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月的气候正是游览加拿大落基山的最佳时期,订购了6日游,经温格华游览班芙国家公园。</p> <p>以往在北美旅游,都是亲力亲为的自驾游,自然在游前要略略地了解一路的地理人文,做一些准备。这次是第一次随旅游团出游,真正体会到,以前在网上看到的描写旅游团的一段精辟写照"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景点拍照,回到家什么也不知道"。我是不等回到家,晚上到了下榻的旅店,就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p><p>15日乘早8:30的美联航从旧金山直飞加拿大的温格华。2小时的飞行很快就过去了,入关很顺利,我告诉海关人员带了一两包牛肉干,他轻松地放行。</p><p><br></p><p>温格华市区游</p><p>当天下午乘小型旅游车进行了温格华的三小时城市游。我四年前出差到过这座城市,当时只是在市区转了一圈,对这座城市不太了解。车是从我们下榻的位于 Richmond 市的 Sandman Signature 的旅店起程,穿街走巷地就到了市会议大厅 ( Convention Ceter)的广场,它位于海港附近,我认识这个上次同外甥一起来的地方。他去 Convention Center 参加招聘会,我在附近遛哒。温格华的气候温和,听说一年只一到二个星期会热一些,今年的热期已过。明媚的阳光,蔚兰的天空,衬出海港附近的市会议厅街区,干静整齐,不禁会拍照记录下这温格华地标性的景致。让孩子和太太站好,回头想去找个人帮忙按下快门,进入我眼帘的是位身材矮小的中国大陆穿着打扮模样的中年妇女,带着友善的微笑正注视着我们,于是就请她帮忙拍了照,认为她也是游团一员。感谢她的帮忙后,全家转身继续前行时,她和蔼地与我搭讪、随手递给我一个传宣小册子。我平时遇到这类搭讪,根本就听不清她们说什么,总是客气地笑笑走开。这次基本上也一样,只是接过了这小册子。随之而来的是她的"微笑连环问","你是党員、团员、还有个什么员(没听清楚)吗?" 这时我已知道她是来传什么信息的人,我快速地不加思索地回答"我们是基督徒"。回到车上看下宣传册,知道又是与反共产党反中国政府的什么"邪教"有关。每每到一些有名的旅游景点或有政治意义的场所(使馆门前等),总会遇到这類人。总是让你的心情有一缕说不出的感受。</p> <p>导游开车路过了唐人街,又转上了一条路边有许多人摆着地摊儿的街道。据介绍这些人有无家可归的,有吸毒的。在加拿大吸毒者无罪,贩毒者有罪。政府为了减少吸毒过量造成死亡,或传播疾病,市政府会设立专门地点给吸毒者注射。</p> <p>Stanley公园是市区内占地非常大的公共公园,据说当年圈地做为公园时,政府就要求公园面向所有人,不分人种,不分贵贱,所以这所公园不收门票。从公园的一侧可以看到一座吊桥,绿色"小金门桥"--狮门桥 ( Lions Gate Bridge). </p> <p>三小时的车游只是走马观花,但也会匆略地让你有个"大温格华"的概念,它是由多座城市组成的,包括 Richmond, Vancouver。华人很多,会随处可见中华文字, 也会看到许多与香港居民楼相像的住宅楼。</p><p><br></p><p>班芙国家公园游</p><p>50人的游团乘大型旅游车早7点就踏上去班芙的四日三夜游。</p><p>第一日(星期四),晚上是下榻在灰熊镇" Revelstoke"的The Sutton Palace酒店。我们是沿着由西向东的1号国道,转5号公路又并上97号路向东一路开去。公路是畔随着山间溪流,穿山越岭在这绵绵不断的山间。