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民居朱家花园

心茗

<p>  朱家花园,地处云南建水古城的建新街中段, 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虽然历经百年沦桑岁月,花园建筑仍保存完好,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p> <p>  颜色鲜艳,雕刻精湛的垂花大门,瓦屋顶,三叠水式楹。门头上方高悬着三重错落有致、优雅精美的檐枋,上面分别雕镂出富有寓意的图案:朱氏家族用银两和心血留下了这幢华丽的建筑。</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步入中门,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透空花墙,上面开着一道月宫门,正上方有四个字“循规蹈矩”,背面则是“谨言慎行”。是朱氏对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p><p class="ql-block"><br></p> <p>  穿过宗祠,就到了朱家的内宅院,内宅院分为梅(梅馆)、兰(兰庭)、竹(竹园)、菊(菊苑)四个住宅区,为什么要给这四个住宅区取这样的名字呢?因为这四种植物都被古人赋予美好的品格,梅花指的是坚韧不拔的精神,兰花指的是高雅和淡泊名利之心,竹子寓意着永不屈服的骨气,菊花代表的是自己与世无争的品性。</p> <p>  门匾“四水归堂”中的“四水”指的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雨水,“归堂”指雨水顺着斜坡屋面流向天井,汇入院中,寓意是四方之财汇集在家</p> <p>  梅馆。</p> <p>  兰庭是当时朱家核心人物朱朝瑛的住所。当时朱朝瑛在生意场上和他的政治工作生涯之中不乏兰花的气质,兰庭正房是全宅的主体建筑,其面阔为三间,前面带廊,左右连接护耳,又称后山耳,这就是朱家花园典型的建筑。</p> <p>  竹园最大的一个亮点是雕花屏门,又称格子门,分天头、地角、上腹、下裙、玉腰。称为五福临门,竹园主要是长辈居住的地方。</p> <p>  菊苑是朱家以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命名的第四个院落。</p> <p>  在菊苑中间有一个盛满水的石缸叫做“门海”,比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扑灭火灾,故又被称为“吉祥缸”除了蓄水防火外,它还起到赏花观鱼,调节气温的作用。</p> <p>  民国初年,云南都督蔡锷呈请民国政府,授朱朝瑛“卫国将军中将”。</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怀远厅”,厅的门用24块屏组成,并在屏上雕刻了24孝图,雕功之精美,人物之栩栩如生叹为观止!其中在中间部分还雕刻有琴、棋、书、画。</p><p><br></p> <p>  "蓄芳阁"、"含玉楼"都是绣楼,朱家花园建筑中唯一的二层建筑,位于花厅二侧,并与花厅连为一体。绣楼是朱家女子专门做女红、读书和休闲的场所。</p> <p>  朱家会客厅。</p> <p>  朱家书房。</p> <p>  朱家戏台面积30多平方米,建造在约半亩大小的水池之上,戏台由四根精雕细镂的石柱托出水面。石柱上端和戏台屋檐上是雕工异常精美的、以龙为主体的各种图案。</p> <p>  朱家厨房</p> <p>  朱家的水井也是与众不同,不仅井内的水从不干竭,更妙的是它的水位始终比地面高,当年朱家人将它视为"财源"。</p> <p>  过道,窗户的设计都能彰显主人的品味。</p> <p>  走出内宅院,我们就到了后花园,园内有一个大池塘,右侧高高的假山上,建一雅致小亭子——流芳亭,上边人造瀑布倒挂,池前建有水榭,还有一个凉亭,人们可以坐在凉亭中观赏池里的鱼。</p><p>  </p> <p>  听泉廊绕假山而行。</p> <p>  后花园的水池上长廊相连,人在其中,观景休闲十分惬意。</p> <p>  庭院寄情,故迹怀古,这里精美的家居艺术蕴藏的是朱家族人以和为贵的宗族观念和对家族兴旺的诚挚祈盼,承栽着朱家族人百年来的梦想与荣耀。</p><p> 朱家花园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房屋214间。那数不清的梁栋、格门、窗棂,无不雕龙雕凤、描金绘彩,且雕工精致、造型生动、栩栩如生。那造型优美的飞檐翘角下,更是荟萃了世间的珍禽异兽、精美器物,那繁复而精美的图案,纯熟而精细的雕工,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你有没有被这座江南园林惊叹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