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

小石头

<p class="ql-block">翻开长征的画卷,扑面而来的是悲壮、惨烈、血雨腥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至1936年10月8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历时两年整。共计行程6万5千多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征出发时的19万人,至三大主力会师时仅有3.5万余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征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十年来,我们在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寻着当年红军长征路线追了过去,这一代人与红军有着太密切的关系,这一代人是在红军精神的氛围中成长的,所以与红军、长征有着特殊的情感……</p> <h3>▲ “红色故都”瑞金叶坪——长征从这片土地开始</h3><div><br></div><div>1934年10月10日下午6:12分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及2个纵队,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西征。<br></div><h3><br>2012年10月,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78年后,我们在江西战友的陪同下,来到了当年的“红色故都”,中央革命根据地。<br></h3> <h3>▲ “ 红色故都”瑞金叶坪</h3><h3><br>中央苏区当时已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四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拥有60个行政县,总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453万,党员总数约13万人,1933年,红军和根据地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中央苏区是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h3> <h3>▲ 中央苏维埃共和国的金库</h3> <h3>▲ 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会址</h3> <h3>▲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h3> <h3>▲ 赤水河畔丙安镇—— 一渡赤水战役序幕地</h3><h3><br>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br><br>赤水河是中国最著名的“美酒河”,两岸民间自古酿酒。据汉文献载,公元前135年西汉年间赤水河就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酱酒。赤水传统特色的地方名酒就是以“丙安烧坊”为其注册商标。<br></h3> <h3>▲ 丙安古镇</h3><h3><br>古镇形成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清乾隆年间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后,丙安成为赤水河航运最繁荣的水陆码头,乃中国西南滇、川、黔三省地区往来盐船和商家必经的夜泊之地。</h3> <h3>▲ 红一军团红二师在这里一渡赤水河</h3> <h3>▲ 我们在2018年3月26日来到这里,第一次知道这个小镇有红军的印记。</h3> <h3>▲ 当年的渡口,修建了人行索桥。不过赤水河的河水也没有八十五年前那么大了。</h3> <h3>▲ 贵州习水县土城镇 —— 一渡之地</h3><h3><br>土城镇已有2100余年。古镇位于赤水河古盐道上,系古时“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古镇同时还是享有盛誉的酿酒中心之一。历史上四方商贾云集,形成了古镇浓郁的商埠文化底蕴。今天传统街区内还保留了“前店后宅”的历史格局,更有盐号、船帮(王爷庙)、宋代酒窖、古驿站、茶旅馆、“张半担”宅等一系列凸显古镇商埠文化的历史遗存。<br></h3> <h3>▲ 看着那么自然、安逸,这里的人们2000多年来就是这样生活着</h3> <h3>▲ 闲适的土城爷们们 </h3> <h3>▲ 赤水河畔的土城</h3> <h3>▲ 日落西山,小姑娘在看外来的风景</h3> <h3>▲ 女红军街——贺子珍、康克清、邓颖超等住过的地方<br>中央军委纵队的女红军都住在这里,后人称为女红军街</h3> <h3>▲ 女红军街上邓颖超的住处</h3><h3><br>长征时,中央领导和中革军委的领导夫人都在休养连,与领导行军驻扎都不在一处。邓颖超是在过草地时因周恩来重病才被调到一起行军。</h3> <h3>▲ 中央红军在土城一渡赤水的渡口</h3><h3><br>土城战役失利,紧急情况下毛主席决定西渡赤水(1月29日),成为红军著名四渡赤水战役的开始。<br><br>我们在2018年3月25日来到这里,83年了,这里的“红军”还在。 </h3> <h3>▲ 茅台镇—— 三渡赤水之地</h3><h3><br>茅台镇地处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h3><h3><br>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h3> <h3>▲ 茅台镇的红军文化深入人心,俯拾皆是,小学生的校服都是红军军装式样。 </h3> <h3>▲ 茅台渡口 </h3><h3> <br>1935年3月16日,红军从这里向西三渡赤水再入川南。</h3><h3><br>红军<b>一渡赤水</b>后,向西进入云南的扎西(今威信地区)。蒋介石调度大量滇军和川军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扎西。<br><br>大敌当前,毛泽东提出,趁敌人注意力和主力都集中在川南之机,回师东进,<b>二渡赤水</b>,向较空虚的黔北进击。机动灵活的战术带来了消灭敌人的战机,红军先后攻占桐梓、夺取娄山关、再取遵义城,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br><br>但是红军在鲁班场战斗失利后,在茅台渡口向西第<b>三次渡过赤水河。</b><br><br>三渡赤水后,国民党军队又从三面围了上来,红军指挥部当机立断,决定从二渡时过河的太平渡、二郎滩渡口<b>四渡赤水</b>河东岸寻求机动。<br><br>四渡赤水是一段红军紧张地选择立足根据地的日子,每一渡都是寻机,不是目的。<br><br>周恩来后来说:“从那个时候一直到渡金沙江,从1月、2月出发,到了5月,这是相当艰难困苦的一个时期,走“之”字路,四渡赤水河。“<br><br>由于川、滇、黔边区回旋余地如此狭小,蒋介石又调集川军、黔军、滇军、桂军、湘军加上中央军重兵云集,围追堵截;敌我之间常是你来我往,互相穿插;部队与部队间空隙相当有限;生死之交,胜败之别,常常决定于一瞬之间,当时中央的领导压力都非常大,红军稍有不慎,确实有满盘皆输的可能。<br></h3> <h3>  ▲ 茅台镇的酒文化是相当浓烈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酒的醇香。红军到了茅台镇,自然也被熏陶之中。<br><br>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从而名扬天下。茅台酒不仅被人们喜欢饮用,同时还能为红军战士疗伤解乏。<br><br>耿飚将军回忆:“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茅台酒的产地,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尽管戎马倥偬,指战员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细细品尝,不会喝的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br><br>我们的战友也抵御不了酒香的诱惑,已然微醺了……</h3> <h3>▲ 长江上游——金沙江</h3><h3><br>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国民党军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br><br>李德在他的回忆录《中国纪事》中说"刘伯承让先遣营的红军战士戴上清楚明显的蓝白两色国民党帽徽,他自己穿着一套国民党高级军官的军服""乘船渡江,与敌军指挥官交涉,使敌人又派了几条船过来。这样骗过了对岸的敌人,我军几乎一枪未放就解决战斗”<br><br>就这样,从5月4日至9日,红军主力就靠7只小船、36名艄公从容地过了金沙江。<br></h3> <h3>▲ 石鼓镇红军渡江雕像<br><br>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h3><h3><br>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萧克率领下,从这里渡江,北上抗日。<br></h3> <h3>▲ 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由东南向西北转行</h3><h3><br>1936年4月25日,红二方面军1.8万多人来到江边,28名船工和29名木匠师傅赶来帮助红军,找来了7只木船,紧急赶制了20余条木筏。在金沙江6个渡口向东横渡。4天3夜,1.8万多名红军及其携带的物资全部渡过金沙江。</h3><h3><br>我曾两次来到这里,每每都让我心情激动,看着宽阔的江面,眼前似乎看到了红军正在乘小船渡江……</h3> <h3>▲ 大渡河</h3><h3><br>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是红军北上的又一危险之地,蒋介石要在此覆灭红军,使之成为第二石达开。</h3><h3><br>我在今天才知道“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是两个历史事件,原来一直以为红军就是从泸定桥过的大渡河。</h3><h3><br>“强渡大渡河”是在刘伯承、聂荣臻的带领下,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在安顺场,用一只小木船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br></h3> <h3>▲ 泸定桥</h3><h3><br>“飞夺泸定桥”,则是因为只有一条小木船红军主力渡河太困难,于是在1935年5月 27日晨,中央决定由林彪指挥的红1军团第2师第4团,从安顺场出发,经2昼夜强行160公里,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下午16时,红4团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夺取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终于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br><br>泸定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两岸是峭壁,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在漫长的历史中,泸定桥是中国四川和西藏之间茶马古道的交通咽喉。