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今年,北京市和平街一中迎来60年校庆,作为母校曾经培育过的学生,在这不平凡的庚子年,由衷地祝福母校生日快乐,深深地祝愿母校的明天更辉煌。 <b>曾经的校园</b><br>作为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学校早期的学生,我们这一代人对母校有着特殊的情感,是在十年动荡中与学校的青春共度过,是在艰苦磨砺中与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这一代人对母校的记忆大多停留在六七十年代那一段难忘的流金岁月。<br>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始建于1960年,初名为“北京市和平街中学”,1969年,更名为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沿用至今;1971年,开始招收高中学生,成为完全中学。<br>和平街中学教学楼是仿苏式建筑,高大、宽敞、气派,与呼家楼中学的楼型、楼层、朝向、颜色、操场、器材室等全都一样。这在当年北京城是独一份的“双胞胎”设计。在当时属于先进、现代的建筑,也成为两校师生引用为豪的地方。 和平街一中从建校初期至文革结束前的1975年,一共培育了十三届初中毕业生,三届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有建校初期至文革前的“前三届”,即:63届、64届、65届毕业生。这几届毕业生有的考上高中、中专、技校,有的分配到了工厂、街道、服务业,有的回乡务农,大多留在了北京。66届、67届、68届,俗称文革中的“老三届”,毕业后除少部分留京,大多同学去了山西、陕西、内蒙插队,还有一些人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文革中期的69届、70届、71届命运截然不同,69届全锅端地去了黑龙江、内蒙建设兵团,幸运的70届全部留在了北京,进入了工厂、学校、机关、服务业等单位。71届除一部分上了高中,一部分出身不好的去京郊插队,大部分留在了北京。72届、73届、74届、75届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基本都去了京郊插队。 和平街一中建校初期仅有十几名老师,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老师,缺少教学经验,教学基础薄弱。通过老校长和老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培训交流,短期内老师们全都达到了任教资格。之后,通过几年的培养和引进,学校的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至文革末期,老师的数量达到了80人左右,各科教师齐全,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在朝阳区名列前茅。<div>和平街中学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对其他学校给予了巨大支持。1969年,和平街二中,和平街三中相继成立,和平街中学分别向两校输送了四个班的老师和学生,为两校的创建做出了贡献,自身也成为本地区有声望的老大,和一中。<br>我们这代人对学校、老师、校长们的记忆,也都在建校初到文革结束前的那段时期,有的记忆清晰,有的记忆模糊,有的渐行渐远……</div> <b>和平街一中前期的校长、书记任职时间:</b><br>吴杰是第一任老校长,任职时间1960.7-1961.6,建校初期带领老师和同学们艰苦创业,打下了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坚实基础。<br>冯是学校的第一任书记、代理校长,任职时间1960.7-1963.3,学校党建工作的创始人,奠定了学校党组织、团组织、工会组织的基础,为学校早期的管理、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贡献。 段进军校长、书记,毕业于北师大历史系,任职时间 1963.7-1966.6,文革期间受到冲击,虽然校长职位挂到1971年,但实权被当时的革委会取代,段校长是一位有工作能力,有管理水平,有教学经验的老校长。<br>徐文增副校长,任职时间1961-1963,一位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老校长。<br>郑兰花副书记,任职时间1963.7-1964.7,是专职副书记,负责学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br>李光泽革委会主任,任职期间 1969-1970,曙光电机厂驻校工宣队代表。 高 明校长、书记,任职时间 1971.6-1983.12,十五岁参加革命、三五九旅培养出来的老干部,1964年从北京日坛中学调入和平街中学任副书记,1971年先后任职革委会主任、校长、书记。