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得以升华

望小六(六)

录课纪实随感 <p>  世界上有一种难以逾越的距离是“同学们,你们好!——同学们再见!”;世界上有一段最长的时间是“3秒——20分钟”;世界上有一个最难掌控的时机是“机动5秒”,世界上有一种最大的收获叫“浴火重生”。</p> <p>  2020,在这个美好的年份,我经历了从没有过的琐碎,大事儿小事儿一件件接踵而至,压得我几近无法喘息,事儿再多也得一件件捋顺,情况再难也得一步步前行。</p> <p>  2020.06.26晚接到了一个艰巨无比的任务——录制哈尔滨教育云平台的课。当得知这一消息时又激动又惶恐,觉得是一种认可更觉得压力重重,因为今年家里的琐碎事儿太多,况且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老教师还接了两节课(当时觉得参与过尚志的录课工作,这才两节算个啥?后来真真儿觉得着实轻视了它),于是“破车揽重载”的日子就这样愉快地拉开了序幕。</p><p> 接到任务后即便家里再忙,这事儿也得马上行动,第二天早上就直奔单位去二年级某班偷了教材和教参,然后把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好好研究了几遍,得先在脑子里有个大致体系,做到心中有数啊,这才能为后续备课、制作脚本、录制视频课做好铺垫。</p> <p> 2020.07.02,由哈市南岗教研室牵头儿的录课团队召开了腾讯视频会议,一小时左右的会议内容看出来各负责人准备及其充分,可是却对我这头牛弹了琴,涉及到的都是“技术活儿”,那些提到的“名词”不仅没弄过还没听过,真是愁煞我了,可开弓哪有回头箭,硬着头皮先不懂装懂吧。当教研员石妍姐建完尚志的小群以后,好家伙!我更坐不住板凳了,因为有太多比我优秀的同伴,上报的也才大都是一节课,不自信的我又瞎想:这工作一定不简单,苗春艳啊苗春艳,自己半斤八两不知道吗,还两节?瞬间头顶上的乌云犹如千军万马席卷而来。幸好石姐在群里嘱咐大家: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所以,我这个大白也赶紧顺势表态:我是学困生,请大家多关照。话是这么说的,其实也是这么做的。</p> <p>  解锁脚本。脚本?迷茫!在看过“样子”以后,开始“照葫芦画瓢”,别人一小时完成的自己鼓捣小半天儿,先生让我全权求别人,可我不想:怕休假时的叨扰会影响他人心情,再说这工作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哪能次次都麻烦人家。所以,自己摸索着不懂就问。记忆深刻的是脚本中插的图片要求比例是3:2和照片6cmX9cm,找不到软件中的尺子,这么简单的问题又不好意思问,怎么办好呢?找来了刻度尺直接在屏幕上量,这可把家人乐坏了😂“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间在研究pdf格式时发现了图片尺寸按钮✌再后来在审核导师和团队伙伴的帮助下,自己不用“照葫芦了”完全可以自己“写生画葫芦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已然迈出了,这就是努力后的小确幸!感恩,团队!🙏</p> <p>  解锁课件。我会制作的仅仅是PPT里简单的动画,看着别人制作的flash真是羡慕啊,但我想:要做自己擅长的,课件仅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可就这简单的PPT也把我难够呛,偶尔几张会有几十个动画,从进入——消失,里面的顺序有时让我弄得乱作一团,播放一次不对再修改再播放,就这样反反复复笨拙地操作,一小时,两小时……时常安慰自己“慢工出细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插入学生音频时我又难住了,插入后任凭我怎么操作,都不能声音和课件同时播放,百度上的方法都不是我想要的,怎么办?😭还是求助吧!同事晓红和大瑜都耐心讲解,可我这学困生的PPT版本和他们的不一样,找不到他们说的操作按钮。就在我决定要去广告公司图个省事儿的时候,石妍姐说:苗子,你还得自己学会,这得反复修改,你还能每次都去广告公司吗?你有哪不会去求助艳玲,她教你,学会了就掌握了一项技能啊,以后也受用。我听了石姐的建议,厚着脸皮上门求助了同事晓红,东西到了她手里“三下五除二”呀,是真简单啊!回到家里反复播放操作,心里仿佛看到了一点光亮,这也是努力后的小确幸!感恩,“老师”!🙏</p> <p> 解锁录课视频。最重要的录制视频开始了,有人建议分段录制最后剪辑拼接,为了偷懒不学这技术,最后下定决心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去录制。但这个难度确实不小:课件和语音得配上,不能迟不能早,杂音要小,开始3秒后方能讲话,语速适中吐字清晰,讲授时间不得低于12分钟,结束时间20分钟上下机动只有5秒。