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印象之二:浅游紫金山

老黄牛

<p class="ql-block">的姐带我一路行驶在梧桐大道上,用温软的江南普通话、不紧不慢地讲述着金陵的故事,我听着故事眼睛却一刻也不放松车窗外的景色,突然一段爬满爬墙虎的高大斑驳的城墙映入眼帘,那是明城墙吗?我兴奋地问。的姐软软的回答是的呀。</p><p class="ql-block">于是,停车驻足!导游娓娓道来这段明城墙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段明城墙是元末明初的大富豪沈万三修建的,耗时28年。</p><p class="ql-block">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初期国库空虚,当时的江南首富沈万三自侍富可敌国,表示愿意与朝廷对半共建城墙,因为银两富足,这段城墙比朝廷的工程先期完工,本想抢个头功,哪知反倒惹得皇帝不高兴了,险些招来杀身之祸。这沈万三确实是经商有道,从政无门啊!</p><p class="ql-block">历史充分说明不要炫富!有钱有才要低调,任何时候不要与老大比高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京的明城墙始建于1366明朝初年,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墙,虽遭遇日本的狂轰乱炸,但依然完整保存约27公里。</p><p class="ql-block">走近城墙,我发现这些古石砖上竟然还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虽然时间久远,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文字依然清晰可见。仔细看石砖上刻着的是地域及官员的名字,有的则刻着某个组织和烧砖人的名字,目的是为了确保质量而实行的严格责任制,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责任,后果严重的甚至会被杀头。</p> <p>城墙上密密的孔洞是当年日本人轰炸南京时留下的弹孔,也是日本侵华的罪证。</p> <p>一段城墙,两段历史。</p><p>仰望着高大的城墙,抚摸着斑驳的墙壁,一块块墙砖、一个个弹孔,似乎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或悲壮或惨烈,回望历史,人的一生恰如白驹过隙,在时光的洪流中是如此渺小!</p> <p>下一站:廖仲恺何香凝墓。</p> <p>廖仲恺当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从广东一路北上革命,孙中山病逝后因党内排挤遭遇蒋介石暗杀,年仅49岁,最初葬于广州黄花岗,1935年迁移到中山陵附近,完成了廖仲恺要一生追随中山先生的夙愿。</p><p>妻子何香凝是一个政治活动家兼画家,也是新革命的创始人之一,据说可以一手画梅花,一手画雄狮,如今她的画作已是珍稀藏品了。1972年病逝于北京,享年94岁,因其为中国统一战线做出了毕生贡献,毛主席特赐予金丝楠木做棺木,与丈夫廖仲恺合葬于此。</p> <p>陵墓最远处的高山就是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始建于1928年,是中国人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研究机构,堪称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p> <p>廖仲恺陵墓背靠紫金山天文台,墓道的夹道树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是曰火焰松,意示着家族红红火火。墓道前的石柱上立着长着金翅膀的威武昂扬的貔貅,意示着昂首阔步、招财进宝。</p><p>也许是有着前人的庇佑,廖家后人也确实个个成就斐然,家系兴旺发达。</p> <p>这里我不得不来说一说石柱上的石雕---貔貅</p> <p>在南京城内小到的士,大到广场,随处可见昂扬雄伟的貔貅,最初我以为是雄狮,细看与狮子不一样,后来才知道这是南京的城标---貔貅。</p> <p class="ql-block">在我所了解的玉文化中,貔貅是面容彪悍、神态慵懒的,一副财老爷的模样。所以一直以为它就是只进不出的招财吉物,也少了些敬仰之心,而今天我所见到的却是一尊两侧有翼、身形矫健、威武昂扬的猛兽。经导游介绍才真正了解了貔貅做为南京城标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相传貔貅是龙王的九太子,是一种身形如狮虎的猛兽,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所以被赋予中国古代五大瑞兽之一(龙、凤、龟、麒麟),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也用于比喻骁勇的部队或勇猛的战士。因其有吞万物而不泄的功力,又被赋予招财进宝的祥兽之首。千百年来,一直被南京人奉为吉祥之物、镇宅之宝。</p> <p class="ql-block">南京解放时,刘伯承任第一任市长,本来江南一带自古富庶,但因遭遇南京大屠杀及各种战乱,觉得阴气太重,经济也遭受致命性摧残,于是刘伯承向毛主席上书,要求将貔貅保留做为南京的吉祥物,寓意驱灾辟邪、招财进宝,企盼南京重振雄风,得到毛主席首肯后,貔貅再度成为南京的吉祥物,也做为了城市标识,其市徽也是以貔貅为主的图案。