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的家园—东重大院 文/王者静

靳红

<p class="ql-block"><b>小编:首先,感谢王者静弟弟在东重发小群分享了他的忆文。我也是东重大院的一员,同时还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后,考上东重工企专业的一名学子。1958年我跟随父母从哈工大来到东重,并在这里生活了23年。东重大院承载着我们儿时的记忆。我们对东重大院怀有深深的敬意,感恩,眷恋和怀念!在燕大百年华诞之际,衷心祝愿燕大继承哈工大,东重的光荣传统,再创辉煌!</b></p><p class="ql-block"><b>本篇忆文已经在燕山大学历史上的今天—校史小故事中发表(2020年8月26日)</b></p> <p><b>本文作者(他的父亲是锻压专业的王德祥老师)</b></p> <p><b>东重校徽</b></p> <p><b>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首届毕业生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一九五九年八月十五日</b></p> <p><b>1、东重是个简称</b></p><p>东重是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简称。她位于富拉尔基,1997年整体迁移到了秦皇岛改名叫燕山大学。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从1960年开始叫这个名字到1997年改名,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存在了三十八个年头。在微信群上有一个东重发小群,在这个群里都是二十世纪五十年初到六十年代初出生的现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东重子弟,我是其中的一员,当年在富拉尔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在微信上聊天时经常说我们院儿,我们院儿实际上并没有院,富拉尔基是一个工业重镇土地有的是,我们的住地没有围墙也就没有院,但是在我们东重子弟的心中有一个院儿,这个院儿就是指东重所有的家属住宅(1到5栋、20户、38户等)和东重校园。我们上小学时同班的同学大多是重机厂的子弟,他们不说我们院儿,他们说:“我们街区..。”我们这个院儿在富拉尔基曾经有一段时间被称为“哈工大”。因为这是从哈工大整体迁出的,先是叫哈工大富拉尔基分校,后又叫哈工大重型机械学院,再后叫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简称东重)。最近由于美国的制裁使哈工大在国家地位中又重登巅峰。上一 次巅峰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哈工大是苏联援华、中国学习苏联高等工科教育的样板学校。苏联专家授课,学校的中国教师和学生都是精英。</p><p><br></p><p>中国学苏联工科专业细分是从哈工大开始的,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很多第一个专业都是在哈工大成立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据当时的报道说苏联专家撤离哈工大,中国的工业教育面临危机时,哈工大挺起了八百壮士。实际上就是因为离苏联专家比较近,把专家的方向承接过来变成了自己的方向,挑起了中国工业教育的大梁。因此那时的哈工大的这八百壮士就成了中国工科各专业方向的领袖。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开篇的一句话就是“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1958年我们院儿的孩子们的家长是带着国家发展重工业装备的使命从哈工大整体搬迁到尚在建设中的国家一五期间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给中国重工业提供装备的中国重工业之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重型机器厂(简称一重)〉生活区的西侧建立了哈工大分校。五十年代的哈工大是中国培养重工业人材的高校,而这个分校是培养给中国重工业提供装备的人材的高校,没有重工业装备发展重工业就是一句空话,国家重工业装备水准上去了国家重工业的水准才能上去,所以从国家战略来讲当年哈工大的这分校是重中之重,而这分校在全国的工科高校中的地位用现在上海宣传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排头兵的排头兵”。哈工大原属于重工业学校,但在1959年搞了一些新的专业,学校的性质由重工业学校转成国防工业学校。1960年国家从当时的一机部分出个三机部(国防),哈工大随之分出,而哈工大重机学院由于学校性质被一机部从哈工大脱离留在一机部改名叫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所重型机械行业院校。</p> <p><b>2、东重的特色</b></p><p>我作为东重子弟和东重校友在离开东重四十多年后回望在中国历史存在过三十八年的东重···,发点感慨:当年的东重是国家顶层设计的结果,是国家的战略部署。1958年初教育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指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一重所在的国家新兴工业区富拉尔基筹建工学院。哈工大是国家当时的顶级高校,而一重是毛泽东主席提议建设的,被周总理誉为“国宝”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是由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新中国倾全国之力建设出来的给重工业提供设备的重工业基地。国家顶级学校在国家顶级生产基地建分校,双顶融合担起国家重工业建设的重任。前些天在网上看到燕山大学校史展览的解说词,说当年哈工大重型机械学院办学特色用两个关键词可以概括:1.厂 校结合;2.高而瘦。