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四个半小时,终于拿下

冰雨靴

气道肿物+管腔狭窄的综合处理 <p> 一个老年女性患者,反复咳嗽8+年,加重伴咯血2天入院。CT提示右主支气管末端有球形新生物、密度高,并右中间、右中叶、右下叶不张、结构紊乱。纤支镜检查发现右主支气管末端内侧壁一坏死性肿物,越过肿物,右上叶管腔结构正常,但右中间支气管上段管腔狭窄(支气管镜先端直径4mm不能通过),远端不能进一步查见↓</p> <p>在麻醉科严莉主任及卢怀江麻醉医师的保驾护航下,我们顺利插入硬镜镜鞘。在硬镜下圈套切除第一个肿物(直径约1CM)、氩气刀处理创面。切除后下段管腔见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予生理盐水灌洗,回吸收送检。针对右中间支气管上段管腔狭窄处予球囊扩张多次伴少许出血,予氩气刀止血,期间麻醉科严莉主任及卢怀江麻醉医师发现病人有CO2潴留,我们遂多次暂停操作,积极麻醉呼吸机辅助通气,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手术得以继续进行。但第二个困难发现,右中间支气管末端又有坏死性肿物堵塞右中叶及右下叶管腔↓</p> <p>注射针探查肿物无出血后,给予圈套、网篮、钳夹多次取肿物不易取出,且伴有肿物周边出现渗血,多次药物及氩气刀止血治疗,肿物可移动,一会在右中叶嵌入、一会在右下叶嵌入。钳取困难,且不停有小渗血出来(可能与肿物尖端刺激管壁血管所致,因为CT片上提示肿物旁边有一根大血管),几乎想放弃,改为钬激光打碎再钳取,但条件所限,想到转外科手术,但此时病人条件不允许且转运风险大。暂停手术回病房,也不现实,因为病人有活动性出血,回病房不安全,于是氩气刀周边止血后,我们认真分析钳不上来,一个是肿物质硬易滑、二是肿物出口有点狭窄。故我们调整思路,针对末端出口狭窄,我们多次给予电刀、球囊扩张、冷冻处理狭窄后管腔扩大、且钳夹狭窄处周边坏死肉芽肿,后钳夹轻夹肿物,到硬镜口时又掉落,考虑硬镜口小,故再次轻夹肿物到硬镜口时,一起退硬镜顺利取出↓</p> <p>再次进硬镜后观察,右中间支气管、右中叶、右下叶支气管均己通畅↓</p> <p>这是我们的团队,历经4个半小时取出的肿物,虽然很辛苦,回到家己八、九点钟,但从她们的脸上感受到的是成就感,对病人来说手术成功,避免了外科进一步的大手术,也是值得的。</p><p> 仅以此文纪念一群在刀口上行走的人,感谢麻醉科(严莉主任、卢怀江医师)、感谢我的团队(刘玉姣、夏丹、陈丹、付川菊、樊祥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