高校长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工作务实,做事干练,是我们这几届毕业生最熟悉的老校长。 齐国民 校长,任职时间 1974.3-1977.3,齐校长早期是学校的政治老师、班主任,后任团总支书记,学校革委会委员,革委会主任,是从一名教师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的校长,是一位既有基层教学经验,又有管理水平的领导干部,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欢送第一届毕业生中参军入伍的同学。 第一届毕业生关小兰珍藏的奖状 学校早期的毕业证书。 学校早期的团员合影留念 <b>曾经的老师</b><br>和平街一中那些曾经的老师给人留下的印象,用校名中的第一个“和”字基本概括,态度和蔼,待人和善,师生和谐;尤其是文革中,师生们和衷共济度过了那段动荡与艰难的岁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几十年过去了,有的老师离去了,有的老师失去了音讯,大多数健在的老师与同学们保持着多年的密切的联系,那一代学生对老师有着深深的情感和缱绻,在他们印象中的老师永远那么和美! <b>和平街中学1960年至1975年期间的任职老师:</b>(据不完全统计)<br><b>数学老师:</b> 张以郡、赵淑华、焦竹君、魏国昌、王跃明、刘靖庄、延梦麟、张慧丽、韩建生、郑焕茂、徐流、田载金、林耀珠、高贵琴、李增林、刘贵欣;<br><b>语文老师:</b>马文彬、范汉侠、王文华、姚兰芳、赵桂英、高庆尊、李曼、刘完素、匡玉梅、丁淑珍、周 迪、张元志、梁惠珍、冠淑媛;<br><b>物理老师:</b>王恆宝、马启昌、杜宝珍、马麒麟;<br><b>政治老师:</b>齐国民、张锡铮、张贵荣、赵玉兰;<br><b>历史老师:</b>李影琴(政治)、孙树荃、许振云、姜秀芳;<br><b>体育老师:</b>杨广奇、智国禄、徐滨修、王玉德、安明、崔玉华、白宝琨;<br><b>地理老师:</b>孙文汉、林非平;<br><b>化学老师:</b>张庆文、张慧珠、王凤琴;<br><b>生物老师:</b>肖庸、杜桂云;<br><b>音乐老师:</b>赵俊歌;<br><b>外语老师:</b>阮国英、陈英昇、吴蕴兰、李如海、谢贤敏、黎元宜、陈桂莲、郑桂坤;<br><b>美术老师:</b>薛如梅;<br><b>教导主任:</b>丁健、高长秀、冯汉龄;<br><b>人事干部:</b>艾济病、郎惠芳。 和一中第一届女生和张庆文(二排左四)老师合影。 60年过去了,那些老师们在杏坛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留下的是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60年过去了,和平街一中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现为一校六址的朝阳区知名学校。学校取得的这些优异成绩离不开老一辈教师们的努力与奉献,他们是铺路石和前行者,我们要永远感谢和记住他们。 <b>曾经的学生</b><br>和平街一中是个多元构成的学生群体,有附近企业的工人子弟,有太阳宫公社的农民子弟,有部委大院的干部子弟,有研究机构和院校的知识份子子弟,还有艺术团体的子弟,这种多元的学生组合,当时在北京中学中是不多见的。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不同的经历,能够和谐相处,得益于学校的管理和文化,得益于和平里特殊的地域性风气。这一代学生在那艰苦动荡的岁月里互相信任、互相帮衬,互相照顾,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几十年过去了,同学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往。“和平里的孩子”、“和一中的学生”,仍然是他们脱口惯用的称呼和引以为豪的资本。 和一中七三届毕业生。 同学,是一种纯真的情谊;<div>同学,是一段美好的思念;</div><div>同学,是对往事珍藏的缱绻。</div><div><br></div> <b>曾经的往事</b><br>我们这一代学生是在十年动荡中度过了自己的青葱岁月。上中学期间赶上文革,没上过几天正经课,大多的时间里搞各种政治运动、学工、学农、学军、劳动、拉练、挖防空洞……一刻也没有闲着,那种艰苦和历练比单纯上课累多了。这是我们这代学生特有的经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的人说是蹉跎岁月,有的说是激情岁月,有的说是苦难岁月,还有人说是纯真岁月……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到底如何评说,全凭着自己去品味和感悟吧! 那个时期的教材也很简单,上课的时间也不多,大部分时间参加各种政治运动了。 