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儿孙寻根山东省莒南县大店庄氏庄园2020年8月11日

编辑少春

<p class="ql-block">  我的姥爷庄昱熙是庄氏家族第十三世传人之一,弟兄六人,其排老三。育有一儿俩女,长子庄宝纯(我舅舅);长女庄鑑清(原名庄宝翠,我的母亲);小女庄宝敏(我的小姨)。我母亲庄鑑清, 1924年8月出生山东省莒南县大店一个开明人士庄氏大家族,抗日战争时期离开庄家大院,参加八路军在部队从事卫生员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全国解放后在山东军区司令部门诊部工作,1953年转业到铁路部门,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离休前在成都铁路分局医院医生,铁道部老战士协会成员。</p> <p>母亲参加革命前住的房子位置,只是现房子是按原样大致重建的。</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nbsp;&nbsp;&nbsp;&nbsp;</span><b style="color: rgb(51, 51, 51);">古镇庄氏庄园</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大店庄氏庄园,占地85亩,包括因园、望园、庄谦故居、庄瑶故居、庄陔兰故居等5个院落和明清一条街、演武场、游乐场等,整体建筑风格为明清仿古建筑,在高雅中尽显大家风范。</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自明清至民初,大店庄氏家族以农耕立业,教育起家,科第蝉联,仕途通衢,秉承儒学致仕为官六百年而不衰,成为势冠鲁、苏、豫、皖,名满京都的望族群体。庄氏家族在传承和实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治家、治学、治业为核心的特殊的家族文化。他们治家有方,人才辈出,事业宏大。“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是他们的格言,“松柏有本性,山水含清晖。”是刘庸对这个家族的评价。在明清两代共考取8名进士,23名举人,在朝为官者多达300多人。洋务运动后,先后有9人赴法国、日本留学。民国初年又考取了3名国立清华,3名国立北大以及49名各类专业学校的学生,仍为书香门第。庄氏家族拥有土地60多万亩,佃户遍及苏鲁豫皖四省。他们积极兴办工商业,在省内外开办了电灯公司、纱厂、针织厂、银行、货栈、煤矿等,有“人行一月不宿别家店,马行千里不食外姓草”之说。</p><p><br></p> <p>当年姥爷家院子。</p> <p>当年二舅从台回到老宅留影,回台后在庄氏文集发表的感想。</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1950年7月母亲在山东军区司令部门诊所工作与全体诊所战友合影,现在不知照片上的前辈还有在世的吗?</p> <p>解放后母亲与哥嫂相逢合影</p> <p>父亲与母亲哥哥第一次相逢合影</p> <p>母亲与其妹妹相逢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11日抗日胜利75周年前夕,67岁的我首次在母亲家大院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儿子儿媳与俩孙子在庄园内</p> <p class="ql-block">儿子一家在115师司令部院内</p> <p class="ql-block">院内的展示厅</p> <p class="ql-block">山东抗日战场走出的开国元帅、将军。</p> <p class="ql-block">抗日短枪队</p> <p class="ql-block">庄氏庄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进庄园院门里第一个大院子是姥爷家院门</p> <p class="ql-block">姥爷家院门</p> <p class="ql-block">姥爷家院门</p> <p class="ql-block">党和国家授予的各种教育基地牌匾</p> <p class="ql-block">邻院是115师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在115师司令部院子留影</p> <p class="ql-block">115师司令部院子</p> <p class="ql-block">山东省才成立时的院子</p> <p>抗战时期庄氏家族共捐战机十九架用于抗击日本侵略者。