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俩口随❤️飞,大青甘环线游—下

龙人

<p>  我们大青甘环线游第五天(8月6日)行程:</p><p> 敦煌莫高窟—呜沙山月牙泉—宿敦煌。</p> <p>  我们参观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p> <p>  目前正值疫情期间,事先旅行社帮我们预约的B类票,到现场凭身份证领票并按规定可以参观四个洞窟。</p> <p>  我们参观的第一大洞窟是096#洞窟,洞窟内修建的是莫高窟第一大佛,佛身高35.5m,据说该佛是世界第三大佛---释迦牟尼佛,是武则天登基时所建;洞窟外建有九层楼,该九层楼也算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了</p> <p>  096#莫高窟第一大佛(网络照片)。</p> <p>  参观的第二大洞窟是100#洞窟,据说该洞窟乃宋代曹氏家族所建的功德窟,洞窟内有曹氏家族像,男女各半,寓意男女各占半边天。</p> <p>  100#洞窟解说录音。</p> <p>  参观的第三大洞窟是148#洞窟,洞窟内主体是一尊涅槃佛,又称睡佛,睡佛环侧是他的72弟子像,据说该洞窟乃李氏家族所建,因此得名李家窟。</p> <p>  148#洞窟睡佛(网络图)。</p> <p>  148#洞窟讲解录音。</p> <p>  参观的第四大洞窟是138#洞窟,据说该洞窟是阴氏家族所建,洞窟内主体是一尊释迦牟尼佛,虽然佛像没有第一大窟巍峨,但在他的一侧有一观音佛,观音佛右手抱一小孩,得名送子观音佛,该洞窟也称为送子娘娘殿,在主体佛上方,有“飞天神女”像。</p> <p>  莫高窟第138窟开凿于晚唐(公元835-907年),距今一千多年,洞窟前的木构建筑是清代时期修建的,洞窟中能看到五代、元、清等时期重修的历史痕迹。第138窟的洞窟形制覆斗顶形,在洞窟中心设有佛坛,坛上的佛背屏与窟顶相连。</p> <p>  第138窟的主室中心设有佛坛,一组塑像都是经过清代重修,主尊趺坐佛是晚唐塑的,清代经过重修。送子娘娘等十二身、六臂观音一身、胁侍二身完全是清代作品(网络照片)。</p> <p>  洞窟上的飞天图像。</p> <p>  我们在九层楼前合影留念。</p> <p>  莫高窟没有夸张的宣传,没有刻意的造作,在无声无息中给人带来了震憾和冲击。在每一个洞窟细细品味每尊佛象和雕塑的深刻涵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冰冷的沙石,而是活生生的佛教历史。惊叹于古代画工们的鬼斧神工,俨然置身于美伦美奂的佛家世界中,置身于“飞天”、“反弹琵琶”的丝路花雨中。</p> <p>  莫高窟有些部分已经被风化和破坏,几千年的风霜,洞窟没办法守住永恒,但正是这一切才组成了现在的充满了苍桑感和成就感的莫高窟。洞窟的佛像在历史的过往中保持着一贯的沉默,象尘埃一样,淡化着自己的存在,但却在为更深远的历史长河中显现着不可磨灭的光彩。</p> <p>  鸣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p> <p>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荣誉称号。2015年7月20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2016年,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拟认定甘肃酒泉的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p> <p>  整装待发的🐫。</p> <p>  出发了。</p> <p>  我们的骆驼队伍前行的视频。</p> <p>  景区抓拍我们的照片。</p> <p>  借晚霞我们攀登鸣沙山。</p> <p>  坐在呜沙山上俯视月牙泉及景区夜景。</p> <p>  攀登鸣沙山是艰巨的,深夜下山却很爽,我们大步向前,很快即到山脚下。</p><p> 图为鸣沙山上视频。</p> <p>  大青甘环线游第六天(8月7日)行程:</p><p> 敦煌—嘉裕关—张掖七彩丹霞—宿张掖。</p> <p>  嘉裕关是 天下第一雄关, 雄据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巍峨宏伟,险峻天成。 北依黑山,南据祁连山,两山对峙,中间只有一条10多里宽的通道。是明长城最西边的隘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p> <p>  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还早间9年,是我国明长城中保留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代军事城堡。</p> <p>  登上城楼,远眺祁连山脉,寻找和感受当年李白描述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还有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境。