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记忆二

迟到的铁哥

有女不嫁苏北男 <p>  </p> <p>  有女不嫁苏北男,这是几十年前上海人瞧不起江苏北边人常说的一句话,我当时不懂什么原因,但知道苏北人穷,所以被人瞧不起。 </p><p> 这几天回江苏老家,我又想起这句话,细查了一下百度。</p><p> 度哥说解放前由于江苏盐城一带年年发大水,淹没庄稼和房屋,大批农民逃到上海,由于沒有文化,素质低,在上海只能做最下层的体力活,被人看不起,谁会把女儿嫁给他们呢?</p><p><br></p> <p>  我的家乡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虽然离盐城有几百公里,但从我懂事起我就感觉到家乡的农民穷啊。</p><p> 如东县丰利镇背靠黄海,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河道沟曲纵横交错,盛产小麦,水稻,棉花,是个鱼米之乡。但还是穷啊!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讨饭,逃难的真不少。自我懂事后才知道,穷的原因是水灾呀。</p><p> 我隐隐记得我六七岁时因下大雨,房前屋后的,绿油油的庄稼被大水淹了,水大的时候进了我家房里。我清楚的记得一次发大水,妈妈借了一条小船划到家门口,把只有几岁的我和我哥哥抱上船,划着小船送到外公家里。</p><p> 农民是靠天吃饭的,这一涨大水,庄稼被淹了,一年的收成就没了,能不穷吗?我从出世到七岁前都是喝稀粥,在饥荒中渡过的。(七岁后便和母亲一起离开了家乡)</p><p> 为了战胜水灾,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自从合作划后,人们不断的挖沟修渠,想用排水法战胜水灾。自人民公社之后,特别是大跃进时期,公社领导採用了人海战术,每年秋后,冬季农闲的时候公社,大隊干部就会要每家派劳动力去挑河工。我舅舅当时是壮劳力,每年必须要去开运河,修沟渠。</p><p> 当河工苦啊,每天自带干粮,挖土,挑土十多个小时,双肩都肿了,有时肩膀都磨烂了。不管括风下雨,大太阳还是下雪,都不能停下。特别是下雪天,一锄头挖下去,冻土只挖出一条白印,手和脚都冻肿开 裂。但是只要人不倒下,挑河工不能不去的,否则就扣你家的口粮,你一家人就要饿肚子。</p><p> 在那人定胜天的年代,动用人海战术挖河道效果还不错。在后来几次回家乡看到家乡变了样,宽敞的运河船儿往来,田野沟渠遍布,到处是小桥流水。再加上绿油油的庄稼,兰兰的天空,农村的风景还是很迷人的。</p> <p> 千条江河归大海</p><p> 尽管当时政府动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开河挖渠,沟渠遍布,想要疏通水流,阻止水灾的发生,但功效不大。水灾爱来就来,年年淹没庄稼,又把田园吞光。农民的穷根拔不了啊!</p><p> 人类的生存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从地理上分析原因。盐城, 如皋县 ,如东等地处于黄海边,这些地区一下大雨,上游的积水奔大海而来。下雨越大,下雨时间越长,下游积水排不赢,形成内涝。 </p><p> 另外大海有涨潮落期,在涨潮汛期,潮水越大,海水通过河流倒灌入内地,又造成田园被淹了。</p><p> 由于海水倒灌造成内涝,肥沃的田地被海水泡一成盐碱地,庄稼一年不如一年。</p> <p> 天水之说</p><p> </p><p> 受海水倒灌之害,庄稼地含盐碱成份越来越高,不但收成减少,而且农民吃水都困难了,河里的水是咸的,井里面的水是苦的。 我们回家乡喝不惯家乡的水,亲人们用“天水”给我们泡茶喝。什么是“天水”?就是家乡的人们每家都有几口大缸,下雨天接屋檐水存放在水缸里畄作饮用水。现在看来是极不卫生的,可是当时家家都是最宝贵的饮用水呢。</p> <p>  怎么样能防止海水涨潮时倒灌于内陆,又能及时排除雨天内涝,这个重大课题一直为难着家乡的人们。通过几十年水利专家们摸索,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有办法了。用疏,堵並用之法彻底根治了江苏南北的水灾。他们沿海修筑长堤,分段建造海 闸门。长潮了就关闸门,海水灌不进来,落潮了就开闸放内涝之水流入大海,真正的人定胜天了。</p> <p>  这是如东县洋口海闸。</p> <p>看看如东县洋口港船闸前轮船是怎么样进出海港的吧!</p> <p>  下面视频来自抖音,非本人拍 摄。</p> <p>  家乡的水灾治住了,以后几年变化太大了,原来纵横交错的沟沟渠渠被填平了,变成了良田,水渠有序的,科学的排例着,保证每亩田有水流入。原来湾曲不平的小道变成宽大的水泥马路,原来低矮的草房子变成了青砖绿瓦的楼房,大部分人家都买了小汽车了。</p> <p>  看看这些房子,在老家叫农民村,放在大城市叫别墅,要是在北京,上海,广洲房价要多少万啊,江苏人不穷了,南通人奔小康了。想嫁过来的姑娘们赶紧呀,晚了就没有你的事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