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第七讲(如何写转句和合句)

冰雨

<p>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如何写起句和承句,总结如下:</p><p>1 起句的要求</p><p>(1)格式</p><p>(2)起句兴起。</p><p>(3)选择符合主题的物象</p><p>(4)起句要用景语。</p><p>(5)要直入主题,切忌拖泥带水。</p><p>(6)不得负面。</p><p>2 承句的要求</p><p>(1)必需是景语</p><p>(2)承句所选之物必需符合主题,无条件为主题服务。</p><p>(3) 必需是偶句</p><p>(4)必需做到承上启下,承句的后分句必需有扩展和扩张。</p><p>知道了起句和承句的写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该怎么样写转句。</p><p>打开韵典,输入“转”,我们会得到如下答案:轉 形声。从车,专声。转运要用车,故从车。本义:转运。</p><p> 再输入“專”,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p><p>从以上两个字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专,是用手在进行纺织的过程。把这个过程用到了车上,就成了“转”(大家想想那个纺车跟车轮的关系就知道了),“專”的目的是为了把蚕吐出来的丝织成布,然后做成衣服,而“转”的目的就是“运”,即韵典中说的“转运”。</p><p>不管是把丝织成布,还是“转运”,用在律诗上,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递进和升华。我们知道,承句结束的时候,上章景语部分就已经结束了,相当于蚕已经把丝都已经抽好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答案是织布。</p><p>布虽然是丝织成的,我们甚至可以从布上看到丝,但丝毕竟不是布,由丝到布,已经实现了本质的递进和升华,这就是转的结果。</p><p> 具体地说,景语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要由客观进入主观了,即是景语转向情语了,但是这个转必须有条件,必须跟着承句来,不能乱转,就跟我们车轮一样,所有的转都是沿着一定的轨迹转,该直行的就直行,该拐弯的就拐弯,如果离开原来的轨迹,那就会断裂,就不是正常的转,最后“运”到哪里去,就不知道了。所以,转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不能盲目地转,不能是为了转而转,而是要就地取材,合理地转。前面我们已经讲到承句的后分句已经在扩展和扩张了,我们想想,如果我们一直扩展,无限地扩展,会是什么结果呢?答案可想而知,肯定是一发而不可收拾,那样当然不行,所以说,当我们扩展扩张到一定程度,就要注意收回来。如何收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合理地转。</p><p>请看例诗:</p><p><br></p><p>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p><p>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p><p>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p><p>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p><p> 例1</p><p><br></p><p>鸿雁是什么?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等。鸿雁后来又用来指代书信,也同样是一种怀亲之情的体现,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以上种种告诉我们,“鸿雁不堪愁里听”是一种继承,是景语,不是情语,虽然这句话本身不是情语,但它与情语就一点关系也没有吗?当然不是,正如这个句子中的“愁”一样,它是能引发愁的,那到底是引发出什么愁了呢?这就是转句要说的:“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这是作者对远行客充满情意的推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比的就是岁月不待,年华易老,这就是情语,刚才的分析表明,作者李颀(送魏万)在这里,转句的转并不是乱转,而是在承句的基础上转的,在承句的基础上由客观进入主观,没有任何的突兀和断裂,这个转就相当自然,完美。</p><p>再看第二首例诗:</p><p><br></p><p>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便:拼音:pián 韵部:先 )</p><p>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p><p>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p><p>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p><p> 例2</p><p>谷变陵迁的典故大家都应该听说,出自诗经,《诗经·小雅·十月之交》</p><p><br></p><p>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跟前面那首诗一样,承句是景语,而转句呢,很明显的,就加入了人的因素,“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一个“回”,一个“问”,形容了变化之大。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回”,韵典解释: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所以,回,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回家的意思,而是“回旋”的意思,就是出征远方的船在回来的时候,找不到方向了,在那里打转,因此才引出了后面的“问”。