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盐古道上的沙漠驿站——安久庙遗址

爱摄汇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8月初秋的一个双休日,我相约几个朋友踏上了寻找安九庙遗址的路程。我们从乌海湖马堡店出发一直沿着穿沙公路一直向北,大约走了四五十公里的路程到达了我们的第一站,阿拉善巴音木仁苏木。来到这里已快接近中午,我们在这风光旖旎的黄河岸边简单的吃了顿野餐。稍作休息之后便开始了我们的寻找里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百度和媒体得知安久庙也称“色勒庙”或“赛尔庙”,遗址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东距现巴音木仁苏木人民政府驻地(老磴口)约26公里。据史料记载,赛尔庙是北寺(福音寺)属庙,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当时阿拉善旗磴口地区4个巴格总管——萨日木德·阿睦尔吉日格勒出资并主持修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萨日木德·阿睦尔吉日格勒是阿拉善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因战功卓著,清王朝授予“戴青巴特尔”称号,赏二品顶戴花翎并分为“辅国公”,百姓尊称其为安久大人,赛尔庙也被当地群众称为安久庙,该庙是阿拉善旗王公去京和回乡的常经之所,也是吉兰泰驼路盐道至老磴口漕运码头的重要驿站,赛尔庙因此香火旺盛,最多时有喇嘛100多人。后于文革期间被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三点左右我们在朋友的指点和老乡的帮助下找到了这条巴音木仁通往西处的一条土路,路还不算难走只是有点灰尘扬起,一路上只看到几只骆驼悠闲地在那吃着草,路上人迹罕至就连手机信号也时有时无。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了朋友所指点的这个地方,(路标大约是84公里到83公里之间)在路南面竖立着一根很不起眼的蒙古人特有的旗杆,下车往南望去是一片平缓的灌木和沙漠地带,再仔细看远处的古城堡隐隐约约的呈现在你眼前,目测大概有二公里左右,因为车进不去我们只能徒步进去,走在柔软的沙丘和灌木丛之间,感觉出奇的宁静,没有一丝声音,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偶尔会穿出几只野兔在你的面前瞬间就消失了。大约走了十几分钟城堡遗址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从远处看断壁残墙古城堡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犹如心电图一样高低不平的在你眼前跳动。走近再看一座座干打垒似的土坯墙东倒西歪,犹如我们现在棚户区拆迁的房屋一样破败不堪,在他的周围不是散落着一些瓦罐碎片,据说还有古铜钱币但我们没有发现。在里面的一个破旧的供桌上还放着蒙古人刚刚祭祀过的东西,红酒和牛奶还有一些散落的钱币,而巴音木仁又是离这最近的地方,另人不解的是这里住的大多是回族 信奉伊斯兰教,这里的回族也很特别,俗称“缠头回回”他们跟这里蒙族有什么渊源远吗?而安久庙又和巴音木人有什么关系呢?欢迎赐教。我转遍了遗址周边想找到这里是否有枯井,但没有找到,一百多年前他们饮水从哪里搞到?是去二十多公里的黄河用骆驼驮回水来吗?临走时我有了答案在它西边不远处有一片盐碱地,几十年前或更早可能是一大片水塘,他们也许就是靠这里的水生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阳光逐渐西下,安久庙在余辉的照耀下更显的神秘莫测,仿佛耳边又响起叮叮当当的驼铃声,岁月远去了鼓角争鸣,黄沙淹没了驼盐古道,时间荒芜了烽火边城,只留下后人那一串串熟悉的脚印和身影留在图片中……。</span></p><p>◆谨此感谢和我一同前往的朋友的大力支持!</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