</p> <p class="ql-block">二孙子敬军礼</p> <p class="ql-block">在庄园内新建的山东抗日战争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现在国家准备二期恢复些建筑,保留点庄氏家族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准备二期保留点庄氏家族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孙儿在祖母原居住屋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在母亲参加革命前居住卧室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左第一个院子就是母亲在家时住的房间。</p> <p>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1940年以后,族人见八路军真心抗日,族长献出庄园部分院落,做为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院内有八路军115师作战指挥室、肖华办公室、罗荣桓办公起居室、警卫员室等。1941—1945年间,刘少奇、罗荣桓、陈毅、肖华、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华东局和华东军政大学都驻在庄园内,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政府成立于庄氏庄园的“四余堂”。 时任县参议员的庄孝光和庄氏族长、镇长、居业堂主庄余珍主动将堂号献出。省政府成立之后,省政府的七个厅局和抗大一分校曾分别在八个堂号办公。堂主庄孝光是开明绅士,主动把宅院捐献给抗日政府。当时成了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追溯祖上发迹根源,600多年前,要从1370年说起,明初。一对穷苦的夫妻挑着担子从江南迁居到大店。从此庄姓在大店开始繁衍生息,子孙繁茂。这对夫妻就是大店庄氏的始祖庄瑜夫妇。这个家族的命运约在400多年前的明万历年间有了第一次大的改变。当时,靠卖烧饼为生的庄谦,因天资聪颖加上刻苦读书,中得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陕西八府巡按。 &nbsp;从此后,庄氏一开读书做官发家之路。经过400多年的风雨历程。庄氏庄园堂号是为标志其家族尊贵显赫而别名的,以区别于寻常百姓,同时也是他们兴办工商业时的品牌称谓。堂号从清中期开始兴起,随着庄氏分支门户的兴衰,堂号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起始由慎守堂、恒山堂、明伦堂等5个堂号标新立异,这是庄氏庄园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大店庄氏堂号中,有的还兴文社办学堂,如清嘉庆年间强忍堂兴办的文昌社,清道光年间双榴堂办的思成社,光绪三十年(1904年)居业堂首创的大店中学等。&nbsp;&nbsp;富起来了,这些钱财怎么安置呢?按照那时庄家族人的考虑,像金银财宝等浮财是不可靠的,只有置办田产,才是最妥善的安置财富的方式。因此,发达起来的庄氏族人们借势发迹,广置土地,占山固水,聚敛资产。明朝末年开始,一些富户便开始构筑豪宅大院,随后族人竞相仿效,逐渐形成这样一处特色独具的庞大庄园群。最鼎盛时庄氏庄园方圆 7.5公里,内宅院相连,大约5000余间房屋。而这些庄园也体现了庄氏家族浓重的科宦色彩。因为在朝廷做官,所以也把京城的建筑风格带到了庄园。所以庄氏庄园便具有了既有北方民居的特点,又具有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和宫廷建筑风格,凸显了明清时期建筑特色。在大店,整座建筑群更显得大气磅礴,气势不凡。尽管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蚀,但青砖青瓦的房屋依然坚固。而石阶、大门、建筑内的各式雕花,无不显示着大院主人当年的阔绰。而卖烧饼的孩子中进士实现这个神话的第一人就是庄谦——庄氏家族第一个科考入仕的朝廷命官,让庄氏家族命运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庄谦将四书五经等文章背得滚瓜烂熟,选秀才、中举人,一路过关。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庄谦赴京荣登壬子科进士,被授汝宁府推官,后升任浙江道监察御使,巡按陕西八府。从此,这个家族开始真正步入官宦家庭。另外,庄在芳还成立了“文昌社”,后因世乱废弛,庄家相、庄予检等人又重建“文昌续社”。庄恩艺、庄恩植倡议成立了“思诚社”等。通过这种结社交游的形式,庄氏族人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有效地促进了全体成员的共同进步.