讲的很到位,但我觉得应该是先说高而瘦后说讲厂校结合,高而瘦是哈工大的办专业传统做法,重型机械学院高起点办学,专业少而且都是有学问的精品专业,招生少,小班授课,五年制本科。这样有学问的精品专业的教师才有能力去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而厂校结合——其结合程度是厂校融为了一体,这样就给了教师们机遇。1958年500多 名哈工大师生从哈尔滨迁到富拉尔基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行业院校,58年8月教育部和一机部文件要求:哈工大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由哈工大、一重厂双重领导,以哈工大为主(半年后一机部又下文件:学院由哈工大单一领导,一重厂由共建单位变成了支持单位)。建校工作由哈工大和一重厂共同负责。一机部任命一重厂厂长杨殿魁(副部级)兼任哈工大富拉尔基分校校长和后称哈工大重机学院及后改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院长。建分校时各系主任的正职也由一重厂的各片的总师兼任(此时的一重是“总师负责制"),专职副主任由哈工大配备。而这院长一兼就是11个年头(1958年一1968年)直到国家陷入混乱(杨殿魁院长1964年1月调第一机械工业部任副部长,但仍然兼任重型机械学院院长和一重厂厂长)。这样学院就可以真接参与一重厂的生产和实验,一重既是学生的实习基地,又是教师的科研基地,教师参加国家重大项目研究,校厂结合真刀真枪的干事对学校、工厂、国家的发展都有利,后来的事实证明东重不负国家的使命。</p><p><br></p><p><b>例如1——国家重大项目有我</b></p><p>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封锁、中苏关系破裂的背景下,为了我国的国防建设1961年5月15日,中央批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关于安排九套大型成套设备生产任务》的报告。1961年6月1日国家科委以(61)科绝工字356号文件正式下达设计研制任务书。这九套复杂精密的大型成套设备后被称为“九大国宝”装备,其中有“三大国宝”装备是由一重厂独立完成的,它们在一重厂被称作“三大产品”即:</p><p>(1).3万吨模锻水压机,设备总重达9015吨。主要用于飞机、导弹的翼梁、壁板等的锻造;</p><p>(2).辊宽2800毫米热轧铝板轧机;&nbsp;</p><p>(3).辊宽2800毫米冷轧铝板轧机;这两套铝板轧机总重10000吨的机器设备,用于轧制飞机、导弹用的大尺寸铝板。</p><p>这“三大产品”中都有东重相关专业教师们的工作。</p><p><br></p><p><b>例如2——教育为 了国家需要</b></p><p>一切为了国家的建设,东重虽然在“文革”前是一所以提高为主(高而瘦)的五年制工科高校,但是在六十年代初应一重厂发展需要在国家招生计划之外办轧钢锻压专修科将一重厂中选送的相关职工培养成为重工业技术干部。1966年文革开始全国高校停招,1968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调查报告)》编者按中加了毛泽东主席的一段话,后被称作“七二一指示”。东重抓住这机会在1969年3月第一重型机器厂厂办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光荣诞生,5月一重厂22名工人被选送到东重“工企试验班"上学,学制2年半。八个月后(1969年12月)奉一机部军管会令东重,与一重脱离。东重成为全国在文革中最先招生办学的高校。东重创造条件尽多的为国家重工业装备制造基地培养技术力量。</p><p><br></p><p>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东重都牢记建校时的国家使命,为国担起自己的责任。奉国家之令几十年固守着哈工大从苏联经验中脱胎出来教学体系的东重与全套苏联设计的以苏联乌拉尔重机厂为蓝本并突破原工厂设计生产纲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国一重亲密的结合办学,这在中国高教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东重在富拉尔基的三十八年里始终围绕国家使命,与国同行、与国同强。</p> <p><b>3、怀念东重</b></p><p>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们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一重子弟学校上的,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一边是当年中国最牛掰的工科高校,一边是亚洲乃至太平洋远东地区最大的机器制造厂,这是个新中国工业老大的圈子。···,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深深地怀念东重大院——这个我们曾经的家园,怀念我们一起戏耍的小伙伴,怀念我们成长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叔叔、阿姨···。我们这些东重发小曾伴着东重这艘航船冲风破浪前行,我们见证了东重自强不息波澜壮阔的历史。借用一位前辈在行文回顾东重的历史时对东重教职工们的评价——这是一个“英雄群体”。他们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东重大院儿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是我们记忆中的圣地,曾在这里生活过乃人生的一大幸事!耳闻目染朝夕相伴,东重形成的踏实做事的作风已融入我们的血液里。今用我的掘笔写一段小文向东重致敬!东重永远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nbsp;</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燕山大学的前世今生(视频来源于网络)</b></p><p class="ql-block">视频里提及的东重老教务处长就是小编的老爸。</p>

哈工大

东重

一重

重型机械

重工业

国家

富拉尔基

学院

院儿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