<br><br>泸定桥建筑风貌独特,为世界和中国所独有。是中华边陲民族和睦、国家统一的安定桥,以“十三根铁链托起一个共和国”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br></h3> <h3>▲ 对先人的祭拜,对红军的崇敬,我们在2017年9月来到这里,亲身体会了“大渡桥横铁索寒”。</h3><h3> <br>站在这座桥上,是让人惊心动魄的,虽然铺着木板,也没有国民党军队的子弹飞过,但是湍急的河水,轰鸣的涛声,会让你觉得桥在飞,地在抖,你会不自觉的抓紧铁索,战战兢兢的前行……</h3> <h3>▲ 红军渡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但是北上之路依然困难重重,危机四伏。雪山草地在等着他们。</h3><h3><br>当时有三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是雪山以西,走一条海拔高但商队常来常往的路线,到川西北和青海的藏族地区首府阿坝。这条路稍远一点,几乎穿过人口相当稠密的持敌视态度的藏民地区。第二条是,走雪山以东的另一条路,最后到松潘县,但是沿路遭受国民党袭击,危险相当大。第三个选择是,走雪山中间的一条崎岖山路,这是一条很糟糕的山间小径,且当地居民都没有走过这条路。<br><br>红军选择了第三条路,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h3> <h3>▲ 夹金山</h3><h3><br>夹金山在邛崃山脉南部,阿坝州懋功县以南,海拔4000多米。山上云雾缭绕,白雪皑皑,空气稀薄,没有人烟,气候变幻无常,时阴时晴,时雪时雨,忽而冰雹骤降,忽而狂风大作。<br>夹金山是红军翻越次数最多的雪山,也是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br></h3> <h3>▲ 我们是2015年10月27日乘车到达夹金山这个垭口的,正逢80年前的这一天,红四方面军八十八师南下时再次翻越夹金山。</h3><h3><br>站在垭口,我们感慨万千,在山下还是艳阳高照,温暖如春,上得山来就风雨交加,冷风刺骨,想想当年的红军穿着单衣,草鞋,饱受寒冷,缺氧,雪盲的侵害,在此拉开了长征路上最为悲壮的序幕,一步一步翻过雪山…… </h3> <h3>▲ 卓克基土司官寨——红军翻越第二座雪山后来到这里</h3><h3><br>两河口会议后第二天,红军越过了长征路上的第二座大雪山——海拔4100米的梦笔山,来到卓克基。</h3> <h3>▲ 卓克基土司官寨全景</h3><h3><br>卓克基是马尔康境内的交通枢纽,中央红军北上经过这里,四方面军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南下、再北上都经过这里,这里是长征驿站。</h3><h3><br>1935年7月1日,毛泽东及中央机关进驻卓克基。</h3><h3><br>图片中右侧中间那幢拔起的藏家楼即为土司官寨</h3> <h3>▲ 卓克基土司官寨内部<br><br>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西索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由一座石砌五层藏式主楼和一座石砌六层碉楼组成,是一座集居住、官署和防御相结合的少数民族官寨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h3> <h3>▲ 卓克基官寨毛泽东等人住过的房间</h3><h3><br>土司<u>索观瀛</u>熟读四书五经,能讲流利汉语,精明好学。在索的官寨有一间叫"蜀锦楼”的房间,收藏有大量的藏文和汉文典籍。毛泽东等人入住后,发现“蜀锦楼”里居然有如此丰富的藏书,一本线装《三国演义》还放置在大理石书桌上。嗜书如命的毛泽东甚感惊讶,对卓克基土司也有了新的认识。毛泽东不但在官司寨内饶有兴致的重读此书,离开官寨后还将此书借来带在身边。<br><br>在官寨的7天时间里,毛泽东等人谈古论今,指点江山,并对官司寨进行详细的考察研究。联系到《三国演义》对郿坞的描述时,毛泽东曾击股而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土司的这个城堡应该是我们在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筑了。“<br><br>1952年,<u>索官瀛</u>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在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在中南海一起吃饭。毛泽东说<u>索观瀛</u>“是一个开明的土司”,还问他那个书房怎么样了。<br></h3> <h3>▲ 2019年8月6日我们在官寨的巷子里<br></h3> <h3>▲ 昌德雪山 </h3><h3> <br>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近9万人次,翻越了第四座大雪山——昌德雪山,海拔4283米,垭口海拔高度4164米。