我们一路观赏着沿途的风景。在 B. C.(British Colombia)省境内,高高山丘被幽幽绿色的松树辅盖,涓涓溪水清澈中略带淡淡的蓝色,时而洒淌在宽敞的山谷平滩上,时而急流湧奔在狭窄的山石茂葱的缝隙间,让我联想到与去 Lake Tahoe路旁美景有几分相像。 </p> <p>大约中午时间,汽车沿着97号公路开过了一架前段是拱起的桥段,后段是完全浮游在湖水上的桥梁W.R. Bennett Bridge,来到了中午就歺的小镇Kolowna。 这是加拿大唯一的一座浮桥,将Okanagan湖东西两岸连接。湖水清澈平静,有私家游艇停泊在湖上。虽不是周末,也会见到一些休闲的人们,或散步在湖畔,或带着小狗坐在店前享受温和的阳光,或在湖面上进行各种水上运动,可以体会到加拿大人们的轻松生活节奏。</p> <p>去酒庄品酒是午后重点节目。 Sandhill 酒庄的品酒处就坐落在这小镇上。它和在 Napa 酒庄所见到的有些不同,这里没有见到嫩绿葱葱的排排葡萄架,但这里可以品尝到加拿大著名冰酒。先品白葡萄酒(Pinot noir),再品红葡萄酒(Merlot), 最后品的是甜而不腻的白冰酒。据介绍,冰酒是用在摄氏零下20度采摘的葡萄酿制而成。50人的团聚集在品酒室,也是别有一番景致。我们不是休闲地散开站布在室内,而是挤聚在柜台前。我是节节后退,以至背靠墙壁,品尝的冰酒。这大概也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次品酒。</p><p>从 Kelowna镇向东行,经过罗杰通道" Rogers Pass",不得不提到1881年开始修建连接B. C.省的铁路历史。许多华工献出了他们的生命。行走在这段公路上,会穿过许多似遂道又不是遂道的雪崩掩体。这是一段雪崩高发地带,经过多少年的失去生命的历史,总结出今天的防雪崩的掩体。这大概也是落基山脉的一大特点吧。傍晚前,我们来到了"最后一颗钉"(The last spike)。这里有一座碑,记录着铁路的俊工时刻,那俊工的最后一颗钉也刷上金黄色的颜色,让大家可以清楚地记住它,记住这段历史。</p> <p>第二日,早6:45出发来到位于河畔旁的渡假村吃过早歺便又踏上这天的行程。先游优鹤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的翡翠湖,中午就餐于有百年历史的露易丝湖城堡酒店(Chateau Lake Louise ),下午再短暂停留在班芙镇(Bannff Town),晚上回到露易丝湖城堡酒店下榻。</p><p>翡翠湖的水碧绿宁静,我们到此一游时,湖中有红色,黄色的独舟划游,水面微微翻起涟绮,与这静静的碧绿湖水相佐相衬,完美的浑然一体。去过四川青城山的人们都知这名句"青城天下幽"。来到这翡翠湖,会不禁再添一句"翡翠人间仙"</p> <p>随团旅游另一特点是,会遇到许多有趣的插曲,我也会非常享受其中。在离开酒店前往翡翠湖时,大家坐在大巴上正待整装出发时,车内的尾部传来一句京腔女声"师傅,我的爱人还没上车呢"。她小小的个头,干练的短发,身着白色运动装,脚登一双厚底增高运动鞋,一幅深棕色大镜框的近视镜架在较为消瘦的脸上。她看上去50岁出头,走起路上颇为敏捷。我与她在前一天在"最后一颗钉"的景点,略略地交谈过,她移民温格华12年陪孩子在此读书,她的先生每年都从北京飞来探亲。她先生个头略微比她高点,戴着棒球帽,身上也穿着运动外套,看着比她年轻。导游在听到她的焦急的呼喊后,下车去寻找她的爱人。同时也开玩笑地说"你的亲密爱人回来了"。车子开动,我们前行。突然又传来京腔女声"他刚才躲到厕所旁边玩游戏去了",估计京腔女经过审问她的爱人后,大方地给大家一个交代,又引来大家的宽心畅笑。