了解这些要求后,确定录制时间(只能晚上,白天有施工杂音大。),于是把家人都撵另一卧室,下令不许出一丁点声音,违规者必遭“河东狮吼”。</p><p> 一切准备就绪,坐在电脑桌前却迟迟按不下开始键,是怕不能一气呵成而怯懦。终于鼓足了勇气,3.2.1再空3秒“同学们,你们好!”就这一句我就反复了不知多少遍,不是早了就是迟了。终于通过了这3秒,一直还算顺利……“完!”为了没噪音只能用本子上的触摸鼠标,不过它好像跟我做对,偶尔不灵敏(最恼火,总因为它)“重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同学们,你们好!……完!”手指像得了脑残,怎么就偷摸触了鼠标,动画提前蹦出来了!该灵敏时不灵敏,不该灵敏瞎得瑟,“重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同学们,你们好!……完!”眼瞎吗?明明是四行有多少?怎么就说成了四盒有多少?“重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同学们,你们好……完!”录的遍数太多了吗?咋这么多口水,要流出来了吐不出来咽不下去,结果音调跑了偏“唉,重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就这样,反反复复几十遍,最后终于一气呵成了,可时间20分钟15秒,还是不行啊?一看表后半夜了,算了!自己审一遍,再求石姐审核有啥问题再重新录制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天,石姐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我虽不“丽质”但却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把整节课又做了大的调整:改课件,更脚本,写实录,录视频,自己审核,这次到了凌晨三点,然后发给石姐第二次审核。除了课件有个别字号不一,还算满意。石姐建议发给哈市老师审核,提出建议后一并重录。哈市的孙老师审核后反馈:虽不硬性要求添加学生音频,但建议因为这样课堂会更生动。(可明明第一次开会时强调新授课不建议添加学生音频啊,难道我记错了?!)想归想,导师的建议必须采纳,先尝试吧,如果技术不行我也只能是选择我擅长的——不生动了。于是,联系家长和学生(吐字清晰的),有自己录制的,有来我家的,忙活了小半天之后,把视频成功地插进了课件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反复播放后,带音频的课件没有一丁点问题了。可时间问题呢,这回绝不能盲目的去感知大致时间了,万一都很好最后超时了岂不是白忙活?所以必须每个环节都设定好时间,这样才能准确地保证20分钟。于是乎,拿着秒表一段一段反复练讲,掐好时间并做了记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终于到了晚上,“同学们,你们好!………”一遍一遍重复着之前的故事,最后终于听见了“同学们,再见!”,身体不由自主地向下“瘫”了,长长地输出了一口气,用力握起左手,那是一种仅仅自己了解的轻松与快乐!虽然自己审后还不太满意。又录一遍,还不满意。但这离成功肯定越来越近了。就快12点了,录得有些乏累,告诉自己最后一遍,许是重录让自己太熟练了,一遍成!耶!!!第二天终于审核通过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课时,我按照第一课时的经验自行修改,录制时也减少了重录率,虽然也熬到半夜,但轻松了许多。(家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不会因情绪不稳定挨呲儿了😅)这更是努力后的小确幸!感恩,导师!🙏</p> <p>  最后解锁视频二维码,不爱听讲的我在生成二维码时闹个乌龙😅,误认为把脚本生成二维码,生成后再插入脚本自我介绍的照片里,我还一直耿耿于怀:这是为什么呢?扫脚本里的二维码还为了看这脚本?无用功啊?!后来把疑惑说给同伴晓琳听,同伴乐的🤣这才知道原来是录课视频生成二维码,这就对了嘛!——扫脚本里的二维码看视频。又一次感知了努力后的小确幸!感恩,同伴!🙏</p> <p> 一个“学困生”的录课终于结束了,虽然离优秀很远,但我努力超越了自己。两节课,在很多同行眼里不算啥(因为我也曾这样认为),但真正做好实属不易。虽然倍受压力,虽然苦不堪言,虽然笨口拙手,但凤凰不浴火哪能羽更丰,音更清,神更髓?毛虫不经历破茧时的噬心之痛怎会变成美丽的蝴蝶?老鹰不经过一百多天的痛苦蜕变怎能获取后30年的美好生活?我不经历这次“煎熬”的录课历程怎会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另一个崭新的自己?所以,往后余生只要我们乐意学习、勇于接受考验,就会在“重生”中得以升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