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年的这个夏天于我是充沛又多姿多彩的,每周的活动几乎都是没有玩过的新线,由以前的跟着打酱油到现在学习简单收绳,又因为在生死之间游走过更珍惜和谨慎。</p><p><br></p><p>福州是大林的老家,十八重溪又是华南5省最经典的溯溪线,几年之前就一直蛊惑老大带队,今年夙愿达成。</p><p><br></p> <p>2020年8月13:</p><p>5人以各种方式先后进入福建,我和方畅提前一天到达武夷山火车站,12日从上海开车回福州的大林13日一早又从福州300多公里开到武夷山,接上我们去既定的目标:武夷山龙井溪,又叫大柳溪。</p><p><br></p> <p>车开进村里农家吃了一点饭已经下午1点多了。沿着农家门口的河谷一个小时走到目的地。岩石上没有锚点,别的队伍都是走山路绕开,我们自己做点,把该线路改成瀑降。</p><p><br></p><p>因为只有三人,我们带了一根50米绳子,大林布成双绳,每个人都是以收尾的方式下降,这种短距离的收绳实操最好不过了。</p><p><br></p> <p>身高180的大林被拍成160的即视感。</p> <p>二和三降在一起,大林监工收尾。</p><p><br></p> <p>第四降是一个弯道,巨石档着看不到下方情况,高度10米左右,水流集中,幸好我们都安全通过。</p><p><br></p> <p>因为人少我们没有带对讲机,不清楚下面的情况,站在上方只看到翻滚的水流,看不到下降后的大林顺着水流出来。我上周刚在死亡线上走过一回,满脑子的都是坏念头,被吓了不轻。其实下去之后左边可以站立,也淋不到瀑布,但是水势太大,大林出不去也无法返回。他取出包里的桶之后才顺利通过,但是把桶忘在了角落里,后面下降的方畅和我想试着去角落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靠大林自己,以后活动要男伙伴多一点才行,女人真是不管用。</p><p><br></p> <p>锚点是双绳收尾状态,我和方畅一根做保护,另一根绳大林上升,避开水势最急的部位顺利拿回装备。</p><p><br></p> <p>后面的降点高度60米左右,我们的绳子才50米,拍照留念,就是绳子够长也不建议瀑降。</p><p><br></p> <p>大林说这样的水谁都出不来,地方狭窄里面又都是漩涡。</p><p><br></p> <p>被我强拉着手的大林一脸生无可恋。</p><p><br></p> <p>龙井溪精华也就几百米长,今天是周四,整条峡谷被我们三人承包。为了这几百米来回驱车700公里,景色确实不虚此行也代价昂贵。</p><p><br></p><p>另三个小伙伴少侠、元芳和shandy今天晚上到连江,而我们赶回去时已经差不多半夜,夜宵吃不动了,各自休息。</p> <p>8月14日:福州罗源县下宅溪。</p><p><br></p><p>带了2根80米、1根50米、1根30米绳子和抛弃绳。</p><p><br></p><p>车把我们放在分岔路口,步行至降点,烈日当空,河谷干涸,福州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p><p><br></p> <p>元芳的状态是不是很好?发着热度背着绳子坚持玩下来,每晚的海鲜都是动力源泉。</p><p><br></p> <p>第一降。</p><p><br></p> <p>今天的降点一路彩虹尾随。</p><p><br></p> <p>拍不出彩虹十分之一二的绚丽。</p><p><br></p> <p>我已经能收这样的绳了。</p> <p>更难一些的依然是少侠出马。</p> <p>整条下宅溪只有这一个降点80米双绳缺了一点,结了一小段,其余降点都可以双绳到底。</p><p><br></p> <p>16点多结束了所有降点。</p> <p>罗源海边有很多类似于阳澄湖吃大闸蟹的船坊,我们找了一家在营业中的。</p><p><br></p> <p>琳琅满目的海鲜。</p><p><br></p> <p>坐在海边,吹着海风,品着小酒,尝着海鲜,人生如此夫(妇)复何求。</p><p><br></p> <p>8月15日:十八重溪。</p><p><br></p><p>十八重溪在距福建省福州约20公里的闽侯县南通镇境内,发源于县南古崖山尾东麓,是大樟溪下游南岸支流。流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其间水平长度500米以上的溪流有24条,取名“十八”,形容其多。