</p> <p>  七彩丹霞冠绝天下: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分布面积51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45公里。</p><p><br></p> <p>  这里的丹霞色彩艳丽,气势磅礴,造型奇特,深邃辽远。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现在为"国家地质公园"。</p> <p>  一片彩色的丹霞,将大自然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光影流动间,它就像是被打落在凡间的颜料盘,层层叠叠,危崖劲露,气势磅礴。</p> <p>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已成了理想的采风摄影和影视创作基地。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和张艺谋编导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等一批有影响的影视作品均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外景实景拍摄。</p> <p>  大青甘环线游第七天(8月8日)行程:</p><p> 张掖—扁都口—祁连大草原—门源油菜花—宿西宁(团队游结束)。</p><p> 图为扁都口照片(因团队成员小娟晚上西宁赶车,此点仅休息片刻即出发)。</p> <p>  祁连大草原。</p> <p>  在大草原穿藏服射箭。</p> <p>  高兴的跳起舞来。</p> <p>  我们穿藏服草原留影。</p> <p>  体验祁连大草原骑马感觉。</p> <p>  8月8日的青海门源,百里壮观的油菜花海虽然最佳季节已过,但在较高海拔地带的坡地里,依然保留着一片又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迎接我们这来自远方的客人去拥抱她们。</p> <p>  湛蓝的碧空,低低的云朵,金黄一片,与远处白雪皑皑巍峨的祁连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p> <p>  门源的油菜花,仿若童话,行走其中,就连微笑也会染上淡淡的花香!</p> <p>  穿过海拔3792米的达板山隧道,依山而下我们来到了达坂山观景台。</p> <p>  达坂山观景台地理位置极佳,他可居高临下,将美景尽收眼底,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了。</p> <p>  达板山观景台的视线非常开阔,是门源百里油菜花海主要观景点之一,远处是岗什卡雪峰。在公路延伸处,可以看到山峰下一片红色屋顶的村落,各种美景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雪山、丹霞、草原、林海、田园、村庄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p> <p>  至此本次大青甘环线游团队活动完美结束。</p> <p>  大青甘环线游第八天(8月9日)行程:</p><p> 自由活动去西宁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下午✈️回沪。</p> <p>  藏羚羊。</p> <p>  马鹿。</p> <p>  </p> <p>  历时九天(含8月1日上海✈️西宁日程)的青海、甘肃大环线之旅圆满结束! 九天里,季节在不停的变换,从近四十度高温的炎夏到十几度甚至几度的微凉,再回到几十度的酷暑,仿佛时光都在流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各种景观在眼前不断的更替,一路向西,我们途径仿如春天的花海,美到心醉的湖泊;翻山越岭,领略西北高原的波澜壮阔;穿越戈壁荒漠、体会那一望无垠的苍凉与绝望;出阳关,悟一趟远行的寂凉;宿敦煌,梦一场飞天的过往;鸣沙山上,驼铃声声,怀想古丝绸之路的繁华,月牙泉旁,泉水叮咚,细数风沙与泉水的情意绵长;再环行,闯嘉峪关,感受千年河西走廊的金戈铁马与风起云涌,临张掖丹霞,掀一帘七彩霓裳;流连于广袤的草原,与成群的牛羊起舞翩跹.......</p><p> 一路之上,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悟。我相机、手机并用,也无法定格和诠释你的万千分之一、二。似乎没有一张照片可以完整描述出我当时的情愫;也没有任何的语言和文字可以准确的表达我最真实的感受……</p><p> 即便如此,我还是想用我苍白的文字和笨拙的技法记录下这一趟旅程,待时光老去,再慢慢回味......</p><p>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