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按照吉林省上山下乡知青厂社挂钩文件精神,知青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一律由单位与家长动员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协调公社生产队直接厂社挂钩,不在由学校公社统一分配知青名额。一九七五年七月我们刘家集体户有知青一十八名、七六年七月为三十名、七七年七月为三十四名,面对不断增长的庞大集体户,吃喝拉撒睡就成了知青的头等大事,围绕着一日三餐演绎了一场悲情、无奈、精彩的故事!</p><p>借粮:七五年八月上旬,当下乡知青才半拉来月集体户就弹尽粮绝出现了粮荒,国家给知青的那点微薄待遇入不敷出,一根肠子得闲半截,老户知青那口粮已吃光了,我们新知青领的那点粮食也所剩无几,大家都愁得是一愁莫展。</p><p>有困难、找组织,马上找领导反映实情,经过生产队政治队长张风岐、生产队长孙士信、大队书记李彦斗、大队副书记谷庆共同研究决定:从生产队战备储备粮中借给集体户三千斤苞米棒子,前提是知青农忙时不得误工。两位队长私下找我谈话,说“知道你们知青也还不了,就从你们年末工分中扣除吧。”这就等于知青自掏腰包买生产队的粮食,这也是天大的恩惠了!从此以后的两年中,我们分别于七六年借粮五千斤、七七年借粮六千斤,在我的知青生涯中真的没挨过饿,虽受苦挨累但能吃饱啊……</p> <p>一九七六年八月立秋,又到了青黄不接集体户缺粮的季节,我和副户长高庆玉突发奇想,能不能搞点免费的粮食呢?我立马起草了一份(公发大队刘家集体户紧急申请国家返销粮)的申请书,洋洋洒洒几千字,生动例举了知青与社员共同战天斗地、每天繁重地体力劳动、能干也特别能吃的实际情况,内容贴近事实、入情动理,结尾特意强调我们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恐怕无法进行下去了,十几天后即将断粮,恳请公社革委会给予紧急救援!我与高庆玉共同签字,刘家生产队、公发大队又出具了情况属实的介绍信并加盖公章。</p><p>第二天我跋涉几十里山路到达公社,与知青办王明昌主任一起找到公社党委书记金福贵(党政一把手),金书记看完申请书及介绍信后沉思良久,“我们先研究一下,回去等信吧。”</p><p><br></p><p>共产党真有好干部,办事效率极高,第二天九点多钟王明昌主任骑自行车赶到集体户调研来了。集体户门前正好来了一伙走村串屯用玉米换碴条的商贩(属集体性质),每斤玉米换一斤碴条,这是天助我也,知青也好长时间没吃过碴子了,正好用来招待一下公社干部,也趁机犒劳一下我们自己,让领导看看知青们的吃相,中午饭时共二十五人换了五十斤碴子,还炖了一大锅老茄子,吃饭时知青们拉足了架式可劲造,那动静、那滋味足已勾起那无尽的食欲,就好象多少天没吃饱饭是的,饥不择食、狼餐虎噬、大快朵颐、风卷残云,不足十分钟碴条全部下肚,大家还吵吵着没吃饱,那就每人再换一斤碴条,咋也得吃饱啊,重新架火烧水下碴条,十几分钟消灭干净,连汤也没剩多少,看得那王主任眼发直发傻,摞下饭碗,二话不多说,急匆匆骑车回公社向主要领导汇报去了。</p><p>第二天下午公社来了电话(大队部有一部手摇电话,)同意批给我们集体户返销粮玉米面两仟斤。事不宜迟,第一时间我套上牛车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拉回了返销粮,那可是一牛车整整十二麻袋玉米面啊,实际上那是一种质量很差的玉米面,俗称糠面子,人只有挨饿的时候才会吃的粮食,好歹也是粮食啊,我们通过摊大尖饼、掺合黄豆面、按比例掺好玉米面等方式,再加上生产队借给我们的五千斤苞米捧子,让知青免予了挨饿,让我们顺利度过了艰难的一九七六年……</p><p><br></p><p><br></p><p><br></p> <p>口粮与公粮:白头霜玉米是一种能够自己留种的玉米,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在这片黑土地上种植着这种神奇的谷物,它色泽金黄、口感醇香,但产量极低,刘家生产队大部分山坡地上种植的就是这种玉米(也种一些叫小粒红的玉米,全部用于社员口粮,城市居民是吃不到的,农民是有私心的。)