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很多聚会是已经知道了内容所以没有那么上心,到时候或稍微迟到半个小时去了多喝两杯酒或讲段半荤不腥的段子吃吃喝喝开始。</p><p> 尤其今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宅在家给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疫情稍有好转和家人跑到周边浪山游川晒晒朋友圈获得不少点赞内心美美的-----亲们还都在远远的关注我。邀请聚会真的太少了。</p><p> 这次聚会联络秘书燕子在一星期前一口气说明聚会原因,已经调出原单位的老同事想组织在原单位工作过或已退休在西宁的同事们聚聚,命令我有啥安排赶紧推掉积极参加。我没有任何列哇,想着能见到谁?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内心充满期待。</p><p> </p><p> </p><p> </p><p><br></p><p><br></p><p><br></p> <p><br></p><p> 等待聚会的日子里不由想到了八九十年代的单位地处市郊周边都是农田和村舍,雨后通往单位的土路泥泞难行,从城里去单位也只有四十分钟一趟公交车,交通极不便利生活极不方便。</p><p> 八六八七年以及后来陆陆续续分配了很多大学生,补充了新鲜血液单位里的气氛活跃了,工作也干出了花样,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人们思想激烈碰撞也留下了很多经典故事。简陋的办公条件和坚苦的生活条件致使很多人纷纷调走,当然也有不少人分配或调进来,这里俨然成了人才输出的训练基地,也真的走出了不少有能耐的人。也许是年轻正处于青葱岁月也许是随缘而来单位里的真的成了好几对,也都相继调走了。</p><p> </p><p><br></p><p><br></p><p><br></p> <p><br></p><p> 我是从州县调进西宁这个单位的,和我同年调来或分进来的伙伴们也都纷纷调进城里,原来狗屎媣蛋的"五壮志"成了""四人帮"又缩为"三剑客"终于就剩下我这个"独行侠"一直坚持到现在,亲历着单位领导的不断变更和单位翻天覆地变化,现在无从寻觅当时的丁点踪迹。单位在西宁北川北山和北川河相随相伴绵绵延延清澈灵秀,周围楼盘林立依山傍水是个有灵性的地方。待的时间长了我也很喜欢这方水土。</p><p> </p><p><br></p><p><br></p><p><br></p> <p><br></p><p> 作为"钉子户"待的日头多想起从前思绪万千一扯就扯远了言归正传。聚会当天见到了调走三十多年没见过面的同事,共同的话题不多但一言一笑就显现出以前的模样。没想到和激动人心的是见到了那个时候的三位老领导,年近八旬的维忠老领导精神矍铄一下认出我叫着我的小名,席间他慈父般的话暖暖的:"媳妇把你们的丈夫伺候好,小伙们(都成老小伙了)把你们的媳妇当人啊。把自己的娃娃和你们的孙子娃教育好,好好上个学以后少麻烦别人,相互陪伴把日子过好。"对这位老人我从内心更加敬重和爱戴。</p><p> </p><p><br></p><p><br></p><p><br></p> <p><br></p><p> 这些老领导老同事都是在我人生的一个阶段一起陪伴带给我美好回忆的人们,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回忆着那个时候的生活,享受着重逢的喜悦相聚就是缘。此刻我分明感受到了大家身上的泥土味永不会散尽。</p><p> 也许还有机会相聚,我们更享受当下的这一刻彼此拥有的快乐时光。</p><p><br></p><p> ------于2020年8月16日随笔</p><p><br></p><p><br></p><p><br></p>