</p><p class="ql-block">做为城标的貔貅,雄壮大气、威武昂扬,经过多年的沉淀,已经渐渐演化成南京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南京乃至江苏省正是在这种精神激励下领跑了全国的经济步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廖仲恺陵墓折回,路过明孝陵博物馆,因时间太早,博物馆还没有开门,加上时间紧迫,只能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雕像前打个卡,留点遗憾吧。</p> <p>从朱元璋雕像往中山陵的路上,路过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p> <p>这所学校是国民党创建的,专门收留北伐战争和辛亥革命中牺牲的烈士后代。</p><p>校址之所以选在中山陵附近,象征着烈士后代仍在享受着中山先生的关怀。宋庆龄、宋美龄先后担任校长。</p> <p>走过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继续沿着梧桐大道来到中山陵停车场,看着时间还早,我没有选择换乘,在司机导游的指引下,我沿着一条林荫的木栈道一路步行到中山陵。</p> <p>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博爱牌坊。</p> <p>穿过牌坊,就是一座刻有中山先生的手书“天下为公”的碑亭。“天下为公”是孙中山精神的精髓,也是辛亥革命的精神纲领。</p> <p class="ql-block">墓道两侧是苍翠的松树,墓道左侧最尽头是三颗品字形的松树,寓意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p> <p class="ql-block">走过墓道,穿过碑亭,一眼就看到高大宏伟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从博爱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全中国的3亿9千200万人。8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p><p class="ql-block">从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阶339级(当时国民党参众二院议员为339人,寓意每人作为一个台阶,将中山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整个台阶的视觉构思非常巧妙,由下向上仰视,只见台阶,不见平台;登上大平台从上向下俯视,只见平台,而不见台阶。足见设计者深厚的建筑美学功底。</p> <p class="ql-block">当我一口气登上392级台阶的中山陵墓,站在墓室前大平台上,可以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异常宏伟大气。放眼望去,远处繁华的金陵城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中山先生当初选中的这块风水宝地真是名不虚传,陵墓最高处视野开阔,周围青山环抱,碧水掩映其中,加上近代建筑史上青年才俊吕彦直的精心设计,让中山陵成为了陵寝建筑中西合璧的典范,不愧为吕彦直的传世佳作。只可惜陵寝还没完工,吕彦直就因病辞世,年仅35岁。</p> <p>陵墓的最高处就是墓堂,供有中山先生的雕像供后人瞻仰,屋顶刻有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党徽,墓堂后面有门通往墓室,墓室现在不对外开放。</p><p>我缓缓环绕中山先生的雕像一周,以示对这位近代史上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的景仰之情。</p><p><br></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周围的附属建筑还有很多,比如音乐台等,因时间有限,我不能一一参观了,从中山陵下来,9:40,整整两小时,时间正好在计划当中,坐上电瓶车直奔地铁站,回到酒店不到十点半,浑身已经被汗水湿透,舒舒服服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打道回府啦!</p><p class="ql-block">短短两个小时的“快餐”游,勾起了我想翻开南京这本厚重历史书本的欲望。</p><p class="ql-block">从前对于南京的认知是从南京大屠杀开始,印象停留在民国年间的血腥和灾难。如今做为一座六朝古都(有说十朝,待考证),一座省会城市,南京的经济地位远逊于苏州,其全国影响力也不如北上广深甚至武汉,但这两天的接触让我目睹了她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体会到了她的厚重和坚韧,更看到了她的蓬勃和生机!</p><p class="ql-block">南京不愧为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