<br><br>红军在昌德雪山、达古冰山周围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但是也得到了当地淳朴藏民的大力的支持。在黑水县就筹集了粮食约710万斤,在境内驻扎时耗用600万斤,熬制食盐约5000余斤,借食各类牲畜3万余头、100余万斤,借食畜油1万多斤,以及大批牲畜皮、牛毛、羊毛、大麻和兽皮等御寒物资,为过草地做了一定的准备。</h3> <h3>▲ 昌德雪山脚下奶子沟的昌德村</h3><h3><br>昌德村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沙石多乡下辖村。如今,这座红色圣山脚下,建起了红色昌德,依托红军长征留下的宝贵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 我们在昌德村的红军广场</h3><h3><br>黑水县委、县政府以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昌德雪山”为背景,大力实施旅游扶贫,以“红色昌德”为旅游发展定位,建成了“红军文化”广场,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红色文化乡村旅游。</h3><h3><br>我们在2017年7月和2019年8月,两次来到这里,住在藏民家中,吃藏餐,深切感受到了这里藏民的纯朴和善良,红军长征传统的传承。</h3> <h3>▲ 红军广场边上的红军食堂,昌德村典型的藏式民居。 </h3> <h3>▲ 我们的领队带着昌德村领导班子来迎接我们进村</h3><h3><br>图中右三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右一是村长,左一是村会计。</h3><h3><br>这是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凡有团队来村,他们必定全体盛装出动迎接。 、</h3><h3><br>这个书记从部队复员回村后即带领村民走致富道路,思想端正有活力、有办法,把个”红色昌德“搞的有声有色,创出了品牌。</h3><h3><br>我们第二次去时他说,他正在考虑把村民用青稞面做的传统点心加上精美的包装推销出去,让村里的老人也能参与到脱贫的行列里。<br><br>图片中右二是我们的领队,战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舅子”,“娘家人”,他热情的服务和有着红军传统的思想行为深得大家的称赞。这个村的乡村旅游的开展,还有我们小舅子的功劳呢,他从专业角度,为村里提了不少好的建议。使得旅游工作有了质的变化。<br><br></h3> <h3>▲ 我们住的藏民家中,图中左二是我们队伍中的黄大姐,已七十有五了,是中央红军的后代,她也是循着父辈走过的长征路来到了这里,她的父亲就在八十多年前从这里翻越了雪山。</h3> <h3>▲ 黄大姐的父亲,当年在红一方面军军委纵队干部团 </h3> <h3>▲ 达古雪山<br><br></h3><h3>1992年,在这里发现了冰川,达古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是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出现在整整200万年的史前新生代第三纪尾声。冰川、雪山、彩林、藏寨、湖泊相映成趣,美不胜收。</h3><h3><br>达古冰川现在被开发成旅游景区,是阿坝州继九寨黄龙之后又一至美的之地。<br></h3> <h3>▲ 达古雪山</h3><h3><br>中央红军是在1935年7月7日翻越的达古雪山。是中央红军长征时期翻越的最后一座雪山。</h3><h3><br>中央红军一共翻越了五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夹金山、梦笔山、亚克夏雪山、昌德雪山、达古雪山,都在四川省的阿坝州境内,后三座都在黑水县。</h3><h3><br>有红二代重走长征路,专门探究了红军长征中爬雪山的过程,他们拿着高度表,得出的结论是:红军主力在长征中翻越的4000米以上的雪山超过75座,最高的垭口海拔4900多米,但是红军没有记录下这么多,他们分析原因:一是长征疲惫,无瑕做准确的记录,二是红军就在高海拔地区行军,翻过高山时相对高度没有那么高,在当年的红军看来就是爬过了一坡又一坡。</h3> <h3>▲ 2017年7月10日,我们坐缆车来到达古冰川的观景台。82年前就在这个时间,红军翻越了达古雪山,但红军当年不是从这里翻越的达古雪山,是从海拔高度4484米一个垭口翻越的。<br></h3> <h3>▲ 达古雪山下的红军湖</h3><h3><br>  1935年7月,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起灶做饭,饮马湖边,当地藏民为纪念红军的丰功伟纪,便将此叫做”红军湖。“</h3><h3><br>现在是达古冰川景区的一个美丽的景点。图中水面尽头炊烟处是当地藏民居住的上达古寨。</h3> <h3>▲ 达古河上的红军桥</h3><div><br></div><h3>1935年7月,红军在此地与当地反动势力进行了一次激烈的夺桥战斗。后来藏民把它称作“红军桥”。<br><br>这个廊桥是上达古寨藏民生产生活的交通要道,也是红军当年翻越达古雪山北上毛尔盖的重要路径。<br><br>红军在这里过达古河,从右边的小路进入毛尔盖沟,翻越达古雪山,并在达古雪山下的毛尔盖,召开了长征途中最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毛尔盖会议"。<br></h3> <h3>▲ 若尔盖草原——红原日干乔湿地</h3><h3><br>因为中革军委原定的《松潘战役计划》的流产,1935年8月21日,红军北上抗日不得不过草地北进。