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h3><h3></h3><h3></h3><h3>
今年是建厂四十周年,不少人翻找着老照片,讲述着心中的故事。单位领导也让我找找老照片,我翻遍了影集就找到那么几张,那个年代相机还未普及,这几张老照片对我来说是弥足珍贵。
<b>羞涩的青春是美丽的海子</b>
我1987年毕业分配到九江炼油厂大化肥筹备处,参加首套国产化大化肥生产筹备。在筹备期各专业的大学生被安排到不同的车间实习,我被分配到当时的动力站电气运行工段学习,这张照片就是在电气倒班楼抄表时留影。我清楚的记得这张照片还是当时九炼很有名的摄影师彭甫松帮我拍的。<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我刚从学校分来脑海里是一穷二白,在电器运行工段我被分配在吕浔班长班里,吕班长教我如何盯表、巡检、加减负荷,教我要学会仔细观察、总结,及早从细微中发现事故隐患,后来又在检修工段学习,学习继电器的调试、高低压开关柜的检测试压,师傅们的无私传授让我对电气设备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九江大化肥原定国产化,但经过专家多次可研性研究最终采用全套引进设备。前期没有图纸,什么资料都没有,处领导就从友邻大化肥厂要来相关图纸,自己晒图,请本单位的老工艺师、设备师给我们这群年轻人讲解工艺过程、设备性能,大家是你追我赶的学习。记得八十年代末,那时没有电脑还是铅字排版,单位领导就开后门从职工学校借来老式英文打字机,大家轮流一个英文字符一个英文字符敲出一本本厚厚的英文化肥资料,让大家早早地接触国外相近大化肥厂的有关大化肥内容。大家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各个专业口出现了不少小专家,纷纷参与了后期设计准备阶段的研讨,其中小鱼儿(昵称)对尿素静设备的独到研究,直接参与了意大利尿素关键设备设计的研讨。<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在学习之余大家仍不忘参加全厂的各项活动,记得有一年厂里举办安全知识竞赛,要求党政工团妇参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获得全厂第二名的好成绩,为工程指挥部获得了荣誉,也打响了大化肥生产准备处的名声。
<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青春是一张纯净的白纸,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
</h3><h3> <b>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b></h3> 1993年我来到尿素项目组,直接参加大化肥尿素装置的施工建设。当时我们上班的地点是厂区最远端,骑自行车要半个多小时,路都没有通,到处都是灰,遇上雨天那就是烂泥坑。上班就是看图纸,然后上现场检查施工质量和进度,那时施工图和安全帽就是我们的宝贝,稍不提防就会被人捎走。施工规范、安装检测工具那就是葵花宝典,可遇不可求。那时还没有业主、监理公司之说,只分甲方和乙方,我们是甲方,我们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考验;设备到达现场通知施工方一起开箱验收,抓工程进度没有休息之说,无论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必须随叫随到,就这样硬是在男人工作的场所留下女同志的一片足迹。<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造粒塔、二氧化碳压缩机组是尿素装置的两个核心设施,在浇注造粒塔时,甲乙双方都没有经验,施工方案、安全措施、专项技术方案、检测方案,一轮又一轮方案的探讨、施工、再改进,造粒塔终于在我们眼前耸立起来了;二氧化碳压缩机随着主轴的坐落,动平衡一直不稳,化六建一直奋战在现场,我们的项目经理、设备安装工程师、分管尿素项目的指挥也一直工作在现场,遇到问题大家互相讨论切磋,最终经过多次的安装调试,终于满足了安装要求。1996年九江大化肥厂终于建成了,前前后后历时十年,凝聚了我们千万个日日夜夜,凝聚了我们无数的汗水和成功的喜悦,九江炼油厂从此一厂变二厂,江西人民有了自己的大化肥,农民粮食丰产有了指望。<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九江大化肥厂在投产运行了十几年后,与2010年正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当时郭祖良副指挥已退休,特意从南昌赶回九江,召集我们这些老尿素项目组的人,来到造粒塔前留下了我们的合影,这也是唯一的一张在尿素装置前的合影,回头望着曾经一寸一寸滑模浇筑起来的造粒塔,一颗螺丝钉一颗螺丝钉校核检验安装起来的二氧化碳压缩机组,是满眼的不舍。
<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 <b>岁月是一壶老酒有香醇也有苦涩</b>
1999年随着聚丙烯装置的建成,“七五工程指挥部”的历史使命也宣告结束,我经过辗转来到了退休办也就是现在的行政事务中心。从紧张繁忙的工作岗位转换成繁琐细碎的工作,一下子难以适应。我的新工作是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这些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干部们,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组织观念特别强,他们的身上有着许多的故事,慢慢的我学会了如何工作,如何做好为他们服务。微笑、耐心、倾听是工作原则,慰问上家门、生病到床头,一杯水、一把椅子,是工作方法。我也成了他们信赖的人。
岁月如梭,我也从青年变成了大妈,那些老干部们从当初的40人到现在的13人,从魁伟军人到弓腰缩背的耄耋老人,我看到了对生命的敬畏。如果说前十年我的热情我的汗水洒在了大化肥的建设上,那么我人生最珍贵的二十年全奉献给了离退休工作。明年我也终将退休了。
<br></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