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大青甘环线游第三天(8月4日)行程:</p><p> 大柴旦—东台吉乃尓湖—水上雅丹—宿大柴旦。</p> <p> 东台吉乃尔湖位于青海格尔木市柴达木盆地内,海拔2686米,面积120余平方公里,形成于260万年前,属硫酸镁亚型盐湖。因储量巨大,含盐量非常高,湖水呈湛蓝色,与天空相互映衬,水天相连,蓝的迷人,它是柴达木盆地上的一颗璀璨的蓝宝石,游人经过这里都会被这奇异的蓝色的湖所吸引,谌称其为青海“小马代”。</p> <p> 东台吉乃尓全景视频。</p> <p> </p> <p> 东台吉乃尔湖边是细腻的白色结晶,而湖水是清澈干净到极致的纯粹,好似童话故事里的仙境。</p> <p> 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凭空而出的一片”汪洋“,雅丹魔鬼城立于这片汪洋之上,魔幻而神秘,有着绝无伦比的惊艳美景!这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青海乌素特水上雅丹景区。</p> <p> 结束东台吉乃尔游览后,驱车30公里,我们继续乌素特“水上雅丹”的游览。</p> <p> “水上雅丹”视频。</p> <p> 大青甘环线游第四天(8月5日)行程:</p><p> 大柴旦—无人区公路—青海雅丹魔鬼城—阿克塞石油小镇—阳关古城—宿敦煌</p> <p> 在大青甘环线游的第三天和第四天,我们两次经过网红最美U型公路—315国道。</p><p> 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也打卡拍照留影了一下。</p> <p> 穿越U型公路视频。</p> <p> 我们大青甘环游第三第四天两天的行程,公路两旁绵延数百公里,由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地质工作者称为雅丹地貌。</p> <p> 柴达木的雅丹地貌,是75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的湖泊沉积物,由于地质运动抬高而脱离水体,期间的盐和沙凝结地壳被西风侵蚀雕塑而成。它们广布于柴达木西北部,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分布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p> <p> 在环线线第三天去东台吉乃尓的途中,在一个叫“南八仙”的地方,我们包车司机杜师傅的热情引导下,我们离开主干公路,有机合深入原始雅丹地貌数公里,仔细观察原生态的青海雅丹魔鬼城地貌。</p> <p> 这里奇特怪诞的地貌,飘忽不定的狂风,由于地形奇特而生成的诡秘瑟人的风声,再加上当地岩石富含铁质,地磁强大,常使罗盘失灵(当然手机也没有任何信号失灵了),导致无法辨别方向而迷路,被世人视为魔鬼城,迷魂阵,别具一格。</p> <p> 穿越了柴达木盆地醉无人区公路,途中我们参观了位于新疆、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废弃的阿克塞石油小镇。</p> <p> 阿克塞石油小镇因为石油资源的枯竭,让繁华的万人小镇,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空城。后来,这座空城因为悬疑大片《九层妖塔》在此取景而被人熟知。</p> <p> 从阿克塞石油小镇出来车一路向西行驶约80多公里左右到达阳关景区。</p> <p>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接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p> <p> 阳光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名杨中外,情系古今。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两者都是“丝绸之路”重要关隘。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p> <p> 从古丝路到河西走廊的开通,始终离不开的灵魂人物就是张骞,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从青年时离家到老年时回归,可谓九死一生,也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汉武帝在设置四郡两关的同时,即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阳关成为了张骞最辉煌的一站。</p> <p> 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p> <p> 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在山南面,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 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p> <p>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曾经的交通关隘,如今已是一片荒芜,只有漫漫黄沙似乎还在诉说着曾经辉煌的历史。</p> <p> 从阳关景区出发约经80公里,扺达敦煌市。夜宿敦煌。</p><p> 大青甘环线游第四天的路途很长,全天从雅丹地貌去往敦煌的路上经历610公里,沿路看到茫茫戈壁滩,一望无际,虽然荒芜,但别有一番情调在其中,她宁静又辽远、粗犷又豪放,让我感到了一种孤独的壮美。</p><p>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