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晓得的”</p><p><br></p><p> 下关风</p><p><br></p><p> 十多年前,一个名叫胡戈的人,与导演陈凯歌因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差点引发了血案,让世人狗血了好一阵子。</p><p> 当然,说因为馒头的《血案》差点引发血案,和《血案》是恶搞一样,算是一种恶说。歌歌和戈戈,都是现代文明人,发生了矛盾,哪怕是大得不得了,一般只会上法庭打官司,少有决斗,打架,发生血案的。</p><p> 况且一个馒头。</p><p>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一句话引发血案的可能,也不是完全没有。</p><p> 有句话“晓得的”,就有这种潜在的危险。</p><p> “晓得的”,是一句云南保山话。</p><p> 口音腔调方面的因素不计,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三个字,浅显明了。看似没有什么地雷陷阱浅坑深潭,但初到此地的人,在理解上绝对要出问题。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弄不懂它的真正意思,于是搞误会,闹笑话,出洋像,彼此尴尬,整得严重了,甚至引发血案。</p><p> 比如说,你初来乍到保山,在街上迷了路,忙求教当地的人,到哪里去何处,请问怎么行怎么走?</p><p> 他许会认认真真的告诉你一声,“晓得的”。</p><p> 听说晓得的,你一定会垂耳恭听。但他看你一眼,就再没话,还拔腿走人。你一定会追上去,说晓得的嘛,请你告诉我?他就会说,晓得的怎么告诉你。你会说,既然你晓得,为什么不告诉我呢?他会说,告诉你晓得的晓得的,告诉你什么!你会说,告诉我你晓得的。他会说,我晓得的,拿什么告诉你。你会说,拿你晓得的告诉我……。</p><p> 狗扯羊肠的事情,越说越拧,越说越呛。如果两个人都有点二,火星子渐渐冒,离血案也就不远了。</p><p> 要是你身边刚好有“明白”的人,他就会解释给你听,当地人说“晓得的”,意思就是不晓得,不认得,不知道。</p><p> 你问的事情他不知道,当然就不能告诉你了。</p><p> 哎哟,我的妈呀!</p><p> 万一没有碰到“明白”的人呢,后果不就严重了。</p><p> 看起来很明确的一句话,意思却截然相反。</p><p> 遭遇这种事情的人,抹一把汗,恐怕从此以后,一是不敢再轻易的问什么询什么。二是会由衷的深深感叹,保山人说话,怎么这样怪啊。</p><p> 怪,亦不怪。</p><p> 方言所致。</p><p> 如此。而已。</p><p><br></p><p> 当人类进化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因为气候,食物等生存环境的变化,或者灾难,病疫,战争,以及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各种原因,他们就开始了迁徙。</p><p> 迁徙导致种族巨变,外在的面貌,肤色,须发,内在的骨骼,血型,基因,等等等等,千变万化,千差万别。</p><p> 还有一个显著的标签,也是迁徙留下来的,就是语言。</p><p> 当然,这个标签不是书面语言,不是规范语言,而是民间的方言。</p><p> 乡音难改,我想指的也应该是它。有些东西,刻在骨子里,融在血脉里,生命力极强。</p><p>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迁徙频繁,族别复杂,难以理清脉络。由此所形成的方言,浩若星辰,瀚如银河,数不胜数。国内许多地方,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方言的母本来源,演变,交融,发展,有多少人能厘得清楚。</p><p><br></p><p> 原在德宏当知青,其地有一个较大的民族,在中国叫景颇,在缅甸叫克钦。我们连队所在地的户育山上山下,散布着很多景颇寨子。</p><p> 一直以为他们是云南土生土长的本地民族,后来才晓得,景颇族和我们川人,是正二八经,地地道道的老乡。</p><p> 景颇源于四川的氐羌,远古迁徙云南成族。他们的图腾非常特殊,是四根木柱子(是否暗喻四川,不得而知),悲壮而哲理,极富人文内涵。由祭祀演变来的每年的目脑纵戈,场地中间都要耸立图腾,柱子上面的纹饰,复杂纷呈,蜿蜒曲折。族人环绕成长蛇般的队伍,在董萨(宗教祭司)的带领下,围柱且行且舞,以此喻示祖先迁徙的艰辛历程。