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据教育部对新的小学科学教材使用要求,自2020年秋季学期起,小学科学四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为了使各地更好理解和把握新教材,了解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因疫情原因,在2020年8月12日至14日,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远程直播培训研讨会将在科米平台进行。</p><p> 湛江市霞山乐群学校科学组全体老师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翘首以待!</p> <p> △8月12日上午,培训伊始,我校黄桂梅主任早已经坐在书桌旁认真收看,仔细伶听且做好笔记。</p> <p> △而每位老师都以专注的姿态分别在不同的地点聚焦同一个地方一一科米课堂教育平台,共同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设计,借此提高本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p> <p> 此次培训会是四年级上、下两册六个单元解读、单元试教情况交流、研讨课观摩、交流研讨(结合研讨课、单元解读等进行答疑解惑)。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大会新增“三节互动研讨课”及“三场专家报告”。由于此次培训大会第一次采取了网络远程直播培训的方式,特别设置了“互动研讨”环节,在大会直播期间内,所有参培教师们可以在“聊天室”内发言,实时进行互动研讨,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此次培训大会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与要求,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落实课标理念等有关问题做了详细的讲解,针对教师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说明。</p> 1、单元解读 <p> △唐莲君 老师在这次培训交流展示《声音》及《电路》两个单元。以单元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和作用、单元的认知特点——思维、逻辑、方法及单元解读三个方面为基点为老师们分析解读了《声音》这一单元。并向老师们提出两点建议:1.用好教师用书和活动手册;2.理解探究活动的概念指向。</p> <p> △徐莹莹老师负责《运动和力》单元解读:从单元设计概述、分课时解读及教学建议、教参的学习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并从物体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体验工程技术领域的学习提供了教学建议。</p> <p> △王小梅老师负责《呼吸与消化》单元解读:从单元概述、分课时解读、单元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讲解。给教师们提出了三个建议:厘清单元内容与学段学习主题的联系、把握单元学习目标指向的关键要素、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发展的显性化。</p> <p>△尚秀芬老师负责《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分别从设计单元思路和各课教材分析方面进行了解读。</p> <p>△娄立新老师此次负责《岩石与土壤》单元解读:分别从单元整体介绍、分课时内容介绍两方面进行解读,并对此课提出了四点教学建议。</p> <p> 五位优秀老师的各单元讲解非常到位、精彩,配上大量图片、视频资料和教学素材,环节紧凑、清晰,引人入胜。给我们一线教师在以后授课中明确了方向,具有指导作用,解决了之前在教学中的一点茫然,不知如何把握教学中的度的困扰,真是受益匪浅。</p><p> 教版新教材呈现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与旧教材的用探究过程来呈现相比,新版教材让老师更容易把握教学内容重点,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探索和研讨中充分呈现。</p><p><br></p> 2、单元试教报告 <p> 贾欣、李美凝、王庆志、谭嘉雯、张硕、王晓峰、王瑾七位优秀老师在大会中全面地分析了试教情况,分享了教学中的经验和教学建议。</p> <p> 新的教材需要在一次次试教中发现问题并且去完善它。</p> <p>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是众多专家老师、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结晶,他们在编写新教材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让孩子学好科学,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新版教材沿用了2007年教材的思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更加强调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经验,发展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教材需要在一次次的试教中完善,将理想的教材变成教师的教材,把理想的课程变成教师的课程,最后转变成学生的课程。所以老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先了解教材,在逐步实践中领悟教材。做到基于教材,超越教材,不被教材束缚,对教材领会透彻。</p> 3、专家报告 <p> 三位专家用不同风格作了三场报告,用六个字形容:精彩、真实、生动。</p> <p> 专家徐陶基于杜威教育哲学为老师们分析讲解了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要点。</p> <p> 专家罗会仟从自身的经历讲述科学之路,贴近生活的报告,真实生动地展现寒门子弟的成长道路。</p> <p> 专家陈征此次大会中报告了《科学课中的科学思维启蒙——以物质科学为例》。其中,陈征博士还做了非常丰富的实验教学示范,陈征博士让现场老师合作参与了莱顿瓶实验,让老师们通过亲身经历感悟探究学习中亲身体验的重要性。现场实时互动,十分精彩,让整个会场的气氛升华到极点。</p> <p> 三位专家的精彩绝伦报告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更是能力的补充。</p> 4、研讨课 <p> △杜伟老师通过提前视频录制方式向我们展现了精彩的小学科学课教学课堂——《用气球驱动小车》。杜老师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紧扣课标,贴合学情,主次分明,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为我们示范了如何灵活的处理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在板书设计脉路清晰,显示出不一样的效果图,是本节课的亮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帮助与启发。</p> <p> △郑淇老师展示了《感受我们的呼吸》一课。本课中,郑老师设计了简单而巧妙的教具和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了人体的呼吸过程。首先,郑老师通过呼吸操导入本课,让孩子充分感受呼吸,认识呼吸器官,感知身体在呼吸时发生的变化。之后,通过模拟呼吸实验,将呼吸过程可视化。再通过视频梳理以及“将呼吸器官贴在身体对应位置”的活动,最终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了解了人体的呼吸。整堂课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自然而主动的完成了概念的建构和思维进阶。</p> <p>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研讨课。李媛老师通过与学生回顾我们的地球家园引入课题,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岩石与土壤的特点及收集地点,并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出“土壤与岩石分别有哪些用途”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利用文字、影像等自主学习资源来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班级记录表引导学生交流归纳自学所得。最后李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体会到岩石与土壤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感性。像岩石和土壤这些冰凉物质却被李媛老师描述成有一段温度的故事,本次培训真是令人难忘。</p> 5、互动研讨 <p>△ 童海云老师主持了北京、重庆、沈阳三大会场的互动研讨环节,会议现场以及分会场的教研员、骨干教师们纷纷积极发言,实时进行答疑,达到了非常好的互动效果。梁琰博士就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变化与对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大会最后,童海云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本次大会老师们收获颇丰。</p> 6、心得体会 <p> 这两天半的培训,我们的感受是精彩纷呈一一高潮叠起一一意犹未尽一一收获满满。</p> <p> 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接受到很多前沿的信息。掌握了教材的整体特点,明确了各个单元的编写思路和编写意图,学习到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线科学教师,今后必须深入细致研究课标,研究教材、教法,力争把先进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断探索实践,让这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教学行为,以此次培训为指导做出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在不断的实践中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真正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以新的姿态,将新课标、新教材融入自己的新思考,带领学生走进新课堂。</p> <p>图文:湛江市霞山乐群学校全体科学组成员</p><p>编辑:陈娟</p><p>审核:周高伟 黄桂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