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求和平的三种模式

立国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针对美国不断升级政治和军事挑衅,中国表达了“奉陪到底”的强硬立场,展现了不惧霸权,敢于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自信与勇气。在美国撕下“普世价值”面具,毫无掩饰的暴露出蛮横的流氓嘴脸时,一向坚持“错在中国”的公知们一时找不到继续舔美的角度,于是指责中国缺乏“外交智慧”,“只会喊打喊杀”,以“对抗性的”、“战狼似的”语言只会激怒这个全球霸主进一步施压中国,直至军事对抗,进而再度引发世界大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粗暴无理的霸权面前,以“智慧”替代“对抗”真能换来和平吗?回顾二战历史,这场人类浩劫恰恰是政客们的“智慧”所赐!在此,笔者概括为以“智慧”谋和平的三种摸式:</p> <p>  &nbsp; <b>1.张伯伦的“绥靖模式”。</b></p><p> &nbsp;1938年9月30日,从慕尼黑飞回伦敦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刚刚走下悬梯就从怀中掏出一张纸片,向蜂拥而来的记者们挥舞着,脸上洋溢着智慧和得意的光芒,郑重的向全世界承诺:“我拿到了和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他手中的这张纸片就是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内容<u>是</u>英法以出卖捷克斯洛捷克,来换取与德国 “彼此将永不作战”的约<u>定</u>。经历过一战苦难,对战争充满恐惧的张伯伦,为了“和平”接连三次飞往德国与希特勒展现“外交智慧”,他为自己忍辱负重换来的“和平”杰作十分满意,得意忘形地对欢迎的人们宣称:“从今以后,整整—代的和平有了保障。”“现在我请你们回去,在你们的床上安心睡觉吧!” 然而,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希特勒即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随后又将战火烧到波兰。而张伯伦挥舞着一文不值的“慕尼黑协议”的这<u>幅</u>新闻照也从此沦为世人的笑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希特勒上台后的第一次军事冒险是出兵“莱茵兰非军事区”,他在事后坦称“在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从这次军事冒险到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攻占波兰,直至飞越英吉利海峡往英国人的头上扔炸弹,<u>都</u>是在那些惧怕战争,对和平抱有幻想的英法政客们“理解”,“默许”,“宣而不战”的一次次妥协和忍让中逐步升级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全球历史学家对二战史有过诸多争议和不同观点,但有一条共识:由于张伯伦积极主张绥靖路<u>线</u>,从而使法西斯主义气势大增,绥靖政策是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p> <p><b> 2.贝当的“投降模式”。</b></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战爆发后,号称全世界最强大的法国军队遭到德军碾压式击溃!贝当政府为了避免流血牺牲,以高超的“智慧”主动撤出首都巴黎,把这座“不设防的城市”供手让给纳粹。而沦为亡国奴的巴黎市民在经历了短暂的恐惧之后,很快与德国人和睦相处,视侵略者为“旅游者”,一些漂亮的法兰西女郎则把与德国军官上床视为荣耀,巴黎的艺术家及社会名流们照样光彩夺目的出现在与德国占领军推杯换盏的晚宴上。</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此情此景,与其说贝当的投降是其个人的罪过,不如说他的“投降模式”是顺应了部分法国人民的意愿。战前的法国,正是知识阶层蛊惑和煽动民粹最猖獗的“反智”时代,而这个阶层中的很多著名作家、记者、诗人和艺术家恰恰都是戈培尔的座上宾!这些法国知识分<u>子</u>按照纳粹宣传部的授意,通过新闻、评论、各类文艺作品等传媒手段,千万百计的让法国人民深信“第三共和国被丑闻、暴民、政治懦弱给毁了,法国已经腐烂到必须有人来做规矩,哪怕是被德国占领也无妨”,“没人愿为这个恶心的国家去战死”。而纳粹德国“是人类的希望”,从希特勒身上“看到<u>了</u>耶稣的影子”,德军被法国诗人赞美成“威武的中世纪骑士”!美国作家德鲁·米德尔顿对法国军队战争之初的表现有一段叙述:“他们一心只想从战争中脱身出来,好赶紧回家团圆。军官团中许多人亲法西斯的情绪对法国的崩溃起了作用。法国人竟然流传这样的鬼话:‘宁要希特勒,不要勃鲁姆(法国左翼总统候选人)’”。于是,缴械投降,甘当亡国奴已经被部分法国人视为“超越国家概念”的“高尚人类情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投降,无疑是避免战争最干脆,最简捷,最有效的“智慧”!但必须承受征服者无情的政治羞辱,野蛮的经济掠夺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最终还是要奋起反抗,以更惨重的流血牺牲为此“智慧” 买单!</p> <p><b>&nbsp;&nbsp; 3.汪兆铭的“傀儡模式”。</b></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中国南京30万军民惨遭屠戮,陪都重庆被炸成一片火海,大半个中国被日寇铁蹄蹂躏之时。汪伪政府的“广播电台”还播放着柔情似水的“何日君再来”,在汉奸文人的策动下,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以“和平”的婀娜身段儿去奉迎军国主义血淋淋的战刀!真乃人类空前之大智慧!韬光养晦之骨灰级玩家!只有受控于外寇的傀儡政府才能配合征服者表演出如此卑贱,极度自我羞辱的荒诞闹剧。更可悲的是时至今日,依然有中国的教授和学者为历史上这场寡廉鲜耻的丑剧洗白和唱赞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人始终把“士可杀不可辱”视为可歌可泣的高尚人格和道德标准,但汪伪政府的国学大师们和今天的公知却以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文才,花言巧语的灌输国人认同它们的和平“智慧”,只要能保全性命,任何忍让,屈服,逃命,投降都属于是“人性的光辉”,“生命的敬畏”,“人格的独立”<u>和</u>“思想的自由”!说白了就是:“只要饶了士这条狗命,士不仅可辱,亦可抽、可撸、可爆菊、可骑脖梗拉痢疾”!近日,tt的跪地求饶赢得中国知识阶层的一片鲜花与掌声,让我们看到了汪逆<u>鬼</u>魂正飘飘欲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与前两种模式比较,以“傀儡模式”谋和平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恬不知耻,丧尽天良的素质和勇气。不仅妥协和投降,还要当侵略者的帮凶,以欺骗,奴役和镇压的手段驯服本国人民,在归顺和甘为亡国奴的条件下换取傀儡政府治下的“和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回望历史,在蛮横无理的霸权面前,道貌岸然的政客和汉奸文人们展尽奴颜婢膝的“求和”智慧,且以“人性”和“情怀”来掩饰它们贪生怕死,屈膝投降,有奶便是娘的政治本性。与之相比,我们更应向当年太行山上挥舞着大刀片儿“喊打喊杀”的农民致敬!他们没有“求和”的智慧,却有不惧生死,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种气慨来自于他们对母亲、妻儿和每一片乡土的挚爱和坚守,或者这才真正意义的“人性”与“情怀”,撼天动地的大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