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田家庵的故事》之第四十九篇《淮南的“锦江饭店”——曾经的淮南旅社》</h3><h3> 作者:赵爱丽</h3><h3> 2020年8月17日</h3><h3> 田家庵自上世纪初崛起后,各行各业纷纷发达起来,便利的交通,不仅引来了外地商人,也引来方园百里的人们,赶田家庵这个热闹的集市,因此每天田家庵里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南来北往的人们,不免就有住客店的需求,一时间,田家庵里的旅店,大小不一,档次齐全,数不胜数。</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当时非常著名的有纬二路(淮河路)上华商公寓,纬二路东段的层楼旅社,经一路(港口一路)上的北兴亚旅社,纬二路太平路口的南兴亚旅社,纬二路中段的胜利旅社,太平街中段的淮南庄,太平街上的中国旅社等等,田家庵大街小巷布满了旅社,多达八十多家,每天迎接着南来北往的人们。</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就旅店的历史来说,可以追溯到尧,那时的旅店叫“逆旅”,至春秋起开始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出行的需要,陆续有官办与私办的旅店,根据大小规模,服务项目,接待规格的差异,叫法也有所区别,小旅店,也叫客栈,旅馆,旅社,如长住的还有叫公寓的,规模大的叫宾馆,酒店。</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田家庵里的大小旅社星罗棋布,而此篇想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田家庵里第一个大规模的旅社,那就是“淮南旅社”,淮南旅社,是老田家庵人非常熟悉的地方,它坐落于淮滨路上,在淮滨大戏院东,淮滨商场西,东城市场南端西侧,原淮南京剧团对面,1956年,田家庵解放已六七年了,市政基础设施已基本到位。</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1956年2月,刚上任的市委书记刘廉民,继续带领淮南市人民建设淮南,因淮南市是重要的能源城,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定期或不定期来淮视察指导,以及各界人士来淮参观交流,为了方便做好接待工作,市政府决定在淮滨路西段建一个全市最大,规格最高的宾馆,接待中央及地方领导及各界知名人士来淮,建筑风格以苏式风格为主,五层建筑结构,建筑面积4000多平米,造型为“L”型,大门朝南,东门是侧门,东西向的主楼为五层,南北向为附楼为四层,四楼顶上是一个大平台,主楼的一楼大厅的门正对着南大门,这五层造型别致的大楼于1957年完工了。</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建好的大楼宏伟气派,按当时这栋楼的规模,起个宾馆,酒店名字再正常不过了,市政府为新中国后的第一个大型宾馆起名给予足够的重视,出台几套方案,政府各部门出谋划策认真讨论,其中有一个方案参照上海“锦江饭店”,上海锦江饭店,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也算得上是上海之最了,锦江饭店建于1935年,是由杰出女性董竹君创办的,解放前夕,锦江饭店也成了进步人士及地下党常聚的地方,我党很多高级官员都曾下榻于此,解放后的1951年6月9日,董竹君便将上海茂名路上的锦江饭店无偿地捐献给了国家,锦江饭店便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宾馆。</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而淮南市有自己的特点,一直以来,田家庵里的大小旅店,大部分冠名为“旅社”,如果起个宾馆,饭店的名儿,从规格上说名符其实,但体现不出田家庵的传统特点,所以最后市政府拍板,起了一个符合田家庵特点的,既低调又接地气的名字“旅社”,再冠以城市名“淮南”,“淮南旅社”就这样诞生了,“淮南旅社”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建的第一个大型宾馆,它担任着各级领导及各界知名人士来淮参观指导的接待工作,通俗点说,淮南旅社也就是市政府的招待所。</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淮南旅社为国营单位,属饮食服务公司,市政府委派淮南旅社书记经理及几位后勤工作人员,但十多名服务人员须严格条件挑选,首先,政治条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根红苗正,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政审要过关,因为在此工作,接待的可能都是高级领导或重要人士,其次要遵守规章制度,并要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再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能歌善舞,身体健康,容貌端装,个子在165以上等条件,这些条件当时堪比飞机上的空姐,想成为淮南旅社的一名服务员,真是太难了!