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骄阳似火的六月,我们踏上了家访的征程。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老写的“亲”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p> <p> 班上有65个孩子,虽然孩子们的家都很分散,但是我们家访的目的是:不能落下一个孩子。于是出发前务必先制定好路线,及每家家访的时间,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出更高的效率。如出发前先把一个家庭住址都列到一张表格里,然后按照门牌号排列好,这样方便你寻找,不走回头路。城里的道路虽说没有乡村那么多小路,但是还是有点难度,因为不熟悉,有时因为要找这家会绕一些冤枉路,也经常遭遇迷路的尴尬。还有狗真的很多,而且都是大型犬的,真是有点怕,但是还好老人都很热情,经常给你来解围。</p> <p>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老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卢立达同学给我们展示了假期作业,长时间的网课,虽然小朋友后面也有些倦怠,但总的来说,表现还是相当优秀。每晚都坚持背诵课外古诗词,这份坚持,令老师佩服。孩子对我们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p> <p>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来到梅煊同学家里,先要与其家长电话联系。孩子父亲在乡下包了60多亩田,时值最忙季节。整个疫情网课期间,孩子一个人被关在家里上网课,我很难想像才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学习上能有多强的自觉性。孩子平时学习习惯就不是很好,此时老师来家访,面对这样的学习环境,我只能对孩子说鼓励表扬的话,希望孩子能在没有父母监督的学习中,开学后来到学校,展现一个更优秀独立的自己。</p><p> 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p> <p> 这次家访前我确定四个关键话题,分别是目标,方法,行动,沟通。针对不同的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家访过程中,通过和家长交流,我又加入了习惯这个话题,尤其是针对孩子假期生活学习规律完全打乱了,很多小朋友每天都沉迷于电视、电子游戏中流连忘返;每天睡得很晚,起的也很晚这个情况和孩子进行了沟通,挺有效果。</p><p> 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还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更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往后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希望自己播下的种子,开出梦想之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