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才知道老家有个“三潭”。那天,坐良德的车回小城,我问他一些胡湾的故事传说,他说胡湾有个圆潭,不大,却深不可测。他还讲了一个很玄的事,胡湾村的一个妇女(人们叫她七奶),有一年去圆潭附近采茶叶,看见圆潭水中钻出来一只筛子大的鳖浮出水面,仰头朝四周转了一圈,又钻进水里。不一会儿,从水下飘上来一只绣花鞋,晒在一块石头上。她惊讶得大叫一声,陡然一股风,把绣花鞋吹入水底。俄而,一只被宰割的王八头浮了上来。她受到惊吓,回家没几天就去世了。此异事距今不过几十年,有名有姓的,虽不敢断定真假,却引起我对圆潭的一种好奇。<br><br><div>再回卡房,我约中学同学德朗一块去看圆潭,他竞不知有此潭,又不想拂我意,就开车把我带到胡贤锋家,想向他打听一下路如何走。<br><br></div><div>贤锋跟德朗是老契,他正在盆景园摆弄盆景。见到我们,连忙丢下手中的活,招呼进屋喝茶。茶毕,我说了想去看圆潭的意思,他立即说要给我们带路。<br></div> 他带了一把剪树枝的剪刀,我暗中想,这路不好走吧?果然,车停到公路边后,他领着我们从一旁的侧路往河沟走,路渐渐变得很窄,只能纡徐前行。德朗在后面嚷嚷,我俩也不理会。<div><br></div><div>不一会儿,听见瀑布声,知是快到圆潭了。此时已没有路,我们沿着溪边行走,溪边水草茸茸,河柳丛丛,一条如带小溪,翠色扑人。我们脚踩石块,忽而溪左,忽而溪右。有次过溪,德朗跌落河水,双脚都打湿了。我们笑他,他自圆说是鞋底打滑。一路说笑着,终于来到了圆潭。<br><br></div><div>圆潭果真不大,一道瀑布从三四米高的石岩上直落潭中。瀑布内侧的石岩,呈圆形状,宛如内潭的潭壁,光滑如雕凿过似的。潭的下口是一块巨大的青石,呈长方形状。我观之良久,觉得称为圆潭,缺少一些想象。那半圆的石壁像个跌落水中的月牙,我这样想着,却没说出来。<br><br></div><div>贤锋说这潭到底有多深,至今是谜。大集体时,生产队抗旱,每次用抽水机抽水,只要露出潭中第三步台阶,必然狂风暴雨,又是满满一潭水。曾有几个放牛娃,用山上的树棍连接后,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探,也没能探到潭底。<br></div> 潭边树枝碧碧,青叶储阴,潭水幽如黑墨,伸手掬之,又碧澈无色,清凉冰肌。此时已是半下午,山风徐徐,略带萧萧,在潭边小憩,身上渐有凉意。德朗提议回去,贤锋忽然指着潭上说,那上面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门楼潭,去看看不?德朗见往上是一道石岩,并无可上之路,有些怯往。我问贤锋:“你身体受得了不?”他说:“大佬放心,没问题!”德朗见我欲去,只好随行。贤锋在前头开路,我们沿着山坡往山上爬。山上拳头粗的树棍,有许多腐成朽木,手一扯就断了。贤锋很细心,他扯牢一棵树枝后,才让我们抓着,借着树枝一步步往上爬。遇到带刺的树枝或藤条拦着路,他就用剪刀剪开,我俩跟在后面好走多了。<br><br><div>我们终于攀到石岩上面了。那上面两山对峙,一水中涵,宽不过数米,却因长年累月的冲洗,把山脚冲成了两道陡壁。至此暗谷邃深,崎岖弯环,时闻水声潺潺。我们只能从河溪上面的山边缓缓往上爬。贤锋边爬边讲,这儿一直没有路,平时也没人来,不是本地人不知有门楼潭。我朝溪水看去,水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溪水环石舒行,有小鱼在石矶边戏游,也有一些山蝴蝶、水蜻蜒在水草和野花旁边翩跹,鲜有什么打扰它们的恬静。山的两边都太陡,没法修路。贤锋说要是山边修条栈道,来的人就会多了。<br><br></div><div>沿着山脚下的绿涧曲流,慢慢往上攀爬,终于见到门楼潭了。遗憾的是,没有可达此潭的路,我们只能站在山边远远的观望。这门楼潭是三块几十吨的巨石垒起来的,左右各竖着一块石板,两块石板的上面夹着一块石板,垒成一个农村常见的门楼形状。门楼高约二丈,宽约一丈,左侧竖着的石块稍低一些,上面呈左低右高状。上游下来的溪水,从门楼流过,进入下面的一个水潭。这水潭阔可盈亩,却不甚深,波恬水清,乱石堆垒。周围碧树环合,岚气空溕,谷幽泉邃之秀丽,远胜圆潭,更值得游人探玩。<br><br></div><div>我们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猜测,这儿原先是两边山的山脚连到一块了,很早很早的时候,上面的水流到这儿,被山脚拦住,形成一个不算大的湖泊。忽然有一次暴发的巨洪,把这山脚冲溃了。那些泥土都被冲走,小石块也被洪流冲到小溪的下面,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一块块石头。唯有这三块石头太大,又立得坚固,没能被水冲倒,形成了今天这种奇特的造型。<br></div> 我忽然想起老龙潭,就问老龙潭在上面吧。贤锋说老龙潭在这座山的右边。原来这溪流是从山的另一侧呈U型流过来的。贤锋提议去看老龙潭瀑布,此时,太阳开始落山了,山里变得愈加幽暗。德朗再次建议回去,贤锋的兴致很高,看样子他不让我们看完三潭,会心有不甘,我就鼓励德朗乘兴前往。<br><br><div>贤锋领着我们就从这儿翻过山的那边去。他估计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因山的树林常年无人采伐,愈发不好行走,我们用了快半个小时,才来到老龙潭的下侧。这儿亦无路到达潭边,只能远看那条银河。此时夕阳已坠,暮山黛色,青树阴翳。那瀑布高约数十米,自削壁建瓴而下,上面仅数尺宽,到中途忽然屏开丈余,水从空际飞流直下,沛然入潭。淙淙之声,如百夫擂鼓,响彻幽谷。此潭在三潭中最大,重岩绝壑之间,古树虬枝低垂,气势蔚然壮观,潭所在位置却又十分隐秘。据说有老龙蛰居其底,故名老龙潭。<br><br></div><div>这老龙潭在卡房,却是人人皆知。传说在古店村的谭洼,过去</div><div>有个法师叫谭德滋,他曾带着徒弟到老龙潭捉龙,犯了天条,被雷公劈赶,他变成一只鹭鸶,飞到鹭鸶岩,站在一块石头上,有一个脚还没能变过来,被放牛的小儿看见,大声说:“此鹭长有一只人脚!”雷公闻之,将其劈死。今胡湾的鹭鸶岩,由此而来。据说卡房谭氏族谱,记载确有其人,就连他的坟茔至今尚在。<br></div> 从老龙潭回时,已是黄昏,一轮新月初现天际,我因了却一件夙愿而不知疲倦。忽然想起有人说过,在人迹罕到之处,不下定决心去,是不可能到达的;就是想去,如果没有人鼓励,仍然是不能到达的。诚然如此。三潭隐于深山,很多卡房人却没有去过,真是不识“三潭”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br><br><div>有此随感,一直想写篇游记。这几天虽已入末伏,强弩之末,却酷热得不敢出门。躲在小楼,聊记三潭之游,不觉间,暑也去矣。<br>(图片借自胡贤锋的美文照片)<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