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七甲学校贯彻落实《制止餐饮浪费通知》精神

王生

<p>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p> <p>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七甲学校多举措开展了厉行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培养了师生及家长的节约习惯,营造厉行节约、珍惜粮食、文明用餐的新理念好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u><b>党日活动</b></u></font></h3> <p>  以“主题党日”为契机,党支部书记邹亨刚带领全体与会党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倡议全体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厉行节约的践行者。强调全体党员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厉行勤俭节约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小处着手、从日常抓起,身体力行杜绝浪费。</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u><b><font color="#ed2308">发放倡议书</font></b></u></h3> <p>  学校通过qq群、微信群向全体学生、教师及家长发放《七甲学校厉行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节约理念,从自己的家庭做起,发动和监督自己的爸爸、妈妈、及亲朋好友都来参加“光盘行动”中来,都来做一名“节约达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通过小手牵大手,使同学们的节约习惯能延伸到校园外,让更多家长向浪费说不。</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u><b><font color="#ed2308">主题班会</font></b></u></h3> <p>  利用班级钉钉群、QQ群或微信群,班主任老师主持召开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线上主题班会会议,以图片、故事或视频等教育学生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涵义。班主任总结发言:诗人海子曾经说,“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们也不妨这样赶紧行动起来,接力成为“光盘”一族。小小餐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文明就餐,不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更是一种勤俭美德的塑造。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大家一起来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我光盘,我光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用文明演绎生活,用行动展示形象!</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u><b><font color="#ed2308">手抄报</font></b></u></h3> <p>  开展手抄报展评活动。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暑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们的文明餐桌•节约意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特举行本次手抄报比赛。学生们精心设计,版面设计合理,图文并茂,展示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增强了他们的节约意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节约之星</b></p> <p>获奖感言:点点滴滴的节约,是珍视来之不易。坚持勤俭,反对浪费 。五年级一班的朱启丹同学,遵守优秀传统, 传承勤俭美德,小小年纪,可堪美名!</p> <p>获奖感言:我是七甲小学三年级一班的姜玉涵,今年11岁,是一个普通的少先队员。生活的困难使我明白上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更加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对待自己的学习用具和书本非常爱惜,总是第一时间包好书皮和本皮,从不在上面乱涂乱画,自己的钢笔也是用到坏了为止,才买新的。注意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平时,看到水管没关时,就随手关上,我还有一个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我的格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 <p>获奖感言:我是2.1班“节约之星”姜云日,很荣幸自己能获得这个奖项,在此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在上课时对我的谆谆教导,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谢谢你们。我获奖时虽然很高兴,但是我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再取得好成绩。</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主题征文</font></b></h3> <p>  开展“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主题征文活动,每一名学生以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为生活素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光盘行动,从我做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七甲学校8.1班 史佳音</b></p><p> 今天,你吃光了盘中的食物了吗?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君子处俭,以俭养德,俭以养廉。"</p><p> 今天,节俭就从"光盘"开始,从每个人做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疫情开学以后,各校食堂伙食费涨价,大多学生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学校食堂的饭菜又贵又难吃。于是,学生浪费粮食也成了一种常态。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同学利用吃饭时间,聊天打闹,互相丢饭菜。