</h3><h3><br>若尔盖草原 ,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块特殊的区域,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也被称为松潘高原。相对于我国中东部的低海拔地区,它是高原,而相对于它东边的岷山、南面的邛崃山、西边的果洛山、阿尼玛卿山、西倾山以及北面的西秦岭等山岭,它却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是高原上的一个盆地。</h3><h3><br></h3><h3>草原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若尔盖草原,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h3><h3><br>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雪山草地期间,非战斗减员在万人以上。长征中,曾负责过收容掉队战友的老红军袁林说,“不用路标,顺着战友的遗体就能找到前进的路线。”曾经三过草地的刘洪才用“尸水横溢”来形容再次走进草地的感受。</h3> <h3>▲ 若尔盖草原——唐克,白河和黑河在这里汇入黄河</h3><h3><br>渺无人烟的茫茫草地,还有这样的河流弯弯曲曲的存在,红军战士因过河时站立不稳就会被河水冲走。</h3><h3><br>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回忆录中说:红军过草地的牺牲最大,这七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br><br>虽然在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但是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br><br>红军走出草地的时候,只剩下一支褴褛不堪、瘦得只有骨头架子的部队。成千上万的人咳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它还能一师又一师地击败军阀部队,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顽强、最结实、最有政治觉悟的老战士,是历史上一支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br></h3> <h3>▲ 若尔盖草原——今天的景点花湖<br><br></h3><h3>今天的若尔盖草原看上去十分美丽,绚丽的鲜花争相盛开,我们到这里,感觉赏心悦目。</h3><h3><br>想当年,红军战士所看到的,除了无边无际的野草外,没有别的东西,而野草下面则是浑水深达数英尺的沼泽。死草堆上又长出了大片野草,谁也说不上是不是几百年来就如此。大树小树一概没有,看不到 鸟类飞翔,听不到虫声唧唧,甚至连一块石头都找不到。</h3><h3><br>过草地时,战士们不得不看着战友一点点消沉在泥潭中而不能相救 ,那种疼,那种无奈无言以表。而天气变化无常,时而寒流来袭,时而暴雨倾盆 ,红军战士身上只有破烂不堪的单衣,难以抵寒,更严重的是缺粮无盐,只有挖野菜、煮皮带想尽办法充饥,一些战士因饥饿、野菜中毒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即便如此,战士们仍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着与大自然顽强的搏斗,凭着坚强的意志,凭着革命的信仰走出了草地。<br></h3> <h3>  ▲ 做为红军的后代,黄大姐站在这里百感交集,怀念、景仰、敬佩,含泪致敬!</h3><h3><br>2017年7月9日,我们和黄大姐一起来到这里,那天,我才知道黄大姐的父亲当年也参加了长征。</h3> <h3>▲ 黄大姐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深深的怀念中</h3> <h3>▲ 2019年8月4日我第二次来到这里,84年前的8月份,红军在这里过草地。我们一行都是毛泽东时代的青年,对红军,对红军长征都怀有很深的感情。</h3> <h3>  ▲ 在这里纪念碑上的一段话说出了我们对红军前辈的崇敬。</h3><h3><br>"<b>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b>“</h3> <h3>  ▲ 海螺沟冰川 </h3><h3><br>在有着“蜀山之王”美誉的贡嘎山东坡,有一处美丽的冰雪瀑布。流动的冰面从高山上飞泻而下,这便是“海螺沟冰川”。它是贡嘎山47条冰川中最长、最壮观的一条。</h3><div><br></div><div>2015年10月,我们就住在冰川边上的磨西古镇。</div> <h3>  ▲ 磨西古镇——红军长征纪念馆图片</h3><h3><br>距离海螺沟冰川不远处,坐落着一个美丽而古朴的小镇。这里便是四川“磨西古镇”。<br><br>“磨西”为古羌语,意为“宝地”之意。它是始于汉代的磨岗岭古道之上的重镇。</h3><h3><br>磨西古镇修筑在一个东西北三面绕水环山的倾斜平台上,北高南低。一条从北山峡谷蜿蜒而上的石道,在古镇的入口岔成两条并行的马路,一条往东通向贡嘎雪山,一条往北直接通往200多里外的康定。<br></h3> <h3>  ▲ 飞夺泸定桥前,毛泽东一行在此宿营<br><br>1935年5月27日,毛泽东和军团部队从安顺场出发,经海尔洼、田湾、菩萨岗、猛虎岗,向磨西、泸定方向前进。<br><br>由于雨大天又黑,通往泸定的山路全是悬崖峭壁,5月29日傍晚,抵达磨西。毛泽东和军团部队夜宿磨西,当晚住在磨西天主教堂神甫楼</h3> <h3>  ▲ 磨西古镇红军纪念馆图片</h3> <h3>  ▲ 磨西天主教堂<br>相传1892年左右,法籍传教士彭某,在四川丹巴传教时遇害,获赔白银2000两。