</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招聘条件一公布,社会上一片哗然,尽管条件很高,但淮河水养育的淮南人民,有着滋润的皮肤,姣美的容颜,很快十多位服务员全部招齐,加上领导岗位及工作人员共24人,淮南旅社于1957年秋正式开业了,除了住宿,还有浴池及理发业务。</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开业后的淮南旅社,接待工作异常繁忙,淮南这个能源之都,各级领导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频繁地来淮关注淮南市的工作动态,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淮南市城市的发展,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来淮参观访问,为了安全起见,市政府决定建一个地方国宾馆。</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1959年,市政府选址于舜耕山脚下,建一个园林式的宾馆,即洞山宾馆,洞山宾馆一号楼是在“苏联专家楼”基础上加以建造,1960年,市政府成立了交际处,而这栋楼随之改为“交际楼”,建好的洞山宾馆,陆续接待过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国家领人,而田家庵里的淮南旅社依旧是市政府接待来宾的重要场所。</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随着时代的推移,时光走到了改革开放之时,淮南市不断地向南延伸发展,而田家庵,这个淮南市曾经最辉煌的重镇,逐渐落幕,科技的进步,城市得以迅速发展,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五层楼的淮南旅社,也如垂暮老人,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均不能满足现代要求了,淮南旅社渐渐搁浅,原本那些青春靓丽的服务员也分流了,我所知道的两个能歌善舞的,被分流到文工团,也有去矿务局的,还有去燃气的,公交的,淮南旅社也成了她们心中抹不掉的倩影。</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2002年,在淮南旅社原址处开发金太阳广场,2002年7月28日,曾经是淮南人心目中的“锦江饭店”,几代人心中美好记忆,那五层灰砖灰瓦木头窗户高大结实的淮南旅社,随着大楼的轰然倒下,画上了句号,淮南旅社,是每个田家庵人磨不灭的记忆。</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对淮南旅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一是每天上学经过淮南旅社,好像淮南旅社伴着我长大,我长它也长,对田家庵太过熟悉,走到淮南旅社,就意谓着快到学校了,和小伙伴们去看电影,走到淮南旅社,也就算到淮滨电影院了,因为淮南旅社西就是淮滨电影院,淮南旅社俨然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标志性建筑。</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对淮南旅社久久不能忘怀的另外一个原因,听母亲说,爸爸刚从部队到淮南,没有房子可住,市里就按排我们全家住在淮南旅社,妈妈说,一住就是一年多,淮南旅社的条件好,服务员们很漂亮,说话很和气,又干净又勤快,这样说来,淮南旅社还是我曾经的家,我一直对淮南旅社怀着深厚的感情,可能也源于此吧!</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为行此文,我依然不例外地到田家庵淮滨路上寻一寻淮南旅社的影子,2002年7月,淮南旅社拆除后,在原址上建的金太阳广场,金太阳广场其实就是一个个商铺,这些商铺除了面对淮滨路一排的几家店铺还在惨淡经营着,里面的一街,二街大部分商铺都空着,年久无人,北面的空房及路面垃圾遍地,拆除了那么别致漂亮苏式建筑的大楼,却盖上这么不伦不类粗制滥造的建筑,实在有些不忍直视,站在淮南旅社原址上,我已找不到我的家曾经住在淮南旅社的哪一间,但我却知道淮南旅社在田家庵人心目中是何等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啊!</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遥想着曾经的一幕幕,感受着过往的一桩桩,踏着时光的脚步,赶上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从南到北,我住过农家小院,也住过豪华的大宾馆,不管农家小院多么的温馨,也不管豪华宾馆多么的高档,我依然怀念有着浓浓家的味道的淮南旅社,站在曾经的淮南旅社原址,看看它周围的变化,时光掳走了淮南京剧团,带走了淮滨大戏院,冲刷了淮滨商场,推平了淮南旅社,但却没能抹去我对家的深深怀念……</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