有的同学走路慌张,把饭堂洒在了地上。有的同学很是挑食,屁股都没坐热,就急着离开。垃圾桶里的剩饭菜堆得都要溢了出来。</p><p> 人们去餐馆吃饭,点完的饭菜吃不完就直接废弃在饭店;同时,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大行其道。肆意挥霍,敞开吃,吃多少剩多少一管不顾。备受大众群体欢迎的自助餐里,要求付押金,不能浪费,按需取餐,吃完才能走。一辆辆垃圾推车里,更多的是果皮和空盘子,让人感到欣慰。</p><p>这些都是浪费可耻的行为,他们以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每个人都持着同样的观念,就会造成令人发指的惊人损失:</p><p>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可见,全民对"光盘行动"的重大意义及其认识仍没有到位。"天地粮心,惜食莫蚀 "啊,据我观察,人们现在认为"打包带走"是一件不体面的事,餐桌上剩着大盘的饭菜没有吃完,老一辈的爷爷奶奶都会想到打包,但年轻人却上手阻止。朋友聚餐的时候,点了满满一桌的饭菜,会觉得自己很光荣很自豪,到最后吃的没有剩的多,但却因为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打包带走。他们轻描淡写地一句:"没办法,年轻人都这样要面子。"就摸盖了自己可耻浪费的罪行。甚至在相亲的时候,一方提出打包带走,会令对方感到抠门,而错失良机。</p><p> 打包剩饭菜其实是一件勤俭节约的事情,却遭人嫌弃,成为笑柄。这是一直倡导着弘扬传统美德的中国人该有的行为吗?</p><p> 从根去除,我认为就应该先从消费群众聚集的学校抓起,不仅是举行手抄报,征文比赛和主题班会……这些嘴上说说,纸上写写画画的活动,更应该利用实践课,趁着假期,带领学生下乡,切实体验感受农民辛苦劳作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并交流心得。让学生从心里为自己浪费粮食的行为感到愧疚、后悔。</p><p> “光盘行动”,我们见证了它的开始,但我们不希望看到它的“结束”,因为“光盘行动”所倡导的“节约意识”,是一场没有“时间截止点”的战役。</p><p>要让"光盘"的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要让节约成为全社会的"自然而然",让我们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现在开始行动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7.2林琬茹 </b></p><p> “谁知盘中餐,粒粒艰辛苦。”这是古人对勤劳节俭的一种弘扬与传承。</p><p> 而现在人们却养成了无节制的一种浪费。对于这种铺张浪费,我们应该制止!</p><p> 前几日和家人去餐厅,进去我们找到合适的位置坐下,便看到餐桌上贴着一个红色的公告,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光盘行动”,并在下面注释着“请适量加餐,请杜绝浪费”等字样。也许很多人会问“光盘行动”到底是什么呢?光盘行动就是把自己盘子里的东西吃干净,不要浪费。可是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打包是一件很令人没面子的事,因此便浪费了许多的食物。在家或外出就餐时我们有多久没有剩过菜或打包?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对类似问题不屑一顾。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早已是远离饥饿的与食不果腹的年代,已不必再对过去所谓的剩菜剩饭斤斤计较。回家我上网查阅资料总结到,节约粮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哪怕一点一滴也不允许。如果我们每个人节约一粒米,那就是节约13亿粒米啊!可以让多少饥饿的人吃上一顿饱饭啊!所以我们吃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到饭店点菜点饭不浪费,若有剩余要打包带回家。出去吃饭时,如有剩菜,你完全有理由对服务员说:“服务员,打包!”毕竟,打包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其实,少点一些菜,不就不会浪费了吗?难道,在饭店吃饭就一定要是几大瓶酒、龙虾、螃蟹吗?在家,我也要求妈妈做光盘行动。家里有客人时,我会让妈妈做菜时每份量少一点。这样即节约又丰盛,一点都不浪费。</p><p> 全球平均每年饥饿死亡人数达1000万,每六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我们每天的食物浪费5%,就可以救活400万的饥民!其实,打包并不是小家子器,吝啬也是一种美德。现在全国都在提倡环保行动,能吃多少点多少,多打包,不浪费。经济条件好了,勤俭节约依旧不能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大家一起来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光盘一族,弘扬勤俭美德。</p><p>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文明就餐,不仅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表现,更是一种美德的塑造。节约食物,珍惜食物。</p><p>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创造文明社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光盘行动从我做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七甲学校6.2班王柏瑜</b></p><p> 今天你吃光了盘中的食物了吗?是的,我校盛行的“光盘行动”在数天内就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人。同学们也不甘落后,晒出自己吃得一干二净的盘子。“光盘行动”不是一阵风,而是一种文明习惯。</p><p> 我上幼儿园时,妈妈教我背诵第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错,这就是李坤先生的《悯农》诗。其实,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每一样蔬菜都是农民伯伯早出晚归、无比艰辛地种植出来的。然而,当我们把剩饭剩菜乱倒的时候,同学们是否想过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艰辛劳动吗?我们从上一年级甚至从上幼儿园时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勤俭节约。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四年级的大孩子,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p><p>记得有一次,我在食堂吃饭,盛饭太多,没法吃完,随手就倒在垃圾桶里。一位同学轻轻地走过来并作文真诚地告诉我:“同学,请你以后别在倒剩饭了。”我说:“为什么?”她说:“你应该知道,你所倒的这些饭菜,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这样浪费,其他同学是不会喜欢你的。”