重视诗文 、兼习杂艺 ,大店庄氏家族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族人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也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庄氏族人的著作自庄位中起至庄陔兰止,共有11人近50余部作品传世,门类众多,涉及到训诂学、音韵学、文学、史学和医学等。民国二十三年(1934)庄陔兰应莒县县长卢少泉之聘,担任总纂的《重修莒志》,详述了从西周到民国年间莒地的历史文化,成为研究莒文化的重典; 诗词方面有庄咏的《菊香亭诗草》,《杜律浅说》、瑶的《小琅玕馆古近体诗》、庄逵《浔西诗草》、《红豆青松唫舍诗文集》,庄湘泽(女)《簌声阁诗词集》等; 书法方面,庄氏家族吸收临沂悠久的书法艺术精华,涌现出以庄瑶、庄锡纶、庄陔兰为代表的数十位书法名家。其中以颜体大家庄陔兰的《重修定林寺碑》为代表作品;绘画方面,有庄逵、庄呈骏、庄 迈、庄景楼、和剪纸艺术家庄平(女)等,其中以庄景楼的《卢雁图》,《花鸟四幅屏》著名; 在医药方面,庄瑶、庄允埔、庄云章、庄少庚成就突出。另外,庄氏家族还涌现了数学家庄圻泰、生物学家庄孝僡、音乐家庄虔昕等各类专业人才,像繁星璀璨,照耀着庄氏家族的历史。耕读传世400多年 。大店庄氏家族是明清时期临沂地区著名的科举望族、官僚世家。 由一个贫弱之家变为文墨之家,其独具特色而又富有成效的家族教育无疑是其根本原因。相比庄氏巨大的财富,这也许更能吸引我们探访的目光。 重视道德,传承家训道德是让庄氏家族品质得以升华的重要力量。庄氏家族的复兴之象始于八世庄若胃,真正的复兴人物是他的孙子庄誾. 庄若胃,仅考取了庠生,任潍县教谕。但他却精心教育子女,立志让他们读书成才。而他的7个儿子也不负众望,均有所成就,考取了太学生、廪生、国学生、岁进士,并出任知州、训导、教谕等职。近百年间第一个中举的族人,他打破了庄氏科举考试长期的沉寂,这个复兴的极致就是“父子进士”庄瑶、庄锡级,他们也是大店庄氏家族科考史上的项峰。 父子进士庄瑶、庄锡级:庄瑶,大店庄氏第十一世,26岁时与民族英雄林则徐同榜考中进士,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后升补郎中。他为官勤政廉明,京察中位列一等,记名道府。在任河南彰怀卫道时,庄瑶受到道光帝的召见。道光帝详细询问了河道的相关事务,对庄瑶的表现颇为赞许,认为他“办事朴实”,并希望其他官员能够“做事用心如庄瑶”。而他与林则徐的友谊,也传为佳话。俩人又曾共同督修黄河,在共事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受命前往广州禁烟,庄瑶去信表示支持。后来林则徐不幸被撤职查办,庄瑶又上书皇帝,要求惩办卖国贼。林则徐曾书赠庄瑶横幅一条,表达了对庄瑶的敬重之情,上书:庶官修名,大臣捐名。修名者口不敢念是非,心不敢计利害,潜行密用如龙之养珠也。大臣则惟一,诚无所谓是非利害,独往独来如龙之行雨耳。以此来表达了对庄瑶的敬重赞赏。庄瑶年老回籍,以奖掖后进为乐,修建家学”东墅",并编纂了两部家教书籍,辞世后,获赠太仆寺卿,入祀乡贤祠。庄锡级,是庄瑶次子,在咸丰六年(1856),31岁的庄锡级中进士,成就了“父子进士”的神话。但他在担任江西赣州府知府,兼署吉南赣宁道时,对工作殚精竭虑,终于积劳成疾,光绪十八年(1892)累死在任上。得知噩耗,“赣之士民商贾莫不泣。下枢回籍,送者塞途。历官中外几四十年,绝无宦习。所治之邑,德泽在人,莫不称颂日山左莒邑庄公也。”反映了当地百姓对庄锡级的爱戴。庄瑶、庄锡级父子,无论是功名、仕途还是文学方面,都可圈可点,成绩卓著,他们既为庄氏家族赢得了崇高的声誉,也为庄氏族人树立了榜样,使得家族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气象。 发展期的代表人物–庄予桢、庄余珍、庄陔兰世事更迭,到清末民初,历史按照他自己的轨迹向前行进。庄氏家族也是蒸蒸日上,一切都掩映在诗的旋律中,对庄氏来说,一切都变得那般的美好。 &nbsp;&nbsp;&nbsp; 经过百年的复兴,大店庄氏家族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以同治元年(1862)十二世庄予桢中进士为标志,庄氏家族进入了新的发展期。庄予桢中进士后,出任礼部祠祭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后来在军机章京任上,恭亲王奕对庄予桢颇为器重,尝语领班日:”庄部郎办事能持大体,堪重任。” 庄予桢任内政绩卓著,名声远扬,屡受朝廷封典,是庄氏家族的荣耀。而十三世庄余珍与十四世庄陔兰,一个主要在家,一个主要在外,都是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庄余珍,光绪十一年(1885)26岁时拔贡,被授予了内阁中书的职位。