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乐观品格是什么?</p><p>乐观是一种由学习而来的解释风格。人们会基于过去的经验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拥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个体倾向于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具体的因素,将积极实践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因素,相信坏事终究会过去,考虑事情时倾向往积极的方向去考虑。</p> <p>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等内部、稳定的因素,在经历了令其不愉快且自身无法控制的事件之后,会变得无助、被动和反应迟钝。</p> <p>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好多困难与挫折,这是人生常态,我们无法减少困难与挫折,我们能做的就是乐观地对待这些困难与挫折,乐观这种品格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p> <p>乐观者具有较好的身心健康状况。</p><p>有研究发现,乐观者的积极心态能够产生较强的生理韧性,并且其持续不断的努力能改善自身的免疫水平和健康。此外,乐观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表现为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较多的积极情感体验、较少的消极情感体验和抑郁情绪。因此,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乐观者都更健康。</p> <p>乐观是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p><p>心理学研究表明,乐观解释风格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学业表现。儿童如果习惯于悲观解释风格,那么他的毅力会不断减弱,相反,高水平的乐观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p> <p>乐观者更容易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p><p>当面对一个困难情境时,乐观者会更多关注事件的积极方面,因此,他会采取更多的策略促进问题的解决。而悲观者更容易关注环境的消极方面。乐观者更倾向于采取一种积极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采取实际的行动进行应对。同时,乐观者因为充满期待更容易为达到目标而不断努力,而悲观者则可能很容易就放弃努力。</p> <p>乐观有利于适应现实。</p><p>有些时候,孩子也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错过了自己喜欢的表演,丢失的玩具找不回来,已犯的错误无法弥补等等。这时候,乐观者更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用幽默来化解尴尬、接纳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积极的期待未来,这都能帮助自己更好的适应生活。</p> <p>乐观品格的培养</p><p><br></p><p>🧁父母要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p><p>民主型教养方式是指以尊重、理解、鼓励孩子作为教育的前提,宽严兼施,依据孩子的兴趣、能力和需要,满足其合理的要求,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是一味地指责,而是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教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信念。这样的教养方式使儿童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益于乐观性格的形成。</p> <p>🧁鼓励孩子探索多种兴趣爱好</p><p>家长平时要注意丰富孩子的日常活动,要尽量让孩子在不同领域享受更多的快乐。如果一味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学习,难免会剥夺了孩子探索兴趣爱好的机会。这样会导致当孩子出现疲劳和厌烦的感觉时,无法找到排解的方法,一味往悲观的角度去想。如果孩子有了丰富的兴趣爱好,当受到挫折时,孩子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享受快乐,有利于形成乐观的心态。</p> <p>🧁给予孩子合乎现实的生活</p><p>有些家长一直想着“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所以经常给孩子过于充分的物质生活,甚至是超出自己生活现状的。这会造成孩子不够珍惜当下的生活,当孩子一时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出现不满和失望,从而不利于乐观品格的培养。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现实,接纳现实,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乐观才有益于孩子未来的成长。</p> <p>🧁帮助孩子恰当归因</p><p>孩子时常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当家长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时,不要指责孩子,或者是盲目的鼓励,而是让孩子相信运气不好是暂时的,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从心理上接纳问题的发生,然后帮助孩子具体分析问题,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努力可以做,去实现自己的想法。</p> <p>今天宝贝们倾听了《三只小猪》的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孩子,做人要勤劳肯干、聪明机智、乐于助人;要团结,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妄想一步登天。</p> <p>宝贝们明天见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