我说:“她们不可能不喜欢我。况且,我为什么要听你说的呢?”那位同学又说:“好,既然你说其他同学不可能不喜欢你,那我也不跟你计较,我只想打个比方告诉你,假如你的父母是一位农民,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被另一位同学给倒在了垃圾桶里,你当时心里会怎么想?”我说:“我会觉得他们这样做不好。”那位同学又耐心地说:“那就对了,我问你:“今后你还会倒剩饭吗?”我说:“不倒啦!”于是,我明白了不能浪费粮食的深刻道理。</p><p> 经过这一件事情,我明白了要尊重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同学们:今天不剩饭,光盘行动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来互相监督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七年级一班 谢佳宁</b></p><p>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更是对我国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p><p> 据有关数据显示,饥饿仍是全人类的头号杀手,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仅餐桌浪费食物的价值就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万饥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奢侈和浪费现象作出了“厉行节约,狠刹奢侈浪费之风”的重要批示,社会也流行起一个词语——“光盘行动”。</p><p> “光盘”一词一出,就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例如国家、社会全力提倡我们做到“光盘”;餐厅、学校等人群众多的地方都贴满了宣传标语,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米饭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粒粒皆汗水,滴滴是金钱”、“民以食为先,粮以俭为先”等等,不说别人,就说我们学校的同学,每个人都表现的特别像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p><p> 我身边的同学是这样的:上学要迟到了,有的同学就把刚买来却还没来及吃完的早点随意丢弃;中午的饭菜不合口味,有的人就整碗整碗地倒掉;有的同学明明自己拿了一整个馒头,却只吃几口或者干脆不吃就扔进垃圾桶;学校的泔水桶内常常被剩饭、剩菜塞得满满的……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浪费呀!对于这种现象大家好似都看不见一样,置之不理,甚至有的同学理直气壮地说节约粮食根本没有必要,那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可节约2186万斤米,这么多米可以救济4000多灾民吃10年,可以给我们全校学生吃60多年的时间。现在,同学们还觉得节约粮食没有必要吗?你每顿饭剩下的粮食便可能是灾民几天的续命的食物。</p><p>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和揭示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的道理,我们都已耳熟能详,但实践起来却是另一番景象,希望大家能了解浪费食物的可耻和节约食物的光荣。</p><p> “光盘”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保护资源、健康时尚的生活习惯。希望全校师生积极支持和响应“光盘行动”,珍惜粮食,文明就餐,做一个光荣的“光盘一族”,做到“我,就是光盘!”</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亲子阅读</b></p><p><br></p> <p>  虽然孩子们践行厉行节约 的理念,但精神粮食却很充分!暑假,各班级还开展了“亲子阅读”主题阅读活动,在书海里,孩子徜徉其中,汲取养料,丰润自己的心灵!</p> <p>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行动起来,弘扬“文明用餐•俭以养德”理念,大力开展“餐桌文明•光盘行动”,从现在做起,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与文明握手,将环保、低碳、文明、节俭进行到底,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p> 附:倡议书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七甲学校“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倡议书</font></b></div>各位学生、家长及老师:<br>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七甲学校开展厉行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厉行节约、珍惜粮食、文明用餐的新理念好习惯。为此,发出以下倡议:<br> 1.牢固树立“爱惜粮食”“文明用餐”观念,不断增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意识。<br> 2.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成爱惜粮食、文明餐饮习惯,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br> 3.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br> 4.积极参加文明餐桌行动,营造节俭用餐的良好风气。<br>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br> 6.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br>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也是每一位师生品质的表现,节约更是每一位师生和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同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并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一直坚持开展下去!<div><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七甲学校</span></div><div><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0年8月19日</span><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br></span><br></div>

浪费

光盘

节约

行动

同学

粮食

厉行节约

节约粮食

文明

勤俭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