其弟用这笔赔偿在1918年,主持修建磨西天主教堂。</h3> <h3>▲ 摩西教堂神甫楼</h3><h3><br>毛泽东同志1935年5月29晚住在此。</h3><h3>晚10时,毛泽东在神甫楼召集同行的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陈云、邓小平、秦邦宪、林彪等召开会议,史称“磨西会议”。<br>次日凌晨4点,毛泽东等离开磨西教堂,行进到到磨岗岭半山坡时,接到先遣团派人送来的红军飞夺泸定桥成功的消息。<br><br>我们到此时,这里已经下班,只能隔着栅栏门留此存照。</h3> <h3>▲ 磨西古镇上的石板路,不知是不是当年那条石板路</h3><h3><br>磨西古镇距成都约304公里,距泸定52公里,距康定约70公里。举世闻名的大渡河从山下湍急流过。也许正是因为它坐落在山势水势险要的地方,镇上的大多数建筑还都保持着清末民初的原貌。茶马古道留下的青石板路也依然存在,仿佛见证朝代的更替和人类的繁衍不息。</h3> <h3>▲ 走出草地攻打腊子口前,毛泽东曾居住在此</h3><h3><br>  茨日那村位于甘肃省迭部县旺藏乡政府驻地东南侧。1935年9月13日—15日红军到达旺藏寺,毛泽东主席住在茨日那村这家普通小院的木楼上,并在这里向红四军团下达了“<b>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b>”的命令。</h3><h3><br>我们于2019年8月1日从腊子口来到这里</h3> <h3>▲ 毛泽东就住在这个藏民的小院二层,已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当时主人的后代仍居住在这里。</h3> <h3>▲ 我们的领队和秘书长在毛泽东的警卫室登记</h3> <h3>▲ 副秘书长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留言</h3> <h3>▲ 秀梅、小舅子与当时主人的后代在木楼二层毛泽东居住的房间门口</h3> <h3>  ▲ 木楼上毛泽东居住过的房间</h3> ▲ 刚到时主人不在家,为了避免遗憾,踮脚趴墙头 ▲ 茨日那村民居外墙上的雕像<div><br></div><div>走过腊子口的九位伟人:(由左至右)</div><div>张闻天,聂荣臻,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毛泽东,周恩来,李富春,林彪</div> ▲ 萧华——突破腊子口 <h3>  ▲ 迭部县城 </h3><h3><br>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两次途经迭部,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俄界会议”,攻克了天险腊子口,留下了一串串红色革命遗迹。</h3> <h3>  ▲ 腊子口 <br><br>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腊子口素称“天险”,口子宽约30米,两边绝壁峭立,中间是腊子沟,沟上有座木桥,当年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路。<br>蒋介石在岷县、腊子口地区配置了两个师,妄图凭借天险挡住红军的出路。</h3> <h3>  ▲ 腊子口国民党的碉堡——没有顶</h3><h3><br>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在桥头和山崖上筑有碉堡,以1个营扼守隘口,1个营配置在隘口后边的三角形谷地,师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可随时增援。</h3><h3><br>1935年9月17日下午,红1军2师4团向腊子口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可是由于地形不利,连续冲锋十几次都没有成功。在半夜时分,战斗再次打响,正当正面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刻,红军迂回部队已摸到腊子口右侧峭壁下,从守军左侧攀上峭壁悬崖,把成捆的手榴弹从悬崖上扔进碉堡内,取得了腊子口。</h3><h3><br>9月20日,进占甘南的哈达铺。至此,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终于走出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区域,打破了蒋介石妄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 <br></h3> <h3>▲ 现在已修通了公路,不必过桥就可通过腊子口</h3> <h3>  ▲ 我们在腊子口</h3><h3><br>2019年8月1日,我们来到这里</h3> <h3>红军的长征是艰苦卓绝的,是悲壮惨烈的,也是神圣伟大的,长征之路是红军将士用身躯和鲜血铺就的,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br><br>让我们记住他们吧!<br><br>随着对长征了解的深入,我在想,是什么支撑他们完成这个壮举,忍受着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面对着蒋介石及各路军阀的围追堵截,一步一步的走出了万里之遥……<br></h3> <h3><br><br></h3><h5>感谢我的战友和好友给我发来了相关的照片,使得我的美篇得已完成。</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