贬的第三年,他写下《定风波》一词,其中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他不畏坎坷,博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超然情怀。</p><p> 加来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饱受日本军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火的摧残,民不聊生。解放后,由于“左”横行,运动不断,老百姓的日子,深陷贫困之中。改革开放四十年,逐渐解放了生产力,老百姓的生活日渐改善。今后,加来全力以赴地做大做强瓜菜种植业,振兴特色乡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日可待。</p><p> 加来,岁月的打磨如此沧桑,时代的印记这样深刻,幸福的期盼那么清晰。加来,昔日苦难,现在小康,未来富裕。</p><p> 烟雨加来!</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加来辣椒丰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王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个人简介:海南临高加来古里村人,1963年8月出生。曾在海南省国营加来农场土地管理科工作,1993年6月停薪留职到广州打工并定居广州。现义务担任珠三角加来同乡联谊会秘书长。著有散文集《乡情咏叹调》和《游子乡梦不曾休》,在《番禺日报》、《海南农垦报》和《文澜》等报刊发表过多篇散文,系海南省临高县作家协会会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