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骄阳中,那挺拔的身影

乌工务段乌北线桥车间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乌北线桥巡养车间 王彤 黄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发生后,还有一些人并没有宅在家中,而是在那条时而笔直时而弯曲的铁路线上,为了铁路运输的畅通忙碌着,他们像是可爱的的小黄人,黝黑的面庞上展露着坚定,迈着扎实稳健的步伐,成为铁路线上稳固的安全保障。在这群小黄人的集体中,还有一道特别的蓝色身影,成为一道不一样的风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间间不大的钢板房,驻守在铁路道口旁边,为了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同样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道蓝色的身影就像是挺拔的青松,屹立在岗位上,默默地而又坚定地,向列车显示出安全的信号,他们就是道口看守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道口看守工作,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每个人都有一个共识,道口绝不能出事!万一出事造成的后果和损失将会是无法承担的惨重。在城市暂时休眠时刻,更需要铁路大动脉的畅通,道口安全,反而是更加的凸显。乌北车间的45名道口工,在得知城市即将按下暂停键后,主动奔赴乌将线、芦草沟线14处道口的看守岗位,把自己挺拔的身影坚定地定格在铁路线旁。</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赵红波是乌北线路车间道口工队工队长,7月16日夜间,听到党支部的召唤,他把孩子送往妻子单位后,立即赶赴车间进行组织工作,日常还要兼职汽车司机和修理工,不仅抢修道口设备故障,还要给各道口送饭送水,做好后勤服务,顶着朝霞而出,披着星光再归,让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孙源根是一名34年党龄的老党员,严重的腰病使他常年戴着腰垫,身躯已经佝偻,但他不仅担任道口的正常值班工作,班后还主动发挥自己电工的特长,爬上爬下检修车间电路,抢修故障道口设备,确保了车间驻地的生产生活用电和道口设备的正常使用。那凝聚而专注的目光,更让胸前的党徽闪烁光芒。</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努尔买买提,妻子在单位集中,自己在道口坚守,家里只有三个孩子封闭在家,由14岁的大女儿挑大梁,照顾着弟弟妹妹,说起家里的时候,他也只是苦涩地笑笑:“咋办呢,孩子经历些事,才能长大”,却从未提出过回家的请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母亲谁能舍得离开自己的孩子?但李洁茹、郭静等女职工,把年幼的孩子安顿给家人,毅然赶赴了岗位。一个多月以来,只有在夜深时,看看孩子的视频,听听孩子的呼唤,才能用泪水慰藉自己的心灵!</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道口工队的这些同志们,他们也许不是年富力强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深受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的折磨,但他们还是在党支部的号召下,在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能量,展示出他们的凝聚力和坚守的意志。酷热和憋屈的道口房,加上过往列车的噪声,驻守的环境可想而知,但是他们克服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依然一上岗就保持着最佳状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畅通和疫情防控两不误,乌北车间党支部多次专题分析道口工作,研判道口风险,及时堵塞漏洞。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交叉流动风险,并保证道口正常运转,党支部及时发布指令,合理调整人员安排和班制,在具备条件的道口安排人员住宿和开伙,送去床和电磁灶具等基本生活用品,定时供应米面油蛋菜和防疫物资,为无水源的道口定时送水,尽最大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帮助解决困难。党支部还多方联系医院社区,及时为患有慢性病的同志取来药品;主动协调各个道口驻地的社区,为岗位上的道口工进行核酸检测工作,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夏天蚊子多,有的同志被叮的满身包,党支部及时购买了蚊帐和防蚊药剂送到道口;做到随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疏导思想矛盾,确保职工队伍思想稳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列车呼啸而过的时刻,正是那些坚定的身影,让党旗高高飘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