</p><p>中午来到露易丝湖时,正巧遇到湖畔举行婚礼。新娘从城堡酒店走出,进入设置在湖畔的婚礼现场。周围一片安静,只听到音乐从婚礼现场悠扬地飘忽在空中,游人们都自然地压低语音交谈,我举起相机抓拍了新娘步入一刻。在我们午餐时,小女儿一直聚精汇神地守在外面远望婚礼现场,最后有些扫兴地回到餐桌旁,说" The wedding ends without the kiss"。原来她等在外面看新郎新娘拥吻时刻呢。</p> <p>傍晚回到酒店,又来到湖旁尽情地欣赏享受这美丽的露易丝湖。酒店左前方湖的这头,有座小木桥置身在"水边飞去青难辨"的碧水蓝天般的湖畔,迎来的是涓涓清凉的冰川溶水。此景让我想起一位著名的美国当代画家托马斯.肯卡(Thomas Kinkade)的一幅" 希望之桥"(The Bridge of Hope)油画,美不胜收。</p> <p>第二天清晨,又起个大早再来进入她的美。我有幸看到了早,中,晚的各色露易丝湖。真觉得用相机的取景框无法记录这山上的白色冰川、湖旁的郁绿松柏,山谷中淡蓝清澈见底的静静湖面,感慨自己的词穷句短,无法描绘她的美。</p><p>水光潋滟时时好,山川湖色景亦奇。</p><p>欲把此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p><br></p> <p>下午来到了距露易丝湖不远处的滑雪场,乘坐缆车上山顶领略另一翻不同的景相。来班芙国家公园,人人都希望能亲眼目睹野生的熊。女儿们和我三人一个缆车,在上升至三分之二处的高度上,远远见到一个深棕色的动物在山坡上寻觅着什么。希望是熊,又看似像毛牛。渐渐地靠近,确实遇见了一头棕熊。后来从当地商店的服务员处得知,她叫 Olivia 大概2岁多。从山上远眺露易丝湖,她像一颗璀璨的蓝色宝石镶嵌在这山谷中。湖旁的城堡酒店让她锦上添花地区别于其它的美湖山峦。我会再来这湖,再来享受她的与众不同。</p> <p><br></p><p>第三日主要是要登上仰慕已久的, 位于 Jasper的冰川平原" ice field"。据导游介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仅最近20年这条冰川已融化1公里。我们是乘坐登冰川的特别车,经过大约45度角的下坡抵达"冰原"上的。一望无际的白色"冰原"只让人感慨自然界的伟大。(下面照片中的车是第一代登冰川车,现在的车是它的两个高,三个长)</p> <p>转而乘车来到这里的"天桥"(The Skywalk)。桥是一个 U 型钢梁由山壁伸探出,桥面由透明的玻璃构成。一眼可以望到桥下三百米深的谷底山涧流水。我曾经去过美国大峡谷的天桥,这次很有经验地轻松在桥面上来往自如。与大女儿坐在清澈透明的桥面中央,拍下这下有"万丈"深渊,后有"百年"冰川的瞬间。</p> <p><br></p><p>第四日,早6:45从灰熊镇" Revelstoke"的The Sutton Palace酒店出发来到镇上的一家中餐馆就早餐。我们此次随团游没有购买包餐(多年来已经不习惯与陌生人坐在一桌共享一桌菜肴)。今天是星期日,这么早街上的店还没开门。灵机一动,来到了只隔一条马路的Regent Hotel美歺了一顿自助早餐。</p><p>今天是返回温格华,一路停留于途中的华旗参农场,希望镇(Hope Town)。</p> <p>我座位的后排是一对上海夫妇,他们是68年支边到甘肃的知青,是来温格华探女儿的,女儿在加拿大坐"移民监"。这个团里有三四家台湾人(或居住在美国,或自台湾来美探亲),有四家来自上海周边的,因他们的说话都似上海话,有二三家是山东青岛人,其中一家是一对夫妇带着14岁的儿子来美加旅游近一个月。与这对坐在身后的夫妇攀谈,才知道我说的那几家上海周边人的具体来地,浦东、苏州、浙江。