那时,每到夏、秋两季我们这些十四五岁的学生都要徒步去立水桥、洼里等农村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8年,学校在立水桥建立了自己的劳动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进行学农劳动。后来基地改为学校农场,孙文汉老师为第一任场长。 1970年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学工劳动,并与北京真空仪表厂合作,成立了自己的校办工厂,生产医用止血夹。七一届同学高素琴,高忠涛毕业后留校到校办厂工作。 那时年级和班级取消,按照部队的序列实行连、排、班编制,进行各种军事训练。在连、排中开展“四好连队”建设,在学生中开展“五好战士”评比活动。 69届同学耿学军珍藏的“五好战士”光荣称号的奖状。 1971年2月,和一中组织老师和学生去怀柔、密云野营拉练,冒着寒风暴雪,爬山涉水,完成为期一个月的艰难旅程。 深挖洞,广积粮。当年师生们在学校四周挖防空洞,在学校操场建窑、脱坯、烧砖,去南湖渠拉沙子,去东郊火车站拉水泥……这些往事历历在目。 当年的红卫兵组织,只有出身好,表现优秀的同学才能参加,戴上红袖章曾经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p class="ql-block">文革中,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作为校园文化曾风靡一时。和一学生中有来自中央乐团,东方歌舞团,北京京剧院,音协等文艺团体的孩子,从小受家庭熏陶,大多具有文艺和表演天分。和一中宣传队始于“老三届”,印象中的骨干有聪颖漂亮的梁丽君同学,打快板的常祥林同学,其他记不清了……</p><p class="ql-block">学校宣传队最辉煌是七零届、七一届、七二届联合组队时期。那时的队长是张慧丽老师、吴蕴兰老师。队员七零届有:魏莹、郭敏华、曾晓阳、张蓉、魏韧娟、刘国英、黎宁、杨建华、姜方、赵伟、高汉文、匡庆生、王连华;七一届:尚克艰、陈小洋、唐建、曾建、代亚夫、刘惠平、黄豪、张征、魏庆莲、吕锡文、陈新兰、徐婷;七二届:高永平、赵奇、陈聪、李默、邵京霞、韩玉广等同学。那时的宣传队每年都要去农村、厂矿、学校演出,还要参加朝阳区和北京市的文艺调演比赛,每次调演和一中宣传队都能闯关入围,然后参加北京市五一、国庆节和其他重大政治活动的演出。因此名声鹊起,为学校争得了许多荣誉。</p><p class="ql-block">随着和一中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学校有了管乐团、民乐团、金帆合唱团三个非常有名气的文艺团体,追根溯源,学校的艺术传承来自于早期的宣传队,那一代人的奉献不可忘记。</p> <b>不忘初心,情系和一</b><div>如今那些健在的老师已进入耄耋之年,当年的学生也步入了老年。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的情感,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挥之不去,绵延不断……<br>历届同学们的聚会,总是忘不了培育我们的和一中,忘不了亲爱的老师、班主任,忘不了那段青春荡漾的流金岁月……</div> 为了母校60年校庆口述校历史,举办校庆展,我们的老师们,同学们竭尽全力给予支持,想方设法寻找资料,奉献着自己的余热。<br>齐国民老校长、张以郡老师不顾年事已高,主动和以前的同事、同学联系,搜集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老照片,令人赞赏!<br>学校“老三届”毕业生群体更是积极配合,给予校庆大力支持,同学们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经历,搜集了许多本届毕业生的资料和图片,进行认真的核实与整理,他们态度严谨,尽职尽责,令人佩服!<br>“老三届”毕业生张建军同学,冒着酷暑将自己出版的两本书送到张以郡老师家,献给母校60校庆。<br>谭守臣同学、范垂生同学、钱颖一、王亚东等老同学,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资料提供给了母校,还有的同学亲自写了回忆文章纪念校庆。为了学校,尽一份心,尽一份力。 60年沧桑巨变,60年光辉历程。正是由于一代代和一中人的辛勤耕耘,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桃李芬芳,硕果累累。母校恩泽,受益终生。不论那一届的老师和学生,不论过去多少年,不论你身在何处,都忘不了母校的培育之恩,都忘不了我们曾经的和平街一中。<br><br> 2020年8月 <div><b>作者:胡书生,和平街一中七一届毕业生。</b></div><div>注:本图文内容、观点均为个人行为,由于水平和资料有限,时间仓促,不妥之处请读者提出指正。</div><b><div><b>(感谢齐国民老师、张以郡老师、索贵均编导以及和一中的老校友、老同学给予提供的资料与图片。)</b><br></di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