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篇之作(一)</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h3> <h5> 这一开篇之作,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br>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决定:2017年下半年召开党的十九大。<br>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盛会将作出怎样的战略部署?如何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br>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br> 作为党的十九大筹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草出一个凝聚全党智慧、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对我国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报告,是大会胜利举行的重要环节。<br> 2017年1月13日上午,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十九大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br> 在这次会议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充分认识做好党的十九大报告起草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正确思想方法,科学分析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深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br> <b>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政治报告,阐明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原则,坚持从政治上研究和把握问题是第一位要求。”</b><br> <b>——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倡民主讨论、相互切磋、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勇于探索和研究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激励大家开动脑筋、贡献智慧。</b><br> <b>——坚持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我们提出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有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我们作出的决策部署有没有指导性和可持续性,要看我们能不能从战略上全局上对我国发展和世界发展作出科学预判。”</b><br> <b>——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要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方针政策的起点,从问题最集中的地方和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把准政策基点,合理设定预期,把政策建立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之上。”</b><br> <b>——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立足现实和着眼长远相统一,提目标、定任务、出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决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b><br> 这“五个坚持”,明确了报告起草的指导原则。<br> 在报告起草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报告起草工作会议,多次主持召开征求意见会,当面听取党内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讨论研究。<br> 报告提出的许多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研究、反复思考、亲自提出来的。<br>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这5年间:<br> 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50次、累计151天,走最崎岖的山路,去最贫困的地方,倾听民情民意,深入调查研究,用遍布神州大地的足迹践行人民至上的承诺。<br> 习近平主席28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56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元首外交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呈现全新气象。<br>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刻阐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br> 10月18日上午,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近3个半小时,2300多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响起70多次掌声:<br>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的基础上作出一系列重大理论概括、重大实践总结、重大战略部署,在深刻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明确了基本方略,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方向。”</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h3> <h5>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些重点简要梳理如下:<br> <b>题目:</b>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br> <b>大会主题:</b>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br> <b>报告共分13个部分:</b><br> <b>1、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b><br> 强调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r> <b>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b><br>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br> <b>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b><br> 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主要内容。<br> <b>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b><br> 作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br> <b> 5、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b><br> 强调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br> <b>6、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br> 从6个方面作出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br> <b>7、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b><br> 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br> <b>8、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b><br> 从7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br> <b>9、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b><br> 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br> <b>10、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b><br> 强调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br> <b>11、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b><br> 强调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br> <b>12、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br> 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br> <b>13、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b><br> 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部署了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