</p><p> 曾写过一组诗,收于建国五十周年边疆文学丛书《诗歌精选》,其中有一首,“目脑纵戈”的由来,诗曰:</p><p> 只要一走进这长长行列</p><p> 走进 威严如战阵的长长行列</p><p> 你就会回到远古</p><p> 回到荆棘丛生的荒山上</p><p> 残阳血一般</p><p> 悲壮的迁徒</p><p><br></p><p> 以蛇行舞步讲诉历史</p><p> 用翻飞的红手帕展露情绪</p><p> 然而那些古老的秘密</p><p> 总是深深暗藏于蜿蜒之中</p><p> 无法破译</p><p> 于是将阿公阿祖永恒的感召</p><p> 高高悬挂在传说之外图腾之外</p><p> 用四根神圣的木栋</p><p> 隐喻漫长的由来</p><p><br></p><p> 从西北高原到西南高原</p><p> 赤着脚苦苦追求</p><p> 岁月锋利如同长刀</p><p> 雪亮了 多少荣辱多少兴衰多少感叹</p><p> 景颇的由来弯弯曲曲</p><p> 景颇的路沉重如史诗</p><p> 往后看很长</p><p> 朝前看 依然很长</p><p><br></p><p> ……这个日子最丰满</p><p> 这个日子刀砍不死火烧不尽</p><p> 宛如景颇山寨生生不息的铁刀木</p><p> 年年月月</p><p> 在目脑纵戈的步履中</p><p> 细细品味创世的艰难</p><p> 当然,除了图腾,除了目脑纵戈,还有语言。</p><p> 语言是一种地域标签,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迁徙的痕迹之一。 </p><p> 只是不知道,景颇语和氐羌语,它们之间的关联何在。</p><p> 人类崇祖,把自己的身世和来源看得很重,所以有宗祠,家谱,族群之类的东西。</p><p> 但是由于迁徙,许多人已经迷失了来时之路,才使“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成为了一个巨型命题。它既是哲学的,亦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与世界上的芸芸众生,休戚相关。 </p><p><br></p><p> 在云南的昆明曲靖丽江等地,众多的人津津乐道于一个说法,讲他们的祖籍之地,是南京应天府的柳树湾高石坎。</p><p> 保山人亦是如此,说得信誓旦旦,煞有介事,且为数不少。</p><p> 为证明此说,他们还编了个故事,说某年元宵节,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南京赏灯,见一盏灯上,画了个大脚女人骑马。有人谗言,说这是在讽刺马皇后脚大,出身低贱。一查,该灯是柳树湾的人所做。朱元璋生了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全部发配到云南边陲。</p><p> 南京柳树湾,确有其地。</p><p> 据《方麓集》南都官舍篇记载,“在南者有二,一曰尚书巷,在长安街,吏户兵三部之宅在焉;一曰柳树湾,在正阳门之东,礼工二部之宅在焉”。</p><p> 柳树湾的位置,说得很清楚。</p><p> 不清楚的是,当年工部礼部有那么多的官员和工匠手艺人,都犯了罪吗,要被充军,流放,远徙云南。</p><p> 云南古无汉民,自庄乔入滇至历代的征伐,戍边,军屯,商屯,谪戍,充军,流官,南下,支边等等,云南与内地的交融,的确久远而浩瀚,许是很多人记不住了往事,遗失了来路,于是人云亦云。</p><p> 云南的人事迁徙,漫漫复漫漫,仅记了明朝,仅知道一个柳树湾石门坎,是否过于短视。</p><p> 有理由怀疑祖籍南京的从众说法,恐是一种虚伪心理趋使之下的附会之说,和六朝古都的京城,和朱皇帝高攀上一点关系,说起来,面子光生一点。</p><p> 但是之于历史,未免太狭太窄。</p><p><br></p><p> 走的地方不多,孤漏寡闻。不知国内其它地方,有无类似保山“晓得的”这种语言使用模式。</p><p> 南京话里,有吗?</p><p> 但在家乡四川成都,却有,且一模一样。</p><p> 在成都,“晓得的”有两种用法,一种加个哦字,“晓得的哦”,一种加个喃字,“晓得的喃”,均带点疑问,但意思都是“不晓得”。</p><p> 成都人说话比较艺术,显得有文化,而且要看遣词用语的场合环境气氛关系等等因素。</p><p> 回答那些问路之类的不熟悉的陌生人,一句话“不晓得”,虽有些硬头宾邦,但简明,扼要,实用。 </p><p> 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家长里短的摆龙门阵,就是另外一种氛围。</p><p> 如果有人问你,“嘿!x人xx了,晓得不嘛?”</p><p> 如果你云里雾里,一概不知,就会回答说,“晓得的哦”,或“晓得的喃”,意思是啥子事情都认不得。 </p><p> 说话的人把子一点,口气就有些得意,“这个你都晓不得索,告诉你……”。平和一点的就会说,“哦,你还不晓得索,我告诉你嘛,是这个样子呢,”于是,&@¥#%*,就吹起来了。</p><p> 成都。保山。</p><p> 三个字,一句话。</p><p> 字面,用法,意思,相似之极,不知孰先孰后,谁为母本。但比较成都保山两地之历史,文化,这个问题应该非常清楚,恐不是问题。</p><p> 除了“晓得的”这句话,两地还有许多方言如出一辙。</p><p> 比如日脓包(笨蛋),宣开(揭开),肿脖子(吃饭),冲壳子(聊天),背时(倒霉),撒烂药,涮坛子(背后说坏话),咋个整(怎么办),白伙食(做不成事情,白吃饭),吆马(赶马),等等等等,很多。</p><p> 于是大胆猜想,保山某些人的祖籍,起码那些说“晓得的”这种话的人,准确点说,怕是来源于四川。</p><p> 然否?</p><p><br></p><p> 成都和保山,一在川中,一在滇西,相距万里。找着些渊源于某种交集的人和事,但晓不得有没有道理。</p><p> 三个人,一件事。</p><p> 人是名人,事是大事。