诗中所展现的当时的情形,即使到了今天,同样符合我们现在的普遍的认知。两首诗的转句都没有停留在起承的客观上,都明显的进入到了主观,转句带有明显而又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作者的内心,充分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使自己个人的主观,融入到读者的认知之中,使作者和读者之间沟通起来毫无障碍,因此,跟第一首诗一样,这首诗在转句位置上我们看到了在起承基础上的螺旋式上升,为后面的合句打下了基础。</p><p>根据对以上两首例诗的分析,知道了什么是情语,情语就是用来表达主观意愿方面的句子。它包括人类本身的主观意愿,和人类赋予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主观方面的意愿。概括起来,转句一般有以下两种写法:</p><p>1 直抒心意。如例2中,“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这就是直抒心意。</p><p>2 通过写含有“比”的物,侧面烘托内心,抒发作者的意愿。如例1中,“树色催寒近”,“砧声向晚多。”比的就是时光和岁月的无情。</p><p>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写转句,都必须注意几点:要自然,要围绕主题,不能太突兀,不能断裂,不能偏离主题。</p><p>那么,转句为什么要用情语呢?</p><p>前面我们已经讲到起句和承句要用景语,景语就是用来描写景物的句子;如果我们在下章还停留在景语上,不走出来,那就势必会造成景物堆砌的结果,整个作品就会很死板,没有灵动感,这样的作品当然就难以体现高水准,读起来就不会有美观;反过来呢,当景物描写达到一定程度,顺势再在景语的基础上加入主观意愿的描写,这样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才能使作品层层递进,才能使作品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螺旋式上升,最后,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转句要入情的原因。</p><p>转句除了是情语,还必须是偶句,请看截图:</p><p> 从以上截图可以看出,这四首诗的转句都是偶句,因为他们都具有以下特征:</p><p> 1 符合“对”的特征:前后两个分句在句式上是应答关系,句式的内容包括字数,平仄,词性,字义等;</p><p> 2 符合“偶”的特征:前后两个分句在句义上关联非常紧密。</p><p> 下面我们一起继续交流如何写合句。</p><p>首先,打开韵典,看看“合”字是什么意思: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合则成体。——《庄子·达生》,这句话说的很清楚,合了,才成体,不合,就不成体。那什么叫闭合,合拢呢?很简单,就是我们初1第五讲里讲的“扣回”,象一个圆周,扣回了,就是合拢了,闭合了;但是,单单扣回是不够的,还要有比,就是说合句中的实必须有比,它和起句中的实,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只有实,没有比,就没有提升,因此,合句后分句,必须做到四个字:实比扣回。关于什么叫实比扣回,前面讲义里已经讲的非常清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这是说的合句的后分句的写法,那合句的前分句该怎么写呢?很简单合句前分句小结前面的六个分句。为了方便,我找来我们初1第5讲的4首例诗。我们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小结前面六个分句的。</p><p>截图一看就很清楚,四首理诗中,合句的前分句即第7分句跟起承转这三个步骤连起来读的时候,在句意上是非常关联的,没有任何的障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合句的前分句小结作用是一览无余的。这里需要再次说明一下的是:并不是全部的唐诗作品都是比兴,只是比兴作品数量较多。在非比兴作品中,只要求扣回,并不要求实比,因此,有的诗看不到比合,也不足为奇,大家不要太过纠结。</p><p>那么,为什么合句的前分句要小结前面,后分句要实比扣回呢?</p><p>我们知道,合句是在一首诗的结尾部分,合句的功能就是升华主题,前分句小结前面的六个分句就是为了最后的升华主题做准备,使最后的升华更有力;后分句“实比扣回”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p><p>1 实。起句兴起,要求的就是睹物而兴起,合句如果没有“实”,就无法扣回,就是说合句只有是实才可以跟起句的实相扣。实和虚,虚和虚是无法相扣的。</p><p>2 比。比就是升华,是全诗的主题最深层次的指向,合句如果只有实,没有比,那就跟起句的是同一个层次,没有提升,当然就无法实现作品的升华。</p><p>3 扣回。合则成体,若没有扣回,整首诗就是一盘散沙,就只能称其为几个句子,而不能称其为一首诗。</p><p>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写转句和合句,下面我们就这两个内容进行总结如下:</p><p> 关于转句:</p><p> 1 必须是情语。</p><p> 2 必须是偶句。</p><p> 关于合句:</p><p><br></p><p>1 合句前分句小结前面六个分句。</p><p><br></p><p>2 合句后分句实比,并扣回起句。</p><p> 至此,关于如何写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就已经讲完,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全部,更深层次的学习将会在高级年级进行。</p><p>今天的课就到这里</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