</p><p><br></p><p>宁波的当当提前我们2天刚玩过十八重溪,提供给我们拖拉机的联系方式,以为真的是拖拉机,其实是农用车。当看到这大家伙时还真的吓一跳,跑一次500元不限人数,确实不限人数啊,这要坐满得多少人啊。师傅说早上已经拉过2拨人了,我们是第三拨,往山上开的时候又看到3部往回开的空车,今天十八重溪里面的人不得了。</p><p><br></p><p>带了三根绳子,长度分别为80、50、30米及2根抛弃绳。</p><p><br></p><p><br></p> <p>第一降点高约30多米,遇到一支当地人队伍,让我们用他们的绳子下降。我们娴熟的下降让对方的新人羡慕不已,其中还有人说:她们这么大年纪了都玩了这么好,以后我们也可以。(捂脸)</p><p><br></p> <p>等我们四个女的降完,大林解下了对方的绳,还是布了自己的绳子下降。</p><p><br></p> <p>第二降点是我收的绳,女人收绳估计他们很少见到,大林吹了一回说我们队伍里女人都会收绳,哈哈。</p><p><br></p> <p>福建队伍大概30多人都挤在第三降点,少侠在旁边的大树上做了自然锚点,我们利用下降速度迅速超过了他们。</p><p><br></p> <p>爬了一段峡谷之后,出现了当当说的1.5公里的水库,(这个1.5公里是指整个水库的大约总长度)游了大概300米朝右边水坝上切。(后来路上遇到的队伍的人说他们早上经过水坝时有人看守着不让过的)</p><p><br></p> <p>这个水坝和昨天的下宅溪水坝同一家出厂长了一模一样。</p><p><br></p> <p>一路游潭,景色渐佳。</p><p><br></p> <p>又是跳潭,我继续收尾,能不跳的我已经尽量不跳了。</p><p><br></p> <p>大林发现了宝贝。无比佩服他的眼力,谁犯了错都能看到,沿途的风景也不会漏过,这种怪植物更是不会错过。</p><p><br></p> <p>据说是天东,可以煲汤,大林送给了我。</p><p><br></p> <p>自己收绳、拉绳、捆绳一条龙模式,先锋现在已经不等我了,收尾直接扔给了我,让我矫情一下,也暗暗得意一下吧。</p><p><br></p> <p>一处有弯道的降点,前面遇到的福建队人员多绳子不能及时跟上,几个走路速度快的人无绳可用被困在这里,等我们布好绳让他们下,户外活动都是互相帮助的。</p><p><br></p> <p>收尾的少侠。</p> <p>少侠停在弯道处又给我拍了一张。</p><p><br></p> <p>继续岩石攀爬,个人觉得这种攀爬和江西灵山很接近,灵山没有水而已。</p><p><br></p><p><br></p> <p>简单路餐休息过后,都是一路降一路游潭一路攀爬,又遇到另一支几十人队伍在午餐,我们抓紧赶超过去。</p><p><br></p> <p>这是啥?和老虎窗是不是很像,这是十八重溪有名的天窗。该降点可以分2处下降:左边的天窗一绳到底,80米绳子分双绳下有得多余;右边的降点需要转换,高度相当。此时过锚点处是另一支无锡队伍,我们肯定选最好玩最难的。</p><p><br></p><p><br></p> <p>当初不知道是谁打的这个锚点,太靠近天窗了很不理想,但是今天大林没有带电钻而无法修改。</p><p><br></p> <p>锚点太靠近天窗,下降器打好后的位置处于弯处,如果踩不到脚下一点突出的岩石,就会造成解牛尾些许障碍,需要脚蹬绳帮助。我后来收绳时把结都解开,下降器越靠近锚点越好,挂着包钻过天窗就轻松得很。</p><p><br></p> <p>四脚螳螂一样挂着的大林。</p> <p>Shandy。</p> <p>我降到底,后面的队伍帮我们解了主锁,免去了我们收绳子这一劳作。</p><p><br></p> <p>默默关注着我们的大林。</p> <p>另一支队伍降的路线。</p><p><br></p> <p>过了天窗,很快就到了最后一降。</p><p><br></p> <p>我们休息了好一会,等前面一个队伍的人逐渐少了再去布线。对方收尾的朋友认识元芳和大林,少侠抛弃绳布好了他说不用布了,我们一共也就6个人用他们的绳下降吧。</p><p><br></p><p>这段分为2降,上半段20多米,紧接着有个水潭,游过水潭就是第二降点,左右都有锚点,80米绳子双绳正好到底。</p><p><br></p> <p>至此17点不到所有的降点完成。峡谷走了一段之后切上了景区路,要从第十重走到第一重,我们老老实实的沿着台阶路出去,沿途野游的搭帐篷的应有尽有。</p><p><br></p><p>回去的路上一路堵车,到连江已经9点,继续海鲜大餐。