少部分土地上种植的是一种杂交玉米,俗称大马牙子,产量高质量差(是用来交公粮的,)我们知青年末分的口粮和社员质量是一样的,这也是当农民的一种福利吧。</p><p>我们刘家生产队的公粮指标是二十吨(四万斤,包含黄豆二千斤。)交完征购粮后,还要交贡献粮(余粮,)、战备储备粮、牲畜饲料粮,再分社员口粮,先国家后集体再社员嘛!县里每年都要派工作组到公社、大队、小队主抓阶级斗争、次抓征购粮质量数量,我们屯的领导和社员都是很精明睿智的,每年都是象征性的交一、两千余粮,确保社员口粮,不交过头粮、不吃返销粮。一九七六年末是大丰收年共交公粮四万两千斤、社员分口粮四万九千斤(每个人三百六十斤,)知青分口粮一万五千斤(每人六百斤,)储备粮一万斤、饲料粮及种子一万伍仟斤,分光留尽,真的做到了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满足了社员的。</p><p><br></p><p><br></p><p><br></p><p><br></p> <p>知青的主食:我们的主食百分之九十多是玉米面,每隔几天就得磨一麻袋苞米面,首先要撮苞米捧子、簸苞米、用湿抹布将玉米粒擦一遍、闷上几十分钟、然后下磨抓出苞米皮、拿出大中小碴子(留做闷饭或做粥,)再反复磨上五、六遍,黄澄澄的玉米面就诞生了。我们集体户每三、四天就会吃掉一麻袋,烀大饼子可是女知青大厨的拿手好戏,每天晚饭后先烧水烫一部分玉米面、再加水加生面、加面引子、放在炕头上或温度高的地方进行发酵、第二天根据发酵程度加适量面碱中和酸碱度、大锅烧热后用双手加腕部来回将玉米面倒几下、用力将玉米面烀在热锅上部(每个大饼子有半斤多,)锅烧不热会出溜到锅底,锅里还要炖上十几斤豆角或其他青菜,盖上锅盖用中火或小火烧至几十分钟,一锅香喷喷的大饼子和菜肴就新鲜出炉了!这种伙食我们每顿饭要做两大锅呢。</p><p>中国素来有餐桌礼仪文化与教育:食不语、不发声、不翻菜、不敲碗、不磕筷,在我们集体户那可是荡然无存、打破了习惯、颠覆了你的认知,男女知青每屋各有一个小坑桌、也没有餐盘,吃饭时每人端一大碗菜或汤、手拿一块大饼子(每个大饼子要切成三块,)或蹲炕上、或坐炕檐、灶台、窗台哪都是餐桌,主食是可劲吃、管饱,菜是看菜吃饭、限量供应,一个个都是不顾形象、抓紧吃饱喝(菜汤)好、赶紧躺炕上休闲一会,出工的哨子马上就要吹响了……</p><p><br></p> <p>知青的菜蓝子:集体户吃菜大部分都是自己种的,少部分由生产队分配(主要是冬天用菜),队里分了我们一块看上去还算不错的菜地在西山沟,大约有二亩地吧,还给我们配备了贫农老户长指导种菜,春天种上豆角、茄子、辣椒、大葱、土豆做为主菜,香菜、洋葱、生菜等小菜,甚至还种了甜菜疙瘩(菜叶子可做汤,疙瘩可熬糖稀。)林林总总共种了有十余样,夏秋两季是蔬菜旺季,品种齐全,产量很多,能满足需要且换样吃,一般是早上炖茄子、中午熬豆角、晚上吃汤(土豆白菜汤),有一次居然拉了一牛车豆角子到县城卖了十几元钱,可见蔬菜都已到吃不了的地步,一到冬春两季可就有点惨了,除了渍一大缸酸菜、偶尔腌一点小咸菜外,基本上就是老三样(大萝卜、大白菜、土豆子,)做菜就一个做法:炖汤,不管多少不计品种,添水一定要加至满锅,要保证每人要吃(喝)上两大碗。</p><p>集体户吃油是精确计出来的,每天用油量严格控制在二两之内,二、三十人用油量真是少的可怜!第一个打菜的人拿勺子在汤面上搅上几圈、沿着锅沿轻轻转上一圈,菜汤浮油全被他一勺打尽,第二个、第三个人照此办理,往后打菜的人是一点油花不见,是不是有点“狼多油少”啊……</p><p>吃菜最难的是春季四、五月份,菜窨里冬储菜已所剩无几,几乎就剩下大青萝卜了,春耕在即,公社大队小队的口号是“不种五月地、不插六月秧。”全屯男女老少全都劲员起来了,一律不准请假、有病也得坚持工作,集体户知青几乎干得都是同一种农活:刨茬子,全队五百多亩(大亩)大田苞米地都得刨完啊,整个四月每天是脸朝黑土背朝天、两头不见天日、抡起大镐猛劲干、其乐无穷战天地,老社员干得可是技术活:扶梨、点种,谁让你是接受再教育、谁让你没手艺呢?</p><p>超强度的劳作、疲乏的身体,粮食虽够吃、单一的萝卜汤、胃里缺菜呀,知青们为了生存得自救啊,地头地脑、山坡沟膛那野菜还是蛮多的,插空采一把揣兜里,剜到匡里都是菜,什么柳蒿牙、婆婆丁、荠荠菜、小根蒜猫爪子、蕨菜、广东菜都成了我们的蘸酱菜。