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午睡醒来,看到爸爸又在摆弄他的相机,就问他在拍什么,爸爸说在调白平衡,我问他现在有什么好景色拍?他说去走一走就知道了。于是我们拿着相机出发了。</p> <p> 我们选择走河边。龙江河两边正在修路,等路修好以后,这里将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景。</p> <p> 先试拍一张。</p><p> 在家里感觉天有点暗了,没想到出来却发现太阳还很大,拍的照片很白。</p> <p> 两人各自拍照试机</p> <p> 然后给各自拍了一张正经的照片</p> <p> 然后就开始各自发挥了</p> <p> 我看到天空中有好多蜻蜓在飞,就拍呀拍,结果时间浪费了,蜻蜓却没有拍到一张好的。</p> <p> 遇到一个认识的人,他问我爸,你拍的那些东西他们给了你多少钱呀(因我爸经常到处拍视频录视频,有些公众号看到有用,就会把我爸拍的东西拿去用)?我爸说,我不是冲着钱去拍的,他们要用就随便拿去用,我是不赚钱的,他们赚不赚钱我就不清楚了。</p> <p> 聊完天继续走,发现这里的田埂都塌了一段,原来是路压太大了。</p> <p> 这是黄陂的商品房:兴龙苑。在乡镇有商品房卖的,不多吧?黄陂的繁华可见一斑。</p> <p> 走到粒龙桥</p> <p> 桥边的一棵大树刚刚修了枝丫,三个小女孩从树下欢快地跑过。</p> <p> 桥上往上望</p> <p> 爸爸不知道在拍什么,姿势挺好看的😂</p> <p> 我也抓拍两张来😊</p> <p> 发现有四个小朋友,他们想干嘛呢?</p> <p> 原来是想钓鱼</p> <p> 看他们专注的样子,就觉得,比起总是宅在家里玩手机玩游戏的孩子来真是好太多了。</p><p> 以前的孩子出去玩会被家长骂野,但是现在,家长们巴不得孩子出去玩,可是孩子们却都不太愿意出去了。时代变化真是太快了!</p> <p> 这是他们的诱饵</p> <p> 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哦!</p> <p> 看着这张照片,我突然想起了柳宗元的那首《江雪》。如果把河的颜色全部涂白,再把绿色变成枯黄,然后再给这个小朋友戴上斗笠、披上蓑衣,那么,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江雪》了!🤣</p> <p> 继续往前,看到这个菜地上的赶鸟神器,简单粗暴潦草,比起罗岗老家的,真是逊色太多了😂。不过有什么关系呢?效果好就可以了。</p><p> 我倒是觉得挺有我们黄陂人的风格的:粗犷、豪放、直爽、大方、义气、包容、开放、不守旧、不做作、不拘小节、没有花花肠子、注重实效……🤣</p> <p> 路灯早早就开了</p> <p> 太阳还不没下山呢!</p> <p> 岸边的几个乡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喝茶,我说不喝啦!等下太阳下山拍的照片就不好看啦!</p> <p> 抓住夕阳的余晖给远处的狗尾草和老屋拍张照,夕阳下,尘土中的飞蛾一览无遗。</p> <p> 一位妇女骑着单车走过,问我,靓妹,你们在拍什么呢?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回答,她却已经走远了。</p> <p> 突然发现天边的黑云被夕阳镶上了一层金边,贼好看。</p> <p> 像不像一幅中国地图?</p> <p> 我和老爸一阵狂拍,好像要比赛似的🤣</p> <p> 近景远景都要拍几张,实际上不止几张,很多张了。</p> <p> 回到家还要继续玩,这两张是我弄的😂</p> <p> 这两张是爸爸弄的😂</p> <p> 继续走继续拍,这是老爸拍的照片,白平衡微调之后的照片有点偏蓝色,跟我的没有调的是不是不太一样?</p> <p> 这是我拍的</p> <p> 正专注地拍照,突然听到连续几声“校长老师”,扭头一看,是一个小女孩在叫我爸爸。原来是我爸的老同事的外甥女。</p> <p> 我爸和玉云老师经常一起泡茶聊天K歌,所以他们之间是非常熟悉的了。</p> <p> 小女孩超级活泼可爱,大大方方,一点都不害羞,好棒!😘👍</p> <p> 天有点晚了,拒绝了阿姨喝茶的邀请我们继续走,这时又看见了这棵木棉树。这棵木棉树好像更高了,而且枝繁叶茂,希望下次看见它是满树繁花的时候。</p> <p> 经过一个农庄</p> <p> 转弯了,稻田青翠,稻香怡人。</p> <p> 从这条基耕道走回家。这父子仨在干嘛呢?原来他们准备钓小罗非。罗非鱼也就是非洲鲫,非常耐命,什么恶劣的环境都难不倒它。我家旁边的和山河里就有里里丽丽的非洲鲫,而且好像水越臭,鱼越多。</p> <p> 这是我家的田,据说原来有六分多,但是因为以前爸妈上班忙,没时间看管,结果缩水缩得厉害。至于为什么?这个你懂的!😂</p> <p> 自己挖塘,种荷养鱼,然后赏荷钓鱼,这是一种什么体验?</p> <p> 这是我的“老”家,别误会,右边那个才是。</p> <p> 侧面来一张。</p><p> 这个家是我爸自己设计,然后一手一脚帮忙,耗费了小半生心血才建成了一座小两层,虽然跟现在的小洋楼没得比,但在当时,总算是有了栖身之所吧!</p> <p> 快要回到家了,突然间看到这棵“夹缝中生存”的木瓜树,我想到了我们的学校,一间在“夹缝中生存”的学校,这棵木瓜树就是我们学校的缩影。</p> <p> (这几段大家可以不看😊)</p><p> 我们学校自开办起便没有招生优势,因为它离城远(南济桥边,在交通还不太方便的02年它确实有点远),校舍条件又不太好(校舍都是继承老进修学校的破旧校舍)。选择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无可厚非,这个自然也不能怨学生及家长。</p><p> 后来,经过校领导们的不断建设,学校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了,教学条件也越来越好。同时,在老师们的辛勤耕耘下,学校的口碑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家长认同了我们学校,愿意把孩子们送到我们学校来读书。但是这个时候齐昌中学出现了。</p><p> 齐昌中学是一间全新的学校,因为新,有规划,所以校舍大而且漂亮,教学条件好,上边更是全力扶持它。它打着一中分校的旗号去招生,而且还有很多噱头:全空调、全封闭等等。在这样的宣传和游说下,前年我们学校的招生创了历史新低,才四百多个学生。但是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我们学校去年却考出了历史最好的成绩:兴宁市前五名我们学校占了4个,梅州市前十一名我们占了5个。</p><p> 所以,什么都别说了,一切困难都压不倒我们,我们一定可以像这棵木瓜树一样,长得更高、更快、更大、更硕果累累!(好像有点扯远了🤣)</p><p><br></p><p> 散步结束,妈妈的可口饭菜已经在等着我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