</p><p><br></p> <p>8月16日:赶海游。</p><p><br></p><p>大林邀请我们今天去他家做客,下午乘拖拉机出海。9点来接我们时又弯到葡萄园和火龙果园,真正的腐败休闲游啊。</p><p><br></p> <p>喜欢养花的大林原来爱好来源于自己母亲,老人家家里种满了花,一楼到五楼的台阶上都摆满了绿色植物,还有一间佛堂潜心向佛。我们去的这一天她正好吃素食,海鲜点滴不碰,真是难为了老人家了。</p><p><br></p> <p>这个晒的虾干是准备了给儿子带回上海的。</p> <p>大林家人准备的丰盛的午餐。</p><p><br></p> <p>还有这锅需要特别介绍的海鲜饭,元芳说台湾人叫红鲟米糕,有隆重喜事时的一道大菜,(我们百度了一下做工超级复杂)大林家人把我们当贵宾招待啊。</p><p><br></p><p>米是用的糯米,加了小豌豆、胡萝卜丁、不知名的海鲜肉和猪油一起炒啊蒸啊,再加入青蟹,吃在嘴巴里,猪油味的香润、蟹肉的鲜美、海鲜肉的嚼劲、豌豆和胡萝卜的甜爽,丝丝缕缕萦绕在心头。可惜吃了一碗肚子实在装不下,感冒发热中的元芳说她想吃第二碗,因为我们都不吃了害她不好意思再吃。</p><p><br></p><p><br></p><p><br></p> <p>午餐过后,大林家人准备了饮料、水果、袜子等放在挑担里,大大小小10几个人,浩浩荡荡朝海边走去。</p><p><br></p><p>听大林介绍,他们这个村算是比较大的,人口有一万多,但是地很少,密集度很高,当中一条小街,前后的房子沿街而造,想要有点隐私得把窗帘都拉上才行。</p><p><br></p><p>沿着小街走到村口,那里停了一部拖拉机已经挤满了人,我们上了第二部拖拉机。</p><p><br></p><p>大林说拖拉机可以开到海里,乍听真的诧异得很,今天亲眼看到终于解惑了。原来海边滩涂处的沙地已经被冲刷压实得如机耕路一般,拖拉机的发动机装在驾驶室的上方,海水即使到人的大腿也不影响拖拉机的正常行驶。拖拉机开到海里也不是新鲜事了,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只是我们孤陋寡闻而已,他们这地区当初第一个把拖拉机开进海的人是大林父亲。</p><p><br></p><p>开了约1公里多,拖拉机停了下来,我们把鞋都扔在车上,套上袜子就跳进了海里,海水到膝盖处,软软的沙子踩在脚底下,大家如孩童般欢呼呐喊。</p><p><br></p><p>一会功夫,眼看着在膝盖处的海水慢慢退去,露出了海底世界。花蛤躲在沙里约10公分的位置,听大林妹妹介绍,如果有那种很小很小的眼,沙里必定有东西。</p><p><br></p> <p>我胡乱说的赶海啰,原来真的叫赶海。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p><p><br></p><p>很多当地渔民不坐拖拉机,算好时间集伴走到可以采集到海产品的地方,等待海水退了差不多了就开始劳作,大海的馈赠总会有收获。</p><p><br></p> <p>渔民集中的地方肯定宝贝最多,我过去就被赶了出来,被嫌弃的说到旁边玩去不要影响她们干活,我只能赖在边上趁不注意就挖一点,还真摸出来几个花蛤。</p><p><br></p><p><br></p> <p>Shandy撅着屁股低头认真寻宝。</p><p><br></p> <p>少侠不愧是学霸,连挖花蛤这种事都找到了方式。</p><p><br></p> <p>收获不少吧。</p> <p>大林的外甥女,一个超级可爱的小女孩。</p><p><br></p> <p>九节虾。</p><p><br></p> <p>寄居蟹躲在螺里。</p> <p>元芳撑了一把小花伞淑女状,台湾靠海,她肯定心里很不屑我们这种幼稚的行为。</p> <p>膝盖有擦伤的方畅不能进海水,提着桶跟在我们后面挖到宝贝随时装进去。</p><p><br></p> <p>大林专门借了电虾的设备,我玩够了挖花蛤又来玩电虾,虾被电出来如果不及时抓住,几秒它又会钻回沙里。</p><p><br></p> <p>村口的这颗老榕树年龄300岁,我们借福气拍个集体照。</p><p><br></p> <p>满载而归的背影,简单快乐的生活。</p><p><br></p> <p>大林妈妈有心,电来的虾清水里煮一下给我们带上,让我们即使到了火车站,依然可以大快朵颐的吃着海鲜。老人家不知道我们是一群心怀鬼胎、贼心不死的吃货,招待了这么好,我们已经偷偷摸摸算计着下次什么时候再去啦。</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