大酱吃光了我想请假到县城里买点,队长说春忙等几天吧,去社员家借还真没有几家有大酱的,农民和知青几乎一样贫穷,有人提醒贫农老户长徐万禄家有臭大酱,到那揭开酱缸臭气熏天、无数蛆虫蠕动,那也得借吃呀,几天时间把小半缸臭大酱也给吃没了。</p><p><br></p><p><br></p><p><br></p><p><br></p> <p>吃豆饼(豆粕):是一种黄豆榨取豆油后所产生的副产品,是饲养禽畜的优质饲料,我们集体户每年冬季都会用四、五百斤黄豆去换取豆油,以备全年之需,距离我们屯十里地的东柳树大队就有机榨的油坊,每百斤黄豆换取十一斤豆油及七十斤豆粕。</p><p>我们知青都是十八、九岁的年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极度缺乏蛋白质与营养,嘴巴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呀,吃豆饼成了知青们补充营养的无奈选择,那股浓浓的豆腥味、吃到嘴里那粗燥感难以下咽。我们或炒或炖,即当饭又当菜,每年几百斤的豆饼都吃进了知青的肚子里,吃到后来你说怪不怪?豆饼餐反而成了美味佳肴,没有的时候还怪想它的……</p> <p>“顺手牵羊”:说的好听文明一点称“顺”,说的难听一点叫偷窃,一九七六年秋天,知青整天吃豆角茄子土豆吃腻了,看着生产队菜地里那一大片绿油油的大青萝卜,知青们真是眼馋,要是做成萝卜咸菜或包顿萝卜馅包子该多好,有几个人蠢蠢欲动找我商量,我说“你们不怕有人打小报告吗?”“把那几个不放心的都带上,肯定没事。”我点头點许,白天都打好了眼,晚上半夜十几个男生加几个女生静悄悄的分批出发了,轻车熟路分步骤每隔两三棵拨一棵,萝卜樱子都扔到沟膛子里,做的是有条不紊、盗也有道,明早终于可以吃上萝卜咸菜了!</p><p>几年的知青生活这种事情做了有十几次吧,分别“顺”走过生产队的香瓜、大队饲养场的地瓜、邻村公发屯的落地果。我们集体户知青也是很仁义讲底线的,从未有过偷鸡摸狗的龌龊行为、社员自留地的农产品也没有光顾过。现在回想起那些“顺”的行动,真想真诚的说一声:对不起了!!!我的贫下中农同志们,也请你们原凉那些小青年们嘴馋、饥肠辘辘的窘境吧……</p><p><br></p><p><br></p> <p>吃饺子:吃饺子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剁馅、和面、擀皮、包饺子,热热闹闹迎新春,则有着浓浓的意味、那就是团圆、喜庆、祝福、平安。</p><p>对于集体户知青来说,那饺子长什么样、什么味都快忘光了,吃上一顿久违的饺子可是所有人的期盼,谁家过年不吃饺子呢?可吃上饺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最难的是要有二斤猪肉吧,提前十几天就得注意谁家杀年猪了,本屯没有外屯也行啊,好不容易买了猪肉,还得张罗借面板杆面杖,准备点调料酱油醋。馅是冬天的当家菜大白菜或大萝卜,当然还有那最馋人的猪肉。</p><p>一番剁馅和面忙碌后,知青全员参与,包饺子开始了,女生包的饺子比较归整、男生包的饺子可不敢恭维了,有的硕大无比、有的小巧玲珑,知青郭民权甚至搞起了恶做剧、包了不少的空气饺子,大大小小形壮各异的两千多个饺子包完了,饺子下锅煮沸后,大家眼巴巴的等待着,第一锅饺子出锅了!有人捞上一大碗急不可待开吃,第二锅煮熟了,吃第一锅的快吃完了,第三锅第四锅继续煮,全部煮完后男生回屋“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了。”</p><p>这真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欢声笑语至始至终溢满了集体户,饺子盛宴一直持续到胃里再也盛不下宣告结束,知青们抓紧时间躺进被窝里,可别吃肥了走廋了,抚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有人开始念叨着那句名言“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只可惜这样的幸福时刻多么稀有、短暂、宝贵、难忘啊!</p><p>春节过去饺子吃完,一年一度的饺子盛宴圆满落幕了,期盼下一个春节我和饺子再相会………</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