</p><p> 名人之一,诸葛亮。</p><p> 诸葛孔明在云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因七擒孟获的故事,让他在这块地盘上,走得又远又广,尤其是在各民族之中。</p><p> 如西双版纳,当地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等族,都传说喝的茶是诸葛教种的,住的房子是诸葛教盖的,燃放孔明灯的习俗,当然也和他有关。</p><p> 有专家考证,说这些都是传说,无事实佐证他曾到过版纳。</p><p> 而且诸葛孔明在云南的许多传说,亦仅仅是传说,似是而非。</p><p> 因年代久远,一些有文字记载的事情,都难以确定,罔论其它。如前,后出师表里,均提到的“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其地就不知确指,成为悬疑。“沪”是云南的哪一条江河,泸江乎,泸水乎,或是其它河流,各据说辞,未有定论。位置有说在宜宾昭通的川云之间,有说在四川渡口,有说在云南的曲靖,也有说在怒江。</p><p> 但在保山,关于诸葛亮,有传说,有遗址,有记载,看起来很确凿。隆阳区坝子有村庄叫诸葛营(又叫汉营),明万历《云南通志.卷二》说,诸葛营“相传诸葛孔明南征屯兵之所。孔明既凯旋,汉人有遗于此者,聚庐世居,至今犹称为旧汉人”。该村北有诸葛堰,饮水用。村东有武候旗台,操练用。村南有走马场,骑射训练用。均有遗迹佐证。</p><p> 史籍《滇元纪略》亦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p><p> 由此看来,诸葛孔明当年有可能确到过滇西,而且遗兵于保山。虽不知人数多寡,但以语言为基础的文化方面的融合,必是优胜劣汰,反向的机率应该很低。</p><p> 名人之二,吕凯。</p><p> 吕凯是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金鸡村)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官员。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命他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p><p> 吕凯身为蜀臣多年,现成都武侯祠亦有其塑像。当年难免有许多往来之机,谁说他没有带了些人,书籍或文化习俗之类的到保山呢。</p><p> </p><p> </p> <p> 名人之三,杨升庵。</p><p> 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杨升庵,明代三才子杨慎,解缙,徐渭之首。因故流放云南,终老保山。三十多年时间,其主要在保山,大理,昆明等地游历居住,诗词会友,著书立说。清康熙,文学批评大家毛纶,毛宗岗父子,对罗贯中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将杨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梓文开篇之首,形成目前存世版本,足见后人对他的推崇。</p><p> 杨升庵久居保山,其诗文,学说。精神,气节。习俗,语言,多少会有些潜移默化,影响一方的作用吧。</p><p> 当然,最重要的大事,是发生在唐朝的数次南诏掠蜀。</p><p> 唐大和三年(829)十一月,南诏攻占邛(邛崃),戎(宜宾),巂(西昌)等州,兵临成都。</p><p> 唐咸通十一年(870年)正月,南诏军经眉州(今眉山),新津(今属成都),抵成都城下。乾符元年(874年)冬,南诏再攻西川,退走于新津。</p><p> 南诏数次攻蜀,都撸掠了子女,百工数十万人及大量财富。</p><p> 这些匠人百工,把内地的先进技艺带到边陲,使南诏的郁刀,浪剑兵器锻造水平,佛像的铸件工艺等等,盛誉一方。</p><p> 其时,保山系南诏属下,地域邻近,人员的流动和融合,应是自然而之的事情。</p><p> 说不定那个时候,那些川人,就把“晓得的”这类方言,带到了保山呢。</p><p><br></p><p> 在中华辽阔的大地上,目前56个民族的漫长历史,孕育出了多种多样的语言。</p><p> 其中,方言的魅力,繁盛着中华文化的璀璨。</p><p> 但是,象世界上众多濒临灭绝的动物植物一样,语言亦是如此。</p><p>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目前全球存世的语言有7000多种,其中2500余种面临消亡危机,仅中国境内,就多达数百。</p><p> 语言亦是历史,它们的烟消云散,永远令人叹息,惋惜。</p><p> 但愿“晓得的”这一类方言,象高黎贡山上珍稀而又濒危的兰花品种,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狭缝求生。</p><p> 代表故乡故土的方言,是历史留存下来让人类辨析,探寻来时之路的途径之一,隐藏着永恒的密码。如果就此消亡,不仅令人扼腕,恐许多人会从此迷失在岁月的歧途,永远也搞不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