此时的庄余珍,前途一片光明,但为了照顾在家的孀母,孝顺的庄余珍毅然辞官不做。就这样,庄余珍回到了家乡,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对家族和地方的建设上。在家乡,他创立了莒州第一所私立中学——朱陈店中学,“开风气先,是为莒邑教育改进之始。”后来,德高望重的庄余珍被推举为大店庄氏族长。其后,宣统元年(1909),莒县议会成立,庄余珍被推举为议长,宣统三年(1911)当选为山东谘议局议员,兼抚署审查会委员。民国三年(1914)改选县议会,庄余珍再次当选议长。庄余珍热心公益,德行优异,在当地有口皆碑,时任大总统徐世昌对他也大力褒扬。 最后的进士庄陔兰: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举行了自科举制度实行以来的最后一次殿试,而32岁的庄陔兰中进士,他成为大店庄氏家族的最后一个进士,也是中国最后一批进士之一。带着清朝最后的荣耀,庄陔兰于1905年由翰林院保送入日本法政大学法政专修科学习。在日留学期间的庄陔兰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从此投身于民主革命的洪流之中,直到1925年孙中山逝世,庄陔兰深感时局混乱,便脱离政界,先是在北京宝善寺、后又到青岛崂山广善寺修读佛经、研习书法。1932年,庄陔兰回到故乡大店镇,隐居在自己的庄园里。庄陔兰归隐故乡后,应当时的莒县县长卢少泉之邀,担任《重修莒志》总编纂。这部书成为研究莒文化和莒历史的重要文献,成为莒县和莒南县图书馆的镇馆之宝。1936年,已经64岁的庄陔兰来到孔府,担任孔德懋、孔德成姐弟俩的老师,教授四书五经以及书法等功课,在孔府一住就是十年。孔德成的姐姐孔德懋在《孔府内宅轶事》一书中这样提及庄陔兰: 庄老师年近七十,是个翰林,经书和书法造诣很深……在家学任教……客居孔府,不要薪俸,只是每天生活所需由孔府开支,算是招待,专教我们韵字和经书。1945年,庄陔兰把故乡的庄园捐出。8月13日,山东省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 庄陔兰捐出庄园后,依然客居孔府,于次年9月病故,享年74岁。在孔府任教之初,庄陔兰曾提出三个条件:一是不取酬金,孔家只需承担任教期间的衣食住行等费用;二是自己不提请辞,孔家不能辞退;三是想辞行时,孔家不能阻拦。孔家求贤若渴,当即应允。庄陔兰客居孔府十年,直到病危也未提出离去。孔家一是敬重庄陔兰,二是恪守允诺,将其葬于孔林。就这样,庄陔兰成为唯一一位葬在孔林的外姓人。 正如庄陔兰所书:“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树木长风云”,大店庄氏以他们厚重的家族文化,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他们像繁星点点,照亮了庄氏家族的历史,也照亮着家族外的中国社会数百年历史。林则徐对庄瑶的敬重之情,上书:庶官修名,大臣捐名。修名者口不敢念是非,心不敢计利害,潜行密用如龙之养珠也。大臣则惟一,诚无所谓是非利害,独往独来如龙之行雨耳。以此来表达了对庄瑶的敬重赞赏。庄瑶年老回籍,以奖掖后进为乐,修建家学”东墅",并编纂了两部家教书籍,辞世后,获赠太仆寺卿,入祀乡贤祠。庄锡级,是庄瑶次子,在咸丰六年(1856),31岁的庄锡级中进士,成就了“父子进士”的神话。但他在担任江西赣州府知府,兼署吉南赣宁道时,对工作殚精竭虑,终于积劳成疾,光绪十八年(1892)累死在任上。得知噩耗,“赣之士民商贾莫不泣。下枢回籍,送者塞途。历官中外几四十年,绝无宦习。所治之邑,德泽在人,莫不称颂日山左莒邑庄公也。”反映了当地百姓对庄锡级的爱戴。庄瑶、庄锡级父子,无论是功名、仕途还是文学方面,都可圈可点,成绩卓著,他们既为庄氏家族赢得了崇高的声誉,也为庄氏族人树立了榜样,使得家族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气象。由于山东省莒南大店我母亲家是解放较早的解放区。打土豪分天地,庄家人纷纷迁离庄氏家园,不少参加了八路军、解放军。也有许多人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全国解放前夕,去往台湾等地。庄园留下的许多空堂号院落,被一些乡村干部村民侵占居住,一些砖瓦、门窗被拆走。当日的辉煌庄园已破烂不堪。由于大院曾经是八路军一一五师的指挥中心也是山东省政府诞生初期办公所在地,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体现了庄园的应用价值。政府最后将占用庄园的人家逐步清理出去,大致根据一些人回忆进行了部分修复。现在庄氏庄园是 “一一五师司令部纪念馆”、“山东省政府纪念馆”。 1991年,庄氏庄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