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8月17日下午,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投入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我们聆听了全国优秀科研校长张景浩的讲座———《课堂因探究而精彩》。</p> <p> 张景浩,原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校长,现任唐山张景浩实验学校校长。1953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北京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东联教育研究院副院长。</p><p> 先后荣获:“大兴区十佳校长”;“大兴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家教园丁奖”;“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优秀校长”;“全国优秀校长特殊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p> <p>主要内容回顾:</p><p>一、找回失落的天资</p><p>(一)飞不起来的天鹅</p><p>(二)“钱学森之问“与“朱棣文之答“</p><p>二、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p><p>(一)一个司空见怪的误区</p><p>——“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p><p> 例1:“找位置”——举一反三</p><p> 例2:“找春天”——导而弗牵</p><p>(二)一些似是而非的教育观念</p><p> 1、“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p> 2、学生就像盛知识的口袋,老师就像往口袋装知识的人(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p><p> 3、学习学习再学习</p><p> 4、“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不进)</p><p> 5、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吸收”的过程。不在乎药贵不贵,在乎对不对症。</p><p>(三)课堂因错误而精彩</p><p>三、“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p><p>(一)课堂教学中“勤“与“懒“的争鸣。</p><p>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究、架构知识的过程。</p><p>(二)“二八律“成就高效课堂争鸣;</p><p>(三)聚焦课堂结构,提出课堂教学“二八”构想</p><p> 1、学习李烈校长“课堂上,教师要勇敢地“退”,适时地“进”的教育教学</p><p>精讲多练</p><p>课堂上老师的精彩是学生的精彩</p><p> 2、剑指课堂教学结构,建构科学课堂教学时空观</p><p>(四)勤于课前——懒于课上——思于课后,建立科学课堂教学模式;</p><p> 1、勤于课前——教学准备上“以十当一”</p><p> (1)三种教学模式比较</p><p> A:功在课前【主要精力放在备课】</p><p> B:功在课后</p><p> C:课前课后均衡分配</p><p> (2)“三精心“备课原则</p><p> 精心确定教学目标——哭准坟头</p><p> 精心预设探究亮点——激疑问答</p><p> 精心设计板书内容——留下完整教学思路</p><p> (3)线段、射线和直线——青年教师张微探究教学评优课案例</p><p> 2、“懒于课上”——教学投入上“以一当十”</p><p> (1)三提倡的教学方式</p><p>教师讲课“惜字如金”,教师教学“装傻充愣”,教师说话“慢半拍”</p><p>(对学生提问不必有问必答)</p><p>(2)”懒教师”与”勤学生”——郑自苹”圆的面积公式”教学</p><p>(3)学生为什么喜欢体、音、美</p><p> 3、”思于课后”——教学反思“有一说一”</p><p>反思课堂学生参与度</p><p>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p><p>反思教学是否设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p><p> 4、当勤则勤,当懒则懒,当进则进,当退则退。</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校长此次报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二八律” </span>(即教师讲课时间与学生学习的时间比例为2:8,)<span style="font-size: 18px;">构想,他说我们要学习李烈校长“课堂上,教师要勇敢地’进’,适时地’退’”的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勤于课前—懒于课上—思于课后”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勤于课前”就是教学准备上要“以十当一”,做到功在课前,做到“三精心”备课准备,即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精心预设探究亮点,精心设计板书;“懒于课上”,则是说教学投入上“以一当十”,提倡教师讲课“惜言如金”,教师教学“装傻充愣”,教师讲话“慢半拍”,跃跃欲试,但引而不发,把课堂真正的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做好引导启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孩子“争”起来。</span></p> <p> 反思我们之前的教学,在课堂上,事无巨细,总是觉得要把每个知识点都要告诉学生,一节课滔滔不绝,说的口干舌燥,但一节课学生真正自主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最终学生们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老师课堂上的“勤”,导致了学生思考上的“懒”,事倍功半,本末倒置。</p><p> 本场报告结束后,我们与会老师进行了交流讨论,我们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备课上,对一节课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到课堂上,做一个“懒”老师,少说多引导,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展示一节课的精彩!</p> <p> 此次暑期培训,不仅有利于提升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优化教育理念,而且洗礼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激发我们进取的动力, 为新学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