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着围生医疗技术的快速提高,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认知、运动、心理及行为障碍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严重影响儿童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今天,陈医生带领大家来了解高危儿的早期识别和干预。</p> <p><b>一、什么是高危儿?</b></p><p>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期及婴幼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影响,其生长发育尤其是脑组织的发育可能发生或已经存在生长发育障碍潜在风险的小儿。</p> <p><b>二、高危因素有哪些?</b></p><p> 1.产前因素:母亲孕早期先兆流产、孕期感染、胎盘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等;</p><p> 2.分娩过程中:产时窒息、难产、胎盘早剥、产伤等;</p><p> 3.新生儿期:早产、低出生体重、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严重感染性疾病等;</p><p> 4.婴儿期: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生活环境不良、反复感染等。</p> <p><b>三、高危儿常见的相关疾病有哪些?</b></p><p> 1.美国儿科学会将下列情况列为高危儿:</p><p> ①出生体重<1500g或孕周<34周</p><p> ②小于胎龄儿</p><p> ③围产窒息</p><p> ④惊厥</p><p> ⑤脑室内出血</p><p> ⑥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p><p> ⑦严重的围产期感染</p><p> ⑧母亲吸毒、酗酒</p><p> ⑨特殊的遗传代谢病</p><p> 2.我国严密关注且易引起运动、认知、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疾病:</p><p> 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p><p> ②新生儿颅内出血</p><p> ③早产儿脑损伤</p><p> ④新生儿胆红素脑病</p><p> 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p><p> ⑥低血糖脑损伤</p> <p><b>四、高危儿常见有哪些症状?</b></p><p> 1.自由活动少,过分哭闹或安静,喂养困难;</p><p> 2.手和头抖动频繁,不能注视人脸,缺乏目光交流;</p><p> 3.手脚经常打挺,用力屈曲或伸直,好像很有力;</p><p> 4.满月时头后仰,扶坐时不能竖起头;</p><p> 5.3个月不能抬头;</p><p> 6.4个月时仍紧握拳,拇指紧帖手掌;</p><p> 7.5个月俯卧位上肢不能支撑身体,不能亲近母亲;</p><p> 8.6个月扶站时尖足,脚跟不能着地;</p><p> 9.7到8月龄不会发ba、ma音,不会独坐,不会分辨熟人和陌生人。</p> <p><b>五、为什么要早期干预?</b></p><p> 生后第一年为改善及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黄金时间”,如果能给高危儿足够的早期干预,可促进损伤的脑细胞修复。</p><p> 早期干预能促进高危儿的脑结构重塑和脑功能改善,降低脑瘫和智力障碍的发生几率。</p> <p><b>六、早期干预的依据是什么?</b></p><p> 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存在较强的可塑性,即是存在脑损伤,经积极的早期干预能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p><p> 胎儿出生后,大脑中的神经细脑增殖、分化、移行到1周岁结束;营养神经细胞的胶质细脑分化到2周岁结束;神经细胞树突、轴突、髓鞘的发育及神经回路建立到4周岁结束;至青春期前,大脑中神经回路根据“用进废退”原则逐步裁剪。</p> <p><b style="font-size: 18px;">七、早期干预的意义</b></p><p>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干预能预防高危儿的智力低下,早期干预能预防早产儿的脑瘫。</p><p> 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婴幼儿的发育商(DQ),为儿童今后智力发展和健全人格发展打好基础,还可预防因产前和产时因素中早产、窒息和出生后文化社会因素所致智力低下,提高智商(ⅠQ)。</p> <p>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亲,您明白高危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了吗?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电话13838729778(陈医生)进行咨询,如果周围有符合上述标准的高危儿,请尽快告知宝爸宝妈到南阳医专一附院儿一科就诊,医院会为您提供最温馨的服务,宝爸宝妈会感激您一辈子的。</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