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戴文生(1897——1979),安徽省灵城镇小吴家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灵璧县第一个党员,是灵璧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是灵璧县第一个党组织负责人。历任小吴家党支部书记,中共灵璧独立区(县级)区委书记,县粮库主任,县政府工交科长。</p><p> 戴文生中青年时爱留胡须,人称“戴胡子”。</p><p><br></p> <p> 戴文生出身贫苦。1915年参加冯玉祥的西北军,在第二混成旅当一名勤务兵。1927年到东北盐滩推盐,运到宿县境內的花庄、任桥一带出售,先后认识了地下党员闵现久、徐继业,接受革命教育并结拜为仁兄弟。1928年11月11日,在宿县党组织负责人戴蕴中为他住持了入党仪式。</p> <p> 1929年2月宿县党组织派他到灵璧县开展活动。第一批发展了刘庙的徐兆民、灵璧西关的田恒修、凤凰山南小王庄的王子奎入党,建立了灵璧县第一个党小组,戴任组长。</p> <p> 1930年他们又先后发展了马明坤、徐兆保、王献义等人,正式成立了小吴家党支部,戴为书记。1931年上半年,党员发展到210多人,分布于40个村庄,,建立了18个支部。</p><p><br></p> <p> 1931年10月,经长淮特委批准,成立了灵璧独立区委,戴文生任书记。1931年11月,独立区委召开第一次党员代传大会。</p> <p> 独立区委第一次党代会遗址——白塘湖。</p> <p> 《灵璧县志•人物》中有关于戴文生的介绍。</p> <p> 党组织成立后,戴文生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带领群众开展减租抗租活动。1932年组织大山暴动,攻打大山团防局,因被国民党军队冲散,国民党县政府下令通缉他,被迫辗转蚌埠、泗县等地。</p> <p> 抗日战争暴发后,戴文生于1940年6月成立“抗日救国军”,摸据点,抓汉奸,搞情报,开展抗日活动。</p> <p> 1945年9月,灵璧县城第一次解放,戴文生离队学习。回来后正值国民党发动全面內战,年近半百的他率领大山区民工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日夜和主力部队一起战斗在火线上。灵城失守后,戴文生退避淮南。</p><p><br></p> <p> 淮海战役打响后,戴文生返回灵璧参加战斗,迎接县城第二次解放。</p> <p> 灵璧县城老城墙。</p> <p> 灵璧县城老城门。</p> <p> 解放军攻城。</p> <p> 建国后,戴文生老当益壮,以饱满的热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副区长、县粮库主任、县工交科长等职。1979年3月25日病故,享年82岁。</p> <p> 关于灵璧革命先驱戴文生的革命事迹,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党史和军史资料均有记载。</p> <p> 在这本书里,以“走向光明”、“举旗暴动”、“孤胆忠心”、“抗日英雄”和“革命到底”五个篇章,详细地记载着共产党人戴文生从一个贫苦的农民,一步一步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共产党人、党组织领导者,赤诚对党,不怕牺牲,鞠躬尽瘁,一生为党奋斗的革命历程。</p> <p>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戴文生入党和建立第一个党支部。</p> <p> 《灵璧精英》首篇介绍了戴文生同志。</p> <p> 为了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他经常为下一代宣讲革命故事。</p> <p> 戴文生一生踏实工作,不讲待遇,晚年生活幸福,充满自信。</p> <p> 据江苏省邳州市党史资料和《魏云岭传》介绍,戴文生和魏云岭一起工作过。</p> <p> 以上文字节选自《魏云岭传》。</p> <p> 据搜狗百科介绍,戴文生和魏云岭创建了军队,并任职过支队司令员和副师长。</p> <p> </p><p> 1930年7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第三师,戴文生任第一支队司令员,魏云岭任政治委员;</p><p> 1932年底,戴文生等中共苏皖边区临时特委,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苏皖独立师,戴文生任临时特委常委、独立师副师长,魏云岭任临时特委常委、独自师政委。</p><p><br></p> <p> 以上內容节选自搜狗百科。</p> <p> 1979年3月25日上午9时,三用礼堂的舞台上松柏丛中静卧着灵璧革命先驱——灵璧县第一个党员、灵璧县党组织的创始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戴文生同志。会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徊,1000多名工农商学兵的代表从四面八方走来,参加县委县政府为他主持的追悼会,回顾他平凡而位大的一生,缅怀他半个世纪的革命功绩。</p> <p> 戴文生同志安息吧!如你所愿,灵璧日新月异,国家蒸蒸日上,国泰民安!</p> <p> 以上素材部分取自网络和出版物,部分来自戴文生老人的后人,在此表示感谢!</p><p> 二0二0年于宿州</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