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意义》

平平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断舍离的真正意义,并不只是让你扔扔扔。也不是仅仅表面的字意越少越好。经过我几年来的长期实践发现,断舍离真正的意义是让你发现,哪些物品让你享受,而哪些物品让你遭罪。</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真的吗?还有让自己遭罪的物品吗?答案是真的有。我曾经是一个高科技产品的痴迷者。到现在也非常热爱这一类产品。这类产品价格大都不菲,更新换代又非常的快。作为一个21世纪的新人类,能够体验高科技产品,相信也是我们活在本世纪的荣耀和骄傲。曾经为了体验这些产品,真是花了我不少的银子。体验的快感却是短暂的,因为价格不菲,体验完之后非常舍不得丢掉,所以我就常年的囤积和拥有这些从不利用的产品。在搬家的时候也不厌其烦的搬着这些沉重的,笨重的,过时的,所谓高科技产品。即使我几年前刚刚开始接触了断舍离。当时我一团糟的生活当中仿佛被点上了照亮黑暗的烛光。一周之内我清走了家里接近一半的物品。但是这些贵重的高科技产品,依然被我保留下来。也是在一两年之后才慢慢的放手它们。看看这些商品,不仅损失了我的银子,还损失了我生活的空间,损失了我内心的豁达。“放不下”是一个多么缠人的能量。</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而我花了不到20块钱购买的吊床,却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很享受的物品。即使在断舍离的时候,也从来没有产生过想要舍掉它的念头。每天晚上我和老公也都会抢着在吊床上玩一会儿。</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有些时候我们常常会去追求奢华品或者是高端体验,却忽略了生活中也会有那些既便宜又让人享受的物品。断舍离让我明白物品所带给人的感受不仅仅源自于它的价格,更源自于它与我们的匹配度和带给我们内在的真正感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因为走上了断舍离的道路,所以我在购买高端的高科技产品时,也就多了一个心眼儿。很多时候我会选择15~30天体验之后无条件退款的产品。当我真心应用和体验过之后,很多东西就被我安心的放下了,再也不惦记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断舍离也让我真正放下了一些所谓的“有意义”。我曾经也是酵素的痴迷者。我不但用心的去把生活中的很多垃圾做成了环保酵素,还成为了环保酵素的宣传义工,教很多人去制作酵素改善生活环境,而且也曾经花很贵的价格去购买高品质的口服酵素,期望它能够帮助改善身体的健康。这件事情我坚持了很多年,一直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不但帮助了自己,也为社会、为环保事业做了一点点贡献。当我真正送走了十几桶,我制作了将近10年的酵素时,我明白了这件事情并没有我头脑中认为的那么享受。反而因为那些酵素被保留的年头很长而变得舍不得送走。它们就落着灰被放在走廊里,反而是物业对整个小区进行了大的断舍离,让我下定决心送走它们。这件事情的实操让我看到所谓的意义,是我头脑中认为的定义。我一直强迫自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曾经购买过的那些昂贵酵素,很多时候也没有喝完。喝下去的酵素也并没有对身体产生太多的改善,一切都是在自我强迫。我并不是说制作酵素和在生活中推广和应用酵素这件事情无意义。我想要说的是,我强迫自己去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可是自己并不开心,并不享受。反而断舍离是一件不用督促就会自发去做的事情,每一次都带给我认知上更大的拓展;生命中更大的敞开;以及生活中更多的享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环保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强迫全世界的人都去做环保人士。而应该让每一个人去做他们最喜欢,最不费力,最享受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找到了自己对应的位置,这本身就是极具环保的一件事,因为这世界上又少了很多的负能量和自我消耗,不过度消耗就是环保最想要体现的精神。</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这世界上生存的人类,没有哪一个能离开物品,通过与它们的日益相处,找到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也平衡了这个外在与内在的自己。这应该也是我们发明物品,创造物品的真正意义。更是每个物品体现了自己价值的意义。在这个文明的国度里,我们唯一不缺少的就是“多”,我们唯一要警戒的就是“泛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