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在乐亭县大相各庄周边各村,人们经常看到一位耄耋老人。他骑着电动自行车,带着随身听,在田间地头、村民家里播放早期录制的乐亭大鼓书段,让众多的书迷过足了瘾。这位老人就是当年红遍本地书场的著名乐亭大鼓艺人——李伯华。</p><p><br></p><p><br></p> <p> </p><p><br></p><p> 告别舞台后,老人就用这种方式传播着乐亭大鼓艺术,受到了乡亲们的喜爱和欢迎。</p><p> 李伯华: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亭大鼓市级传承人。 1936年出生于乐亭县大相各庄乡东翟各庄村,自幼酷爱文艺,1953年小学毕业后,恰逢唐山戏校招生,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唐山艺校,后又到迁安评剧团学习,1958年进入了新寨文工团,因喜欢乐亭大鼓,1959年正式拜著名乐亭大鼓艺人李恩科为师,师赐艺名李云江,属青门第三代传人。由于刻苦用功,勤奋好学,深得恩师喜爱,得到师傅倾囊传授,一年就学完了六个书段,第二年就开始说长书《三下南唐》,这在当时的学员中是比较少见的。学艺的日子极为艰苦,他总是天不亮就去树林背段子,看不清字,就复习以前的,天亮了再背新段子。经刻苦训练,三年学艺出徒。经当时滦南县文教局推荐,加入滦南县曲艺家协会。1963年加入乐亭县曲艺队,成为一名正式的乐亭大鼓演员。</p><p><br></p><p><br></p> <p><br></p><p> 李伯华热爱曲艺事业,嗜书如命,凭借自身的天智及扎实的功底,很快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成为当时乐亭曲坛一名新秀。那时演出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电,就用煤油灯,更没有音响设备,就在上千观众面前干唱,没有交通工具,就背起行李步行,而且都是住在群众家里,从不挑三拣四,路途不分远近,天气不管冷热,条件不论好坏,每次都是圆满完成演出任务。每年二百多场的演出,使他的艺术风格很快成熟起来,精彩的演唱倾倒了众多听众,以至于观众对他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可以说家喻户晓。由于人们以听李伯华的演唱为享受,所以各村邀请李伯华得托关系、排长队。有的书迷为追着李伯华听书,往往徒步几十个村庄,时达几个月意志不减。</p><p><br></p><p><br></p> <p> </p><p><br></p><p> 李伯华不但注重乐亭大鼓的传承,也十分注重对乐亭大鼓的改革,他不断从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用以充实和完善乐亭大鼓艺术。比如他兼容传统唱腔的可溶性素材,适时运用时曲小调,塑造出了一个个别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他还从各种书藉画报积累和借鉴好词佳句,汲取灵感,字斟句酌,进行再创作,以精益求精。《双锁山》是乐亭大鼓名段,传唱多年,经久不衰。即便这样的作品,李伯华也不忘对唱词进行修订,他感觉其中 “护心花的宝镜胸前挂”这句唱词前后不通,便改为“向阳花的护心宝镜胸前挂”,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一位老艺术家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p><p><br></p><p><br></p> <p>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p> <p> 1968年,就在李伯华踌躇满志决心将乐亭大鼓艺术传承下去的时候,曲艺队被迫解散,他也回到了老家,过起了普通村民的生活。但他始终有个信念:乐亭大鼓深受群众喜爱,决不能荒废,于是他带领学员,在家施教,在他的坚守下,乐亭大鼓这朵艺术之花如同冰雪覆盖的种子悄然保持着勃勃生机。1972年县里重新组建曲艺队,李伯华和同事们的身影又开始活跃在书场。那时候,他以演唱自编节目为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他们创作表演的《刘大帅怒捣孔家店》作为优秀节目曾参加河北省曲艺调演,受到一致好评,并去北京参加汇报演出,其影响也逐渐从乐亭走向全国,其中《平原枪声》《呼家将》《呼杨合兵》等长篇大鼓书和24个书段,在乐亭及周边县区家喻户晓,多人学习传唱。</p><p> 1973年,李伯华被组织派往迁安县传授乐亭大鼓艺术,任教两年,先后招收唐桂义,朱翠英等徒弟十二人,这些徒弟学业有成,均成为各地的艺术骨干,他的爱徒王兴杰成为远近闻名的乐亭大鼓艺人,被中国曲协吸纳为会员。</p><p><br></p> <p>老人家的大徒弟唐桂义</p> <p>与爱徒王兴杰</p> <p>老人家在迁安的12名徒弟</p> <p>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p> <p>与姜昆留影</p> <p>与徒弟研究鼓书</p> <p>老人把这些唱词用内存卡保留下来</p> <p> </p><p>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逐渐多样化,李伯华虽然离开了他耕耘多年的舞台,但对乐亭大鼓的喜爱和追求依旧孜孜不倦,目前,他把主要经历放在教学和乐亭大鼓资料的整理上,不遗余力地进行传帮教带,为传承乐亭大鼓艺术做着不懈的努力,至今他的学生活跃在各地演出的舞台上,成为传承乐亭大鼓的主要力量。</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