上海"知青"姐告诉我浦东一家是土豪。昨天在下榻的城堡酒店花了等同13万5元人民币买了一串珊瑚项链,另二件手饰。知青姐有一双大眼睛,头发还是乌黑且烫着大花,用上海话讲"侬,老时髦的啦"年轻时应该是位"美女"。当她向我介绍土豪一家时,不失"优雅"地眼睛忽大忽小忽上忽下,配合着嘴角的上下挑动,让我想起一部老电影"乌雅与麻雀"中的黄宗英在讲邻居抄金子的表情。从此浦东一家被冠与"十三万"。</p><p>回到 Richmond, 孩子们想吃汤面,点了陕西面和辣粉条,我来了盘羊杂。</p><p><br></p><p>维多利亚岛游</p><p>最后一日游,早7:20从Hotel 出发去轮渡港,沿途停了两站接上其他游客,又是满满的50人。</p><p>在码头停留30分钟,等待9点的摆渡。旁边有个商停,里面设有许多私家小商品摊店,拥挤着满满的游人,真可谓熙熙攘攘(这词儿我已经20多年没用上了)。与在中国逛小商品市场有几分相像,不论从视觉上,听觉上,还是嗅觉上。</p><p>经过1个半小时的摆渡,又昏昏沉沉的随着旅游大巴穿驶了1858年左右建起的古老唐人街</p><p>。与去过的旧金山, 芝加哥的唐人街相比,这里的最干静整齐。</p><p>来到议会大厦前,让我想起了8年前我们乘邮轮从Alaska返回时在此停留几小时,当地的朋友带我们快速精简地略游了维多利玛岛。议会大厦前的广场,海湾畔街头演奏,百年的帝国大厦馆店,及旁边的蜡像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今日故地重游,印象还是那么好,晴朗的天空,稀疏 的人们散坐在绿色郁郁的草坪上,一头头雄壮的高头大马安静地驾驮着马车等待游人的光顾。议会大厦的马路右边有个"时间门",里面封装的是前人放入的东西。据导游说,"每100年,时间门会打开一次,才会知道100年前故人放入的东西,然后再留入新的东西给100年后的后人"。下次打开是2067年。</p> <p>有个小小的插曲,记录了女儿这次旅游的记忆。小女儿在中午就餐完毕时,遇到了与我们乘同一辆大巴赴班芙的另一家,他们今天是乘另一辆旅游车。在班芙的四天游,小女儿有了个"小苹果"的称号,人人都喜爱与她交流。今日又遇,一位老奶奶又与"小苹果"简短地亲切交流。在走回旅游车的路上,小女儿突然对我说 "I like the people who went to Bannff with us. No body here respects me" (我喜欢同我们一同去班夫的人们,今天的游车上没有人尊敬我). 我听后,不禁大笑,她还真幽默。</p><p>布查德花园" Buchart Garden" 是维多利亚岛上最著名的景点。八年前,我们没能参观。这次带着多年的向往和期待而来。20世纪初,老布查德从加拿大东部而来,为的是在此开一个水泥场。可是事与愿违,水泥场没开成功。他的太太建议依地势而建立起这个高低有置、纵错有余的花园。至今,花园还是由布查德家族经营。花园分几个主题园,导游提醒我们 见路口总是向左走,这样就会顺利地逛完所有的主题园而不迷路。花园的确很美,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花草,但觉得与我期待的还是差了一点儿。我去过北加洲 Mendicino 海岸上的一个沿伸到海边的花园,不知什么原因,它给我的印象更深。</p> <p><br></p><p>几天的加拿大之行,让我深深感觉到,这里的华人为生活在这里而感到非常自豪,嘴中总是不断提起"我们加拿大";这里的旅游业发达源于市场宣传的强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