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的回访 / 同村贺茂丰

平凡人

一一贺河家水《邢氏家谱》付梓 <p> 六百八十年前,朔州一个叫邢家河的村子里,一个壮年男子站在一群男女老幼的族人面前,激情地说:″各位叔伯兄弟姊妹们,天下这么大,哪里不能安家。非要困死在这里么?"</p><p> 男子叫邢文琇。文琇环顾四野,看了看被连年山水分隔成渠壑纵横,支璃破碎的乡土,万分动情,万分感慨、又不无凄凉地说:"亲人们,这是一个什么家园呀!原本就流沙满地,衰草矮立、风峭地寒、土地贫脊不说,又逢这大旱三年、后来又水涝三年,还能让咱们活么?咱们的生命还能承受几年?"</p><p> 族人们在这个壮年男子的喝问下,各自环视众亲人,见族人全都一脸菜色,满身瘦骨。个个垂下了沉重的头颅。</p><p> "我受够了,再不愿听天由命,再不愿对它逆来顺受了。我要走,找一个可以养得活人的地方。"文琇公扔下几句活,就领着家人,拖儿带女地离开故土,踏上了寻求新生的路。</p><p> 走出很远了,背后依然传来族人的呐喊,挽留,也有鼓励。</p><p> 文琇公没回头,强把泪水收敛地不露痕迹,踏出坚定的脚步,一直朝前,朝前,走过沙地,走过石山,在宁武关或雁门关,停留片刻、迎着猎猎作响的山风,朝家乡的方向看了最后一眼,刹时泪流满面,或许也呼喊子女,跪了一地,端端正正地回磕几个头。之后决绝地快步入关……</p><p> 一山之隔,两个世界。关外流沙茫茫,关内黄土植碧。好地方呀!不知走了多少天,磨出多少血泡,草鞋断了补,补了断,总算在崞县一个叫永兴村的地方,定居安家,架房拓地,生存下来。</p><p> 这一住就是八代人,将近二百年。</p><p> </p><p> 或许是外来小户受到土人的排挤,或许嫌村风不正,学习三迁孟母,诸多或许的结果,造就了再次迁移。</p><p> 公元一五二二年,文琇公九代孙(推测)后邢老先生三才这支,终于再次搬迁。这一迁成就了河家水邢氏始祖。</p><p> 三才公继承了祖先的开拓进取,敢于拼搏精神,寻求新的生命支点。他在脑海中搜索着所知道的那些地方,回想着所走过的路……刚入关的轩岗不正是个好地方嘛?于是,往北回返数十里,在轩岗境内的一个沟岔中,停留了。在那里,有不多的几户人家,张家、施家、白家、支家,他们既能杂姓同居,又好客乐施。可见此村人情甘暖,宜与相处。再看地貌,两山一沟,树植万亩。坡荒土厚,正好拓荒种地。尤其是人生于这乱世之时,能在一个远离尘世,方便逃藏的地方居住,正是一种福气。"成了,就是这地了。"</p><p> 相处几日后,三才公坦诚地和另外四家说明心事,受到一致欢迊与支持,按照明典的都村,都甲制,在河家水村注册入籍,奠定五百年的基业。</p><p> 之后的日月,三才公一家,在同村四姓人的帮助下,选址林木的边缘,就地取材,伐木造房,撬石圈墙,成就院落。待得安家完善,再养鸡养羊,融融气象逐日而成。再后,则添丁进口,开荒种田,粮食满仓……</p><p> 象所有的田园故事一样,邢氏族人男耕女织,耕读传家,在河家水这块美丽的小村落,安然生息。</p><p> 其时,村外的世界乱哄哄,嘉靖帝正带着他的臣民们,四处赈灾,八方平乱。</p><p> 注: 本文译自邢氏祖碑节</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